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不愛給同學點贊,是什麼在影響孩子欣賞別人?

這幾天陪孩子在家上網課,發現班級群裡一個有點尷尬的現象。

兒子現在是上午全校統一上大課,晚上班主任再領著他們在群裡複習一遍當天的內容。

複習一般都以問答的形式進行。老師先提問,小朋友們再提交作業。

為了鼓勵孩子們學習別人的優點,老師經常會在群裡說,希望大家給回答精彩的同學點贊或者語音稱讚。

結果是齊刷刷的表情包,很少有人發語音。

老師又開始呼籲希望大家能夠發聲,可就是沒幾個人響應。

我兒子也是,開始我以為他不知道說什麼好才沉默,後來發現,對回答精彩的同學,他都無動於衷,對錶現不佳的回答,他倒是很感興趣,巴拉巴拉的說人家的缺點。

眼裡沒有別人的優點怎麼能行呢?不但會影響自己的進步,也會影響以後的人際關係。我趕緊給他分析了一下不愛讚揚別人的原因。

學習中不愛給同學點贊,是什麼在影響孩子欣賞別人?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誇別人?

孩子不愛誇別人,不願意稱讚別人,背後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嫉妒。

大家別以為孩子小,就不會有這種情緒。嫉妒可以說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甚至在動物身上都存在。

養過小貓小狗的朋友都知道,當你餵養其中一隻寵物時,旁邊在睡覺或者在玩耍的貓狗,肯定會第一時間跑過來湊熱鬧。

除了食物的誘惑外,這裡還存在著一種樸素的爭寵和嫉妒的心理。

為什麼動物會產生嫉妒呢?

從進化的角度看,在自然生存狀態中資源是有限的,同伴佔的多了自己的生存就會受到威脅,所以動物進化出了嫉妒的心理。

當看到別人獲得資源後,嫉妒可以讓我們馬上識別出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從而儘快調整生存策略,以便更好地活下去。

回到孩子身上也是這樣,每個孩子其實都在群內暗暗爭奪老師的誇獎,如果主動去稱讚別人,無疑會有技不如人的嫌疑。

這也就是為什麼老師雖然極力引導,但大家就是不情不願。

學習中不愛給同學點贊,是什麼在影響孩子欣賞別人?

嫉妒並非完全不好

知道了這個原因,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了。不過在引導孩子之前,還得先明確一件事兒,嫉妒並非一無是處。

一提到嫉妒,大家第一反應都會覺得這是一種消極的情緒,肯定會導致不好的結果。其實也不全是,嫉妒一般會產生兩種結果。

一種結果就是常見的負面情況。牛津詞典中把嫉妒定義為“在注視著另一個人擁有高於自己的優勢時,產生的屈辱感”。

當孩子嫉妒一個人時,他會產生在競爭中處於劣勢的感覺,會感到自尊受到損傷,併產生迴避、躲開的意識,進一步還會產生恨意甚至憤怒的情緒。

而這些都可能引起孩子通過貶低和否定別人的方式,來讓自己好過一點,以便減少在比較中產生的挫敗感。

這是我們必須要幫助孩子克服的一種情況。

除了這種情況,嫉妒的心理其實也包含著“不甘心”和“啟發性”的成分。

一般嫉妒別人時,孩子都會產生類似“他能做得到,我也能”的心理。

此時,嫉妒就發揮出了正面的動力。它能促使孩子通過積極的態度和行動去模仿、觀察他人,從而提升自我,以達到對方的程度。

學習中不愛給同學點贊,是什麼在影響孩子欣賞別人?

循循善誘,讓嫉妒為我所用

明白了嫉妒也有正面的因素,我們就可以善加利用,引導孩子走上正確的道路。

小孩子嫉妒同學,往往是由一種主觀的不公平感引發的。

受生活經驗所限,孩子一般都會默認與自己相似的人應該取得與自己差不多的成績。

如果和自己類似的同學,取得的成績超過了自己,那他內心的平衡感就會被打破。

孩子會生出“他憑什麼比我好啊?”的想法。

一旦產生這種想法,就很難再去正面看待別人的成績,從而走向負面影響的誤區。

可是,這種不公平感的定語是主觀感覺。也就是說,大部分情況都是孩子的一廂情願。真實情況是優異的表現永遠來自背後的努力和付出。

前段時間流行一句話叫做“拉開你和同齡人距離的是8小時以外的時間”。每個孩子在班級群內的表現也是一個道理,你能看到的是完成作業的情況,你看不到的是別人認真準備的過程。

學習中不愛給同學點贊,是什麼在影響孩子欣賞別人?

因此,對於心裡泛起一絲醋意,不愛稱讚別人的孩子,我們不妨這樣做。

首先,讓孩子明白嫉妒沒有意義。

給孩子耐心講解一下嫉妒是一種不良的情緒。它不但會破壞自己和同學之間的友誼,也會讓自己的內心受到壓抑。

而且,產生嫉妒的原因與自己以為的也完全不一樣。要讓孩子明白,別人的成績,代表的是他的努力程度,並非他比你更幸運。

其次,引導孩子承認人的差異性。

人和人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對於別人的成績,要讓孩子明白這很可能是人家比較擅長的領域。

對於比自己厲害的人,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多觀察和模仿,學習別人的長處,虛心向別人請教,這才是提高自己的捷徑。

這裡也給各位家長提個醒。大家平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在每件事上都過分地誇獎孩子,一定要避免“孩子只是自己的好”這種想法,這會讓孩子產生一種無論幹什麼“我都是最強”的錯覺。

最後,引導孩子發揮自己的優勢。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避免嫉妒的心理,最根本的還是要幫助孩子發展出強大的自我能力。

惺惺相惜永遠只能來自於實力相當的對手,孩子只有在某一方面有自己的優勢,他才可能放平心態去欣賞別人的優點。

學習中不愛給同學點贊,是什麼在影響孩子欣賞別人?

總結

小孩子不願意稱讚夥伴,多半是出於嫉妒。嫉妒雖然是一種不良的心理情緒,但是把握好時機也可以利用。

只要我們引導孩子揚長避短,把目光往回看,多充實自己的生活。放下和別人比較的心態,讓孩子沉浸在自我發展的愉悅中,那麼,孩子自然能減輕相互比較帶來的嫉妒心理,慢慢學會向別人學習,並且衷心地肯定別人的優點。

關於我:​省心理諮詢師協會親子教育研究會成員,用通俗語言普及育兒知識,定期介紹好書。歡迎關注,一起和孩子成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