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單位受到排擠,不讓你做什麼有價值的工作,工資照發,還有必要待下去嗎?

大俗大雅小蘇打


這個要看個人情況來定,我用身邊的實際例子來分析一下。

一. 我們學校有一位年輕的物理老師,教課教得不好,學生和家長有很大意見,儘管她努力去改正,但是仍然沒有效果,於是學校要安排她轉崗,她受到很大的壓力,在家休了一段病假,然後又回到學校。她想在其它非教學部門工作,但是其它部門,也沒有接納它,最後學校安排她在校門口看大門。其實,學校是有門衛的,只是因為沒有地方安排,給她安排在那裡。後來我發現,她的笑容越來越多了,以前我看到她的時候,都是滿臉陰雲密佈,愁眉苦臉。但是後來,她變得主動打招呼,有說有笑。

所以我在想,以前她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越是教不好課,自己的精神壓力越大,身體越差,而調整了崗位,在一般人看來,是一個沒有價值的工作,但是,她可以調整自己的身心,照顧好家裡的孩子,在此期間有時間給自己充電,提升自己。這對她來說,就當時的情況看是有益處的。

二. 另外一個例子是,有一個從韓國留學回來的年輕人,她到了學校的國際部,但是因為沒有教師資格證,她無法教學,只能安排一些行政工作,按職員待遇。後來,學校想安排她做宿管,因為宿管的工作很重要,需要懂韓語的老師去管理住宿的韓國學生。但是,她無法接受,於是就辭職了。

我認為她做得很對,因為她在學校不適合,不意味著她到其它的單位也不適合。學校必須得有教師證,不然沒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如果她從年輕時就做宿舍管理員,對於一個留學回來的年輕人,是沒有任何發展的。

三. 建議:

你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決定是否還繼續在單位工作。如果你想換到其它的單位,你可以先試著找一找工作,然後判斷自己是否是用工單位所需要的人才。

如果你想繼續留在原單位,那麼首先,要幹好自己的工作,處理好跟領導的關係,找適當的機會與領導溝通,這樣來扭轉領導對你的偏見或認識。

在這個期間,要分析自己,是不是有工作上水平和能力的不足?儘快提升自己,使自己在今後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而不是一味的自暴自棄,或者怨天尤人。

機會總是給每個有準備的人,有句話說得好,越努力越幸運。祝福你!


世界達達


堅持下去,會有轉機的,這段時間正好給自己一個反思問題,積累經驗的機會。我們單位就有類似的人,跟原任領導關係不好,被架空了一年多,後來換領導了,又重新被啟用。如果不是找到更好的去處,建議還是留在單位等待機會。當然,如果想好了更適合自己的去處,再離開不遲。


一花一世界9386549551


如果這個問題擺在疫情這個時候,我會建議你先忍一忍,等把外部形勢看明朗,分析清楚自己的內在需要以後再決策。

下面,就這個話題,我個人說幾點自己的看法,僅供各位朋友參考。

一、職場上思考這類問題,不要單向思維!

我們許多人考慮這種人際關係或者工作價值的問題,思維就很簡單,要麼辭職走人,要麼熬下去,這就是一種”非黑即白“的直線式思維模式。

用這樣的思維模式來考慮重大的職業選擇問題,我覺得是很可惜的。

難道受排擠、不給你做有價值的工作,就只有辭職走人這一條通暢的道路嗎?

我想顯然不是的。

一般來說,單位受到別人的排擠和不給自己做有價值的工作,往往背後是有內在聯繫的。

比如得罪了領導,所以領導動用自己的權力來對你進行打壓,逼迫你離職。這種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那麼得罪了領導,是否還有挽回的可能呢?不嘗試你怎麼知道?

