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中的細節是如何反映出當時社會中的民族融合現象

導語:"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這首膾炙人口的北魏民歌,想必大家都聽過。我們一般認為,木蘭詩描述的是北魏時期與柔然的戰爭,這首詩中,我們能看到在少數民族政權下,漢族與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相互交融的場景。

木蘭詩的具體成詩時間已經無從考證,但是在木蘭詩開頭的"可汗大點兵"足以反映當時的兵戶制度,這一稱呼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以木蘭詩為代表的河洛民歌,形成於魏晉南北朝民族融合時期。這一時期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對原本的社會文明造成了重大的破壞,"毀滅是為了新的誕生",同時也產生了新的政治格局。因此在這一時期的民歌中具有反映社會現實的特性。

河洛文化圈作為黃河文明的核心,是最能反映當時社會變化,因此我們能通過河洛民歌來對這一時期的民族融合現象進行討論,找出民歌——民族融合,民族融合——民歌的之間的關係。

一、河洛民歌的時代背景

在秦統一六國以後,封建社會正式建立起來,雖然在這以後,改朝換代不可避免地帶來紛爭,但是總體上還是保持著大一統的局面。但是到了魏晉南北時期,原本的大一統局面遭到破壞,再次進入到大分裂時期,因此這段時期也被後人看作是

中原文明的"衰弱期"先秦也是大分裂時代,我們將其稱為"百家爭鳴",為何在說到魏晉南北朝的時候,要用上"中原文明衰弱期"?這是因為這一段時期,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建立起大大小小的少數民族政權三十餘個。

《木蘭詩》中的細節是如何反映出當時社會中的民族融合現象

河洛民歌代表作——《木蘭詩》

但是在整體的中國文明史上來看,是自由力量的掙脫,是文化從統一的枷鎖中解脫的體現,在文明史上留下的絢彩一筆。從文化上看,這一段時期少數民族文明與中原文明相互交融,在動盪亂世下各種文化爭相輝映,是一個重要的社會類型轉換期,伴隨的是文化的高度發展;在政治上看,這一段時期誕生的幾個重要的思想體系,影響到後世士人對治世經學的世界觀、價值觀。

1.融合與突破

魏晉南北朝大約持續了將近四百年的時間,其中大一統朝代(西晉)只持續了二十六年,在餘下的三百年時間裡,都是處於大分裂時期,相比於先秦長達二百餘年的大混戰,這段時期才是真正的"戰國"。

《木蘭詩》中的細節是如何反映出當時社會中的民族融合現象

這段時期政權更替頻繁

這段時期由於政權的頻繁更替,因此在思想上的變化也極為激烈,文化更是呈現出驚人的爆發趨勢,中國封建社會第一次對"自由"產生了認識。這段時期由於參與"中原爭奪戰"的國家實在是太多了,政權之間的更替也極為頻繁,由於當時中國對周圍各國的影響力較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東南亞區域的混亂(當時的越南、朝鮮與中原關係密切)。

《木蘭詩》中的細節是如何反映出當時社會中的民族融合現象

河洛文化圈中的文人

另外,當時入主中原的大多是北方遊牧少數民族,因此"禍從北來",居於河洛文化圈內的百姓紛紛南下江南逃亡,這也是我國封建時期全國性的首次人口大規模遷移,"當原本居於文化中心的人們南下時,就會將文明的種子沿路播下。"

2.洛陽——漩渦中心

西晉在經歷八王之亂以後,顧不得北邊的少數民族,因此給了匈奴、鮮卑、羯、羌、氐等少數民族入侵的機會。西晉滅亡的標誌性事件是洛陽失守,但為什麼要以"洛陽失守"為時間節點,而不是其後的"晉懷帝"被俘?

