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靖难之役?

THM0731


靖难之役是明朝叔侄之间爆发的战争,建文帝继位进行削藩政策,叔叔朱棣不满,于1399年——1402年爆发靖难之役,夺取政权。

因朱元璋曾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朱棣就以“清君侧,靖国难”的借口来夺取皇位。也是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当然,片面的说,如果没有靖难之役,也就没有后来的永乐大帝以及“永乐盛世”。

靖难之役对明朝历史影响深远,它不仅导致了明朝皇位的归属的改变,也是极大的影响了此后两百多年明朝的政治、思想走向。

朱棣可以说是雄才大略的一位帝王,但是在靖难之役结束后,他对建文帝遗臣的大肆残杀,冷酷无情也是不可以掩盖的事实。

许多建文朝廷有能力的大臣被诛杀。据记载:

初因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占南京后,左佥都御史景清行刺未遂,朱棣下令夷其九族,尽掘其先人冢墓。又籍其乡,转相攀染,致使村里为墟。

朱棣穷治忠于建文诸臣之举:

如 方孝孺被灭十族,坐死者八百七十三人,外亲坐死者复千余人;

练子宁之死,弃市者一百五十一人,九族亲家之亲,被抄没戍远方者又数百人;

陈迪之死,远戍者一百八十余人;

司中之诛,姻族从死者八十余人;

胡闰之死,全家抄提者二百七十人;

董镛之死,姻族死戍者二百三十人;

卓敬、黄观、齐泰、黄子澄、王度、卢原质等之死,多者连坐三族,少者一族。杀戮之惨,株连之多,实为史所罕见。

可以看出他的作为帝王的冷酷,但是他的确给大明朝带来又一个盛世。永乐帝的功绩也是无人可以与之比肩的。

编修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促进航海的发展、改革吏治、迁都北京,紫荆城的修建、以及五次亲征等等。

虽然说他是谋反叛逆的君王,但也着实振新了大明王朝。“永乐大帝”也不是白白称呼的。


山颠一壶清酒r


靖难之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叔侄战争,也是第一次藩王在与皇帝交锋中获胜的战争,这场战争是明朝历史上影响极其深远的一次政权争夺战,不仅导致了皇位归属的改变,也影响了此后200多年明朝政治的走向。

靖难之役后最重大的影响是使明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当然这场战争也有消极意义,战争本身就耗费了人力物力财力,但从深层来说这场战争促使了之后明朝统治的开化、清明,使百姓暂时得到了休养生息,因此无论对统治阶级还是百姓而言,这场战争是利大于弊的。

一、靖难之役的起因

要想评价这场战役,就不得不提起,这场战争的起因,从这场战争的起因中我们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战争的结果,也可以探索到战争的影响。

(一) 朱元璋的“锦囊妙计”

朱元璋是一个真正出身草根的皇帝,乞丐出身的他却荣登了大明王朝的“第一把交椅”。在当上皇上之后,他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挽救了民族,虽然出身低微,但他却通过自己的智慧实现了兴复天下的愿望。

在封建王朝,所有的皇帝都在做一件事,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帝制,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登上皇位之后,他成立了特务机构“锦衣卫”,这个机构由皇帝直接领导,用来监视大臣们的一举一动。在当时的朝堂中,“锦衣卫”的名号足以让人闻风丧胆。对于地方的统治,他设置了巡检司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据记载,在明朝政权稳固之后,朱元璋开始了对功臣的大肆屠杀,尤其是武将,除此之外他还大兴“文字狱”,实行“连坐”制度,最著名的肯定就是“胡惟庸蓝玉谋反”案了,这个案子前后调查多年,因为这个案子被诛杀的大臣们不计其数。

很显然,朱元璋的这些做法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给长孙朱允炆的统治铺平道路。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在死后为了确保朱允炆统治的安稳,曾经为他留下了三个治国“锦囊”,其中有一个明确“削藩”。

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曾经为大明王朝的北伐战争立下汗马功劳,可谓劳苦功高,可在父亲的遗嘱中,他却要面临被削爵的结局,于是他作出了发动政变的决定,他以“清君侧”为名,打到了应天府的大门中。从根本来说朱元璋,为朱允炆所留下的“锦囊”助长了朱棣心中的怒火,推动了朱棣的谋反。

(二)大臣的怂恿

朱元璋去世后,为建文帝朱允炆留下了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一众亲信大臣,这些人极力主张“削藩”建文帝听取了他们的建议,利用各种名目将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所分封的五位藩王手中的权力进行瓦解。在整个“削藩”运动中,矛头直指最有实力的燕王朱棣。

燕王朱棣领导了明朝第七次、第八次的北伐战争,并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无论是实力还是声望都极高,建文帝在此时主张“削藩”运动,无疑是操之过急的,并且这场运动的整个计划准备不够充分。

(三)朱棣野心极大

封建社会时期受儒学的影响,讲究长幼有序,嫡庶有别,这种思想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朱棣作为朱元璋的第4个儿子,11岁时就被封为燕王,21岁就离开了京城,前往自己的封地。

当时,元朝的残兵部队常常骚扰我国边境地区,极大地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而朱棣身在华北地区,距边境地区较近,朱元璋希望他能够带领士兵镇守边境,使明朝的政权得以稳固。

年轻的朱棣在得到士兵的领导权之后,受到众多有才能将领的指导,迅速成长为了一名杰出的军事家,手握兵权又远离京师,很快朱棣就成为了割据一方的诸侯。在朱元璋去世前夕,朝堂中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老将领,并且这些人并不被朱元璋所信任。

随着建文帝“削藩”活动的进行,朱棣心中愈发惶恐,他在目睹过皇室家族为争权力手足相残的结果之后,决定发动战争。手握重兵,又极富军事才能的朱棣,在短短4年时间就打败了身为君主的侄子。