首先,要搞明白哪裡得罪了領導,這一事情後果嚴重不嚴重,有沒有彌補的可能性。

其次,要爭取和領導進行一次溝通,確實自己有錯在先的,可以誠懇地道歉,取得領導的諒解。

這些行動都是可以採取的,目的當然是改變自己目前被動的局面,重新贏得主動。

二、考慮自身的市場價值,是否具有脫離平臺的能力

如今的職場,其實員工和企業之間的關係就是”價值關係“,很少再有穩定的平臺,只有穩定的價值。

如果你自己的能力很強,能給企業做出較大貢獻的,那麼即使在這家公司受到打壓,另外的公司也會歡迎你去加盟。

關鍵是你自己的職場競爭力強不強,能否給組織帶來價值。

要是沒有什麼價值存在感,即便你賭氣離開這家公司,其他地方想必也很難找到更好的工作,當然單純考慮受氣這個問題也許可以通過改變環境來解決。

放在疫情這個時期,我建議你做兩件事:

第一,瞭解目前你行業的生存狀況,有沒有出現經營上的打擊,招聘人員是否大幅萎縮;

第二,瞭解目前你目前的能力可以匹配到什麼樣的offer,你可以聽聽專業獵頭或HR的建議,他們對整體市場把握的敏感度更強,能給你很好的參考意見。

把上述兩個問題考慮清楚,再決定不遲。

三、辭職能否解決你目前存在的問題

很多人在工作上遇到不開心、不痛快了,第一件事想到的就是辭職,換一份新工作。

短期來說,也許的確可以解決自己的煩惱,你可以不需要再受氣,情緒上好了很多。

但是如果你自己原來存在的”冰山”下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到了新平臺上一段時間後,也許就又會爆發出來。

最直接容易理解的就是人際關係處理能力,原來你做人做事容易得罪人,難道換一個新平臺就不會出現任何問題嗎?

我想大概率還是會重複出現類似的問題,因為那不是環境造成的,而是你個人所造成的。

歸納起來說,我的建議就是辭職前先冷靜思考下,是什麼導致你遇到了目前這一尷尬的狀況,即便辭職也要想要解決問題的對策再辭職,而不是為了“逃避”的離開。滿足了情緒上的需要,卻沒有滿足職業發展上的需要。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話題的一些思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支持我觀點的朋友,請幫忙點個贊,謝謝!

作者:丁路遙知事,公眾號:竹節先生。頭條簽約作者,職場教育領域營銷號排行榜前十,2019年度職場領域十大頭條號。多年上市公司/企業集團職業經理人,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企業管理諮詢顧問,資深職業規劃師,擅長個人職業諮詢與心理諮詢輔導。歡迎點擊關注我。


丁路遙知事


這個問題我覺得有必要和義務回答一下,因為或許很多人在職場中或多或少都會碰到一些類似被排擠的經歷,先不說工資照發不照發,這個現象自然不算是一個好兆頭,至於該不該再呆下去?我的看法有三種觀點,下面我就具體解讀一下:



一、被同事排擠

這個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更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這似乎是感情層面的話題,但是這句話套在職場上,有時也是有一定的分量,比如今天題主的提問在單位收到排擠,這背後肯定是有原因的,或許你在單位人際關係糟糕透頂、或者你能力跟不上同事們的節奏、或許你因為某件事得罪了一些同事……,各種原因這裡就不具體詳細羅列。總之你被同事們視為眼中釘了,以我自己看,這還並不是最糟糕的處境,這個時候我覺得你應該好好去反醒下自己,捫心自問自己究竟哪裡出了問題?這種反醒當然要用理性和客觀的角度去反思面對,如果你想通了,然後能正視自己去改變自己,我相信你還是可以能贏得同事們的認可的,所謂“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二、被上司排擠

