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突变瓜洲渡:杜十娘命运转折点的隐喻

文|阿财姐姐

风云突变瓜洲渡:杜十娘命运转折点的隐喻

杜十娘

风雪瓜洲渡

明朝万历年间,一个普通的冬夜,明亮的月光照在瓜洲渡口的船只和水面上。婉转嘹亮的歌声从一条不起眼的民船上传出,被风吹远。

歌声吸引了临近的富商孙富。这位风月老手断定唱歌人必非良家女子,打算见上一面。

五更时分,天色突变,狂风夹着大雪,把天地搅得一片模糊,不多功夫,渡口远近的船只、行人、建筑都蒙上了厚厚的白雪。这种天气,交通只得暂时中断了。

孙富命人靠近了那条民船,窥见舟中女子国色天香,神飘魂荡,起了夺美之心。

他高声吟诗,引出舟中男子李甲,带到岸上酒楼,一番吹捧之后,得知女子乃赎了身的北京名妓杜十娘,正跟随李甲南下回乡。而李甲消受着美人恩,却很惧怕对他荒唐行为不满的高官父亲,手中钱财又不多,十分彷徨。

孙富暗喜,立刻对李甲展开攻心术。先描述李甲如娶妓回家,将会惹亲族的震怒、被社会抛弃;勾起李甲的恐惧后,又贬低杜十娘“烟花水性之人”不可信;等到李甲慌乱求助时,他提出千金购买杜十娘,为李甲分忧。李甲对此感激不尽。

当夜,杜十娘得知了自己的新归宿,冷笑一声,称赞二人“好主意”,开始盛装打扮起来。

天亮时,她抱着一个小箱子立于船头,打开层层小抽屉,把里面难以估价的珠宝、古玩抓起来,尽投于水。

李甲如梦初醒,抱定十娘大哭,被她推开。她怒骂孙富“奸淫谗说,破人姻缘”;痛骂李甲为区区千金出卖自己,“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骂完后,在众人的流泪叹息里,她抱起宝箱,纵身跳入江中。

众人赶紧打捞,然而波涛滚滚,一代名姬芳魂渺渺,再无踪影。

风云突变瓜洲渡:杜十娘命运转折点的隐喻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这就是著名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出自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被誉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

主人公杜十娘艳名远播,但她不愿忍受浮华却毫无自由的青楼生活,成功为自己赎身,最后却被自己追随的良人抛弃,绝望之下抱着宝匣跳江。

这是一个受侮辱损害的最底层女子,用生命保全自己尊严的凄凉故事。

一、瓜洲渡口的隐喻:新生与沉沦、希望与绝望的十字路口

小说中的瓜洲渡口,绝非可以忽略的名称。

地理上, “瞰京口,接建康,际沧海,襟大江”,是绕不过去的战略要地。杜十娘跟随李甲回故乡,要从此处渡江南下。

因此,它对于二人都有十分强烈的隐喻:上一段生活到此结束,但能否顺利进入下个新阶段,首先要看是否能顺利渡过此处。

风云突变瓜洲渡:杜十娘命运转折点的隐喻

渡口

杜十娘的瓜洲之行:功败垂成

小说中有个反复出现,却在最后一刻才露出真面目的道具:百宝箱。

在杜十娘打开它之前,我们和李甲一样,只认为这是行院姐妹们赠于杜十娘的普通妆奁,毕竟杜十娘从未显露过财大气粗的迹象,连赎身用的300两银子,也是她出一半,李甲的同乡柳遇春帮忙凑足了另一半。一路上,杜十娘也只是从中拿出过数十两银子,堪堪够二人花费。

直到跳江之前,杜十娘才说出了数年积攒财富、将其隐藏于众姐妹处的真相,为的就是“润色郎君行装”,让李甲光鲜地回家,也希望李家看在巨额财宝的份上,成全自己的姻缘。万一不被李家接纳,她有宝箱傍身,还可以与李甲暂处苏杭,徐徐图之。

由此可见杜十娘的城府。她从良志坚,也早为从良之后可能遇到的情况做了长远安排。

但遇见她心中的“志诚君子”李甲,和赎身成功,使她对未来盲目地乐观,而忽略了每次谈到未来时,李甲的推诿和犹豫。

所以在渡口,李甲提议她唱歌时,她欣然选了一曲《状元执盏与婵娟》。这是元代杂剧《拜月亭记》中,男女主历尽波折后的大团圆唱段。她此时选唱这首曲子,心情不言而喻。

风云突变瓜洲渡:杜十娘命运转折点的隐喻

密闭的宝箱

也因此,当杜十娘发现李甲竟为了1000两银子,一顿饭的功夫就把自己卖给过路客商时,她的反应十分耐人寻味。无视李甲的哭泣,放开了双手,冷笑一声道:

“为郎君画此计者,此人乃大英雄也。郎君千金之资,既得恢复,而妾归他姓,又不致为行李之累,’发乎情,止乎礼’,诚两便之策也。那千金在哪里?”

