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一身都是膽的趙雲為何功業平淡?

現代批評家喜歡信口開河,時常將趙雲與忠義聯繫在一起,實在不得其要,趙雲是仁在忠先,禮在義前。《三國演義》中仁是對下層廣大民眾的愛;義是對同層小集團的愛;忠是對上層單一主子的愛;禮則是對家庭人倫關係,如兄弟、嫂弟、夫妻規則的恪守。

三國演義:一身都是膽的趙雲為何功業平淡?

一、趙雲忠仁,不忠人

人們大都從趙雲七進七出單騎救主和截江奪阿斗判斷他是絕對忠於主子劉備的,卻忽視了他在生命前後兩端的思想和言行。趙雲起初為何不跟隨冀州人一同依附袁紹,而迷途知返投奔公孫瓚?之後又為何棄公孫瓚而追隨劉備?《三國演義》沒有作詳細說明,但《三國志》寫得很清楚,趙雲先是對公孫瓚說:“天下訩訩,未知孰是,民有倒懸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意即他要追隨仁政所在,不是他個人要疏遠袁紹而偏向於公孫瓚。其後他又對劉備說,原以為公孫瓚是英雄,誰知也是袁紹等輩。不久,趙雲因兄喪請假回家。劉備知道他不會再回來了,依依不捨。趙雲告辭時說,我終不會背叛您對我的恩德。建安五年春,劉備被曹操打敗後去投袁紹。當時,劉備單身逃出,狼狽不堪。在鄴城遇見趙雲,與雲同床眠臥,密派其外出招募隊伍數百人,對外皆稱劉左將軍部曲。從此,趙雲追隨劉備,轉戰南北。毫無疑問,他是衝著劉備的仁德而來。

但最後,當劉備準備報孫權取荊州、殺兄弟之仇時,趙雲義正詞嚴地上諫說:“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願以天下為重。”

(第81回)之後也未隨劉備去伐吳,留守於江州,只在劉備從秭歸敗回後,才進軍永安。此時吳軍已退。可見趙雲始終都是隻忠劉備的仁,不忠其人,隨著劉備輕仁重義,趙雲對他的忠誠度也逐漸下降。可以設想,假如他鼎力協助劉備伐吳,結果定會有所不同。但趙雲似乎決意要充當劉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砝碼,心說,既然你劉備不以天下為重,天下也就不能交給你了。由於趙雲沒有找到比劉備更講仁政的主子,所以他仍舊寄居於劉備門下,並準備扶持後主。

三國演義:一身都是膽的趙雲為何功業平淡?

二、趙雲重禮,不重義

儘管劉備很想拉攏趙雲,張口閉口四弟,但我相信趙雲不愛聽這個稱呼,他是個十分注重傳統禮數的人,不贊同結拜異姓兄弟。比如赤壁戰爭後,趙雲跟隨劉備平定荊州四郡,很爽快就與桂陽太守趙範結成了兄弟。為何趙雲寧願與一位降將結義,也不加入劉關張呢?因為他倆是同姓同鄉。趙範當時說:“將軍姓趙,某亦姓趙,五百年前,合是一家。將軍乃真定人,某亦真定人,又是同鄉。倘得不棄,結為兄弟,實為萬幸。”雲大喜,各敘年庚……但結拜不久,趙雲就因為趙範違背了另一個更重要的人倫禮節而反目為仇。趙範要將他的寡居的嫂子嫁給趙雲,趙雲當即回答:“吾既與汝結為兄弟,汝嫂即吾嫂也,豈可作此亂人倫之事乎!”在義與禮之間,趙雲毫不猶豫選擇了禮,不惜放棄傾國傾城的女子。在這方面,家藏醜妻的諸葛亮的境界都有所不及,諸葛亮在聽聞此事後,問:“此亦美事,公何如此?”劉備則更以為找到一個絕佳的腐蝕趙雲的機會,說:“今日大事已定,與汝娶之,若何?”趙雲的回答是:“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譽不立,何患無妻子乎?”劉備只好唏噓:“子龍真丈夫也!”

由此還可見,趙雲重名甚於重色,重國甚於重家。仁者愛天下之人,卻不是愛所有之人。

相比之下,劉備還真是不配做趙雲的兄長,不僅換女人如換衣裳,還上演了“甘露寺”一出,強行搶奪競爭對手孫權的少色尚武的妹妹,何其無禮!諸葛亮當時之所以授予趙雲三階段的錦囊之計,就是明白他是個紳士。假如趙雲出發前就知曉整個行動計劃,知曉劉備去幹搶親的腌臢事,是決不會陪同去江東的。劉備也是出於自知之明,所以沒敢向趙雲提結義之事。

趙雲大公無私、重仁禮輕忠義的思想早在博望坡抵禦夏侯惇、于禁時就有所顯現。趙雲在戰鬥中生擒了敵將夏侯蘭,他倆是同鄉,自小相知,趙雲知道夏侯精通法律,便向劉備請命,推薦他擔任軍正。但趙雲不將這位同鄉為自己所用,免除結黨營私之嫌。此外,趙雲還有多次將個人所得財物充公的記錄。

三國演義:一身都是膽的趙雲為何功業平淡?

