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之城》,獻給每一個愛做夢的人

導語

歌舞電影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愛的電影。有人說覺得說得好好的臺詞突然唱起來了,很尷尬,有種看印度音樂電影的感覺。的確,歌舞電影與一般電影不同,它在劇情中會加入歌唱、幾乎貫穿全片的音樂、甚至還有舞蹈。而歌舞電影受眾也有著不同,有人覺得音樂太吵,有人覺得舞蹈尷尬,而喜歡的人又十分喜愛,把片中的歌曲唱了一遍遍,甚至還試著跟著跳影片出現的舞蹈。

《愛樂之城》,獻給每一個愛做夢的人

歌舞電影

我認為歌舞電影是給愛做夢的人準備的電影。我們在生活中不如意的愛情、不順利的工作、不和睦的家庭,都能在歌舞片中通過戲劇化手法轉化為我們的夢想。《愛樂之城》正是這樣一部電影,導演達米恩·查澤雷用歌舞片搭配愛情與夢想,讓我們在觀影的同時也憧憬著屬於自己的“愛樂之城”。

《愛樂之城》,獻給每一個愛做夢的人

愛樂之城

《愛樂之城》講述了爵士鋼琴家塞巴和夢想成為演員的米婭愛情故事,他們通過音樂相識相愛,有過很多浪漫的時光。塞巴成名後與米婭的矛盾日益增多,最後分手。米婭的夢想成真,她成為了演員和編劇,塞巴也如願有了自己的爵士酒吧,可惜最後他們沒有彼此陪伴到最後。

《愛樂之城》,獻給每一個愛做夢的人

塞巴與米婭

這和普通的勵志、歡快歌舞片有些不同,雖然是愛情故事但最後卻是讓人惋惜的結局。但我認為導演的意圖並不全在於講述塞巴和米婭的愛情故事,他更想讓我們讀懂電影裡的逐夢故事,找到屬於我們的LA LA LAND。

所以我會從夢想的角度講解《愛樂之城》,帶領觀眾找到屬於我們的逐夢之地。



洛杉磯,逐夢之地

影片的英文名為LA LA LAND,英文中這是夢幻之地的意思,而洛杉磯Los Angeles縮寫就是LA。影片中的場景也都是在洛杉磯拍攝,塞巴和米婭的逐夢之地。

《愛樂之城》,獻給每一個愛做夢的人

洛杉磯

米婭夢想成為演員和編導,她在做著主業咖啡廳服務員的同時也在經常找試鏡的機會,所以她選擇在好萊塢裡工作,這樣接觸一線拍攝基地,有更多的面試機會。塞巴則是想成為爵士樂手,鋼琴家,所以他老是在爵士酒吧前晃悠,尋找成為樂手的機會。

《愛樂之城》,獻給每一個愛做夢的人

米婭與塞巴

像米婭和塞巴這樣的年輕人在洛杉磯遍佈無數,他們心懷夢想,或是在好萊塢尋找著一夜成名的機會,或是在聖塔莫尼卡的沙灘做著服務員,或是單純的走在星光大道上,幻想與某個明星相遇。好萊塢由無數懷有夢想的人組成,腳踏實地的夢想也好,不切實際的幻想也罷,他們都是這繁星之城的一顆星,照亮在洛杉磯的夜空中。

《愛樂之城》,獻給每一個愛做夢的人

洛杉磯夜景

世界上的大都市:北京、倫敦、紐約、巴黎、東京都有著逐夢之人,他們有的背井離鄉,有的孤注一擲,有的顛沛流離,都只為尋找其他城市難以擁有的眾多工作機會、知名企業、一線資源。

但在洛杉磯,這裡的環境更加夢幻。一年四季陽光明媚、一線天的城市天際線、夜空中的繁星點點、加州充滿橙香的陽光、聖塔莫尼卡沙灘...這一切都給洛杉磯增添了夢幻的面紗,讓每一個年輕人都有著對明天的無數期盼和對夢想的無限憧憬。

《愛樂之城》,獻給每一個愛做夢的人

洛杉磯



逐夢之旅,路漫漫

有人成功,就會有人失敗。有人到達夢想的彼岸,就有人回頭是岸。而洛杉磯鋪滿星光的日落大道,又有多少人的夢想被踩碎,化為格里菲斯天文臺夜空無數繁星的一角,無人知曉。滿夜星空確實耀眼奪目,可誰又能指定叫出一顆星星的名字?