《木蘭詩》中的細節是如何反映出當時社會中的民族融合現象

被匈奴俘虜後,學狗叫的弱晉晉懷帝司馬熾

這就引出了我們接下來要講的話題,河洛文化的"華夷之辨"。但是當時還沒有"華"、"夷"的說法,但是當時中原文明的優越感給漢族帶來了文化上的自負,由此產生了對其他民族的蔑視,尤其是在"中國"的概念提出以後,以洛陽為文化——政治中心,成為了當時華夏引以為榮的自豪。

因此在後來的少數民族向中原推進的過程中,洛陽就被當成了爭奪的中心,認為"得洛陽者為天下主",即便洛陽對於戰爭的勝利沒有實質性的戰略價值,也會不付代價的進行爭奪。

《木蘭詩》中的細節是如何反映出當時社會中的民族融合現象

權力來源的正統性,是封建社會中極為重要的一項

為什麼如此大動干戈地去爭奪洛陽,甚至還要付出慘重的代價也在所不惜?雖然在歷次的爭奪中,洛陽遭受了重大的破壞,已經不具備作為都城的功能,但是洛陽還是具有文化中心的重要地位,畢竟"天地之中","中國"的地理象徵就是洛陽。

為什麼漢武帝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是因為其能為君王的正統地位作出解釋,因此在封建社會中,最講究的就是"名正"而"言順",既然想奪得天下,那就必須要在"名義"上佔據主導地位,在地理上也要奪得"天子之地"的洛陽,才能成為真正的霸主,才符合"中國"的概念。

這也是為什麼要以"洛陽失守"作為西晉滅亡的時間節點,因為洛陽的失守,對於西晉來說,是失去了首都,但是在政治上來說,是失去了國家的中心,也就意味著這個國家名存實亡,例如徽宗被俘虜,殘餘勢力南遷至江南,建立起新的政權"南宋",但是史學界中就對於"南宋"政權的正統性作出了質疑,認為南宋是"小朝廷"。

《木蘭詩》中的細節是如何反映出當時社會中的民族融合現象

南宋小朝廷

但是今天我們的重點並不是宋代,因此也就不再展開去說。

言歸正傳,也正是如此,對於洛陽的失守,中原文明在接下來長達三百餘年的時期算是暫時退出文化中心的舞臺,但也為"中原文明"與"夷族文明"的平等交流打下了基礎,為民族融合打開了交流的大門。

二、南北民/文風

在南北朝時期,這一時期上接東晉十六國,下接隋朝,以秦嶺——淮河為分界線南北對峙,南北雙方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風俗習慣上各有差異,因此在社會風貌上也有著許多不同。接下來我們將會分開述說。

《木蘭詩》中的細節是如何反映出當時社會中的民族融合現象

自古江南多才子

首先是南朝,南朝位於江南地區,

自古"江南出舉人",這句話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依據的,南朝多文人世家,在社會風俗上比較崇尚雍容華麗的風格,在文風上也偏向於華麗藻詞,因此尤為喜愛駢文。

《木蘭詩》中的細節是如何反映出當時社會中的民族融合現象

當時的科學著作《齊民要術》

而北朝則是多胡人,少數民族(包括漢化的少數民族)較多,因此受到的少數民族的風格影響,文風比較粗狂,但是在科技成就上造詣不淺,出現了《齊民要術》以及《水經注》此等科學著作。

南北雖對峙,但是文化方面卻在不斷的融合,在這一時期,就出現了許多的民歌。同樣,民歌也分南北兩種,風格上與各自所在地區的文化、政治、經濟相關。南方因為重文風,文人喜愛抒發自身情感,歌頌生活,因此南朝的民歌多戀歌,善於表達個人情感;而北朝文人性格粗狂,與少數民族融合時間較久,因此北朝民歌風格較為淳樸,注重記錄生活,尤其北朝民歌處於民族大交融的社會環境下,對於我們瞭解魏晉南北朝的民族融合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木蘭詩》中的細節是如何反映出當時社會中的民族融合現象

東漢時期的五胡

東漢末年,社會動盪,為了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東漢向少數民族徵兵,但是隨著王室勢微,無暇顧及位於北方的少數民族,因此在軍中盤踞的少數民族政權經過上百年的融合以後,也學習到了漢族優秀的文化,而那些仇恨中原政權的匈奴、鮮卑、氐、羌、羯族人,開始聚集在一起,成為了"壓死駱駝的另一根稻草"。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在這長達百年時間的融合中,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與中原越來越接近,這不僅體現在日常生活上,還有文化、政治等重要領域。

