一杆“良心秤” 情牽幾代人

在浙江湖州吳興區埭溪鎮茅塢街的一角,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鋪子裡掛滿各種規格的桿秤。店鋪外,61歲的張漢良正在埋頭制秤。


一杆“良心秤” 情牽幾代人

張漢良(鄧德華攝)

鑽孔的旋子纏上繩,在手上翻飛自如,精緻的小孔沒一會兒便出現在秤桿上。張漢良一手拿銼刀,一手拿細銅絲,將銅絲插入秤星孔,用刀掐斷,敲打拍實,一個鋥亮的秤星就鑲在了秤桿上。


一杆“良心秤” 情牽幾代人

張漢良向孩子們展示手工稱 (鄧德華攝)

張漢良的手藝傳自父親,算上爺爺,張家一家三代人做秤已有130多年。多年來,張家三代不賺昧心錢,沒做過一杆缺斤少兩的“短秤”。因而,張家秤也被當地人稱為“良心秤”。


一杆“良心秤” 情牽幾代人

張漢良在制秤 (鄧德華攝)

制秤如做人

  張漢良的爺爺叫李雲根,是張家第一代做秤人,1930年代就在德清開秤店。據張漢良講述,當時家庭生活十分困難,但爺爺堅持誠信做秤,不做假秤。

  當時有一個俞姓老闆,多次找到爺爺做“短秤”,均遭嚴詞拒絕。“有一次爺爺因病臥床了一個多月,俞老闆來看望時提出願意多出幾倍錢,要一杆‘與眾不同’的秤,直接在桌上留下錢就走了。”

  張漢良回憶,當時奶奶有些心動,想拿這錢去找郎中為爺爺看病,“爺爺知道後很生氣,責怪奶奶當時沒有退錢。最後,這筆錢還是還給了俞老闆。”

  1980年,80多歲的李雲根因病去世,張漢良父親張山泉繼承家業。

  每每家中遭遇困境,張山泉就會拿這件事教育子女,誠信做秤,“昧良心的錢絕對不能收,昧良心的事絕對不能做。”

  傳統手工制秤工序繁複,需選料、製坯、刨圓、套銅套、配砣等十幾道工序,最後成品售價卻不高,從幾十元到一兩百元不等。其實只要在秤的刀口上做些“手腳”,一杆秤可以賣出更高的價錢。

  但在張漢良看來,“一杆秤,秤出來的是重量,更是人心。”

  做秤多年,常有不法商販要求張漢良做“短秤”,他總是毫不猶豫拒絕,“哪怕只做一杆‘黑心秤’,我一輩子都不會安心。就算窮得把米磨成糊糊吃,也絕不做那種事。”

  做一杆良心秤不難,難的是三代人的堅守。做秤如做人,正因張家人一直不忘教誨,良心做秤,在當地有口皆碑。

  制秤人最後的堅守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城鄉市場逐步淘汰桿秤,改用電子秤。從此,桿秤逐漸開始退出歷史舞臺。

  去年,張漢良的店裡只賣出50桿秤,生意早已大不如前。

  自父親張山泉因病過世後,家裡會制秤的只剩張漢良。他心裡明白,制秤的手藝,到了他手上也許就劃上了一個句號。

  但是不管生意如何慘淡,張家秤鋪仍然每天開門營業。張漢良說,雖然現在用秤的人少了,但擔心過去老顧客手上的秤用壞了,需要修理又找不到維修點,“所以不管多困難,也要把鋪子繼續開下去。”

  相比在桿秤上做手腳,在電子秤上動歪腦筋更簡單。近年來,不止一次有人拿著電子秤明示、暗示張漢良,但都被嚴辭拒絕。

  “家裡手藝傳到我手上就結束了,無論如何也要收個好尾。”這是張漢良最後的堅持。

  在店鋪的角落裡,豎著好幾杆老秤,那些是鎮上有人搬新房、準備丟棄的舊秤,都被張漢良要了來。一米左右長的秤桿,秤鉤已生鏽,卡口包皮處也多了綠色的銅花,雖然蒙了灰,卻依然筆直。

  “用心做的好秤,才經得住歲月的檢驗。”張漢良說著,用油往秤桿子上一抹,一顆顆嵌進杆子的銅星仍鋥亮發光,歷久彌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