如果这段话还带了一点“李甲可能没有答应”的奢望,那么李甲收泪后的回答“未得恩卿之诺,金尚留彼处,未曾过手。”就彻底砸实了这件事情。

还用多想多说吗?杜十娘再才貌双绝、情比金坚又如何?连倾心相爱之人,都当她是一件可以随手转卖的货物,而代价只有区区1000两,比她当花魁时的身份还远远不如。这个男人,让她认清了自己无法摆脱的卑贱身份,她多年的辛苦筹划,不过是个笑话。

一夜之间风云突变的瓜洲渡口,见证了她美梦的破碎。她即使跟随新的主人渡得了江,可渡得过被侮辱践踏的命运吗?

哀莫大于心死。对这时的她来说,靓妆丽服和死亡一样,是她维持自己仅有的尊严的方式,她痛骂孙富淫邪狡诈,骂李甲有眼无珠,其实她最恨的还是自己钟情错付、求救无门吧!

风云突变瓜洲渡:杜十娘命运转折点的隐喻

李嘉欣版杜十娘

李甲的瓜洲之行:被人唾弃的成功

在二人的相处中,李甲一直是个被动摇摆的角色。

十娘爱他忠厚,要从良跟随于他,他惧怕家中父亲,一直不敢应承。等到银钱花光,被老鸨挤兑,靠十娘接济时,他既不敢面对老父的怒火,又迷恋十娘美色,整天只是拖延。

为十娘赎身借钱无门时,他躲在柳遇春处,就有过放弃的心思,若非杜十娘派人苦寻到他,二人缘份早就断了。

对于李甲,瓜洲渡口同样是避无可避的关键节点。先前和杜十娘那种只有你我的关系已告一段落,接下来,是和十娘一起面对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还是如严父所愿,舍掉烟花女子,痛改前非,做个被父亲和亲族称赞的孝子?他心里明白,杜十娘和家中对他的期盼,这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他称十娘“恩卿”,说明他对十娘的情义很是感激,但这份感激一旦遇上来自父族的震怒,就自动消失了。此时他只恐惧宦门长子的地位可能不保,杜十娘的恩义反倒成了一种负担。

有了这个基础,孙富的话在他听来就顺心顺耳了。外人看来是孙富挑拨离间,在他看来却是如逢知音,不用孙富怎么试探,他就自动顺着杆子爬了上去,且在面对杜十娘时,还可以将锅甩得干干净净。

他不知道杜十娘身怀巨宝,原本是打算用来给二人姻缘铺路的。但知道了又能怎么样?这笔钱总有花完的一天,而他眼中的杜十娘已成为累赘,抛弃她无非是早晚的事而已。

在这一点上,他的胸怀和识人的眼光,比起同乡柳遇春差得何止一点?柳遇春在得知十娘送了赎身银子给李甲后,便看出了“十娘钟情所欢,不以贫窭易心,此乃女中豪杰”,因此才主动为他二人奔波筹钱。

他也比不上《大宅门》里的白景琦,白景琦虽对名妓杨九红投奔自己感到诧异,却怜她无处可去,带她进了白家大门;虽然他无法调和母亲和杨九红的矛盾,但从来也没想过抛弃九红。

李甲随波逐流的外表下,隐藏的还是一幅冷酷自私的心肠。把十娘卖给孙富他不后悔,在杜十娘拿出了百宝箱后,他立马痛哭流涕,想哀求十娘。但他痛悔的到底是失去了十娘所持的财富,还是十娘这个早已不再新鲜的人?相信每个读者心中都自有判断。

风云突变瓜洲渡:杜十娘命运转折点的隐喻

杜十娘和李甲各怀心思

二、瓜洲渡口遇孙富:引发暗战的有毒利刃

瓜洲渡口的风雪,冰冷了水面,阻断了归程。表面看是山河宁静,实则水面下暗流涌动。如同杜十娘高歌的《拜月亭记》,才子佳人的花好月圆里,处处藏着山河破碎的凄凉杂音。

如前所述,杜十娘和李甲两人的感情并非铁板一块,早暗藏裂痕。杜十娘不去多想李甲的犹豫彷徨,不点破百宝箱,虽说为以后考虑,未必没有借机考验李甲的心思;李甲一直被动接受杜十娘的安排,虽难舍美人,却因为要“娶妓为妻”,更恐惧因此被主流社会抛弃。

而孙富此人,不负杜十娘对他的评价,是个奸佞之徒,又洞悉人性的弱点。

他见到杜十娘,立马想设法占为已有,不管对方是否为有主之人。杜十娘这类女子在他看来,唯一的价值就是以色相侍人,任人买卖玩弄,而不必担心被正统的伦常所鄙弃。

做为一个善于揣摩人心的欢场老手,他一下识破杜十娘的出身,也三言两语就探出了李甲的隐忧。他劝李甲的话很高明,字字句句都从李甲的角度着想,提醒(恐吓)李甲如果娶了杜十娘,会有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他轻易击中了李甲依附家族、惧怕父亲的软肋,勾起李甲的恐惧,再伸出援手,替李甲解决麻烦,彻底让李甲信服了他。

