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兵:用大数据服务农民,疫情防控春耕生产两手抓


主持人:  

  沟通、解读、碰撞,邀您共商三农大事,大家好,欢迎收看《三农会客厅》。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做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三农”重点工作。3月5日,农业农村部在官网开通运行了全国农业农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数据服务平台,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平台建设单位负责人,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先生,为我们介绍平台建设和运行、维护情况。

  自新冠肺炎发生以来,农业农村部党组高度重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发展重点工作。服务平台在这个时候推出具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王小兵: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最初全国就出现了产地农产品的滞销,而城市居民又买不到蔬菜这些农副产品,甚至还出现了抢购的现象。随着疫情的持续,对春耕生产也带来影响。为此,农业农村部党组高度重视,2月11日,韩长赋部长就作出指示,要求我们既立足当前疫情的防控应对,又要立足长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抓紧启动全国的农业农村大数据的建设。

  平台的建设可以说也是贯彻今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利用现有资源,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这个平台的推出应该说标志着我们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特别是推出那一天,是3月5号,是惊蛰。惊蛰一过,春耕不停息。所以说这个平台很重要的一点,把疫情对当前春耕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实现战疫情,保春耕的目的。

  主持人:

  可不可以请您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现在平台已经有了哪些功能?对于农民朋友们来说,他们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获得什么?

  王小兵:

  平台的功能和内容也是按照当前春耕生产的急需,针对农村的疫情防控的需要,设计了一些最主要的栏目。我把这个平台的特点归结为四个“双”。

  第一是“双统筹”,统筹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

  第二是“双服务”,既服务部领导和机关司局的决策,同时又对农民群众和社会公众提供数据服务。

  第三是“双流动”,中央的政策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向下边得到传播宣传,同时也把基层特别是农民反映的一些问题,现在遇到的一些堵点,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反映上来。

  第四是“双链条”,也就是指农业产业的链条和农业数据的链条,把这两个链条能够很好融合,把数据的价值或者说它的权力赋予到农业农村的全角度、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全面地改造提升农业农村的数字化水平。

  农民朋友能够在这个平台上,我认为能够获取很多的信息,我也简单地把它归结为四个“获取”。

  第一,获取政策。党中央、国务院、农业农村部和其他涉农部门关于“三农”工作近期出台的一些重大政策,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及时获取。

  第二,获取销路,有滞销农产品的农民、新型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都可以把他的滞销信息在平台上面发布,这样让需求方跟农民朋友进行产销的对接。

  第三,获取当前春耕生产的一些动态的信息,特别是一些灾情的信息。农民可以想办法实现避灾、防灾、减灾。

  第四,获取技术。农民通过我们平台里边的视频资料,实施这种云课堂的方式。农民可以说坐在炕头,就可以获取今年的一些春耕生产的技术,这样有利于农民提高春耕生产的科技含量。

  主持人:

  为了保证政策可以到田到户,一些农业经营主体,比如说农户或者合作社,他们一些困难也能及时反映上来,平台是怎么和地方联动的呢?

  王小兵:

  从联动的意义上讲,我们采取了这么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个就是利用一些现代信息技术,包括网络抓取、大数据、人工智能、遥感等,对一些信息进行汇聚,同时对一些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开发出数据产品,向农民朋友提供服务。

  第二个方面就是利用我们全国的农业农村信息中心的体系优势,我们在春节过后一上班,就让各个省信息中心及时地收集地方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春季农业生产中一些好的做法、好的经验,还有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地给我们报上来,我们再经过整理,向领导提供一些简报。截至目前我们编发简报已经有20期。

  第三项措施,我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农民的手机都变成传感器。农民朋友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通过这个平台就能够直接把遇到的实际困难反映上来。包括我们刚才说的我们市场运行里边有一个滞销信息的发布。另外还有一个就是“我有话说”频道,都是为农民朋友反映问题提供一个便捷的通道。

  主持人:

