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写实主义油画那么像照片,是否还有艺术的欣赏价值呢?

影影圈圈


超写实主义油画兴起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是在写实主义油画基础上借鉴照像技术发展起来的现代写实油画,又叫照像主义油画。

超写实油画一经面世,即以其具像高度清晰逼真细节刻画十分细腻纤毫毕现而受到油画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人们在赞叹超写实油画使写实油画达到新高度,绘画艺术无止境的同时,也有人对超写实油画提出质疑,认为超写实油画跟写实摄影看上去无大区别,但创作耗时费力,代价很大,有必要吗?也有人认为,超写实油画是“工匠式绘画”,其艺术价值值得商榷。

尽管人们对超写实油画一直存有争论质疑,但超写实油画却一直呈现出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的趋势,而且从西方到东方,业已成为当今油画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这说明,超写实油画是很受欢迎的,具有广大的受众和广阔的市场,同时也证明了超写实油画的价值包括它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超写实油画能够广受欢迎强势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它是完全的绘画艺术,它与摄影艺术有着根本的不同。其一,超写实油画的创作方式、工具材料和过程与传统油画是基本一样的,是靠画家手工一笔一笔描绘出来的。其二,超写实油画留有画家的笔触,这是摄影作品中看不到的。其三,超写实油画与写实摄影给人的视觉审美感受是不一样的。其四,超写实油画融合着画家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念。其五,超写实油画见证了人类手工技能技法和智慧在绘画艺术上的最新发展。

在此,附几张超写实油画和摄影作品图片,网友可作一比较。

超写实油画作品
人像摄影作品



超写实油画作品人像摄影作品

超写实油画作品人像摄影作品


灯影书画


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同理,也没有任何事物具备相同的意义。

超写实绘画虽然和照片高度相似,但是毕竟摄影和绘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艺术创作形式,只是从最后的呈现效果做比较显然是不客观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影越来越成熟,但摄影是不能取代绘画的。

绘画的起源就是为了记录,因此画的像是最本质的要求,但由于生产力的限制,没有办法做到“超写实”,今天技术完全成熟,超写实才有了更大的市场。

要说意义,说的直白一点,在不借助高科技的情况下,凭借双手可以做到非常逼真的状态,这不就是最大的意义嘛,还要什么自行车!完成一副超写实作品,内心的成就感、自豪感绝对爆棚。


金小主说电影


我看了很多评论,遗憾的是都没说在点上!

摄影是依靠感光芯片和图像算法求全得到的,其中求光线的平均值是算法的特点之一,所以我们在照片的高光区会发现曝光过度,在暗部呈现曝光不足,于是要靠后期PS去调,但调两端都会让中间阈值发生不想要的偏离,除非用PS多层及更复杂的方式去实现……

绘画的每一个色点、冷暖、明暗、纯度都是经过人脑整体权衡后着色的而且每一个点(像素)都可以强调与淡化,所有图像色点的排序与本人的修养及情绪和用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你看写实画是在100%的和同类(人)在交流,而照片却是大部分在欣赏AI算法和芯片在交流,如果硬要说和人交流你也是和一位数学编程人员在交流而非艺术人士。

人参与掌控照片的环节非常有限,你前期也就停留在速度、光圈和感光值上就算是把后期也拉进来也是个总体上的处理,完全无法和画家一笔一笔用脑将每一个色点铺满画面相提并论,两者永远无法去比……

而我在前面提到照片高光区与暗部曝光过度与不足,在有功底的画家手里恰恰成了超越照片的关键所在,画家可以在这里运用冷暖色和纯度色在保持同一明度的级别上下笔着色,这些区域最终会是画面最出彩的地方。

人的高级修养可以利用强调与淡化去梳理大局及所有细微之处,正是出于人的全面思维做出的品质是工业化AI化永远无法与之比拟的关键所在!