三、子龍固守儒家觀念,不懂應變

讓人難以理喻的是,這樣一位蓋世英雄、一身都是膽的真丈夫,生平事業卻平淡無奇,僅僅收穫了萬人敵的勇名和萬人迷的清名,距離他要實現的匡復仁政的理想還相距甚遠。現實的情況是,精心輔佐的兩個主子劉備與劉禪先後成為了孫權與司馬的手下敗將,自己的婚姻大事也拖到了很晚才湊合解決。為什呢?我想原因不外乎有三:

一是仁政在“三國”已不合時宜。諸葛亮曾說,秦皇失於暴虐,漢朝代之以仁,而漢末又過於寬仁,接下來當施以恩威並濟,即儒法混(司馬家族亦信奉此道)。可見趙雲能考慮廣大老百姓的利益,卻缺乏政治遠見,他留戀的仁政實為一種過時的腐朽的東西,不合乎人心思變和社會發展的潮流。後來蜀國最早被消滅以及三國歸晉的現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二是仁政原本就是一種脫離實際的儒家理想。歷史上“仁”也從來沒與“政”單獨結合過,水至清則無魚,即便在西漢盛世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也是為了加強思想統治,而在亂世就更應積極有為,合理兼取法家的權術勢了,單一的仁政只會導致社會更大程度的混亂。事實上,劉備起初就不像趙雲想象的那般仁,他是有稱帝私心的;劉備伐吳時,也不像趙雲想象的那般義,他是想利用蜀國人的義憤統一天下;而劉備最後失敗也並是因為他不仁了,失道寡助了,主要還是戰略錯誤,誰也幫不上忙……於是,固守儒理的趙雲就不可避免遺世而獨立,再度品嚐了春秋戰國時孔孟失意的滋味。

三是異姓異鄉結義以及娶義弟之嫂雖然有違正統禮教,但也有其積極的因素。異姓異鄉結義有利於突破狹隘的家天下與地域觀念,有利於實現強強聯合;娶義弟趙範之嫂則有利於實現英雄配美人的家庭夢想。需知這位嫂子不但外表出眾,才志與德行也頗高,她曾對未來郎君提出三個要求:“第一要文武雙全,名聞天下;第二要相貌堂堂,威儀出眾;第三要與家兄同姓。”假設子龍娶到這位女子,定然能煥發另一種光彩,即便不像周瑜娶小喬,雄姿英發,也能像孔明與黃氏,夫唱婦隨。優秀的女人不僅代表色欲,還能成為事業上的搭檔,讓英雄如虎添翼,名垂青史。但趙雲被儒家禮教深深毒害,已不能權衡沖決傳統的利弊得失了,不能隨時代改變而改變了。

三國演義:一身都是膽的趙雲為何功業平淡?

四、子龍玩命地賣命,也只能求個活命

至此,我們可以看出來了,仁與禮之於趙雲不是優點,而是缺點。他能在“三國”獲得一席之地,靠的是單方面的勇,仁或禮反而讓他失去很多做大做強、家國兩全的機會。有意思的是,持這一觀點的並非只有我一個人,書中的隱士管輅早已對趙雲的一生作出瞭如是判斷。

第69回,管輅於路上遇見一位19歲的躬耕少年,名叫趙顏。管輅看出趙顏眉間有死氣,三日內必死,就說他貌美,可惜無壽。趙顏與其父連忙向管輅求救,管輅見父子情切,就要趙顏準備淨酒一瓶、鹿脯一塊,到南山之中大叔之下找兩位下棋的人:一人向南坐,穿白袍,其貌甚惡,為北斗,注死;一人向北坐,穿紅袍,其貌甚美,為南鬥,注生。趁他們弈興正濃時,將酒與鹿脯跪進之。次日,趙顏就照著做了,二人正貪著棋,不知不覺將酒飲盡。他們因受了趙顏之私,不得已便決定可憐這個孩子,取出趙顏的閻王簿籍,將十九前面加一個九字,改成了九十九(酒對應九,鹿對應賄賂之賂)。很顯然,這個趙顏就是隱喻趙雲,趙雲正是十八九歲出道,並享受了高壽。而穿紅袍的南鬥則是隱喻劉備,正是他將趙雲引上路——注生;穿白衣的北斗是孔明,正是他將趙雲折磨至死——注死。孔明先是在平定南方時毫無必要消耗趙雲的體力,後又在出祁山時不計代價摧殘趙雲的精神……

就這樣,趙雲唯一剩下的絕世之勇也成了中飽政治傢俬囊的酒肉,成了苟延性命於亂世的行賄之物。天啦,我不禁要問天,堂堂常山趙子龍就真的一無是處嗎?天回答:趙雲的問題就是太完美無缺,太超凡脫俗了,這種人閻王喜歡,人王不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