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之城》這種音樂會,180我都覺得虧

「影樂志」ID:SoundtrackM

和我們一起,關注電影音樂一百年

文 / 哈利·波菜

12月8號在北京聽了一場《LALALAND愛樂之城》電影原聲視聽大型交響音樂會,車禍不斷,慘象連連。氣憤之餘,寫下此文。

《愛樂之城》這種音樂會,180我都覺得虧

▲ 《愛樂之城》音樂會北京場 ©️ 哈利·波菜

我對國內的音樂會演出向來很謹慎,這次《愛樂之城》音樂會在購票時確實猶豫不決,後來考慮山頂票還算能接受,遂買票決定一窺究竟。

畢竟在國內,4、5年前就已經有少量的如《黑客帝國》、《2001:太空漫遊》、《莫扎特傳》、《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樣的作品開始了小範圍的演出嘗試。特別是當年上海夏季音樂節的《黑客帝國》音樂會,我去現場聽過,簡直完美。

不過像《愛樂之城》這樣的在全國大範圍巡演還是第一次。

作為現場伴奏音樂會的新成員,《愛樂之城》音樂會首演是在今年5月26號的好萊塢露天劇場,由本片作曲Justin Hurwitz親自指揮,歌手現場演唱,還有配合電影和演出尾聲的煙花表演,十分壯觀,彷彿一場在加州的大型狂歡秀。

《愛樂之城》這種音樂會,180我都覺得虧

▲ 《愛樂之城》現場伴奏音樂會首演 ©️ variety.com

這樣的盛裝首演,演出效果可想而知,露天劇場17,500個座位幾乎全部坐滿。隨後音樂會馬不停蹄的開始在北美、歐洲進行演出,反響非常。

而且國外場次都是使用的當地知名樂團擔當演奏,而音樂的爵士部分也大都是當地的知名團體。

那國內如何呢?

12月3日的上海場,交響樂隊部分是由上海愛樂樂團擔當,爵士樂隊尚無法考證。

12月6日的重慶場,交響樂隊部分是由重慶交響樂團擔當,爵士樂隊尚無法考證。

12月8日的北京場,根據北京市文化局在9月14日公開的《北京市營業性演出准予許可決定(涉外營業性演出)京演〔2017〕0865號》的參演人員名單表明,這次北京場的演出團體並不是北京市範圍內的規模樂團,交響樂隊是由中央音樂學院大三、大四本科生,研究生,有經驗的退休樂手等人員組成的“散團”。

爵士樂隊(算本次演出唯一能撐起場面的)倒是由一批較為知名的爵士樂手組成(可能是團體,尚無法考證),能查到有樂手還曾在北京的Blue Note獻藝。

《愛樂之城》這種音樂會,180我都覺得虧

▲ 北京市文化局網站公佈的北京場演出名單

12月10日的廣州場,據瞭解,交響樂隊是由部分星海音樂學院的學生,以及部分廣州交響樂團的樂手(廣交樂手是否參與尚無法完全考證)組成,爵士樂隊也有部分學生參與。

可是比起同為亞洲國家的韓國,國內這個樂隊配置真的是提不起來。

《愛樂之城》今年10月7日在首爾的現場伴奏音樂會,不僅邀請到了作曲Justin Hurwitz坐鎮指揮,還請到了參與電影裡爵士樂錄音的樂隊,可謂是“原汁原味”了。

《愛樂之城》這種音樂會,180我都覺得虧

▲ 韓國場體育館外宣傳 ©️ maysj

另外,總計約90分鐘的音樂演奏時長,國內樂隊在排練時間上捉襟見肘。

本次的演出排練是先由中方人員在一週前組織。根據演出的行程安排,參與世界巡演的指揮Thiago Tiberio親自排練的時間,拋開他的旅途行程和下午走臺,多數場次只有2天(重慶場、北京場),甚至是1天(廣州場)。

如果說這個時間對視奏能力尚佳的專業樂團來說尚有餘力,但是對於由學生“拼湊”的散團來說,特別是尚不知中方排練指揮能力深淺,是否有經驗等前提下,要保證上臺演出效果,確實要打一個很大的問號。

