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的故事你了解吗?来听这位老克勒的留声机里的记忆


老上海的故事你了解吗?来听这位老克勒的留声机里的记忆

杨忠明,1951年生,别署霁光。从事旧闻写作、篆刻、肖像印、佛像印、紫砂壶雕刻、绘画等。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著作有《玩物——老上海文玩》,《逸趣——老上海琐记》、《外婆买条鱼来烧》、《上海什锦》。

老上海的故事你了解吗?来听这位老克勒的留声机里的记忆

今天,就来听听这位老克勒的上海故事。

2010年在广东获得最佳经典歌曲演绎奖的上海名歌手、上海歌剧院首席女中音王维倩送我新发行的她与著名音乐家陈钢合作的“王维倩《上海往事》”碟片一套,我细细听着高那声如醇酒的一曲曲老上海歌谣,沉醉其中。

老上海的故事你了解吗?来听这位老克勒的留声机里的记忆

其间,隐约聆听到一种来自遥远的、模糊不清的背景颤音,像是旧时有轨电车的铛铛声、石库门老弄堂深处传来的叫卖声、老上海酒楼茶馆的嘈杂声。那声音使我想起了一件海上老玩物,留声机。

老上海的故事你了解吗?来听这位老克勒的留声机里的记忆

儿时,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一大片黑色圆形薄胶木片,上面印有一个小狗对着一个大喇叭。

父亲把它从纸袋里抽出来,轻轻地放在家里那台黑色外表的手提老式手摇唱机上,再从唱机外面转角处的小抽斗里取出一枚短小的铁针安装在唱臂上,右手慢慢摇动手把。奇怪,黑色箱子里竟然会发出悠扬悦耳的的老歌。

后来才知道这是一台老上海遗留下来的外国货——老式手摇留声机,这是我父亲在民国年间从上海南京东路专营外国剩余物资的“中央商场”里淘来的老货。

老上海的故事你了解吗?来听这位老克勒的留声机里的记忆

史料记载,上世纪20年代留声机进入上海,沪人称为“洋机”、“唱机”、“洋戏”。老上海最早卖“手摇唱机”的是宝芳无线电行,每天试放唱片,招引买客。

19世纪末,法国人拉班萨来沪,在南洋桥一带用留声机设摊放唱片。后来他购置一套录音设备,聘请法租界公董局常务董事张长福为买办,约请京剧名伶前来录音,运回法国压制唱片,返销上海,风靡全国。

在没有现在高科技电子录音设备的旧上海,老式留声机能留住早已消失的遥远的历史遗音。傍晚时分,煮一杯咖啡,靠在西窗台上对着满天红霞,看留声机的唱针轻轻划过黑胶木唱片上道道“年轮”,音槽移动的丝丝闪光,好象流星划过夜空,任时光在此刻倒流。

老上海的故事你了解吗?来听这位老克勒的留声机里的记忆

留声机回放出老上海人生活中那一段遗留岁月痕迹的颤音,余韵袅袅,其妙无比,仿佛慢慢品味一瓶瓶百年前酿制醇香浓郁的美酒。

留声机里倾泻出的声音,或许有些纸醉金迷,但却是老上海特有的海派浪漫情调。的确,留声机的余音能把我们的思绪带回上海滩令人心醉却又沉重的记忆里。

老上海的故事你了解吗?来听这位老克勒的留声机里的记忆

听王维倩《上海往事》,写老上海旧事,亦是一种乐趣。



关注游上海,收获最实用上海游玩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