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小精悍的近距之王!世界最強十大沖鋒槍!

  衝鋒槍的設計需求最早來自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的塹壕戰上。當時無論是同盟國陣營和協約國陣營的士兵,都在尋求一種能在狹窄的壕溝戰鬥環境中進行高射速射擊的全自動武器,它們希望這種武器能夠擁有如同機槍一般的連射火力,但在同時體積也必須縮小到可由單兵攜帶並射擊,於是衝鋒槍應運而生。


短小精悍的近距之王!世界最強十大沖鋒槍!

  下面小編就帶大家看看世界上最強大的十種衝鋒槍:

  1、FAMAE SAF

短小精悍的近距之王!世界最強十大沖鋒槍!

  FAMAE SAF是一枝反衝作用操作,並以閉鎖式槍機射擊的擊發調變式衝鋒槍。該槍的原型是瑞士前西格公司SG 540突擊步槍系列,而智利國營輕武器工廠FAMAE在1980年代獲得前西格公司的特許生產權。

  該衝鋒槍一般而言就是採用SG 540的機匣重新設計出來的縮短版,但步槍原有的轉拴式槍機已經被一個簡單的反衝作用槍機所取代。SAF亦裝有空槍掛機,在最後一發子彈已經發射之後,由保持槍機開放的勾子與後退的槍機齧合並且保持開放狀態。相對的,機匣、槍托、前護木、扳機/擊錘組件和浮動式擊針的設計都是來自SG 540。

  上下機匣以及扳機護環是鋼製,而手槍握把和護木則都是由聚合物製成。兩手可靈活操作的保險/快慢機杆,以及可與SIG SG 552/SG 553的護木互換性,是最新版本之中的功能。舊式版本之中所使用的是其專屬的護木。

  9毫米口徑的彈匣是以透明塑料所製成的,從而允許可視地確定可用的剩餘彈數。其彈匣壁兩側附有彈匣聯接卡筍,其右側配有凸耳而左側配有相應的凹槽位,允許2個或3個彈匣不需附加其它裝置就可以很方便地並聯在一起以加快更換彈匣速度。而.40 S&W口徑的彈匣是由鋼製成,並具有30發子彈的容量。選擇器具有四個設置:保險、半自動、三發點放和全自動。有些型號則被製作為只有半自動的配置。

  FAMAE SAF目前是在智利武裝部隊和警察服役和出口;葡萄牙共和國國民警衛隊(Guarda Nacional Republicana,GNR)裝備了4,500枝各型號的該武器,以取代舊式衝鋒槍和部分G3戰鬥步槍在公眾秩序上的維護工作。

  2、Brugger&Thomet MP9

短小精悍的近距之王!世界最強十大沖鋒槍!

  2001年,經過美國911事件之後,布魯加&託梅透過市場調查,開始分析全球國際間軍、警特種部隊的需求,發現他們急需一款既能徒手射擊又能抵肩射擊,而且能夠用於隱蔽攜帶的小型微聲衝鋒槍。經過分析研究之後,便迅速投入力量開發。

  不過布魯加-託梅公司並沒有另起爐灶自行設計,而是向奧地利的斯泰爾-曼利夏公司購買了該公司已經研製成功但只是少量投放市場的斯泰爾TMP戰術衝鋒槍一事進行磋商,並且連同全部專利權、商標權和在世界範圍的生產權一起購買下來。

  布魯加-託梅公司再加上廣泛汲取來自警察、部隊的許多使用者的經驗,並且參考大多數如今還在市場銷售的衝鋒槍的結構,在TMP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了全面的改進以後的結果就是採用塑料機匣、槍管迴轉式閉鎖的MP9。

  MP9的設計充分考慮到人體工學,使用非常簡單,質量可靠,精確度高,可以在緊急時單手使用,最初設想是作為個人防衛武器,給非常規戰鬥人員例如軍官、炮兵、火車車組人員等使用。

  MP9的缺點是發射時火藥燃氣會在拋殼以後和拉動拉機柄過程中向槍後逸出,所以使用者需要配備防護眼鏡;而該衝鋒槍加裝抑制器以後射擊的時候,會導致火藥殘渣在機匣內堆積起來,因而需要經常擦拭。

  3、CZ “蠍”式Evo 3 A1

短小精悍的近距之王!世界最強十大沖鋒槍!