還有一點,中方的排練期間是沒有音畫同步設備的,也就是說,中方的自主排練只負責樂隊的基本效果,而無法考慮音樂實際的演出速度。

到了演奏較為複雜的“Another Day Of Sun”、“Epilogue”等曲目,一旦同步影片節奏,特別是樂手水平不一的“散團”在1~2天的同步排練時間內,我個人認為,要保證默契整齊是相當困難的,更不要想高質量了。

所以在演出現場,我真真切切地感覺受到了“侮辱”。

根據微博上流傳的視頻顯示,重慶場、上海場走音、樂隊對不齊、進不齊的現象比比皆是,北京場也不例外。全片最重要的鋼琴solo和小號solo的表現實在更是難以恭維。

更氣憤的是,在北京、上海和重慶(廣州不知道)的演繹直接被降低了難度!

這一點具體表現在影片片尾“Epilogue”一曲的小號solo部分。在這首曲子裡,電影裡的小號樂手有一個到達g3的超極限音,是該段音樂的爵士篇章裡最為華彩的演繹部分,我個人也是超級期待。

但說實話,這個音要在現場一次性演繹到位,確實有相當大的難度。畢竟小號手已經吹滿全場,再在片尾最後一刻想要迸發全力確實有點勉為其難。所以對於此處的失誤,大量國外觀眾容忍度都比較高,更具包容心態。甚至還有人建議,現場還需要單獨配一個小號solo樂手,以滿足片尾的演奏需求。

不過在國外巡演中,小號手們面對這個音的考驗,大都會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向這個音靠攏(哪怕破音確實吹不上)。至少目前在Youtube上看到的洛杉磯、瑞士盧塞恩、波蘭克拉科夫場均是如此,他們的努力甚至在現場博得了大量喝彩。

韓國則在小號高音的處理上表現最佳,不愧是電影錄音所合作的爵士樂隊,超吹的g3音,幾乎瞬間對準,贏得全場喝彩。

所以實際上,在中國的前三場中(廣州場沒有資料),重慶和北京場solo最後一個樂句全部以低五度進行,原本的超吹音g3只到了c3,而上海場則直接改了末尾樂句,超吹音更是隻有降b2,可以說是難受得令人髮指,完全傷害了此處的音樂表現力。

《愛樂之城》這種音樂會,180我都覺得虧

▲ 國內三場次小號音高與國外對比 ©️ 影樂志

吹不上去是能力問題,但不吹則是態度問題。

主辦方所帶來的這場糟糕演出,壓根就沒有把國內觀眾當回事,一切的目的只是為了兩個字——“省錢”。

據瞭解,《愛樂之城》部分演出場次的一些樂手的費用排練是100元每次,最終演出費用800元。也就是說部分樂手的能拿到一場演出的費用在1500元左右。

《愛樂之城》這種音樂會,180我都覺得虧

▲ 《愛樂之城》音樂會廣州場票價分配圖 ©️ 永樂票務

《愛樂之城》這種音樂會,180我都覺得虧

▲ 廣州場中山紀念堂座位圖 ©️ 中山紀念堂

我們根據上面這張圖來算一筆最最基礎的賬。

以廣州場為例,現場樂手約70人,加上各首席及爵士樂手等人的勞務費,我們理想的預估“散團”樂隊較樂觀的成本為150000元。

如果整場演出100%全部售出,所有的票房收入應為:

1280元*453+2134元*240+980元*367+1520元*163+780元*562+580元*582+380元*236+180元*170

=2,595,620元。

當然,實際肯定沒有這麼理想了。

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站今年公佈的《2016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全國音樂會的平均上座率達到85%。

廣州場的上座率我沒有在現場,無法判斷。不過在北京場《愛樂之城》音樂會目測,上座率至少達到了90%。

《愛樂之城》這種音樂會,180我都覺得虧

▲ 《2016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數據 ©️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

所以廣州場《愛樂之城》音樂會整場的票房收入,按較低的行業標準粗略地估算為2,595,620元*85%

=2,206,277元

當然可能還有贊助收入、政府補貼等對整體收入有一定的扶持的項目,但我們將這筆費用和現場贈票成本抵消。

另外,整場演出的成本還有場地、器材、稅金、版權、後勤等基礎費用,但直接需要面對購票觀眾,需要呈現最好表現的樂隊部分成本,僅佔票房收入的6.8%,甚至更少。

至於北京場,網上查詢到人民大會堂的座位數一共有7154個,全場票價和廣州場持平。

所以可以預見的是,北京場樂隊成本所佔票房收入比值只會比6.8%更低。

這個數字明顯低於現在國內高水平音樂會的比值。

《愛樂之城》這種音樂會,180我都覺得虧

▲ 首爾奧林匹克體育場 ©️ flickr

那麼數月前的韓國場又是什麼情況呢?

