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子弟为何“走后门”争当水军?

1885年中法战争爆发。8月23日,中国北洋舰队在福建海面的马江,与海军世界排名第二的法国海军船队进行作战,在短短的40分钟内,南洋舰队就被击沉。这件事极大地刺激了清政府,原来建设一支海军的想法再次被提出,而且,这次是全国上下,朝廷各派别意见是出奇的一致。

主持这项工作的就是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李鸿章办事能力很强。在短短的3年内,就把海军建立起来,而且成为世界海军强国。

1888年颁布的《北洋海军章程》是中国第一个海军条令,规定得很具体。有些规定到今天还有用。比如,海军舰艇官兵不得到岸上住宿,只能在舰艇上居住。这些章程在世界上也是先进的。

八旗子弟为何“走后门”争当水军?

北洋海军成立的时候,李鸿章还比较担心出现当年像左宗棠率军到西北时,官兵怕苦而不愿意西行的情况在北洋海军发生。可是,没有想到,北洋海军成立不久,许多绿营兵,甚至八旗子弟,也纷纷“走后门”,要求到北洋当兵。

原因是北洋海军的薪水高!

八旗子弟为何“走后门”争当水军?

海军提督令人眼馋的年薪

北洋海军的士兵也是这样。根据《北洋海军章程》,要求士兵必须会写自已的名字,粗通文字,懂得舰艇知识。因为,舰艇上专业技术兵多达几十种,如:旗兵、舱兵、油兵、鱼雷兵、鱼雷匠、升火兵、电灯兵、锅炉兵、洋枪兵、油漆兵、帆兵、木匠、铁匠等等。这些士兵的专业技术都不是一般的农民可以干的。

既然是技术活,掌握的人就不一定多,所以李鸿章为了搜罗到各种技术人才到北洋海军中当兵,决定在北洋海军中采用“高薪制”。就是说,当海军不容易,待遇要厚一些。厚多少,倒不至于攀比像英国那样的富国海军的待遇,但至少要比绿营多。绿营是清军入关后,以归附的明朝军队为基础组建的武装力量,因其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向以称为“绿营”。

八旗子弟为何“走后门”争当水军?

水兵薪水比陆军高十几倍

那么,北洋海军士兵的薪水有多少呢?北洋海军士兵的饷银是这样的:一等水手月薪10两白银;一等炮目是20两白银;岸上勤杂人员月薪为3两白银。

技术兵种薪水更高:鱼雷匠月薪24两白银;电灯兵月薪30两白银;连在岸当差的夫役,月饷也有3两。

大家算算,北洋海军士兵的薪水要比绿营士兵的薪水高多少。高达几倍,甚至十几倍呀!这么些银子是什么概念?我举几个参照物来说明:当时,一家中农的年收入为33-50两之间;东北金矿的护卫队队员年收入是36两白银;宁波纺纱厂一个工人的年收入为13-23.5两白银;一个山东工人的工资为18.3-60两白银。

这就充分说明北洋海军官兵通过高薪制已超过了当时的中等收入家庭的水平。于是,才出现人们争先恐后,挖门子盗洞、想方设法地要到北洋舰队当兵的现象。

八旗子弟为何“走后门”争当水军?

花大钱买不来战斗力

李鸿章想通过高薪制,吸引人才,打造一支现代化的海军,全面提高海军的战斗力。愿望是好的,但是结果呢?1895年2月12日早晨7点,随着北洋舰队薪水最高的丁汝昌吞鸦片自杀而亡,沉重的身躯“扑通”一声摔在地上,号称“世界第七、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荡然无存了。

是武器装备不好吗?在那个改变中国命运的甲午战争中,规模庞大的北洋舰队有一流的装备,它的舰艇几乎都是世界造船工业最先进的国家生产的。而且,当时英国、德国等国家还没有像现在限制对华军火贸易,基本上是只要你有钱,我就给你最好的舰船。俾斯麦曾指示德国伏尔铿造船厂,一定要“卓越而准时地完成同中国的购舰贸易”。

至于待遇,北洋舰队可以说是清政府武装力量中最好的,甚至连清政府的最基本的武装力量八旗兵都比不上他们。然而,最终这支海军舰队在战争中几乎没有击沉一艘日军舰艇就全军覆没。历史告诉后人:花钱是买不来一支战斗力强的军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