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的善良会怎么样?

吴振革


首先做人就要善良,无论何时人不仅要善良更要学会尊敬他人,尊老爱幼。

有的人天生争强好胜,打架斗殴,导致那先善良的人受到了伤害,甚至有的善良的人还会让欺负他的人变本加厉的受欺负,所以我们除了要善良对待别人外,还要学会保护自己。

当别人第一次欺负你的时候你就要从语言中告诉他你在这样我会告老师,你的学籍就会怎么怎么样,来吓唬住他使他不会对你再有欺负的念头,在社会中就是要告诉他你在不注意你的行为我就告诉警察来处理。


爱生活爱前行


我们常说要“与人为善”,但我觉得重点是“与人”两个字,你的善良是给了谁?给了值得的人,那应了那句“与人良善,终得福报”;给了不值得人,那就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而善良分几种:

一种是虚假的,虚假的过分的善良,有点拗口。生活中有这样的人,看着他很善良,行为举止都在他人考虑,但不是真实的,只是为了取得你的信任和好感。你以为和他是朋友了,其实不是,他只是对你假客气,假善良。我们单位就有个小伙,人长得挺精神的,但见到谁都客客气气,客气过头,总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一个字形容就是“假”。

一种是真实的,过分的善良,就是善良过头,心存善意的人会保护你,让你不受欺负,比如时刻提醒你不要听说的话,不要做一些不该做的事;但恶意满腹的人会利用你的善良,例如把他分内的工作让你去完成,他自己乐得轻松,而且他还不会感谢你,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便利贴”。

善良要分人,要看用在谁的身上,如果你相信你能用你的善良来改变别人,那我告诉你,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判断,不太可能。

我们要善良,但没必要过分,我们不去夸大善良,我们善良的对待正确的人,正确的事,找到位置,把握尺度就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心情是最重要的,有了美好的心情,你的善良也会让真正懂得的人看见。



自由飞翔的cool


过分的善良会怎么样?善良是从人的性格表现出来的,而人性格又分很多种。过分的善良对自己没有坏处,但自己的善良不要让别人觉的是傻就好。善良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想做个善良的人。


山东阿记


过分的善良就是愚蠢,譬如东郭先生、农夫与蛇


用户9086521928064


过分的善良你会发现,你的工作越来越多,你的事情越来越多,欺负你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会说你真是个好人,但是真的把你当朋友的人没有几个。

过分的善良,你不懂拒绝,今天给你点事做,明天又给你点事过,别人看到了,也会把事情给你,然后你的事情就越来越多。



过分的善良,领导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下班了给你点任务,周末了给你点任务,你来者不拒,工作当然就越来越多了。

过分的善良,大家都觉得你这人怎么样都不会生气,谁都会欺负你,谁都敢欺负你,自然欺负你的人越来越多了。



是的,你过分的善良,总是帮助别人,甚至为了帮助别人委屈自己,大家会说你真是个好人,可是呢,有一天呢,你因为确实事情太多或其他客观因素,没办法去帮她那个忙了,升米恩斗米仇,你的恩情他记不住,就只记得你的这次拒绝,所以你的朋友其实也不会有几个

为什么我会有这么多的感触,因为我也是个过分善良的人。



给大家说个心理学上的概念,那就是“破窗效应”,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

过分的善良,就很容易诱发“破窗效应”的,别人对你的要求会越来越过分,总有一天,你会扛不住的,到时候你会发现,你费尽心思维护的友谊,一分不值。


南音情感


我学习过课文农夫与狼的故事,农夫如果过度的善良只能是喂了狼。

我就遇到过因为我们的善良被骗的经历,我和闺蜜去北京旅游,我们两个在一个路口遇到了一个外地姑娘,

她非常客气的跟我们打招呼,说你们两个能不能利用几分钟帮帮我,她说就是帮助我撑一撑门面,她们美容美发店今天搞活动,美发免费招揽顾客。

我闺蜜一听挺高兴,还是北京好,这里美发还能赶上活动不要钱,我们两个就高高兴兴的跟着她走进了一家美容美发店。

里面的确很热闹,有两个男士接待了我们,然后问做什么,送我们的那个小女孩说是来做美发的,然后我们两个就被安排做起了美发。

做完以后男士找我们每人收费五百元,什么?不是不收费吗?我们两个异口同声的说!不收费?谁说的,是不是想不给钱赖账啊。

理发店的理发师露出了凶狠的目光,我们赶紧说, 就是刚才来的小女孩,她说的不花钱的,男士赶紧说,那个小女孩,天底下还有不花钱免费的美发吗?

