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情節讓人覺得特“矯情”的影視作品有哪些?

娛樂鑫火


《孤獨的死亡之所》當屬最矯情的電影劇情

這部電影開始我真心覺得很不錯,雖然也有很多硬傷,但總體水平,無論取景音樂編劇都上乘,我打算給四分,甚至有打五分的傾向,但看到後半段快結束的時候,一個鏡頭讓我對這部電影失望的很。忽然覺得此部電影特矯情。

什麼鏡頭呢?就是女主帶著那個小女孩逃亡,跑到了一片別墅區,後面還有兇手拿著槍追趕,女主就挨門挨戶敲門,都沒人開。最後好不容易有一戶人開門了。重點來了!!!!!!!!!!!

重點鏡頭----------------門開了,女主馬上帶著小女孩衝了進來,讓開門的男房主莫名其妙。進門後,我想女主第一就是要趕緊關門吧?!然後說,有人追殺我們BLABLABLA.....!!!!!!!!!但是,女主竟然衝進門後,馬上往後門跑,準備從後門出去,繼續逃。留下男房主莫名其妙的呆住了。然後,當然傻子都知道了,兇手直接進門,對呆住的男房主一槍。然後繼續去追女主了。

這個鏡頭讓我無比無語,尤其對照電影最後一個鏡頭:女主終於和小女孩活了下來,然後小女孩對女主說了句,謝謝,女主那個感動啊那個熱淚盈眶啊。我特媽瘋了。看了電影的都知道,女主和這個小女孩非親非故,只是陌生人,為了救這個小女孩,女主朋友4-5個都死了。還有很多路人都死了。那些人死了,我也就忍了,畢竟你們都是為了救小女孩嘛。。。。。。。。。出發點也是好的嘛。。。。。。。。。而且救之前也不知道損失會這麼大的嘛。。。。。。。。。。。。。但是,這個被莫名其妙射殺的開門的男房主,我就覺得特別冤,也覺得女主特不厚道,也覺得這個鏡頭讓這部電影的主題變得特別可笑。。。。尤其最後一個鏡頭,小女孩一句謝謝,女主熱淚盈眶,就讓我覺得特別矯情了。

你的命是命,人家的命就不是命啊。

你進門後關門會死啊,你提醒男房主有人追殺會死啊,你為了救小女孩,朋友死了N個,路人死了N個,直接被你害死的死了N個,最後一句謝謝,你熱淚盈眶了????你矯情不矯情啊。





金牌影視放大鏡


第一次看的時候好像是陪著老媽看的,他們特別喜歡這類的婆婆媳婦古裝劇,沒想到我也被帶著上癮了。現在多年過去了,又翻出來看了一遍。這是一部關於婚姻愛情倫理的古裝劇,背景應該是民國。少樸和靜雲的愛情婚姻,讓我對現實中的婚姻愛情產生了懷疑。劇中少樸和靜雲是舊社會典型的包辦婚姻。男女雙方結婚前連面都沒見過。舊社會很多類似的婚姻,除了大致的瞭解雙方家庭背景年齡大小生辰八字,其他的譬如對方長的好看嗎?長的高嗎?性格好嗎?全都看運氣。就像在賭一樣,賭贏了,你賺了,賭輸了,湊活著過吧。或許很多人對於這種賭博式的舊社會包辦婚姻嗤之以鼻,把他當成是四舊,封建陋習,舊社會的糟粕。可是就是這種糟粕婚姻卻少有離婚多有白頭偕老的,反而當今新社會自由戀愛卻常常鬧出出軌小三離婚背叛,很是諷刺。想象下把啞巴新娘的故事背景改到現代,會怎麼樣呢,富二代周少樸,家財萬貫卻又殘疾。家族破產的林家女兒林靜雲聰慧卻有啞疾。他們能再一起嗎?不會。首先,現代的社會寧可在寶馬裡哭,不願在自行車上笑已經成為主流。周少樸正是因為有病命不久矣更是成為炙手可熱的當紅國民老公。君不見多少少女嫁給富老頭,就等著老頭一去繼承遺產,直接少奮鬥40年改變命運。周少樸這個既年輕有有錢,更可貴的是壽命還短,還知道具體日期的還不是被搶瘋了,要求做周家媳婦的人選還不排隊排到江裡去,周家選媳婦的排場那就是海天盛筵。少女紛紛要求給他生猴子,母憑子貴,八個月從貧家女變成大企業掌門人,這還不比公務員還熱門啊。再看看林靜雲,她的條件就太差了,雖然聰明好學,但是是個啞巴,而且也不是豐乳肥臀像個會生孩子的,還有周圍流傳著她是掃把星剋星之類的謠言。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林母雖然家貧卻不是個市儈的人,她得知女兒嫁了個殘疾想到的不是周家的家產,而是女兒的幸福,所以壓根不會讓女兒參加海選。林靜雲也不是寶馬女,所以也不會偷偷去參加,因此換了背景,反而他們不會在一起。封建糟粕婦德經,媳婦經?忘記具體名字了。大致的意思就是三從四德,從父從夫從子,意思是聽爸爸的話,聽老公的話,聽兒子的話,反正就是被有意見,乖乖聽話就好了。這在現在的女權主義者看來這是邪教啊,女人要站起來,要當家做主啊,不能由著男人不能慣著男人。。。。婦德其實說白了就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商君剪影手


《後會無期》

當時我是奔著韓寒,奔著朴樹,奔著公路電影去的。我很久很久不去看電影了。在看《後會無期》之前,我就在構思怎麼去評價它。我以為我會寫關於夢想,關於改變,關於世界和我,關於路上的無怨無悔,關於自我的救贖。但是,我錯了。是我想的太多,而韓寒給的太少。

