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大火爐

一、重慶

中國三大火爐


1、簡介
50多年來,該地區7月平均高溫日為10天。大多數年份為“涼夏”,如1963、1970、1980、1982年,高溫日只有3天;1983、1985和1997年只有4天;1993年只有2天;1973、1986、1987年只有1天高溫。
2、現狀
分析武漢市1951-2006年氣候資料可發現,在過去的56年間,武漢6-8月的平均最高氣溫下降了0.2℃,其中最炎熱月份之一的8月下降最為明顯,下降了0.9℃。
二、武漢

中國三大火爐


1、簡介
根據重慶當地媒體發佈的消息稱,在近五百年中,重慶市平均10年有4年旱,是我國高溫伏旱的主要頻發區之一。該地氣象專家介紹說,重慶市從1924年開始進行氣溫的儀器觀測,其年平均氣溫變化趨勢大致經歷了“暖——冷——暖”三個週期。
2、現狀
。通過權威統計來看,進入2000年以來,重慶的高溫日始終是超過平均水平的。2007年,重慶綦江有39個高溫日。餘志豪教授告訴記者:“2008年6~7月,重慶氣溫仍然較常年偏高1℃左右。”而記者查閱當地氣象資料得知,重慶綦江僅7月就有18個高溫日出現。
三、南京

中國三大火爐


1、簡介
由於大氣環流的變化以及南京不斷的植樹造林,南京夏天的炎熱程度與江南、華南其他都市相比大為減輕,故已摘去“火爐”的稱呼。南京的天氣確實變涼快了,2008年不必說了,總共只有10個高溫日,其中三伏只有兩個高溫日,最高氣溫37.3℃。
2、現狀
南京年平均氣溫上升,但夏季氣溫卻在走低。數據顯示,進入2000年以來,南京高溫日沒有突破20個的,而在上世紀50-60年代,往往十年會出現3-4個“熱夏”,一年裡會有20天甚至30天的高溫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