风云突变瓜洲渡:杜十娘命运转折点的隐喻

连环画:孙富劝李甲

称他是“矛盾的导火索”并不为过。他的出现,打破了水面的平静,引出暗流。他将其中的利益纠葛和人心算计,放在光天化日之下,没有了模糊和暧昧的余地,逼得所有人不得不摊牌。

他也是一把有毒的利刃,扎进杜、李之间暗藏的裂痕里,极速将其扩大、变质,再没有愈合的可能。若非从头到尾,都没找着孙富和李父之间的任何纠葛,完全可以怀疑孙富就是受李父指使,前来离间杜、李,使李甲“改邪归正”的角色。

孙富唯一没料到的,就是杜十娘的心志那般坚定,性子那般高傲,悲愤之下宁可抱起百宝箱赴死,也不愿委身于他,或者乞求李甲将她留下。

瓜洲渡口和孙富,是串联起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个极为关键的节点。剧情在此达到高潮,人性在此充分呈现,充满张力,精彩绝伦。也可见冯梦龙写作艺术的精妙老辣。

杜十娘梦碎瓜洲渡:作者一生难愈的情伤

青年时代的冯梦龙,满腹才华却屡试不第,和当时诸多追求个性解放的文人一样,游冶烟花场中,结识了众多有才华的青楼女子。

风云突变瓜洲渡:杜十娘命运转折点的隐喻

红颜知己

不同于一味贪色的浪荡子,他尊重这些女子的人格,和她们的关系更近于文友、知己。她们鲜活聪慧的个性,也深深影响了他的创作。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一位他永生难忘的红颜知己:苏州名妓侯慧卿。

慧卿色艺双绝,胸有丘壑,洞悉世情,品评人物别出心裁,让冯梦龙深为叹服。他们曾有过一段情投意合的热恋时期,但现实却是冯梦龙无力为慧卿赎身,更无力娶她为妻,慧卿权衡之下,嫁了一位过路的富商,从此没有了音讯。

失去心上人的冯梦龙,从此不再踏足青楼,在创作和科举之余,把大量的精力用来怀念慧卿。

他怨恨慧卿的绝情离去,却放不下对她的牵肠挂肚,自嘲自己学富五车,也抵不过一介商人,留不住心爱的人。和慧卿的相处是短暂的,留给他的创伤却一生难愈。

“这歇案的相思无了绝,怎当得大半世郁结。谩道书中自有千钟粟,比着商人终是赊。将此情诉知贤姐姐,从别后我消瘦些。”

“这些时,不下咽,书斋强自闲消遣,偶阅本《离骚传》。吊屈原,天不可问,我偏要问问天!”

这种苦痛和爱恋伴随了他的后半生。现实中他没有和心上人长相厮守的机会,笔下却用一个个圆满的故事来报答这种情深意重。他笔下的名妓们,莘瑶琴夫妻和美,赵春儿以一己之力重振家声,玉堂春危难之际重逢情义郎君。

只有最美丽刚烈的杜十娘,没有这份幸运。

他塑造出来的杜十娘,是一个至情至性、宁折不弯的女子。为了实现从良和心上人厮守的愿望,宁愿对老鸨以死相逼,她爱李甲温柔忠厚,哪怕李甲落魄了,她也一心扑在他身上,比以往更加情深。

这样一位赤诚的女子,却痴心错付,被所爱之人无情贱卖。她高傲纯粹的性子,使她不会接受另外的所谓退路,更无法妥协,唯有用生命来换取她要的尊严,洗刷所受的屈辱。

不知他在写到十娘投江的时候,是否痛不可当。杜十娘的身上,分明寄托着他对爱情的极致追求,这份浓烈的爱,却是感动不了别人,只给了自己最深的伤痛。

风云突变瓜洲渡:杜十娘命运转折点的隐喻

李嘉欣版 杜十娘

结语

杜十娘,就是冯梦龙心中的理想。—— 马步升 巨虹 《冯梦龙》

故事里,杜十娘被情所伤,绝望之下跳入冰冷的江水。现实中,冯梦龙被情所困,尝尽相思的苦涩。说不清他在塑造这一人物时,究竟是怜她的悲苦,还是哀自己的不幸,是哭他们共同遭遇的,情感的背叛?还是理想的破灭?

杜十娘对情感的极致追求令人惊叹,但“彩云易散琉璃脆,世间好物不坚牢。”冯梦龙自然也会深谙这个道理。所以,至情至性的杜十娘,殒落在了象征天堑的瓜洲渡,就象相思郁结的冯梦龙,走不出那道深痛的情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