題主的意思應該更多是這種情況,不安排有價值的事讓你做,雖然工資照發,想必你心裡更難受,這種信號已經很明顯了,領導是想讓你知趣而退,面對這種情況,如果你在工作中並沒有犯下“滔天大罪”,而且在平時工作中也得力,在公司也有一定的聲望,那麼這顯然是你領導個人的情緒在作祟,明顯是針對你要至你於不利之地,這種情況你完全可以去找公司老闆或者單位總負責人去反映此事,我相信後面的結局會是可觀和向好的,因為你是無辜的;當然另外一種情況也存在可能,那就是你在單位確實不受大家待見,那麼這個結果就悲劇了,離開也是必然的選擇。



三、被老闆或總領導排擠

這個情況相對要複雜很多,說明你在單位中或者是一個有影響力的人,所謂“高處不勝寒”,被老闆和總領導有所“看法”的人,基本是位置難保的了,這是圈子利益和價值觀的有了分歧的結果,這個具體情況我不敢去猜測,總之到了這個級別被老闆所看不順眼,基本也就拜拜了,另謀出路也是在所難免了。

至於工資照發,還該不該再待下去?這個因人而異,一部分人還真是可能為了工資寧願做“忍者神龜”,選擇痛苦地熬下去……,做司馬懿一樣的笑到最後的人,這類人一般是有心機的;而我想大部分人可能會選擇離開,在職場如果一直被排擠和不被信任,那是一種很無趣和很難受的事,沒有快樂和被認同的工作是索然無味的,白開水永遠沒有茶的味道耐人尋味。



我是職場油條,專注職場分享和交流,期待更多的良師益友,歡迎交流和關注。

職場油條


題主覺得自己被邊緣化了,接觸不到有價值的工作,首先不得不考慮到是否有這種情況:一份本身對自己有挑戰性的工作因為逐漸熟手從而不能再帶來以往的成就感,而公司平時也很少有新的挑戰性項目,即便有也都被領導安排給了個別他認為更優秀的員工,如果是這種情況,就不算是被擠兌了,綜合這種思考,我覺得可能有以下原因:

1.出現新機會,領導覺得別人各方面能力都比你更合適;

2.因為某些原因,領導對你有意見。

一、領導認為他人更合適接受新機會

職場上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時間裡從事的工作都是那些早已熟悉的內容,而有挑戰性且有意義的新項目新工作都是較為稀缺的,這是一個機會也是一個挑戰,所以領導在分配任務時,也會綜合考慮員工的能力以及做事風格甚至做事的態度。

所以需要做到兩點:

1.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包括積極正向主動的工作態度等素質;

2.讓領導看到你,可能通過你優秀的工作能力,也可能通過一些細微的小事。

剛畢業的曉莉和其他幾位應屆生一同入職到一家公司,公司要求所有人員每天都要在群裡發佈工作計劃和包含當日心得的工作總結,一個月過後,單單學歷背景一般的她被領導挑中進入公司新項目做助理,驚喜之外不明就裡的她在後來跟項目組長聊天時才得知,領導正是通過他們對待工作計劃和總結的態度和反映出的用心選擇了她。

二、領導對你有意見,晾著你

如果這種被擠兌感是從某一時間突然開始的,則有可能是你在某一事上讓領導失望了,或者讓他不爽了,他想通過冷落你的方式提醒警告你,或者打算就此邊緣你。

阿斌在公司負責行政工作,但是公司也鼓勵全員銷售,於是近段時間工作不太繁忙的他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銷售上,後面以至於本職的行政工作受到影響,且在領導提醒後依然沒有及時調整回狀態,這之後領導分配新工作時,一改以前新任務都讓阿斌牽頭的作風,開始大力扶持另一位同事,瞭解領導的人都清楚,這是領導在故意晾著他,讓他明白工作的重點。

當然這也跟領導性格以及遇到的事有關,有可能也會因此而被領導直接疏遠。

三、比離開更重要的是搞清楚狀況,解決自己需要面對的問題

“打不好球,換個場地也解決不了問題。”