10月7日的韓國場較為特殊,我大概講解一下:

演出是在首爾奧林匹克體育場的中間開放區域舉行,整場由《愛樂之城》音樂會和Hans Zimmer的個人音樂會兩場打包,票價135,000韓元,摺合人民幣820元。

《愛樂之城》這種音樂會,180我都覺得虧

▲ 韓國音樂會現場分佈圖 ©️ SLOW LIFE SLOW LIVE 2017

由於並沒有查到當天演出的入場人數數據,但由於現場是席地而坐,因此可以經過測量演出場地的Slow Zone和Live Zone的實用面積,按照1平方米容納1.5人的空間來計算人數。

在衛星地圖上按比例尺的測量,活動區域大概為6000平方米,人數估算為9000到10000人,因此整體的最理想門票收入應為820萬元人民幣,低於《愛樂之城》在全國4場巡演的理想門票總收入。

《愛樂之城》這種音樂會,180我都覺得虧

▲ 《LALALAND愛樂之城》音樂會韓國場 ©️ jay4u

而主辦方用這820萬元人民幣做了什麼呢?

1、 搭建了1個跟全世界演出一樣的舞臺

2、 邀請到了作曲Justin Hurwitz

3、 邀請到了演奏電影音樂的原版爵士樂隊

4、 邀請到了韓國當地小有名氣的Ditto Orchestra

5、 更邀請到了Hans Zimmer本尊

6、 還邀請到了世界巡演的19位原版樂手和19位合唱成員

7、 兩位大牌作曲和美國遠道而來數十位樂手的日常差旅開銷。

每一項都是重磅級。

人家用更低的門票收入辦了一場參演作曲和樂手的成本持平,甚至可能超過了國內四場《愛樂之城》音樂會總和的世界級演出!

說明了韓國主辦方尊重觀眾,把觀眾體驗擺在第一位的。

但在國內《愛樂之城》音樂會上,我絲毫看不到“尊重”二字。至於體驗,整個大會堂滿場鬧哄哄,各種小孩子的喧鬧,吃零食比比皆是。

倒是韓國這個經常被部分國人看不起的國家和民族,在文化軟實力上甩出我們一大截,只能說鄙視他們是徹頭徹臉的打臉行為。

我相信看過本次音樂會中有很多觀眾,包括我在內,不會再去這樣的電影音樂車禍現場第二次,觀眾的信任也是被主辦方自己親手扼殺的。

不過說回來,剛才的測算一定是不嚴謹的。

因為在實際的巡演計算中,不能單看一場的數據,還必須對北上廣渝四城巡演在場地座位數量、上座率、票價、演出團體等變量進行綜合考慮,才有更進一步的說服力,可惜手上並沒有這類數據,只能粗略計算大致呈現比值範圍和數據對比,僅供各位參考。

北京場結束後,除了《愛樂之城》電影粉絲的洋溢讚美之詞,我也聽到了微博上一點點理智的聲音(為保護隱私,抹去當事人id):

《愛樂之城》這種音樂會,180我都覺得虧

《愛樂之城》這種音樂會,180我都覺得虧

《愛樂之城》這種音樂會,180我都覺得虧

最後分享我觀賞音樂會的一點經驗,避免讓大家再次參加到類似的車禍演出:

如果演出中沒有註明演出團體,千萬不要買票,因為很可能買到的是車禍嚴重的“散團”。

如果一定要買,也最好買山頂票,免得像下面這位高價買到前排的微博博主這樣如此肉疼,滿屏幕的悲傷:

《愛樂之城》這種音樂會,180我都覺得虧

《愛樂之城》這種音樂會,180我都覺得虧

最後,奉勸各位:珍愛錢包和生命,遠離不良音樂會。

本期作者

哈利·波菜

非資深行外電影音樂評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