  2001年,三名斯洛伐克槍械愛好者設計了一款新型衝鋒槍,將其命名為“拉烏奇”(英語:LAUGO)。斯洛伐克ZVS公司看中了這款設計,並自2002年開始對其設計進行改進。2007年1月,捷克CZ公司和斯洛伐克ZVS公司達成協議,將設計方案與圖紙一併從ZVS公司購買過來進行改進。樣槍測試發射了35,000發彈藥,在聽取軍隊和執法機關方面專家的意見以後,對武器進行了進一步改進。2009年下半年完成改進設計,並在2009年布爾諾IDET展會上首次展出。隨後CZ公司再次聽取各取方意見,對武器再進行進一步改進。直到2012年,捷克CZ公司推出“蠍”式EVO3衝鋒槍。

  CZ蠍式EVO3採用了傳統的自由式槍機操作原理,設有半自動、三發點放和全自動這三種發射模式,採用擊錘迴轉式擊發方式,並採用閉鎖式槍機以確保射擊精度。理論射速為1,150發/分鐘,有效射程為250米。其帶有的空槍掛機裝置可使其發射彈匣內最後一發子彈後,槍機會自動後退並且保持開放狀態。

  4、MAC-10

短小精悍的近距之王!世界最強十大沖鋒槍!

  MAC-10(英語:Military Armament Corporation Model 10,意為:軍事裝備公司10型,正式稱呼:M-10)是一系列由戈登·B·英格拉姆於1964年為特種部隊而設計,開放式槍栓及反衝作用操作的輕型衝鋒槍(衝鋒手槍),發射.45 ACP或9×19毫米兩種口徑的手槍子彈。

  這是一種款簡單、低成本的設計、幾乎沒有可轉換零件的槍械,因此亦很容易製造和維修。MAC-10衝鋒槍(衝鋒手槍)槍族,例如其衍生型:MAC-11(M-11A1),MAC-10的.380 ACP版本;MAC-11/9(M-11/9),是由SWD(英文:Sylvia and Wayne Daniel)和Leinad所生產的一種長射程和短側面的小型9毫米版本。

  為了使用者能夠對抗大量敵人,MAC-10亦有著小巧和高射速的設計(MAC-10的每分鐘能發射1,090—1,145發子彈,MAC-11和MAC-11A1則是1,200發或以上)。但同樣地,其小巧的設計亦令其在全自動射擊時難以緊握,高射速令其控制變得困難。這些問題因素都令其無法成功地大規模在軍隊中裝備。不過,美軍特種部隊曾經在越戰之中少量裝備。

  5、貝雷塔 M12

短小精悍的近距之王!世界最強十大沖鋒槍!

  貝雷塔M12(Beretta Model 12,又名PM12)是由意大利貝雷塔在1958年製造的9×19毫米衝鋒槍,1961年開始成為意大利陸軍的制式衝鋒槍,亦是部分非洲及南美國家的制式武器,巴西及印尼獲授權特許生產。

  貝雷塔M12採用氣體反衝式設計,空槍重量為3.48公斤(裝彈後約3.82公斤),展開槍托後長度為660毫米,折起槍托後只有418毫米,M12採用環包槍膛式(Wrap-round)設計,槍管內外經鍍鉻處理,長200毫米,其中150毫米是由槍機包覆,這種設計有助縮短整體長度。M12可全自動和單發射擊,開放式槍栓射速為550發每分鐘,初速為380米每秒,有效射程為200米,後照門可設定瞄凖距離為100米或200米。M12有20、32、40發三種容量的彈匣。

  M12擁有三個安全系統:手動扳機阻止裝置;能自動令槍機停止在閉鎖安全位置的按鈕式槍機釋放裝置;及必須在主握把下以中指完全地按實的手動安全裝置(握把式保險)。

  雖然貝雷塔M12衝鋒槍本身並沒有獨創的革命性設計,但出眾的性能、低廉的價格與可靠的操作,在世界軍火市場仍佔有一席之地,有些使用過此槍的人都讚揚它容易控制、自然指向性好,而且結構緊湊、維護簡單。

  6、Heckler&Koch UMP

短小精悍的近距之王!世界最強十大沖鋒槍!