沒有搞清楚造成結果的原因,更沒有嘗試去解決問題,直接賭氣離開就像是上面這句話所說,更像是逃避問題,換個環境,還有可能繼續發生相似的狀況。

所以結合自身以往的表現和領導對自己的態度,審視思考是否在某個環節上出現了問題,自己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解決問題才是當下更應該做的事情和應有的態度。

以上。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人的一生不管在哪裡,首先是有尊嚴,尊嚴是人的脊樑,被人抽取脊樑,就得匍匐在地。感覺很屈辱像被人把臉皮撕下這樣的痛苦我絕對不會容忍。

1,我首先審視自己,不被重用的原因,能力怎樣?,不求上進?人事關係處理不妥?

2,與上司三觀不同,無法共事?沒有修正的餘地?

3,單位風氣不正,幫派做崇?

如果不是個人原因,還苟且偷生,看人臉色,忍耐一時,不可受辱一生,毅然轉身另謀出路。天之大,地之寬,處處是生機。


彼岸安27398163


我個人認為,一個人為了生存只要有工作能發工資,受點委屈也沒什麼。但是要相信天上永遠不會掉餡餅,當你處於這種情況時,往往可能就是你要失去工作的前奏。所以,如期你等待自己被炒,還不如你先將老闆炒掉!



青島墨竹


錢是掙來的,知識是學來的,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知識是永傳承終身受用,修身養性濁者自清節節高。

肉眼凡胎鑄靈基,

淡看世間陰陽趣。



九重隨心


我認為這個問題,有兩種出路,一是忍辱負重,等待機會,重新復出。另一種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大筆一揮,辭職走人。如何選擇還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一、快刀斬亂麻,辭職走人

沒準備,出其不意辭職。這種方法處理起來快、簡單、爽,但後遺症多。如果你是稀缺人才,有資本,有競爭實力,那不怕,反正過了空窗期就能找到好的工作。

找好後路,辭職走人。這種情況是對公司死心,不想再在這裡工作了。

即便你給我工資照發,但我不稀罕 ,不想受這份氣,不想承受思想壓力。

二、忍辱負重,洗心革面,等機會。

1、這種情況下,也有可能你一直就這樣擱淺了,等不到再次被領導想起的機會。因為你可能得罪領導,也可能站錯對,也可能就是一場鬥爭的犧牲品。永無出頭之日,或者等公司換了領導,再好好表現吧!

2、洗心革面,從頭再來。

好好反省自己的錯誤,認真表現,做出成績,取得的結果就得最好的資本

我單位的一個銷售部的部長,就是這樣的經歷。

他是再領導開會時,當場對領導做出的決定進行反駁,結果就當場被領導說:"幹不了就別幹,有的是人幹。"

結果,第二天調令就到了,整整被涼了2年,而他不管領導給不給他佈置工作,他都認真負責的做好他力所能及的工作。

去年重新被領導中用了。他這種經歷不多,因為老班都很忙,有的直接就把你打入死牢了。所以能不能取得領導的好評 關鍵因素還是你自己。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三、喪失信心,自我封閉。

職場如戰場,有人心理素質脆弱,就會成為戰場上的逃兵。不是自我放棄,自我封閉,就是破罐子破摔,我行我素。

其實,這種做法是對自己人生最不負責的做法。

在職場上,要想獲勝就必須具備臨敵不懼,敢於亮劍的精神,棋逢對手,無所畏懼

綜上所述,職場排擠是新人最容易遇到的情況 ,面對排擠應該不用理會,努力提升,合理規劃,戰勝對手,永攀高峰!


月影說職場


我覺得在職場上無欲則剛,你啥也不在意啥也不爭不搶,本著做好本職工作就行,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就好。你這樣想通了,那單位上的人和事就都沒有那麼重要了,然後你每天就可以正常心對待你的工作了。也許你覺得你正在做的事沒那麼偉大,但也不能說明你做的工作毫無意義,所以放寬心,如果你真的有問題,單位也不會養閒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