《後會無期》,我也以為是關於夢想,關於救贖,關於自我認知,關於放棄與抵抗,關於曾經的在書中描寫的種種。但是,沒有。

甚至這個電影的程度都抵不過朴樹的《平凡之路》。在我心中,《後會無期》是不足夠的。那我只能由先前想象的誇讚變成一點點挑剔。

一:缺乏主線,結構太單一

一直在路上,但是不能一直上路,一直看風景。故事才是主要的。《後會無期》還是缺少一個主線。四個階段,四個故事,如果能有厲害的編劇,有個主線串聯,我覺得這個公路電影不會太單調,不會太沉悶。如果說沒有主線,片段式的行進,那麼最後的結局不該是王珞丹的出現。要麼所有人後會無期,不再相見,但是導演又讓王璐丹的出現,但是為什麼胡生卻從開始失蹤就不見蹤跡。不明白寓意(或許自己理解能力有問題)。我覺得如果每個人物的命運都是再見,那麼就再也不見。

二:電影太剋制,演員也很剋制

雖然這不是一部激情的電影,但是不代表演員也要剋制。所以在路上的人都那麼冷靜與沉悶,無論遇到什麼。我覺得太不符合現實。從開始上路的一刻,我覺得就是改變的開始。可是,直到影片最後都沒有人改變。如果導演想要表達個人不被世界改變,那麼上路是沒有意義的。即使不改變,但是遇到各種情況不能像電影中那麼無聊無力的應付,也應該袒露真性情的去面對。但是每個演員就像壓著一顆石頭,不敢大聲喘氣。其實,人物應該是不一樣的。而不是一樣的。袁泉只是剋制的講完一個故事,王珞丹只是剋制的表達自己不是妓女。馮紹峰其實做過那麼多工作,性格應該更強烈一點,但是卻非要表現的像個生活中的詩人,不時的告訴人大道理。其實這個不如給陳柏霖老師去完成。性格都不是那麼張揚,一路上應該有碰撞和衝突,有了衝突才能有認識,才能有體會。誰也無法安靜的開一路,看一路,說一路。這甚至不符合生理機能。

但是《後悔無期》中的演員們,開始的性格註定了最後的結局。(演員的人生閱歷還是太少,所以難有爆點,深刻的體會,無法給我強烈的撞擊)

三:臺詞太矯情

韓寒知道喜歡他的大多數是文藝男女青年。但是,問題在於太過矯情。一步一句傲嬌的臺詞,一步一句教訓的話語。想要告訴很多人大道理,其實不必那麼緊湊。臺詞的密集不如情節的緊湊更好。太多的臺詞只適合一個人看PPT,不適合讓所有演員來演繹。就像王珞丹說的聽了太多大道理,依舊過不好一生。我作為觀眾,也是聽了太多矯情的臺詞,依舊看不好電影。我覺得沒必要那麼多。製造文藝氛圍,太厚就會讓人覺得齁兒。

四:電影撐不起朴樹的歌

朴樹的歌是自我認識,自我回憶,自我追逐,是關於找尋,啟程,離開,選擇。歌的規格很高,說的是普通大眾在路上的一切情感。這一路,跌跌蕩蕩,起起伏伏。唱的是現實,唱的是每個自己。但是,電影呢?確實在路上,穿越著大山大海。但是電影中,沒有看到平凡的大眾,看到普通的我們。我們看到的只是電影人物的一段旅程,和我們自己無關。電影無法撐起歌曲,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朴樹的歌,讓我們回憶自己過去的一路,檢討自己現在的生活。電影本應該也做到如此,但是沒有。我只是在偶爾的歡笑中和淡淡的失望中,看到電影角色啟程與分別。

《後會無期》,我以為是講一種情懷。電影每一段出現和消逝的人物,是真的就再見了。沒有後會無期的感覺。沒有空蕩、失落、懷想、留戀的感覺。




偽一笑電影


讓我覺得最矯情的,莫過於韓國電影《我愛你》,豆瓣評分9.0,韓國史上無人企及的愛情電影。

這部電影始於晚年的愛情,愛情最大的敵人不是情敵不是物質而是死亡,一個無人能改變的現實。 相伴到老的愛情,最怕一方先離去,害怕一個人孤單的活著,便隨她一起去了。

相遇

飄雪的小坡上,他騎著摩托車從她身邊路過,路邊的小石子被帶飛,無意的打中了她,他停了下來。

相愛

他每天天沒亮就去送牛奶,她就為他點亮門口的路燈。他怕她睡過頭,每天都她家門停留一會,等看到房間燈亮起才會離去。她不識字也不會寫字,但她學會的第一個字,是他的名字。

分離

他說:“我啊,下輩子還會選你的,你呢?”

她說:“你是一味的在給予,我卻只知道接受”

他說:”我是一個膽小的老頭,沒有你我不敢活下去。“

最後,他們緊握著雙手一起離開了這世界。

現在的影片都是講年輕人的愛恨情仇比較多,很少有這樣的老年人愛情電影,原來愛情可以那麼簡單純粹,人們都會很羨慕兩個老年人牽手相依,我也很羨慕,兩個人在一起容易,相伴到老卻難,面對現在高離婚率,這樣相伴到老的愛情更令人羨慕和嚮往。這部電影讓我知道愛情可以很簡單很快樂,正是因為知道彼此時間不多,才更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天,想說的話才更有勇氣說出來。我們總是覺得日子還很長,什麼時候說都可以,就容易失去些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