  HK UMP是由黑克勒-科赫(Heckler & Koch—HK)於1998年所開發完成的一款衝鋒槍,口徑有.45 ACP、9×19毫米以及.40 S&W可選擇,由於性能優異,後座力小,易於分解,現由多個特種部隊及特警隊採用。

  由於.45口徑的高制止力,美國的特種部隊開始換裝.45口徑的手槍,以取代制止力不足的9毫米手槍,不過,特種部隊的主要武器仍然是採用9毫米口徑的MP5衝鋒槍,使用MP5對付較為難纏的敵人時,常常無法進行有效的壓制,而且與手槍使用的.45 ACP彈藥不同,增加了彈藥後勤補給上的不便,於是他們希望能改用.45口徑的衝鋒槍作為制式武器,不過當時市面上並沒有適合特種作戰的.45口徑衝鋒槍,於是,HK公司開發了一款全新的,採用.45口徑的衝鋒槍—Universal Machine Pistol,簡稱為UMP,並將UMP於1998年送交試驗,在一連串的試驗之後,證明了UMP性能優秀,完全符合特種作戰的要求。

  UMP在設計時採用了HK G36突擊步槍的一些概念,並大量採用塑料,不僅減輕了重量,也降低了價格,不過UMP仍保持了HK一貫的優良性能和質素。UMP捨棄了MP5傳統的半自由式槍機,改用自由式槍機,並使用閉膛待擊方式,以確保射擊精度,並安裝了減速器,把射速控制在600發/分,不過在發射高壓彈時,射速會提高到700發/分。

  7、Heckler&Koch MP7

短小精悍的近距之王!世界最強十大沖鋒槍!

  1989年4月,北約組織提出在2000年後需要個人防衛武器的提案。正當比利時的FN公司研發FN P90衝鋒槍作為其個人防衛武器之時,德國的HK公司除了將MP5K改良,推出MP5K PDW之外,還提出新的無殼彈手槍作為新的個人防衛武器方案,完成了G11 PDW無殼彈手槍的開發,不過並沒有正式量產,此計劃最終被取消。

  直到1993年,英國皇家軍械公司(Royal Ordnance-RO)開始與剛被購入不久的HK公司展開一項新的PDW武器計劃,由RO負責研發新型彈藥,HK公司則負責研發新槍。2001年時,HK公司終於正式發表了全新的武器,HK公司一開始並沒有給它正式名稱,只稱為PDW,直到正式量產時才有了自己的名字,稱為MP7。

  計劃剛開始時決定採用4.9毫米口徑的彈藥,不過2001年正式發表的樣槍改為使用HK公司的4.6×30毫米口徑彈藥。

  MP7有以下的特色:

  由於與手槍相似的外型,射擊時射手除了可將槍托拉出抵肩射擊之外,經過訓練的射手更可以手槍的使用方法來射擊MP。

  槍身短小,所以除了自衛外,MP7適用於室內近身作戰及要員保護。

  與G36、UMP同樣大量採用塑料作為槍身主要材料。

  瞄準方式採用摺疊式的準星照門,不過也於上機匣裝上了標準的M1913導軌,允許使用者自行加裝各式瞄具。

  可選擇單發或全自動發射。

  彈匣釋放鈕設計與HK USP相似。

  可選配20發容量短彈匣或40發容量長彈匣,也有30發容量彈匣。

  為MP7特製的消聲器不會因為槍支經消聲而降低其精確度、貫穿力及射速。

  全槍只由三棵銷釘固定,射手只需用槍彈作為工具就可以完成MP7的大部分分解,較MP5及UMP容易。

  但是不適合常規部隊,因為它比起手槍來說就太貴了。

  8、FN P90

短小精悍的近距之王!世界最強十大沖鋒槍!

  二戰後,突擊步槍開始興起,衝鋒槍不再是戰場上的首選槍械,成為二線後勤人員的配備。

  二線後勤人員雖不在前線參與實際戰鬥,但卻是前線戰鬥人員的重要人力資源,故亦為敵方派遣特戰人員滲透和摧毀的重要目標。這使得美軍意識到需要為非前線戰鬥人員配備一款特別槍械用以自衛,讓非作戰人員未經長期訓練下也有能力應付配備突擊步槍以及軍用防彈裝備的敵方戰鬥人員的突擊。於是美軍請求軍火商FN生產滿足如下要求的槍械:

  重量輕,體積細小;

  容易瞄準,且後座力低,以提高命中率;

  高穿透力,在150m內能擊穿個人防護裝備(如頭盔、防彈背心等);

  結構簡單,易於隨時進行保養。

  FN意識到當時現成的子彈,包括手槍、步槍子彈也不能滿足個人防衛武器的要求,於是在1986年開始研發全新的子彈SS90及新款槍械P90,原型槍於同年10月試射,曾被使用於1991年海灣戰爭,至1993年共試產了3000枝。在P90推出時,世界上並無其他槍能達到個人防衛武器的要求。