就这样我们的时间耽误的太多了,这时候有一个年龄大的女士走过来,很和气的说,你们是不是听错了,我们这里今天有优惠活动 ,八百元的美发今天只收五百元。

可是那个女孩明明说是不要钱的,我们赶紧说,这个女士很客气的说,赶紧把那个女孩子找过来,一会女孩子过来了,她非常认真的说,我是给她们推荐的优惠券,没有说不收费。

我跟我闺蜜茫然了,浑身都是嘴也说不清楚了,女士经理很客气的说,这样吧再给你们打一个折,最后我们两个人每人白花了,三百二十元,才把这件事摆平。

我们的经历说给了我们的朋友,我们的朋友说,北京市的确有很多类似的事情,以后再出门,我们再也不敢参与类似的活动了。

我认为过度的善良我们就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用户fengyutongzhou


你好我是滴滴小队长,受邀请很高兴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过分的“善良”会伤害到自己

小学时,体育检测。同班姑娘让我帮她拿着发卡,她去做仰卧起坐。我把发卡紧紧地握在手里,一秒钟都没有放开。她考完了,一句谢谢都没有,就和别人去玩了。

  第二次体育课,轮到我考试了,我让这个姑娘帮我拿着发卡,她没拒绝。考完以后,我问她:“我的发卡呢?”她说:“丢了。”我问:“怎么丢了?”她说:“刚才你考试时,她们叫我过去玩,我跑着跑着就丢了。”

  于是我只得在下午的课堂上披头散发地上课,被正好过来检查“仪容仪表”的教导主任批评,而那个姑娘,和别人一起一脸兴 奋地看我挨批。

  上高中时,不知道是谁说看见有司机接我,于是别人开始推测我零花钱比别人多。后来,有人管我借钱不还。我成了债主,却要陪着笑脸管别人要钱,还背上了“小肚鸡肠,不乐于助人”的坏名声。 有时候,过分的“善良”会伤害到自己,会让一些没有底线,没有良知的人得寸进尺。这个社会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着“善”的本质,有些人伤害了别人,不会内疚、不会不安,他们只会笑你傻,说一切都是你自找的。

  而当你学会拒绝别人,学会以牙还牙时,他们反而会尊重你, 甚至敬畏你。

  我终于相信了那句话:无情一点并没有错。  



滴滴小队长


首先我先剖析下,施发过多爱心的人,本身就缺乏爱,更加属于不自爱(这里只是单纯的不为自己考虑的意思,处处为他人着想)的那种。如果他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哪有精力管别人?总之对于施发者我是比较敬佩的。

咱再反过来说下那些被施于爱心的人,有两类:懂得感恩的与恩将仇报的人。但凡有点良心的都会感恩于他人,这就属于恩恩传递!而那些被养成白眼狼的,那是真没心没肺!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孙俪大家认识?帮扶资助一名学生,这孩子上了大学后不但没有心存感恩,还把人家孙俪的帮助认为是理所应当。并提出各种无厘头的要求,啥子买手机,买名牌都管人家要钱。你说气人不?真气死我了!我在此说一句,这种人其实骨子里那种穷和懒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也活该一辈子那样!


你可以178


善良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不要过分善良,太善良会让人觉得你很傻,并且没有人会重视你的善良,而把一切都当成理所当然。所以你要给自己的外表增加一些锋芒,就像刺猬一样,要懂得保护自己,身上的刺不是伤人的武器,而是保护自己的外衣。

善良一直都被我们说成道德品质,一个人的人品怎么样,一定会有善良在里面,善良的人就是好人。当然,善良本身肯定没有错的,与人为善可以帮助自己成就很多事,对自己朋友善良,与一旁的邻居善良,甚至对路过的陌生人善良,这都是没有任何错误的。善良会带来意料之外的收获,不仅仅会得到他人的尊重,还会得到事业上的成功。

但是善良一旦用错地方就完了,善良是给懂得善良的人的,不是给那些不懂得珍惜的人的。一些人不懂得什么是善良,还有一些人会利用你的善良做一些违反道德的事情,那个时候你就成了弱势群体,变成了被欺负的对象。此时此刻,善良已经变成了懦弱,懦弱在别人的眼中就是没有尊严,没有人格,一部分人就喜欢欺负没有反抗的人。

像这种过分善良被看成是懦弱,最后伤害自己的事情有很多,其实每个人都有可能被这样对待过,只不过事情的大小不一样罢了。你见过哪一个恶人被欺负过的?不都是善良被邪恶欺负的,善良的人只会对自己,对身边的人友好相处,原谅一切可以原谅的事情。

