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上墳燒紙”是最落後的一種民俗祭祀形式?你如何看待祭祀活動的重要性?

用戶3486437905


上墳對於我個人來說並不太重要,形式主義,活著時候孝順比什麼都好,但是儀式感還是要有的,畢竟是個傳統,每年我家給我奶奶去上墳,至少八個編織袋,大包小簍的,我說話也不太好聽,我說怎麼感覺像去上山郊遊,讓我爸好頓給我上課,畢竟我們家都比較孝順,我奶奶活著的時候我們家裡人特別孝順,我爸爸有時候喝多了就哭,想媽媽了,我也難受,至於取締不取締的,沒有必要,一個習俗。就是寄託思念罷了


婁佩琪


提這個問題,就是有病! 又是醜人多作怪! 滅史 又是一種文化慢性病侵略。 祭祖 當然從這個第三縱隊來說,越簡單越好。甚至可以說這類人沒有祖宗! 中國的宗祠 簇譜是中國文化的傳承,祭祖燒紙是一個儀式(在有條件的情況,儘量燒紙,但一定要注意防火),糧食安全 文化侵略 娛樂至上,中國道德 傳統已經被拋棄一邊,再要是被這些牛鬼蛇神第三總隊帶偏了傳媒,中國 那就不遠了


大別山薄刀峰李雲龍


說的非常對,何止是“上墳燒紙”,吃饅頭米飯麵條都是落後民族的生活方式,所以,一個先進發達的民族,一定要吃麵包,吃牛扒。因為,吃麵包牛排的人,他們拉的屎比我們吃的飯有營養。

所以,上墳燒紙一定要改,要徹底的改,燒香磕頭敬菩薩,都是迷信。

應該把西方的上帝請回來供在家裡,日日天天念阿門,早上出去坑蒙拐騙,晚上回來向上帝懺悔,我有罪,上帝原諒我吧,你看我多善良啊,做錯了知道懺悔,這叫信仰。 然後說,你看中國人沒信仰,從來不知道懺悔。中國人一輩子與人為善你沒看見,眼瞎呀?

出去吃了幾片洋麵包,就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連自己的祖宗都不要了。

你覺得這樣的一幫人可信嗎?


假裝外行看門道


這些孫子們怎麼了,都被西方洗腦了嗎?西方祈禱先進在哪呢?好多宗教都有各種祭祀活動,先進在哪,說說看。西方人放屁,你都說太先進了,味道不一樣,自己的屁就不好,因為臭。西方用現代武器收拾你,說太先進了,結果多少年了,祖國大好河山好多地方寸草不生。現在燒個紙都不先進了,你他們不要給你先人燒紙,直接挖出來讓狗啃了,一了百了,或者生物分解,做肥料,多先進。提這樣問題的人,死後直接處理,最先進了。


手機用戶7391317092


我不這樣認為,祭祀是心理層面的一種活動,相互的感應最為重要,哪怕只是自己騙自己。

講個段子,一位90多歲的老奶奶和兒子,媳婦兒,孫子一塊玩牌。孫子打九萬,老太太沒吱聲,兒子說,媽你不是碰九萬嗎?兒媳婦也湊過來說是啊是啊,誤了碰糊不了,老太太您可是要輸錢的。老太太趕緊說是啊是啊,到底老了,沒聽見哈。

實際上呢,老太太根本沒有兩個九萬,孫子也沒有打九萬。

但是你看,一家人是不是好開心?

咱們中國人事死如事生,所以不只是活著的時候盡犬馬之養,即使親人不在了,哄他們開心,依然是應盡的責任。

當然,現在有的人把上墳燒紙當作一種炫富手段,那另當別論。


李子弘


我總覺得有些人,見到西方人祭奠亡靈穿黑衣帶白花,在墓前放枝花就是先進就是文明。

見到中國人穿白色衣裳披麻帶孝,在墳前燒張紙上支香,就是落後和就是不文明。

我認為這些人,不考慮國情,忘記幾千年的傳統,有些文化上的不自信,盲目崇拜西方。

國家強大與人民富裕,和燒紙獻花沒有必然的聯繫和因果關係,也和先進與落後也沒有什麼關係。

西方有西方的文化和傳統

東方有東方的文化和傳統

沒必要厚此薄彼,祭奠先人各隨其俗按著自己的文化傳統無可厚非。


九天牧馬


我常年生活在國外,我家對面就是一大片墓地,但在國外墓地會被本地人當作公園,人們來這裡休閒,散步,甚至是玩耍,當然每天也有來墓地祭祀的人,他們通常手持一束鮮花,放到親人的墓碑前,凝視片刻就走了,有的人還參觀一下週圍鄰居的墓碑,看看有沒有認識的人,總之我覺得國外的做法比較符合現代文明;當然國情不同,中國人上墳燒紙的習慣是幾千年的老祖宗傳下來風俗,一時半會也改不了,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其實城市裡用鮮花祭奠親人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多了,怎麼說呢?這叫與世界接軌是現代文明的進步。





Cooleave


確實,人們應該檢討自己那落後,愚昧的祭奠儀式了。

(1),那些汙染環境,破壞大自然的陋俗,如:放鞭炮,焚香燒紙等。

(2)那些明知騙錢,愚弄人的陋俗,如:和尚唸經,尼姑唸佛,大神作法,瞎子算命等。

(3)那些折騰人的陋俗,如:老人去世,孝子孝孫要瞌頭100個,膝蓋跪地當腳走10O步,三天三夜不準洗澡,不準睡覺,老人牌位要供飯三年等

(4)老人去世,以往要做棺材,挖坑深埋,立墳頭,讓死人與子孫搶土地,爭良田。現在,花費幾萬,幾十萬買墓地,買骨灰盒,無辜浪費錢財,浪費墓地一平方以上的寸土寸金。

人類走向文明,日新月異,社會進步,與時俱進。綜上所述的陋俗應該擯棄了。去偽存真,去粗存精,倡導“厚養薄葬":戴黑袖章,鞠躬,黙哀,獻花。不買墓地,改用樹葬,花葬,海葬,塔葬……宜留方寸土,送與子孫耕。

年年歲歲,逢死去的親人紀念日,必須與血緣親屬相約,以相應方式寄託哀思,把紀念傳承予子子孫孫。


用戶赤腳的人


“上墳燒紙”是千年來的民俗文化傳統。通過這種形式是對親人的情感表達。沒有必要上綱上線。

誰也都知道燒了所為的錢“那邊”也收不到。有次問一位上墳燒“汽車”,“電視機”,“手機”的。他們哪裡有電視臺?有手機信號?對方笑笑說:“心意!心意!”。都知道是不靠譜的事。只是一種對逝世情感表達方式。

在山上上墳燒紙必須禁止。會引起火災。

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獻花會越來越流行。


劍雨1358


都說不讓燒紙,可是遍地都是賣燒紙的商店。都說取消小型造紙廠,可是這些燒紙又是哪裡來的呢?不還是造紙廠的廠供嗎?就好比天天說添加劑有毒,可食品添加劑商店還一樣出售,這又是為什麼?其實上墳燒紙是一種對古人的衰思之情。誰家又不是天天燒紙,而只不過一年的幾次罷了,有保護傘的小型造紙廠繼續生產著,沒有保護傘的全部停產了。不要說的理想很豐滿,而到現實中就很骨感了。讓生產讓賣,又不讓燒,可笑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