  SS90子彈原是塑料彈頭,之後的SS190採用較重的半鋁半鋼製彈頭,並改短彈頭2.7毫米以配合FN研發的新手槍Five-seveN,使用SS190的P90彈匣也在1993推出。

  在2005年,FN公司推出P90的半自動版給民用市場,這款衍生型號為PS90。至2009年,全球有約40個國家和地區使用這款槍械。

  P90小巧而便攜,擁有高容量彈匣,使用的5.7×28mm子彈能讓其後座力低於手槍,這使得P90能作精準射擊,且在較近距離的射擊中威力卻足以擊穿手槍或傳統衝鋒槍所無法擊穿的防彈背心等個人防護裝備。P90使用頂置彈匣和無託設計,雖槍身短,但槍管仍有263毫米長,讓子彈出膛後有相當高的速度,且射速達900rpm。其採用的單純反衝結構設計較為簡單,提高了P90的可靠性,使其便於保養之餘降低生產成本。

  雖然這款槍械擁有其他槍械所沒有的眾多優點,但P90所使用的5.7×28mm子彈的威力較9毫米魯格彈小,且單價高昂。

  9、UZI

短小精悍的近距之王!世界最強十大沖鋒槍!

  烏茲衝鋒槍由以色列國防軍上尉(後升至少校)烏茲·蓋爾(Uziel Gal)於第一次中東戰爭後的1948年開始設計,1951年生產,在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爭中服役並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其後開始量產。

  當時的烏茲衝鋒槍是軍官、車組成員及炮兵部隊的自衛武器,亦是精英部隊的前線武器,六日戰爭時的以色列士兵認為烏茲衝鋒槍的緊湊外型及火力十分適合清除敘利亞及約旦士兵所建的碉堡。雷根遇刺案發生時美國特勤局特工Robert Wanko拔出一把烏茲,使烏茲的名聲大振。

  烏茲是一款有著簡單的結構及易於生產的衝鋒槍,該武器以其設計者烏茲·蓋爾的名稱來命名,雖然當時他表明並不希望以其名字作武器名稱,但這請求被駁回。

  烏茲衝鋒槍為全世界武裝單位廣泛使用,由於輕便、操作簡易及低成本令烏茲衝鋒槍成為一種十分有效的近戰武器,尤其是用於清除室內、碉堡及戰壕裡的敵人。由於體積小巧及容易維護,所以亦常見於機械化部隊,作為自衛武器使用。

  由於開放式槍機設計較易受沙塵影響,當擊錘釋放時,其退殼口會同時關上以防止沙塵進入機匣造成故障。在沙漠或風沙較大的地區作戰時,須經常分解清理以避免射擊時出現如卡彈等的情況發生,這種缺點在所有開放式槍栓的槍械亦有存在。

  10、Heckler&Koch MP5

短小精悍的近距之王!世界最強十大沖鋒槍!

  MP5的原設計來自在1964年黑克勒-科赫以HK G3的設計縮小而成HK54衝鋒槍項目。

  HK54其中5為H&K的第五代衝鋒槍,4解為使用9×19毫米子槍子彈,西德政府採用後正式命名為MP5,瑞士同年成為第一個德國以外用MP5的國家。由於高質素設計及高可靠性,MP5在推出後便成為了多國軍隊、警隊及保安部隊的制式衝鋒槍,而黑克勒-科赫亦不斷改良及開發更多、共120多種版本。在1990年後期,更推出了為特定用戶開發的10毫米Auto及.40 S&W版本(MP5/10及MP5/40),在1970年代至2000年,MP5系列更一直保持其用戶數量及衝鋒槍的領導地位。

  雖然MP5有高精度、後座力低及威力適中的優點,但MP5結構複雜,對維護保養的要求較高,單價也較高昂,所以多用於應用環境較佳的警用單位,而在同期于軍事單位的普及性則不如史特林沖鋒槍及烏茲衝鋒槍這類精度較低,但價格較低,維護保養容易的衝鋒槍。MP5使用手槍子彈雖然在可能發生的混戰或匪徒脅持人質的場面中防止誤殺隊友或人質,但無法有效貫穿防彈衣,而且射程不遠,難以應付較遠距離著防彈衣的敵人。

  哪一把才是你心中的Dream Gun呢?在下方留言告訴大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