朱元璋一生有20多个儿子,朱棣无疑是当中最为优秀杰出的一个,但是朱元璋思想老旧,讲究尊卑传统,他最喜欢的孩子还是长子朱标。朱棣出生于元朝末年,他的成长是伴随着朱元璋攻下南京,推翻元朝暴政,逐鹿中原进行的,明朝建立时他也只不过七八岁,虽然年龄尚小,但是在目睹过元朝,残暴战争的朱棣,已经有了复兴华夏的凌云壮志。

其实他们叔侄二人最后落得如此下场和朱元璋也有很大的关系,众所周知,朱元璋出身草莽,救苍生于水火,在登上王位之后,朱元璋深深知道外戚、宦官、相权的危害。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出手狠毒做法足了,不论是功臣良将,还是侄子外甥,都被他所不容,为了统治他建立了整个封建历史上最为严厉的《大明律》。

在他的狠毒教育下,朱棣自然养成了跟他如出一辙的性格,在他们看来,亲情远不如权力重要。朱允炆作为他的孙辈,被他悉心教导,他没有经历过跟随朱元璋征战天下的时光,他要做的就是使替朱元璋守护天下,朱元璋对他的教育,更加偏向如何治国。因为对朱元璋遗嘱的维护,朱允炆最终还是被大臣所利用,年轻的他贸然发动了“削藩”战争,但他不知道朱棣的野心早已超越了他。

二、靖难之役的影响

这场战争之后,明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已经到达顶峰,国家权力积聚于皇帝一人,朱棣在为期间一直为加强皇帝专制做斗争。

(一)宗室待遇

朱棣称帝后,恢复了过去周王、齐王、代王、岷王的爵位。他是因为“削藩”而起兵的,无论是为了维护“清君侧”的借口,还是为了取得诸王的拥护,他必须给予这些宗室更高的品级和待遇。

不过,朱棣是通过武装斗争而夺取权利的,他自己也要避免这种状况的重新发生,为了维护中央政权的稳固,他将这些诸王的封地,改到了内地地区,又渐渐削弱了他们的兵权。

他的这个做法十分明智,既实现了当时建文帝的目的,又没有改变传统制度,引起这些人的反抗,之后宗室王族与中央的矛盾渐渐由军事上的政权威胁转变为对财政的压迫。

(二)迁都北京

洪武年间,北方边境地区的防务任务由当地的诸王负责,靖难之役后,朱棣进入了内地,导致了华北地区军方空虚。为了避免出现唐宋时期的守内虚外,或者守外虚内状况的出现,他决定迁都北平。

(三)恢复地区经济

这场战争涉及了整个华北和华东地区,长久的拉锯战使这两个地区的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朱棣在成功登机之后,减免了河北,河南山东等省份的赋税,休养生息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

总结:

靖难之役是明朝历史上第一场皇室之间的战争。它的影响不仅是改变了明朝皇帝的人选,而是改变了整个明朝的历史进程。


旧时楼台月


靖难之役在中国历史上十分有名,洪武三十二年(1399年)燕王朱棣举兵攻陷南京城,推翻了建文帝皇太孙朱允炆的统治,此后朱棣篡位称帝,是为明成祖。靖难之役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建文帝发起的削藩,它的并非主张革新与守旧两大派别间的斗争。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因皇太子朱标已逝,因此由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在位时曾制造了多起狱案,目的就是为了打击异己势力,加强君主专制统治。但是朱元璋却留下了一个严重的隐患——分封诸王,他借鉴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将诸子封为王,并命他们镇守于各要塞,分封的藩王不仅享有崇高的政治地位,而且在当地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手握兵权,对刚刚即位的建文帝形成了严重的威胁。朱允炆任命宠臣黄子澄为太常寺卿,在后者的建议下,建文帝以诸王拥兵边陲为由下令削藩,激化了明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燕王朱棣带头起兵造反,靖难之役由此爆发。

那么,靖难之役究竟是朱棣“争夺帝位”还是正当防卫呢?答案是两者都有。自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因太子朱标死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后,围绕皇位的斗争便空前激烈。燕王朱棣雄韬武略,才能突出,对帝位一直有觊觎之心,建文帝也深知燕王的心思,因此即位后处处掣肘燕王,削藩便是重要举措,建文帝先是废周、齐、代、岷诸王为庶人,继而又迫使湘王自焚,这些让燕王寝食难安,最终在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正式竖起反叛大旗。可以说,燕王朱棣早有反叛之心,建文帝的削藩加快他反叛的步伐。至于燕王起兵号称是遵“祖制”的说法,很明显是政治伎俩,因为朱棣即位后,不仅继续削藩,而且程度更深,此后诸王权力大大被削弱,难以对抗王师。

最后,靖难之役为何会出现以燕王朱棣成功而告终呢?建文帝即位时,明朝出现了“升平继体,海宇晏清”的局面,政局比较稳固,民心安定。实际上,建文帝的失败与一系列的策略不当有关。首先,在削藩问题上,建文帝过于着急,只是先对付势力更弱的几位诸王,而忽略了势力最强的燕王、宁王,这也让燕王有雄厚的兵力来起兵反叛。其次便是没有全力攻占北平,北平是燕王的据点,一旦被攻陷势必会对大大削弱燕王的势力,使其腹背受敌,事实证明,正是北平的相对稳定让燕王没有了后顾之忧,得以集中兵力攻占南京。再次,南京城的防守出现了重大失误,出现了谷王、李景隆之变,严重打击了守军的士气,也将南京城的大门直接向燕王的军队敞开。最终南京城被攻陷,建文帝下落不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