《愛樂之城》,獻給每一個愛做夢的人

日落大道

米婭表面上看起來樂觀活潑、生活充實,和幾個閨蜜一起參加熱鬧的派對,找到心愛的人...看起來生活一切很好,特別是在燈紅酒綠的洛杉磯點綴,在歡快的爵士樂伴奏,在百老匯的舞步下,她似乎和這逐夢之地完美融合在一起。

但光鮮亮麗的背後是無數次試鏡失敗、和男友爭吵、演出無人問津...

《愛樂之城》,獻給每一個愛做夢的人

迷茫的米婭

她總是充滿樂觀,即使咖啡灑在身上又馬上去試鏡、被試鏡導演多次拒絕。但她還是沒忍住在寥寥數人的演出後觀眾的非議,男友的“拋棄”。多年來假裝堅強的內心一下子崩潰,米婭說她或許只是愛做夢的芸芸眾生之一,卻才發現那不過是一場黃粱美夢。她說受夠自取其辱了,她要走了,回老家,離開這個傷心之地。

《愛樂之城》,獻給每一個愛做夢的人

米婭的放棄

被這座城市辜負的傷心者也是洛杉磯不可或缺的一角。

他們為寬廣的馬路增添幾分車水馬龍,為沙灘添加幾分人潮湧動,或者為廣場和寫字樓增添幾分大都市的繁華。他們的餘溫充盈在在大街小巷中,烘托出夢境的氣氛,蓬勃的朝氣。

誰也不能說他們是失敗者,因為在洛杉磯一切皆有可能。



屬於我們的LA LA LAND

米婭的事業好轉在一次演出之後,雖然當時觀眾只有寥寥數人,但其中有一位電影試角導演,她給了米婭試鏡機會和編劇機會。米婭依然有著激情,有著未做完的夢,她用積累了六年的故事和感受打動了導演,獲得了一次巨大的成功。

《愛樂之城》,獻給每一個愛做夢的人

成功後的米婭來到當年工作的咖啡店

看似是偶然,是運氣。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她當年四處碰壁、無人問津。米婭用一次次的試鏡換來了經驗,一次次的排練換來專業,用了六年來堅定不移的追求夢想。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銀幕上光鮮亮麗意氣風發的演員明星,背後的故事絕對比普通人更加心酸。

《愛樂之城》,獻給每一個愛做夢的人

米婭的試鏡

好萊塢誕生過眾多明星,也有無數落魄的人離開這傷心之地。當年史泰龍經歷1800多次拒絕後終於打動一個曾經拒絕過他20多次的導演,用他自己的劇本出演電影《洛奇》,從此一戰成名。

星爵帕拉特年輕時做過清潔工、推銷員、服務員,一次在餐廳做服務員時主動和就餐的導演聊天,獲得了進入好萊塢的機會,後來為出演《銀河護衛隊》6個月減肥70斤,而後事業一路高歌猛進。

這些如今大紅大紫,無人不知的明星,當年的落魄和卑微又有誰能想象?

《愛樂之城》,獻給每一個愛做夢的人

史泰龍

我們羨慕明星花天酒地、紙醉金迷、開豪車住別墅,但我們有多少人願意或者說能夠承受他們一路走來的心酸故事。你能在工作的空餘時還不忘自己的夢想,想盡一切辦法去追尋嗎?你能在好萊塢一家接著一家的推銷自己經歷1800多次拒絕嗎?你能為了最近的接觸夢想而降低尊嚴嗎?

《愛樂之城》,獻給每一個愛做夢的人

好萊塢

不管是洛杉磯還是好萊塢,北京還是上海,都不缺為了夢想把一切都押上的人。你不能說他們是瘋子,是做白日夢,因為他們都還在努力拼搏,為了夢想不顧一切。我們可以成為米婭、成為史泰龍,但我們不是都需要洛杉磯、LA LA LAND,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能為夢想付出一切的城市,一個值得無數追夢者為之奉獻的城市。

結語

我們能在《愛樂之城》看到我們曾經的愛情,或是米婭,或是塞巴。我們也能在影片中看到我們曾經追夢的樣子,或許是無人問津,或許是狼狽不堪。

《愛樂之城》,獻給每一個愛做夢的人

米婭與塞巴

我們都渴望能有轟轟烈烈的愛,能夠夢想成真,能在屬於我們的格里菲斯天文臺下看星空,在充滿陽光的加州聞有著橙香的海浪,和愛的人一起穿著禮服在爵士樂中起舞。

這正是歌舞片的魅力,它總能讓你在生活中充滿幻想,因為我們都是愛做夢的人。

不知道觀影結束後你有沒有想要重拾夢想的激情?和相愛的人跳上一曲的浪漫?或是正在愛情與夢想之間猶豫不決?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文|胡話影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