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為何能與“口罩”碰撞出火花?


“車企”為何能與“口罩”碰撞出火花?

前不久,一條新聞引起眾多網友關注“從計劃到下線僅用時3天,五菱完成日產170萬隻口罩”。與此同時,比亞迪和廣汽等車企也紛紛投入口罩生產。在國家有難的危急關頭,這些車企挺身而出,在我們為車企的責任感點讚的同時,相信不少朋友也會對“中國速度”感到驚歎:造車和造口罩分明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件事,車企為何能這麼迅速地投入口罩的生產的呢?今天我們將一同探尋這其中的奧秘。

“車企”為何能與“口罩”碰撞出火花?

①生產能力允許

今天的車企,是一個集重工業、輕工業於一身的高度集成化綜合性產業。汽車的生產工藝極其複雜,其中牽涉的技術工種也非常多。一部能開上路的家用車,包含了來自上百家供應商的3萬個零部件。這麼多零件要嚴絲合縫地組裝在一起還不能出差錯,背後依靠的是天天與價值上千萬的數控機床和大型設備打交道的專業技術人員。也正因如此,車企的轉型能力極強,在戰爭年代,常有車企“搖身一變”轉向飛機、坦克的生產。而口罩的生產相對上邊提到的這些,難度上來說就簡單多了。

“車企”為何能與“口罩”碰撞出火花?

同時,車企生產車間規模宏大,設備種類繁多,而生產口罩僅需要包括口罩成型機、鼻樑貼合機等在內的七八種機器。因此對於車企來說,改造生產線轉產口罩,並不是一件難事。以五菱為例,五菱在短短几天時間內便開設了14條口罩生產線,其中10條為醫用外科口罩生產線,4條為N95口罩生產線,日產量可達170萬隻。

“車企”為何能與“口罩”碰撞出火花?

②生產材料允許

生產汽車所需要的零件涉及金屬、化工、紡織、塗料等各領域。其中,生產口罩所需的主要材料聚丙烯纖維,正是汽車上的隔音棉原材料之一,這就意味著車企上游的供應鏈中有一直為他們提供該材料的企業。如今因疫情所需,車企可以很快獲得生產口罩的原材料以投入生產,這點也是眾多其他行業想要轉產口罩所不具備的優勢。

“車企”為何能與“口罩”碰撞出火花?

③生產環境允許

我們知道,口罩作為醫學防護用品,對生產環境有著嚴格的要求。而車企四大生產車間之一的塗裝車間,正是無塵車間。那麼問題來了,造車為什麼需要這種淨化車間呢?原來,在車輛塗裝過程中,如果有灰塵粘附在車身上,就會形成我們肉眼能看得到的漆面瑕疵,嚴重影響外觀的完整度,因此車企的塗裝車間對生產環境有著極高的要求。車企的無塵車間除了有複雜的顆粒過濾和空氣循環系統,還要有負壓系統來維持車間內的空氣壓力。這一套價值不菲的設備,也是車企能迅速投入口罩的生產的重要保障。車企的無塵車間,經過部分改造,即可滿足生產口罩的環境需要。

“車企”為何能與“口罩”碰撞出火花?

④國家政策支持

具備了生產口罩的能力,車企還面臨資質審批的問題。在疫情期間,對於非口罩生產企業申請相關備案資質時,只要具備轉產的意向和轉產的能力,相關部門會立即協調醫療器械協會的專家、擁有口罩生產經驗的企業人員,一起前往企業幫忙查看場地,構建生產質量管理體系,然後不斷調試、完善。其中,醫療器械協會的專家在此前已做過相關思想工作,徵得同意疫情期間免除相關認證費用,擁有口罩生產檢驗的企業人員亦是免費幫扶。也正是政策的支持,使得車企轉產口罩得以順利進行。

“車企”為何能與“口罩”碰撞出火花?

車企能夠跨界生產口罩,這背後透露了車企強大的工業實力,也彰顯了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的雄厚實力。危難關頭,各家車企能夠義不容辭地肩負起自己為國家排憂解難的擔當,值得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亦是作為中國人的我們,為之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