所以善良的你要给自己增加一些锋芒,做出一些反抗,不要让那些不懂善良的人为所欲为,该拒绝的时候绝不退缩,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凭什么什么事情都委屈自己。当然不是说让自己从一个善良的人变成一个邪恶的人,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这是不可取的,而是要给自己一些正当的防卫。

我们不要变成有毒的蛇蝎,致他人于死地,而是而是要变成可以保护自己的,比如就像刺猬一样,不去招惹他人,但是也不允许别人伤害自己,这应该是善良之人最低的底线了。懂得善良的人不会让你感觉到恐慌,你也会给出所有的真诚,善良就是这样,善良可以没有攻击力,但是一定要有很强的自我保护能力。

善良的人一定要学会给自己一些保护,不要沉浸在那种理想的社会中,这个社会是需要善良,但是同时也存在邪恶,给自己最基础的锋芒是对善良最基本的尊重了。谁都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上,不要让自己的生命因为那些邪恶而变得狼狈不堪。


若如初见11


“儿子因不满母亲给的生活费太少,与母亲发生争执,冲动之下提刀砍伤母亲。”

“学生因老师训斥,称没面子,将老师打残。”

“只因生孩子,没给大红包,媳妇怒斥婆婆,失手将其推下楼。”

常常看到社会上有诸如此类让人痛心的新闻,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孩子可以因为钱动手打父母,学生可以因为不开心揍老师,媳妇因为钱没给到位骂婆婆老不死。

我们一直叫嚷着和谐社会,文明家庭,千年来奉行孔子的儒家思想,百善孝为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到现如今莫非只能演变成可怜天下父母心?老师不敢好好教?婆媳见面是仇人?究竟怎么了?

有人说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上,就应该对我们负责到底。所以,从小奶粉、尿布、衣服;大一点学费、补课费、生活费;再大一点结婚钱、婚房、孙子孙女的压岁钱……这些该是父母就一定要为孩子准备的吗?当然不是!有哪条法律规定父母必须为你的一生负责到底,成为你一辈子的提款机?

古有“百里负米”,仲由(孔子的得意弟子)早年家中贫穷,常采野菜做饭,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现有“背母求学”张尚昀几年如一日打工赚钱为身患重病的母亲治病,边求学。如此鲜活的珠玉在前的例子,都告诉我们要懂得“反哺”,懂得孝道。

再反过来看看现如今,我们身边总不乏有这样的人,比如我认识的一对夫妻。男方家庭条件不太好,年幼丧父,母亲改嫁,含辛茹苦将他养大,供他读大学。长大后娶妻生子,继续管母亲伸手要钱,媳妇还一再以自己父母给钱多,婆婆给钱少看不起她,愣是不让孙子和婆婆多接触,还一度冷言冷语相对。更放狠话,以后不会赡养老人的。

请问,你一味索取,难道从未想过报答你那艰辛的,双手布满老茧却还在打工赚钱的老母吗?她可是连生病都不舍得上医院去看,硬是拖成了肺痨的可怜人啊!!!

还有一姑娘,为人善良大方,她上大学那会儿,一般人生活费通常只有300块,她有1000块,常常请室友吃饭,还时不时送室友一盒面膜,润肤霜,出去旅游回来都会带上一堆小礼品什么的。

就这样,她室友一缺钱就想到问她借,没钱吃饭就蹭她的卡,有一次她室友得了一笔奖学金,她开玩笑让人家请她吃饭,没想到人家狠狠瞪了她一眼,阴阳怪气道:“不会吧,你还会没钱吃饭?”,还用异样的眼神上下扫视她。

这位姑娘当时就傻眼了,之后还发现室友就是那种把她东西当自己东西用的人,用完她的护肤品,还会善意地提醒她“你那套DHC用完了,可以再买一套了。”

看吧,人家索取的心安理得,就连毕个业,还不忘拉姑娘托人给她找个工作,可惜室友情商太低,最后工作泡汤了。

你看看有句名言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家索取的是什么?是知识、是技能,只有对这些才能无止尽地索取,但对别人的东西一味索取是不道德的,人家乞丐都不食嗟来之食,你有手有脚,有脑袋,怎么不想想感恩两字,怎么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呢?

看看,感恩的感字,咸字下面一个心,在古代咸咸的盐可是有钱人家吃的东西,盐是个好东西,你用盐来回报别人,像极了用好东西回馈给别人。从古至今,都有这样的礼教在先,做人万般不得一味索取,否则失了人心,断了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