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的交往,重在禮尚往來”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人與人的交往,重在禮尚往來”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大家好,我是桃桃的生活日記,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很認同“人與人的交往,重在禮尚往來”這句話。我們中國是一個講究禮儀之邦的大國,古人曰“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意思就是:自己給別人恩惠卻得不到回報,是不合禮的;別人給你恩惠得不到報答,也是不合禮的。

以前我們家有一個親戚,每次他們家有個什麼紅白喜事的,我媽就會提前準備好,把該有的禮數做到位。每次我媽去送禮的時候,親戚家的人都是喜笑顏開,說著些客氣的話。我媽會笑著說:“大家親戚要多走動著,越走越親,不走就不親了”。開始幾年,每逢我們家有什麼事的時候,親戚家還會回我們的禮。慢慢的,回禮回得少了,我媽也不是太計較的人,還是一如既往的做著該有的禮數。到後來,親戚家乾脆不回禮了,見著我們一家也是喜笑顏開的,好像不知道我們家已經給他們家送了好多次禮,而他家一次都沒回禮一樣。慢慢的我媽心裡就不舒服了,覺得自己送了禮,是對他們一家的尊重,而他們一次次的不回禮,是對我們的不尊重。後來我媽也不再送禮了,大家見了面也僅僅是打個招呼而已,再沒有以前的親熱勁。

我有個同學,在學校的時候關係很好,去哪裡都形影不離。後來進入社會都各自參加了工作,我經常打電話或者發信息問一下她的近況、和她的父母。偶爾有一次,我發現只要我不打電話、不發信息問她,她是從來不會打電話或者發信息問候我的。後來我想試一下,差不多兩個月沒打電話給她,居然她也沒打過我的電話,連信息都沒發過。我看了我們以前的聊天記錄,看到她每次回覆的都是“哦哦”、“還好”、“嗯”。原來一直都是自己“剃頭刀子一邊熱”。

人與人之間,禮尚往來是很重要的。要以真心換真心,不要光是索取,而不付出。對你的真心視而不見的人,沒必要付出你的真心。我們要懂得“禮尚往來”。

謝謝,我的分享就到這裡。





桃桃的生活日記


我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禮尚往來非常重要,它是建立友情的基礎,也是築固友情的橋樑。

有人說,禮尚往來是一種膚淺,是一種世俗,我不這麼認為。反之我認為有這種想法的人,極可別就是喜歡佔別人便宜的人,才會說出這樣的話。別人為他割肉,他也不放在心裡,遇到事情別人希望他撥根毛他也不樂意。這樣 “一毛不撥”的吝嗇鬼我們生活中真的遇不到嗎?就是自己沒有遇到,難道也沒聽說過嗎?

自己一毛不撥,還振振有詞的說禮尚往來是膚淺是世俗。《禮記》裡說,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總說我國是禮義之邦,幾千年前的古人都知道要“禮尚往來",要“投桃報李”,要“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等等這些禮義道理,我們當下的現代人如果都不知道“來而不往非禮也”的道理,那你受的禮義教育、做人道理都丟到千里之外啦。

有人說,禮尚往來是膚淺,是世俗,不要禮尚往來,只要在關鍵的時候能夠出手相助,那樣才是高尚。聽到這一句話我也只能呵呵,一個平時一毛不拔的人,一個極端吝嗇自私的人,他也不可能是一個高尚的人。在關鍵的時候怎麼能指望他無私相助,頃囊慷慨呢。

禮尚往來的初衷是增進彼此的感情,是兩個陌生的人之間搭建起溝通的橋樑,藉助禮尚往來,以最終達到真誠以待的朋友關係;同時,也是親朋好友之間鞏固親情友情的橋樑或載體,所以人與人的交往,禮尚往來非常重要。


丹陽老徐


我非常贊同這句話。古人說: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者,不可不學也。日常生活中,朋友之間也會聚聚會,雖然現在人們對吃飯喝酒已經無所謂了,但這是朋友間交往的一種態度問題。大家都知道,有的人並不是不懂“禮尚往來”,而是私心太重、錢心太重,待人接物的格調太低,總想吃別人的,佔別人的便宜。對於這樣所謂的朋友,不處也罷。禮尚往來,是相互平等的,這樣做不僅僅是對對方的尊重,更傳達了會進一步交往的信號。沒有平等,任何交往都不會長久。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漿。世間萬物都是相互的,種下善良就會收穫福氣,種下寬容就會收穫大氣,你給世界幾分愛世界會回你幾分愛。


一盞茶香坐天明


禮尚往來”在今天的現實意義是“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

筆者認為“禮尚往來”並非就是“互相送禮”的意思,所謂“往來”,應指“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往”,在溝通交往中,才會形成所謂的“禮節”。

古語中,禮尚往來,借指用對方對待自己的態度和方式去對待對方 。顯然,今人是曲解了“禮尚往來”之本意了。


你我放歌生活


認可這句話,人與人交往本身就是一種價值信息的交換,別人的給予,你一定要饋贈與別人!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平等對待,誰都不欠誰的!你想得到什麼,就應該付出什麼!

你想獲得別人的認可,就應該做出讓別人認可的事情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如果我們只想一味地索取,而不去相應輸出自己的價值怎麼可能會得到別人的認可呢?所以人與人交往,禮尚往來,彼此成就雙方,創造雙贏局面!


濤哥有約


人與人相處就應該理尚往來,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如果每個人都報著一個互尊互敬從不想貪佔,你今天給我百元千元萬元明天我必定還回,不論在任何場合下任何環境下,從不想佔別人的便宜,如果世界上每個人都是這種心態,尊重禮尚往來從不多要別人的分毫,世界應該是多麼美好。


遨遊暢揚


我贊同這句話。《聖經》裡有金句說:“你希望別人怎樣待你,你也要怎樣待別人”。其實這也是我的人生準則。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只有相互瞭解,相互尊重,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彼此之間才能交往的長久,否則一方總是太主動,付出太多,不管是精神上的或物質上的,而另一方總是被動,或要求過多,或索取過多,那麼雙方之間就不平衡了,久而久之,肯定交往是無法長久的。


熱愛生活的彭老師


非常認同,老話說“來而不往非禮也”,禮尚往來可以更好地維繫友情、親情。有些人覺得:跟不太熟的人需要送禮物,聯絡感情,親人之間沒有必要,我覺得這是不對的。


伊然150127679


認同,因為人世間就是親情主合體,你每天孤家寡人,誰也不撘理誰,關窗閉戶,你想想,凡人不交往,誰又能遷就你,所以世間就是禮尚往來,心裡有你,你有我,這樣才是美德,才能活的精彩!


用戶2791499174830


非常認同這句話,古人講禮尚往來,並不是說一定要給人送禮,這個禮是禮貌的意思,打個比方你去問路有禮貌態度好,對方一定會對你如實回答,還有跟朋友相處一定要禮讓三分,這樣必然會得到對方的尊重。所以說禮貌在前,必然禮尚往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