三、民歌中反映的民族融合

在木蘭詩中,我們便能看到這種"成果斐然"的融合。前文提到,木蘭所處的時代,大概是北魏時期,為了攻打柔然,"可汗大點兵",這裡反映了當時的兵役制度——兵戶制度,而這一制度並不是北魏獨創的,而是沿用曹操所創。對於這一制度,南北兩朝都有繼承,但是南朝尚文,因此在北朝,兵戶制度繼承的較為完好,並保持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在木蘭市詩中,"旦辭黃河去",這意味著木蘭住的地方是黃河。大家想一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項重要措施是什麼?不就是把少數民族南遷嗎。河洛文化圈作為黃河文明的中心,一直被作為兵家必爭之地,因此這裡也成為了交戰的中心,多年的戰爭也使得這裡夷為平地。在北魏政權建立以後,便著重發展此地,希望重現往日之風,因此有了軍戶南遷入洛的政策。

大家看看篇頭中的"可汗",在看看篇尾的"天子做明堂",就會發現木蘭詩時而稱"可汗",時而稱"天子",那麼究竟應該是"天子",還是"可汗"?其實都是一樣的,就像我們將自己的父親稱"爹",時而稱"爸"。

《木蘭詩》中的細節是如何反映出當時社會中的民族融合現象

"爹"和"爸"是一樣的,同理可鑑

但是中原政權的統治者才會稱自己為"天子",那為什麼少數民族政的統治者"可汗"也要稱自己為"天子"?這就事關遷都洛陽的孝文帝,孝文帝在遷都洛陽以後,實際上就是接納了中原文化中的優秀部分,將"禮""樂"等制度加以繼承,因此在身份上,也就接受了"天子"這一稱呼。

在木蘭詩中反映出生活方面的細節,大家也不要忽視。在花木蘭從軍返家後,脫下"戰時裳","著我舊時裳",並對鏡貼起了"花黃"。大家注意一下這裡的"花黃"是古代女子間流行的一種妝容,是用金紙剪成花、鳥、等形狀貼在額上。但是這種妝容最開始時,僅僅在中原流行,因此花木蘭的"貼花黃",實際上反映的是民族融合已經反映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四、胡漢結合的民族文化

包括木蘭詩在內的北朝樂府民歌都是屬於橫吹曲的一種。有人可能會問了,什麼是橫吹曲?橫吹曲,就是在這一時期,北方民族在馬上演奏的一種軍樂,正所謂"橫刀立馬",鼓角(演奏橫吹曲的樂器)自然是要橫著吹,才有氣勢,故名"橫吹曲"。

但是橫吹曲最早並不是出現於南北朝時期,早在漢武帝時期,胡人就已經有這種軍曲演奏形式,其中最具代表者為北狄。

後來經過民族融合,這一奏樂形式被中原文化吸收,由南朝梁樂發揚光大。前文提到過,北朝的民歌最擅長描述社會現實狀況,因此在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很多描寫遊牧生活的民歌,我們也因此能從中對當時的社會狀況有所瞭解,從而透視民族融合。

但是北朝早期民歌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語言極為簡單、淳樸,這是由於北方少數民族多的緣故,在文化等方面比較薄弱,因此我們很容易就在歌詞內容上判斷出。

但是後來發展的北朝民歌,在歌詞內容上越發豐富起來,並對大分裂時代所帶來的戰爭發起了感慨,表達生命,情感思緒的作品也越來越多。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時期的民歌,其中不少優秀民歌的歌詞出現了難度較高的詞彙,這個證據表明,當時民族融合的程度已經到達一個新的階段,在對於文字理解的程度,已經與漢人無異。

結語:在民族融合方面,不管是在那個朝代,都不會落伍,因為這是時代所需要重視起來的問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少數民族雖然與漢族之間不斷鬥爭,但同時也在相互妥協,各個政權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民族融合的政策,只不過在孝文帝時期展現的更加的豐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