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的穿裙之風:裙屐少年,褒衣博帶,風流灑脫

孫中山在《民生主義》第三講中說到:“大家都能各盡各的義務,大家自然可以得衣食住行的四種需要。”可見衣食住行就是貫穿我們整個日常生活的基本元素。中國素有“衣冠王國”之稱,服飾早已成了中華民族的一種文化載體,承載著人們的思想文化和審美觀念,反映著各族人民在特定的時期的生產活動以及社會實踐中的社會風貌、民俗風情,並逐漸沉澱為一本充滿色彩的、生動的歷史文化百科全書。


古代男子的穿裙之風:裙屐少年,褒衣博帶,風流灑脫


在中國的傳統服飾中,裙裝可以說貫穿了整個人類發展史。廣義上的裙,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的草裙、獸皮裙、樹葉裙,而現代意義上的穿裙之俗則始於漢代。《辭海》釋“裙”:“古謂下裳,男女通用”,東漢經學家,訓詁學家劉熙在《釋名·釋衣服》中記載:“裙,群也,連接群幅也”意思便是說:裙是有多塊織物連綴在一起組成的。這也是裙與裳的不同之處。


古代男子的穿裙之風:裙屐少年,褒衣博帶,風流灑脫


古代裙幅一般分為前三後四共七幅,也有文獻將其定義為裳的特點,裙裝由裳演變而來,多有相似之處,一般作為女子的主要下裝,但同樣也可為男子著裝,尤其是魏晉前後,裙子種類越加紛繁,色彩、紋飾日益增多,製作工藝也更加複雜,再不是一種形制簡單的服飾。寬衣廣袖,長裙曳地,成了貴族士大夫們的著裝特點。由於這樣的裙裝已經成為貴族男性們的常見裝束,“裙屐少年”也成為了富家子弟的代稱。


古代男子的穿裙之風:裙屐少年,褒衣博帶,風流灑脫

《斫琴圖》局部:東晉時期,士大夫們著裝以上衣下裳為主,褒衣博帶,風流灑脫


上邊說到裙子一度作為男女通用的服飾,但在人類社會實踐的發展中,男女裙還是逐漸產生了一些樣式上的改動,戰國時代,武士之風盛行,男人們往往是要騎馬打仗的,筒裝的裙幅顯然是非常不方便的,但是人們並未因此放棄著裙之風,而是選擇在裙幅上開一道口子,以便於騎馬作戰。


古代男子的穿裙之風:裙屐少年,褒衣博帶,風流灑脫


自南北朝至唐開始,裙裝才逐漸成為女子的專屬服裝,南北朝最流行的便是一種以兩種以上顏色間隔縫製而成的“間色裙”了,這一時期男子已經將袍靴作為主要服裝,“上衣下裳”這樣的男子著裝風格一般只出現於一些比較正式莊嚴的場合比如祭祀大典、朝賀。


古代男子的穿裙之風:裙屐少年,褒衣博帶,風流灑脫


另外,裙裝之中還有一種特別的裙,即使在現代男性中也非常常見,那便是圍裙了,圍裙之名流行於明清,圍裙之形則起於商周,一般作為勞作之服,比如採桑、做飯等勞作的時候用來擋掉一些汙穢之物。在古代,圍裙一般由大塊的方巾製成,圍在腰間(半身圍裙),長不過膝,也有的會連上繫帶便於系在頸部(掛脖圍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