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沉溺網絡遊戲,到底誰之過?

視動你心


我認為青少年沉溺於網絡遊戲,有下列幾方面的問題:一是全社會對教育過於功利化的驅動。教育的本質是為了讓生命得到內化的發展,就是讓受教育者不斷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發展自己,創造精彩的人生。而現在的教育從學生一開始就被分數所奴役,接著要上什麼樣的好大學,要做什麼樣的好工作,成為家長和社會對孩子們的綁架。孩子們天天在為分數學,為父母的要求學,為老師的期望學,沒有了自我,談不上自己真正的愛好和興趣,天長日久,孩子們需要有一塊自己做主自由的空間去釋放,去虛擬化的實現,自然就喜歡上網絡遊戲。二是學校和家庭普遍不重視學生的心理引導。由於學校要成績排名次老師要成績上職稱,家長要成績和名次來實現自己的願望,所以從整個社會到家庭都不關注生命個體的成長和需求。孩子從學校到家庭在很累很煩的狀態下,隱藏在心裡的是極大的孤獨。當沒有人去呵護孩子的心靈,沒有人和他談心和溝通,他就會尋找自己安慰的方式,就是網絡遊戲。三是我們的教育束縛了孩子們的手腳。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孩子們沒能有時間和機會用手去實踐,用腳去尋覓,他們的內心平時是被動的,自然對網絡遊戲就比較有興趣。四是孩子們從小沒有奮鬥目標,人生規劃。孩子們習慣了聽父母的安排,聽老師的要求。只顧埋頭拉車,不會抬頭看路。而只有網絡遊戲這塊空間,可以自己做主,自己去奮鬥,而且還不斷有成就感。

總之要向孩子不迷戀於網絡遊戲,就需要不斷的改變我們的教育觀念,不斷地呵護孩子們的心靈,讓他興趣廣泛,積極動手,積極實踐。





佳家有教


我認為不存在沉迷一說,只是使用工具的不恰當罷了。

網絡遊戲本質上是人類使用的工具之一,和DP有本質區別,工具無害,關鍵看人怎麼使用了,我認為人類之所以區別於其他動物就在於會使用工具,這是一代一代進化而來的,所以本就應當由上一代傳授給下一代,如果傳授不當,必會引火上身,所以若已經出現了問題那一定是傳授之人的過錯。

人出生就是一張白紙,你在上面寫滿有用的東西,畫滿好看的畫,那他就是一張好紙;可如果你隨便寫,將就畫,現在成為一張壞紙時你能怪紙嗎?還不是動筆之人的過錯。

希望每個青少年都能接受正確的指導,不要等他們完全自我意識後發現自己是個敗筆!


大桶汽水會爆炸


要說過錯 我覺得家長問題最大,首先要管好孩子,要多關心孩子,遊戲固然不對但是遊戲對於未成年也是控制的,未成年不能超過四個小時,但是很多孩子都是拿了家長的身份證註冊賬號,家長管理不到位,給他一部手機讓他隨便玩,像初中這個階段一定讓他養一個成良好習慣,尤其是到了初中絕對不能給他買手機,一旦上癮無法自拔,家長就是忽略了互聯網 網遊對孩子的吸引力,不僅僅是孩子就連大人也是一樣,當下正是網絡時代,不可能為了你一個孩子讓互聯網關閉,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就應該做榜樣。


天南地北赤峰人AQ


一個孩子的成長,行為習慣的養成首先來自於家長。所以首先追責家長。如果家長能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陪孩子參加有益身心的文體活動,讓孩子明白電子遊戲的危害,相信孩子一定會遠離電子遊戲,或者在家長的監督下適度參與。教育是家庭,學校,社會共鳴的結果,所以國家應當加強遊戲開發的管理,遊戲開發商應當多開發對青少年教育有幫助的遊戲,寓教於樂。而不能一味向錢看。青少年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的時候,社會大環境對他們的影響非常重要。多傳播正能量的知識才對。


彩虹在雲端


遊戲給青少年帶來的傷害是不可逆的。青少年沉浸在遊戲中,完全不知身心受到的傷害。要說誰的過錯誰的責任,是方方面面的,家長,老師,社會,還有青少年自己,都有責任。


平常心L


首先是家長教育不當的原因。父母是孩子生活上的啟蒙老師,一個孩子健康的思想和行為取決於家長的態度;社會環境的影響,網絡的覆蓋無形影響了孩子的喜好;遊戲公司為了追求利益,不顧青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


劍南春5796


青少年網癮是家庭教育的失敗。不願或無暇陪伴孩子,才把孩子推向網絡。等家長醒悟,為時已晚。


俠骨柔情


凡事都有兩面性


孤獨酒膽


父母有很大原因,沉迷網絡,是因為他無聊,不知道做什麼,沒有精神支柱


微胖界的女紙


父母之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