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欧美疫情不断加重,旅游何时能重回正轨?

博弈论的诡计


我肯定敢说我是一个资深旅游人,从90年大学毕业就在旅行社工作一直至今,曾经历了非典、禽流感等艰难时期,一路走来真的不容易。随着全世界范围内新冠病毒的大流行,出境旅游已经变成了奢侈品,不是你有钱、有闲就能说走就走,而是你要有安全感你才能出行。不但你自己绝对的安全,你还要给目的地国家不带来恐慌,你才能出行。如果你出行的目的地国家听说中国人来了,都害怕的躲起来了,那你的旅行就变的没有意义,而且还给别人添了麻烦。如果是这样,就不要出去。究竟何时能出国旅行,这个要看病毒控制的如何。时间点现在真就说不好。看情形,现在有的地方国内游应该可以了。


驴的影子


欧洲内部一盘散沙,各自为阵。不可能像中国那样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乐观估计3个月,悲观估计6个月。如果疫苗及早出来,另论。


旅居在北欧


哪儿也别去,就在家里待着。出去玩就是找死。


大飞的火爆小视频


你个杂毛现在就可以走,但别回来


芯萌面大叔


最少后半年,才能恢复正常


杨海强2


何时从我回到正轨,这个主要决定于各国的制药公司对疫情的特效药的研成功.预计需要半年后。


探索奇闻趣事


疫情平缓或疫苗研发成功


品质游找春秋


中国疫情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中国之外却一片严峻,甚至部分国家有可能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局面。形势比较严峻的、政府比较有力的开始照搬中国模式,然而却还有些国家开始放纵病毒,更有甚者,有人还认为可以故意让病毒感染形成免疫力来对抗病毒,这些都是在对病毒认识不充分、或者是国家政府无法控制民意造成的。疫情的全球肆虐对全球人民生命财产和全球经济都是一次灾难,只有全世界人民快速联合起来,快速控制住疫情才有可能让一切恢复正常。长期控制不好,不仅会影响经济,更有可能发生大的动乱乃至战争。

旅游作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在这次疫情期间受到毁灭性打击,由于控制疫情具有人传人的特性,只有减少人口流动、控制人类活动才能有效隔断感染。那么旅游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疫情正好抓住了它的软肋,各个国家首先就是限制了旅游,旅游一旦被限制,旅游里面的各行各业就立即停摆,立即集体性失业。旅游行业何时才能步入正轨,这要看如下几个方面的情况来定:

第一、中国何时宣布疫情结束。中国是这次疫情的最先爆发地,不出意外,也会成为全世界最先解封地。中国的控制进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他国家的控制进度。作为最先爆发地,在中国强有力的控制之下,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之下已经取得了令全人类刮目相看的成绩,疫情得到大范围的、短时间的有效控制,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中国是第一个实践者,在控制疫情期间对病毒的认识不断加深,并总结出了有效的经验和方法,有了中国的经验,其他国家就都可以复制中国经验,相比中国来说,其他国家就容易的多。

第二、疫苗什么时候能研发成功。疫苗是对付病毒的最有效的方法,疫苗就是病毒的终结者。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虽然全世界特别是中国在疫苗研发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疫苗的问世仍然还是个未知数。2003年的非典到现在都还没有疫苗,虽然现在的科学技术手段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病毒也越来越狡猾,病毒一直在变异,这样也加大了疫苗的研制难度。目前,全世界最有效的方法还是隔离,只要隔离措施得当,没有疫苗也可以有效控制。

第三、全世界能否联合起来对抗冠状病毒。现在的病毒已经发展成世界性病毒,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即使某个国家得到有效控制,由于其他国家仍然未能控制而存在再次回流复发的危险。冠状病毒已经演变成世界性公共事件,只有全世界联合起来,步调一致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全世界才能恢复正常。

那么,旅游具体何时才能恢复正常呢?如果说中国从一月份集中爆发能在四月底清零并再从清零之日起延续两个潜伏期,也就是二十八天,正好是五月底,一共经历四个月。其他国家如果一样采取中国这么严厉的措施,最早估计也要到六月底七月初才能控制住疫情,如果有些国家控制不严或者任病毒肆虐横行的话,那就有可能2020年一年都不是个头。当然,最好的结果是科学家研制出了疫苗并且可以大范围使用,那样的话,冠状病毒将会尽快消失,有些人说病毒不耐热,一到夏天自然消失,这个概率极低,从现在全世界疫情分布图来看,很多国家正值夏天,可是仍然在大批量感染,对于中国来说,无需等到夏天,以中国的控制速度在夏天来临之前早已宣布疫情结束。所以,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国内旅游相信会在七八月份能恢复正常。如果全世界都按中国方法控制疫情,那么也会在下半年九十月份恢复正常。如果任病毒随意肆虐,那么这一年的国际旅游就可能打水漂了,最多只能做一做国内旅游了。



梧桐树下的浪漫2020


您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微笑]

目前国内疫情在趋于下降,除湖北以外的部分地区已经清零并且连续多日再无新增病例。而国外的情况不容乐观,欧洲、美洲、东亚等各国的疫情都是处于一个急剧上升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旅游行业的全面复工复产,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至于这个时间,听取钟南山院士的意见,有望在六月份结束疫情是可以期待的!