  像您刚才介绍也说,春耕生产正在进行,农业农村部也做了比较全面的部署,平台对春耕生产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王小兵:

  春耕生产栏目是平台的最主要的内容,我们在内容建设上面下了很大功夫。在春耕生产一级栏目下边,我们又设计了一些叫农资供应、春播春管、苗情长势、技术指导,还有一些视频、资料这些栏目。首先说说农资供应,农民朋友可以通过这个栏目能够了解到目前的农资价格、农资供应、供求情况,同时也能够了解到农资到户到田、下摆的情况。

  另外还有苗情长势,我们现在已经接入了几个主产省,叫远程的物联网系统。在这个地方,农民朋友也能看到,这些在田的作物的长势情况,包括一些养猪的、养鱼的情况。但目前还是一些直观的,其实未来要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去发展。另外还有一个技术指导,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畜牧总站、农机鉴定总站根据今年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一些技术指导意见,还有专家提供的一些建议,农民在这个板块能够获取到。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我们把中国气象局发布的重要的气象灾害,还有跟农科院,跟相关企业合作的遥感监测的信息,以地图的形式向农民朋友展示,把这些灾情的信息锁定在相关的地域。并且我们这些数据都是面向未来的,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够对未来进行预测,也让农民朋友提前采取一些防灾减灾的措施,把损失降低到最低。

  主持人:

  最初您介绍平台情况的时候,也说到平台建设速度非常快,几乎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可不可以请您介绍一下平台建设是怎么做到这么快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些什么?

  王小兵:

  这是部领导布置一件紧急的任务,同时我们也深感应对疫情很紧迫,特别是春耕生产,一年之计在于春,国家的粮食安全、农副产品的保障供给事关民生。所以说这件事我们认为是一项很重要的政治任务。

  当时我们就提出来,要发扬火神山医院的建设精神,我们再苦再累,没有在前线的同志辛苦,我们信息中心把这件事作为中心最重要的一件事,成立专门班子,举全中心之力,干了这件事。但能够在短短两三周的时间,把这个平台建出来、运行起来、使用起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近些年我们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包括数据资源的整合,包括对农业农村大数据的研究。还有更重要的是我们这几年建了一个农业农村的时空数据平台。也就是说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去叠加相应的数据,已经有一个好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让我两三个礼拜把它建出来,恐怕也是空中楼阁。

  主持人:

  这个平台的全称叫全国农业农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数据服务平台,它是目前基于疫情的防控,包括应对春耕生产的一些问题,来建设的这么一个平台,过一段时间之后,平台会被怎么处置?它是会继续使用,还是有什么其他的打算?

  王小兵: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这个平台目前的名字,可以说是有点应急之需。部领导已经很明确,“新冠肺炎”这几个字,在疫情结束之后就把它去掉。但是这个平台建起来不容易,所以按照部领导的指示要继续建好,更重要的是要把它用好、服务好。

  我们现在就已经开始着手对平台现在运行的一些情况,特别是不足进行调整。现在主要面对春耕生产,下一步要面对整个农业生产,一年四季春播、夏管、秋收,都贯通起来,这是一个考虑。第二个要更加的突出数据,要真正地把数据作为生产要素,让数据能够真正地发挥价值,真正地理解、准确地把握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的核心功能是对未来进行监测预警。同时还有大数据本身是一个绿色的技术,要在优化配置资源上面发挥作用。所以我们按照这个思路,这个平台,只是迈开了第一步。大数据的建设,乃至于平台的建设,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需要持续不断加强的工作。

  接下来我们现在已经锁定了一个近期的目标,争取在上半年推出这个平台的第二版,也就是把“新冠肺炎疫情”这几个字去掉之后的新版本。以后可能还会有3.0版本、4.0版本等等。总之,我们紧紧地围绕两个服务,辅助各级领导的科学决策,为农民朋友生产、销售做好服务。包括城市居民怎么买到放心的、优质的、可信任的农产品的服务。所以这个平台的功能,我们还要不断地完善、丰富、建设。

  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