Stephen赵557


超写实主义像照片,这个提法本身有一定商榷的地方,造成这个印象的原因在于大家对于照片的一些理解有偏差。很多人眼里照片就是很“像”很“真实”说直白点就是图像还原程度很高。于是很多人觉得照片拍出来会比画出来的东西更“真实”。进而把照片默认为还原图像的最高标准,而同样具有一部分这样功能的绘画就容易与照片相比较,觉得怎么画也就是照片那样“真实”吧。 但是大家如果经常拍照片就好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看景物时候感觉很美很好,可是拍照出来看却少了那份感觉。即便是同一个地方角度看到和拍出来还是不同,于是就会有各种对摄影的技术诠释,似乎那是因为技术的问题导致。其实这只是外部原因,深层次是因为眼睛看见和照片拍摄两者根本区别在于信息的处理。我们所说的“看见”,是人脑通过眼睛这个器官反映信息后做出相应处理再反应出来的结果。换句话说就是其实所谓“看见”是人对信息处理的最终结果。而照相机,它只能代替眼睛器官的物理作用,而后续的信息处理是没有办法的,因此会有各种图片处理软件。 说这些,似乎跟题目没关系,但是其实关系极大。超写实主义绘画,建立实在艺术家本人对景物对象的处理上。即便都是超写实主义,不同的艺术家总会有不同的表现角度和手法。而这些表现出来的差异化和艺术家本人特点的呈现,就是超写实绘画的艺术性。而刚才分析照片的内容,目的也是为了说明超写实绘画不等同于照片的“真实”。甚至在某些层面上超写实绘画要比照片“更真实”的反映对象。这些,都是超写实绘画的艺术性所在。


無用堂主柏川


我们都容易理解,光影是无处不在的,光影遇到真实的物体(固定的空间内)会起反射作用,这又形成了另一种光影明暗效果,自然画面看起来就更有深度,又由于“超写实主义”油画对色彩线条的处理更加细腻,导致连笔触的痕迹都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看起来要比摄影照片还要逼真,

而摄影照片是以“光影”为主要因素,它是毫无色彩可言的,更不用说有像油画那样的笔触了,所以摄影照片是真正的“写意”效果,写意的空间效果没有写实的空间效果那样的形象真实,(甚至写意只是一种平面图形,没有立体感)“写意”是抽象化,“写实”是具象化,具体清晰的物象总比模糊不清的物象来的更逼真吧。

不过真正意义上来讲,“超写实主义”油画是没有比摄影照片更加逼真的,毕竟前后两者的创作工具都不同,油画只是用纯手工的画笔,而照片是用科技的摄影机,如果说摄影机还不如一根画笔的话,那今天的摄影艺术就根本没必要存在了,对吧。艺术是一场革命,适合时代潮流才会存在与发展下去。



少女宗师86


说到写实主义油画,我觉得中国有一人不得不提,他就是——冷军。

下面来看看他的作品

站在冷军的作品前,即使你不懂油画,也能感觉到一种惊心动魄的力量。透过层层油彩,他带给我们的是沉默、冷峻和深刻———“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杜甫曾在诗句中写出,好的作品要有风骨,要“有神”。而冷军用普通的画笔,把颜料和思想混合,在画布上汪洋恣肆地展示出他对绘画的理解。在他手下,画笔有灵魂,作品有风骨。在加上油画遭到强烈质疑,写实主义备受冷遇的当代画坛,冷军却以其超级写实主义风格,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是中国当代超写实主义油画的领军人物。所有的观者都会对他纤毫毕现、精细入微的画面叹为观止。

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艺术形式的影响,艺术家多有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在充满了个人主观情感的一幅幅作品背后,画家个人心灵的高度却并没有得到提升,反而开始走向了敷衍的道路。抽象派的大行其道使得绘画艺术开始渐渐远离群众,普通百姓无法理解这些抽象作品的内涵的同时也就无法欣赏,超写实主义者们希望让大众重新认识到绘画的魅力。所谓艺术离不开熟练的技术。通俗点来讲就是当时的绘画作品并没有体现太多的技术性,以至于现在很多人看那些名作会误以为幼儿园的孩子也能画——画家的技艺虽然十分精湛却没有能得以体现,而超写实主义体现了纯熟的绘画及照相的技术。当我们在远处观看这些超写实作品时会感觉足以以假乱真,但当走进进行细致的观察时就会发现作品的局部其实是以抽象的形状如点、线、漩涡等形式进行刻画的。即看似逼真的画面其实是有数不清的抽象元素构成。用抽象不真实的元素来构筑物逼真实的作品——这样作品就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超写实作品除了以上说的对大众和艺术家们精神上的反思以外,还要远比抽象的、表现的作品容易被普通大众接受。抽象在世界上风靡的同时却让普通百姓云里雾里不知所谓无法欣赏,所以我认为超写实主义这种取材于生活的表现方式可以保证艺术在民众当中的活力。


凡人jie有一死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应多源化方向发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革故鼎新


87730912846


个人感觉只要是艺术都有欣赏价值,每个人价值观念不同,个人喜好风格不同!




藏绣阁姑苏刺绣


艺术的界限,永远在我们身边!


杭州云在鹰潭


超写实主义的作品包含着情感,这是与照片完全不同的。超写实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机器是冰冷没有情感的。把眼睛看到的东西更加明白地表达出来,是有意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