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打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無情的冷暴力

很多的家長認為,孩子的貪玩,遊戲是非常錯誤的,這樣會毀掉孩子,但是,家長不知道的是,毀掉孩子的其實並不是這兩樣,而是父母自己本身。

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打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無情的冷暴力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言六月寒。

比起遊戲,比起貪玩,你說話的方式和態度,更是直接關乎到孩子的成長。

有可能你習慣性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就能親手毀掉孩子的一生!這句話可以被統稱為:語言暴力!

李玫瑾教授說過: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就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打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無情的冷暴力


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後發現:

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幾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暴躁”。

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打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無情的冷暴力


雖然語言暴力比體罰顯得文明許多,但是帶來的傷害並不會比體罰還小。語言是個雙面刃,別輕易地對孩子說出惡言,可以使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家長心中想傳遞給孩子的意思,當把對孩子貶低的話語改成鼓勵的話反而事半功倍。我相信,當你以溫柔、愛對待孩子的時候,他會在這個世界裡,感受到最少的傷害,最多的善意,最濃的自信,最充足的安全感!

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孩子貪玩,而正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打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無情的冷暴力


語言暴力是孩子一生的痛苦

北大畢業的王猛(化名),竟然拉黑了父母6年,甚至寫了一封萬字書信,發給很多同輩朋友,希望他們不要讓更多孩子遭受自己曾受過的傷害。

從小到大,他就是在父母的惡劣語言中長大的。

一次考試回來,王猛的課本和資料被人惡意塗得亂七八糟。母親不僅沒有安慰他,反而幸災樂禍:

"現在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多精彩了吧?!"

上初中時,王猛因調座位後身邊環境糟糕,向父親訴苦,父親怒吼:

“同桌有什麼影響?”

“最卑賤的狗才想要什麼公平!”

“你憑什麼要學校優待你?憑成績好?哼!”


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打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無情的冷暴力


20多年裡,父母的惡劣語言,從未停止。一字一句,刀刀濺血,像刀子一樣紮在王猛的心上。

以致於王猛一度非常痛苦、迷茫,變得內向敏感。諮詢師也說,王猛幾乎有創傷後應激障礙

的所有症狀。

之前看到過這樣一篇文章,李先生是一個特別暴躁的人。每次看到孩子犯錯的時候,都會選擇用語言暴力來面對孩子。

這一次孩子的考試成績不理想,沒有及格,當李先生看到孩子的學習成績之後,立刻大聲的罵道:"你怎麼這麼笨?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辦不好,我要你有什麼用?"

從那以後孩子學習成績變得越來越差了,而且心態也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前這個孩子看起來還算是比較開朗的,但是現在面對著自己的好朋友時,也是一言不發。很多人都看到了,這個孩子出現了一些大的變化,但都不知道這個孩子到底經歷了怎樣的事情。

其實,被父母語言暴力傷害的,有很多。

相信很多的家長都是本著愛孩子的目的出發的,但是,他們的愛卻表現得滿目猙獰。

根據美國愛荷華大學一項研究顯示:

父母每天對孩子說的話中,只有不到20%的表述是積極和充滿鼓勵的。

據統計,每個孩子平均一天會得到超過40條的負面評論,而正面評論卻只有3-5條。

“你怎麼這麼笨?”

“為什麼別人能做到你就做不到!”

“你腦袋裡裝的是什麼?”

“別哭了,再哭就不要你了。”

這些,都是父母責罵孩子的常用語。

有些父母不是不知道這些話會傷到孩子,也不是控制不住情緒要發洩。

只是想當然地認為,不能對孩子說太多好話,要是說幾句就承受不住,以後出來社會還怎麼生活?

我們要讓孩子看到一個值得尊敬的父母,讓孩子感到關愛。我們要學會和相處,和孩子做好朋友。

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打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無情的冷暴力


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會長成什麼模樣,取決於家長如何教導!

想讓孩子變得優秀,最根本的改變還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家長是尤為重要的。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