1.国内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国外的疫情类似于武汉地区刚开始的阶段。我国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不断的支援这些国家。相信这些国家的疫情也会尽快取得阶段性的效果。

2.从科学上讲,随着天气的不断转暖,不利于病毒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染。到6月份北半球的气温已经温暖。

3.鉴于目前的全球疫情防控情况,国内旅游市场应该相比出境旅游市场要早一点恢复。

只有疫情全面结束后,各行各业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步入正轨。而旅游作为百业兴旺的标志,要恢复到以往的情况,可能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希望那一天早日到来吧!



爱游秦皇岛


旅游业入冬

  随着各国疫情不断加重,限制出入境的国家越来越多,旅游业成为最受影响的行业。

  特别是一些原本以旅游业为主的国家,其经济状况更加堪忧。例如老挝、泰国等一些东南亚国家,其旅游业占全部经济产出的12%以上。但如今,曼谷的旅游景点、食品市场和寺庙已空无一人。越南政府甚至在不久前发出警告称,截至4月份,疫情将对该国旅游业造成59亿美元至77亿美元的损失。

  据全球商务旅行协会(Global Business Travel Association)估计,如果各国继续限制旅游出行,那么全球游客和公司在旅行上的支出可能会减少37%以上,使旅游业每月损失466亿美元,一年将近损失5600亿美元。

  此外,由于旅行人数的减少,酒店行业也如履薄冰。路透社3月5日报道称,位于重灾区意大利威尼斯市中心的San Samuele酒店,80%的预定已经被取消。《洛杉矶时报》也称,“巴厘岛当地的酒店、别墅订单更是批量被取消”。

  根据世界旅行和旅游理事会(WTTC)的数据,2018年,旅游业创造了约3.19亿个工作岗位,占世界就业总量的10%。这也意味着,2020年旅游业寒冬将会导致该行业的可就业岗位变得少之又少。

  惠誉亚洲国家风险研究负责人安维塔·巴苏(Anwita Basu)表示:“对于旅游业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来说,今年将是非常糟糕的一年,并且我们认为许多旅行禁令的持续时间比传染病本身的风险要长得多,这将对这些行业造成更大的打击。”

  航空业成重灾区

  两周前,纽约证交所的航空指数暴跌了30%,是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幅的两倍多,航空业也成为了疫情重灾区。

  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3月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来看,自2010年以来,今年1月份,全球航空公司的月度增幅是最低的,与2019年1月相比,航班需求仅增长了2.4%。

  此外,新冠肺炎将导致今年全球航空旅行需求下降,这是自上一次金融危机以来首次总体收缩。IATA的预测,2020年全球需求将收缩4.7%,这意味着航空公司收入将下降293亿美元。

  一些航空公司甚至因此倒闭,例如英国廉价航空公司弗莱比(Flybe)就于当地时间3月5日宣布破产,停止所有交易业务并停飞所有航班。

  疫情使人们出行变得更加不确定,不少航空公司开始提供更灵活的航班变更和取消政策,甚至免除了更改或取消飞往某些风险较高的预定目的地航班的高额费用。例如,美联航、达美航空和美国航空最近都表示将在未来几周内免收预订机票的更改费。

  但与此同时,这些灵活的更改政策也给这些夹缝中生存的航空公司带去了更为严重的亏损与负担。根据美国运输统计局的数据,美国航空仅在去年第三季度就收取了2.067亿美元的变更费,在截至去年9月的前12个月中收取了8.215亿美元的变更费。这也就意味着,未来航空公司免费退改的政策将导致航空公司损失一笔巨款。

  或迎报复性增长

  Tourism Economics表示,如果疫情能在今年上半年得到控制,那么旅游业将在今年7月左右开始恢复,2021年至2022年可以完全恢复。

  不仅如此,由于人们被迫限制在家里,未来旅游业可能还会出现报复性增长。从旅游网站Campsites.co.uk发布的数据来看,其网站在2月份的同比搜索量增长了18%,而3月刚开始的这一周增长就已接近30%。

  Tourism Economics也认为,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人们对健康危机的抵御能力变得越来越强。疫情过后,人们会够迅速返回旅行和度假的状态之中。

  此外,《纽约时报》还认为,航空业正在经历的这场寒冬或许会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金融危机之后,航空业经历了一段整合期。在此期间,航空公司专注于提高运力和效率,获得了更多的利润,并做到质的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