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刀子鱼还能上路吗?

电瓶车是很方便的交通工具,适合在道路狭窄或近距离的代步,是很多人出行的最优选择。因其便捷灵活的优势,被人们调侃为“刀子鱼”,尤其生动形象。

近期关于电瓶车的话题热度不减,尤其是是4月15日推行新国标。新规从电瓶车的行驶速度、车辆结构、整车尺寸、发动机功率、车辆净重五个方面做了严格要求,超出标准按照机动车标准管控,驾驶人员必须持有匹配的机动车驾驶证,标准内的车辆,即电动自行车不受影响。

从市场调查结果和电动车实体店现车来看,80%以上的新旧电瓶车都不符合新规,都属于机动车范畴。这种情况,广大电瓶车主开始不断的抱怨不如直接骑脚踏车或者开机动车。

查看市面上的车辆,电瓶车逐渐追求高速和持久续航,逐步靠拢摩托车。摩托车在二十年前可是垄断了自行车行业,称为居家必备的交通工具。后来因环保和安全因素,在全国多数地区被限制出行。电频车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局面,再次称为代步出行的生力军,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电瓶车的发展状况是什么样呢?来看一下:

第一代:脚踏车模型,在脚踏车的基础上增加电瓶输出动力

你的刀子鱼还能上路吗?

第二代:具备现代电动车雏形,设计更加美观、精致,续航能力有了近一步提升

你的刀子鱼还能上路吗?

第三代:结构加长加宽,增加后备箱,提升电瓶数量,更加实用

你的刀子鱼还能上路吗?

第四代:俗称电摩,提升功率,外观更加流线型,适合长距离出行

你的刀子鱼还能上路吗?

第五代:加大功率和电池容量,高达72V/20A的输出,号称长跑王

你的刀子鱼还能上路吗?

第六代:新国标:类似第二代电瓶车的SE版(乞丐版)

你的刀子鱼还能上路吗?

近年来各地针对电瓶车违规驾驶的处罚陆续严格。不遵守交规、超载出行、陆续收到罚款和教育。是什么原因导致对电瓶车提出新规定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讲一个身边的真实案例。

苏州新区的一位外卖小哥张三(化名)日常负责送餐服务,工作期间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外卖行业有个默认的标准就是准时送达。一个雨天下午,张三送餐期间耽误了时间,为确保准点,在十字路口闯了红灯急速左拐,被对方一辆直行车辆撞飞了数米。虽然经过及时治疗,总算保住了性命,却终身要与轮椅为伴。这起交通事故张三全责,他可能认为自己的车速够快能够及时通过,但是最终却以悲剧结束。虽然车主没有索赔车辆维修费,但巨额的手术费和后期的治疗费也是张三无法承担的。记者采访期间,张三含泪后悔的说到”当时一心毫无顾忌的闯了红灯,为什么不能慢一点?“

大家都会为张三的悲惨遭遇感到痛心和怜悯,站在他的角度为了让顾客准时享受美食,却付出了终身残疾的代价,值得同情。但是站在其他人的角度,他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了不便和恐慌。无规矩不成方圆,道德上支持他,法律上绝对不能,也绝对不允许这么做。

无独有偶,常州的一位妇女因驾驶电瓶车期间闯红灯被直行货车碾压当场死亡;无锡一男性骑电瓶车时因抢黄灯左拐高速行驶,被直行轿车撞伤;昆山一男性老人因骑行速度过快无法及时刹车撞上公交,人仰车翻……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驾驶电瓶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电瓶车超载、小区电瓶车起火、行驶机动车道、骑电瓶车在机动车群自由穿行等等。所以,针对电瓶车的限制首要是确保人员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几率。电瓶车已经称为最受欢迎的交通工具之一,包流量超过2.5亿台,几乎每家必备。一旦出现交通事故,可能会毁掉几个家庭,受到的身体伤害和精神伤害是永远抹不去的伤疤。

但是,现在看到的实际状况却是:路人继续高速驾驶,继续违反交通规则闯红灯,而且主要人群集中在外卖小哥,其他上班族情况稍微有些好转,另外还有一些骑车出行的老年人,不少都不查看周边交通环境,随心所欲的驾驶。

每次遇到类似的状况,常常会想“为什么要急那半分钟?为什么不能让别人先走?为什么不先看路况直接掉头或变道?为什么不走非机动车道?”

以后会不会电瓶车都被禁行?如果现状持续没有改观的话,答案是肯定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丢弃“刀子鱼”的外号。希望大家以自身安全为重,几个注意事项请大家参考:

1. 宁可等一分钟,不去闯红灯争一秒钟;

2. 宁愿提前十分钟出发,不去一直超速抢一分钟;

3. 低速缓行确保驾驶环境安全,不去随便超越;

4. 按照规定非机动车道行驶;

5. 公共区域充电;

6. 不去随意改装车辆,远距离选择其他交通工具。

电瓶车消失并不可怕,只是要被另外一种交通工具或者交通方式替代。人消失了才可怕,代表一切都结束了。且行且珍惜,为了你和家人的安全,务必安全行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