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正被“羊群效應”所控制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建設性的異議和獨立性都是非常值得稱道的品質特別是對於那些被教育應該重視這些品質的人來說則更是如此。但是,從眾是否值得稱道呢?假如我們稱呼你為“墨守陳規的人”,或者(更糟糕的) “盲從者”,你會如何反應呢?也許你會口吐粗言進行反擊。

你可能正被“羊群效應”所控制

但事實上,在大多數情況下,從眾卻有著非常重要的社會價值。社會的平穩發展要求人們能夠遵從於某些特定的規則。對社會規則和社會規範的從眾在社會交往中起著潤滑作用。同時,從眾使我們能夠建構社會行為,並預測他人的反應。

你可能正被“羊群效應”所控制

此外,個體可以通過向他人尋求指導從而避免重大的個人災難。從眾壓力甚至可以導致某些社會事件。在1986年,數百萬菲律賓人採用和平抗議的方式,對馬科斯的獨裁政府進行反抗。抗議包括了靜坐示威、罷工鬥爭以及政府軍士兵採取的非暴力妨礙運動。最後,這些公眾行為的蔓延變成了成功推翻馬科斯政府並有利於克拉松·阿基諾的無流血政變的工具。儘管民眾對菲律賓軍事獨裁的憤恨早已存在,但是隻有在大批民眾積極採取了一些抗議活動後,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抗議人群中一儘管人們經常恐懼那些會迅速出現的懲罰。

你可能正被“羊群效應”所控制

從眾可能不是整個事件最主要的導火索,但它通過引入更多的反抗者或者是心存畏懼的中立者,從而推動了整個事件的發展。從眾過程在其中所起的推動作用是:大批的民眾參與到同一行動中必然會吸引更多的民眾參與,從而最終形成了一大批有影響力的民眾。

你可能正被“羊群效應”所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