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仗义疏财的宋江,并不是真正的英雄


水浒传中仗义疏财的宋江,并不是真正的英雄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的作品,不仅在于它思想内容的丰富,而且也由于它艺术上的成熟。《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显示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在《水浒传》中,至少出现了一二十个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此外,围绕着他们跑龙套的人物至少还有几十个。上至将门之子、高级军官,下至市井小民,乃至牢头、无业游民、开黑店的、小偷、无赖,当中还有殷实富户、县衙官员、巡捕、都头,等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遭遇和命运,都有不同的性格,走着自己选择的生活道路。

这么多人物却并不杂乱,他们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思想和艺术的整体。这是因为有一条思想线索贯穿在每一个人的命运之中,简单地说,就是“逼上梁山”。

这些英雄人物都有中世纪传奇英雄的特点,拥有某种超人的绝技或者神勇。有的还有点神化,比如入云龙公孙胜甚至有点神秘的道术,宋江还得到过九天玄女娘娘的天书。在今天看来,这些显然是不科学的,甚至还有迷信的嫌疑。但是,用历史眼光来看,这在当时,不过是善良百姓天真的想象。这和一开头以张天师误走妖魔来解释《水浒传》一百单八将梁山泊风云际会的因果一样。如果过分拘泥,可能妨碍我们把握英雄人物形象的实质性含义。

《水浒传》中的英雄和后世小说中的英雄的最大不同是,他们虽然有超人的神勇和体力,却并不是神仙,而是普通的凡人。那些刻画得最生动的英雄往往是超人和凡人的结合。这些英雄在读者眼里都很传奇,但仔细品味书中情节,你会发现,他们并不是人们理想中的英雄,没有高大上的形象。他们都是普通人当中的小人物,普通人有的毛病他们一律都有。

水浒传中仗义疏财的宋江,并不是真正的英雄


误打误撞成就了武松“打虎英雄”的威名

例如武松,他是打虎英雄,他的神力绝对是超越任何凡人的,但他并不是事先就有为民除害的意图主动去打虎的。相反,他打老虎似乎是偶然碰上的,甚至可以说,是他犯了一系列错误的结果。

起先,他不相信店家的警告,以为人家要赚他的住宿费。接着,看到县政府的布告了,本来完全可以理性一点,回到店家去。但是,他又觉得会给人家“耻笑”。为了面子,他宁可冒生命的危险。

后来,走了一段路,觉得没有老虎,酒意又涌了上来,居然想睡觉。这可是有点麻痹大意。结果老虎真来了。他用了并不是无懈可击的方法,以超常的爆发力,把老虎打死了。这时,他想把老虎拖下山去,卖几个钱。没想到,活老虎打死了,死老虎居然拖不动。

在这最后关头,他不得不比较理性了,还是赶快下山去罢。快到山下时,又发现两只老虎,他的想法竟然是,此番“罢了”。意思是这下完蛋了。

所有这几个情绪层次的变化,武松的表现都和平头老百姓差不多。《水浒传》的伟大成就就是,发现了哪怕是具有超人神力的英雄,他的情感也不是超人的,他是实实在在的凡人。

水浒传中仗义疏财的宋江,并不是真正的英雄


被兄弟超级崇拜的老大宋江,送掉了所有弟兄的性命

懂得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水浒传》第一号英雄人物宋江了。这个人物,是所有梁山英雄无条件崇拜的对象,不管什么人,一听“宋江”,“纳头便拜”。他的名声和威望,给人一种感觉,完全是超人的、神化了的。

但他又是一个比较现实的人物,他走向梁山的道路是最曲折的。他比任何英雄人物都表现得更犹豫、容易动摇,甚至在江州,上了法场,被众兄弟劫出来以后,他还在半路找借口回家了。直弄到差一点丢了老命,他才肯上梁山。

  

《水浒传》为什么要把他当作绝对崇拜对象?因为他代表一种社会人格理想仗义疏财,也就是富裕者主动把多余的财富奉献出来,消灭社会上财富的不平等。

可又为什么要把他写得那么容易动摇?因为梁山英雄中只有他感觉到在“聚义厅”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银,只是暂时的,而不是最后的出路。

从这一点上看,他是梁山泊上最清醒的一个。他为梁山设计的出路是打辽国,以此来取得统治者的信任和接纳。这当然也是空想。这就注定了他和他的兄弟们最后走向悲剧的结局。可以说,梁山兄弟最信服的一个人,送掉了他们大部分人的性命。

水浒传中仗义疏财的宋江,并不是真正的英雄


一百零八个英雄,其实是“黑帮”的大杂烩

有些学者认为《水浒传》是“农民起义的史诗”,有人认为这种说法并不一定很准确、因为梁山泊上,除了阮氏三兄弟、解珍、解宝兄弟以外,没有一个是农民。

当然,梁山泊的平均主义理想有小生产者的特点。从这一点来说,反映了农民起义的某些特点,是不错的。

但是,其主要成员为城市贫民和无业游民,又使《水浒传》英雄带上了帮会的特点。

武松以为民除害、除暴安良为务。但是,他衡量“暴”和“良”的标准是混乱的,不清醒的。他杀死西门庆、张都监,不错,是除暴安良;他醉打蒋门神,是除暴;可是他扶持的施恩,和蒋门神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也是借助自己父亲的权势,在快活林收取“保护费”的。杨志上梁山要杀一个客商,他就在山下等待倒霉鬼。这明显是妄杀无辜。

水浒传中仗义疏财的宋江,并不是真正的英雄


崇拜宋江的李俊是英雄,他自己承认,在当地,他和李立是一霸,穆弘、穆春是霸,张横和张顺是一霸。他非常自豪地说“以此谓之三霸”。

菜园子张青夫妇,开的是黑店,差一点把武松杀了拿来做人肉馒头馅儿。李逵在江州劫法场,杀人杀得兴起,居然对法场上的看客也“排头砍去”。

如此等等,都说明了农民起义的破坏性,这也是中世纪传奇英雄的残暴性。作者在竭力赞美他心目中的英雄的时候,并没有盲目抹杀这一点。

综上所述,《水浒传》里的英雄人物虽然声名赫赫,家喻户晓,但都不是理想的英雄,没有光辉的形象,但正是这点难能可贵。因为这些英雄人物的塑造符合人性,没有把人物拔高、神化,写得合情合理,真实可信。也许这才是《水浒传》的最大艺术价值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