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唯一被废黜的皇帝是谁?他究竟犯了哪些错误?

文史砖家


明朝国祚三百年,只有两个皇帝连续经历了两次大型变故,一个是明英宗朱祁镇,一个是明代宗朱祁钰。

而朱祁钰又是明朝众多皇帝之中,唯一一个被废黜的皇帝,这就很奇怪了,因为明朝从朱元璋登基开始,就一直在巩固中央集权,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时期,那为什么作为皇帝的明代宗朱祁钰会被废黜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土木堡之变”了。

正统十四年(1149年),瓦剌军因屡次入侵明朝边境,明英宗决定亲自率兵出征,他带着五十万精兵于大同北上,准备与瓦剌在明朝边境决一死战。

此战的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朱祁镇率领的五十万明军居然被两万瓦剌军轻易击败,就连皇帝朱祁镇都成了俘虏。

朱祁镇一走,明朝内部就缺了一个皇帝,于是作为朱祁镇弟弟的朱祁钰,在于谦和孙太后的扶持之下,登基成帝,即明代宗。

除此之外,于谦和孙太后还把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立了太子。

他们的用意很明显,就是朱祁钰只是代理朝政,大明的江山还是朱祁镇家的。而对于此事,当时的朱祁钰也没有说什么,毕竟他也才刚刚登基。

在朱祁钰登基之后,他在于谦等人的帮助之下,不仅清算了王振的党羽,还在瓦剌进攻北京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此战虽然明军胜了,但是朱祁钰的烦恼也来了,因为瓦剌首领想要放了俘虏明英宗,以此来和明朝求和。对于此事,朱祁钰自然是不太想同意,因为如果明英宗回来了,他的皇位就很有可能保不住了,但是他也没办法,大臣们都在劝他接朱祁镇回来。

最后,朱祁镇还是被接回来了,但是回来之后却被朱祁钰软禁在了南宫,皇位还是朱祁钰来当,朱祁镇则成了太上皇。

此事过后,朱祁钰又做了一件大事,便是废了自己侄子朱见深的太子位,立了自己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但是在一年之后,太子朱见济却夭折了,朱祁钰也因此事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于1457年得了重病,一卧不起。

也是这一年,石亨等人趁着朱祁钰病重未立皇储之时,密谋了一件大事:要复辟朱祁镇为帝,这一事件也就是著名的“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重新当了皇帝,并且以谋逆罪杀了于谦,废朱祁钰为郕王。

此后,明朝的政治也逐渐陷入了混乱,危机也一天比一天重。


千古君


明朝(包含南明)是中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时期,皇帝权力无边、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深入人心,就算是他们把坏事做尽,也几乎不会出现被废黜的情况。但凡事都有例外,在明朝20位皇帝中,还真的出现过一位被废黜的皇帝,此人便是明景帝朱祁钰。那么,朱祁钰究竟做了哪些错事,导致他成为唯一被废的皇帝?



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英宗朱祁镇的异母弟,生母为吴贤妃。朱祁镇跟朱祁钰虽非一母同胞,但自幼在一起玩耍,所以相互间的关系甚是亲密。正因如此,英宗刚一登基,便册封朱祁钰为郕王,但却并不让他到外地就藩。不仅如此,每当英宗出京巡视时,都会命朱祁钰担任监国,可见对他的信任。可惜,兄弟俩之间的亲密关系,最终在“土木堡之变”后化为乌有。


正统十四年(1449年),20万精锐明军在土木堡遭遇瓦剌军队的围攻,几乎全军覆没,而御驾亲征的明英宗也被俘,成为瓦剌太师也先的阶下囚。事变发生后,也先挟持着英宗侵犯中原,并向明朝勒索土地、人口和财富。而为了断绝也先的妄想,以大学士王文、兵部侍郎于谦为首的重臣们,经与孙太后(英宗生母)商议后,最终推戴监国朱祁钰为帝,是为明景帝。



明景帝上台后,晋升于谦为兵部尚书,让他领导北京保卫战,并取得对瓦剌的军事胜利。待局势稳定后,朝臣们纷纷谏言朝廷迎回英宗,面对着强大的压力,景帝只好派杨善出使瓦剌,但只字未提迎回兄长的事宜。然而,杨善却自作主张,通过各种办法迎回英宗,让景帝甚是气愤。因为在景帝看来,让兄长死在瓦剌才是他最愿意看到的结果,唯有如此,后者才不会对他的帝位构成威胁。


明英宗回京后立刻成为“烫手山芋”,景帝既不可能让出皇位,又不愿背负弑兄的骂名,所以思虑再三,只好将他尊为太上皇,并软禁在南内,时在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两年后,景帝又违背当初跟孙太后许下的诺言,废黜侄儿朱见深,改立独生子朱见济为太子,想以此让皇位在自己这一支永远传下去。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朱见济仅做了1年的太子便夭折,时在景泰四年(1453年)十一月。



朱见济夭折后,景帝备受打击,身体状况一天天变糟,等到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他已是重病在床。由于景帝在朱见济死后并未册立太子,所以此时便有谣言传出,称于谦、王文准备拥戴襄王朱瞻墡为帝。太子太保石亨、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等人因与于谦不和,担心他若拥立新帝登基,势必权势更盛、于己不利,遂在正月十六日发动政变,将英宗重新扶上帝位,史称“夺门之变”。


当宣告皇帝上朝的钟鼓声传到寝宫时,先前陷入昏迷之中的明景帝突然惊醒,赶紧向身边的侍从们问道:“难道是于谦篡位了?”有侍从得到消息后告诉他:“不是于少保,而是太上皇复辟了。”景帝听完后,先是一阵惊愕,然后苦笑着说道:“原来是哥哥做了皇帝,好!”说完,景帝便再度陷入昏迷中(详情见明朝人杨瑄所著《复辟录》)。



明英宗复辟后,在大肆封赏功臣石亨、徐有贞等人的同时,还下令诛杀于谦、王文等人,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却忘记了一件天大的事情:朱祁钰还躺在病榻上但并没有死,而且还是名正言顺的皇帝!如此一来,他复辟算是怎么回事?这不摆明是谋朝篡位吗?当英宗意识到这个严重的问题时,时间已经过去半个月,真是糗到家。


当年二月初一,气急败坏的明英宗正式下诏,宣布废黜朱祁钰为郕王,并迁往西内居住。19天后,当英宗得知弟弟身体好转,并有康复的迹象时,立刻命太监蒋安等人前往西内,将朱祁钰缢杀在病榻前,然后对外宣称病逝。明景帝遇害时,年仅30岁(“是月十有九日,郕王病己愈。太监蒋安希旨,以帛扼杀王,报郕王薨。”见《罪惟录·卷八》)。



明景帝遇害后,饱受7年囚禁之辱的英宗似乎仍不解气,下诏指斥他“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为了惩罚景帝,英宗不仅废除他的帝号,赐恶谥为“戾”,而且禁止他入葬皇陵,仅以亲王的标准将其葬在京城西郊的金山。由此,明景帝成为明朝迁都北京之后,唯一一个没有葬入十三陵的皇帝。


史料来源:《明史》、《复辟录》、《罪惟录》


文史砖家


犯了 心太软的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