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孙悟空是不是真的在《真假美猴王》就被如来佛祖给灭了,然后让听话的假悟空去取经?

曹孟德青梅煮酒论英雄


有人说《西游记》里真假美猴王这段,最后被打死的是到底是孙悟空还是六耳猕猴?恐怕只有佛祖自己心里清楚。但从《西游记》的一些细节不难发现,打死的其实是孙悟空,后来跟唐僧取经的是六耳猕猴。

首先孙悟空从大闹天官一直到后来跟随唐僧西天取经,虽然本事很大,但总让人头痛,但凡有机会不用他,就会把孙悟空踢开,大伙都不喜欢他。六耳狝猴可就不一样了,书中描述六耳猕猴:知前后万物皆明。就是说六耳猕猴什么都知道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什么都瞒不过他。后面的事他都知道。

所以六耳猕猴就是如来佛祖留下的孙悟空的替代人,孙悟空一路上对唐僧不怎么合得来,对如来佛祖,太上老君,观音菩萨都不怎么尊重,这么不听话的一个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花果山了。如来佛祖只好又培养了一个六耳猕猴以备不时只需。真假美猴王也许就是佛祖自己导演的一出戏,就这样把孙悟空给替换掉了。

真假美猴王之前孙悟空总给唐僧闹,唐僧总念紧箍咒,真假美猴王之后,孙悟空和唐僧两个人之间在没有闹过,也再没有念过紧箍咒,一路平安到达西天,孙悟空就像是换了个人似得,其实后来的已经是六耳猕猴了。

可怜孙悟空一路降妖除魔,却被佛祖悄无声息的弄死了,这就是不听话的下场。





张继劳


齐天大圣孙悟空,开天辟地之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改生死,闯天宫,却逃不出如来小小的手掌心,在取经路上竭尽所能护唐僧,取西经,最终成为斗战胜佛!为什么说孙悟空已经早早的被如来佛祖给弄死了呢?请听在下娓娓道来。

  一今天闲着无聊又翻开了《西游记》大体看了遍,一重大发现,吴承恩竟然在《西游记》有一重大伏笔……其实孙悟空早就被如来佛祖在《真假孙悟空》这一回中整死了!  看《西游记》第五十七回,说是“六耳猕猴”化作孙悟空的摸样,伤了唐僧,后又和孙悟空大打出手……这位假孙悟空,实力不用多说了吧,和真孙悟空一般无二,大战孙悟空,闹到上天入地下海。在唐僧那:念紧箍咒,两个都喊疼,自然看不出哪个真假;到天宫:拖塔天王拿照妖镜照,也看不出;又到观音那:观音也看不出。最后到幽冥处阎罗那,经“谛听”听过之后,“谛听”却说:“我看出来了,却不敢说”,最后还是如来老佛爷道出六耳真身并用金钵盂罩住,才被孙悟空一棍子打死。这是整个故事,看似很简单,很完整,不过,这是一个天大的伏笔。  咱现在先假设一下,被打死的那个是悟空,活的那个是六耳猕猴。我这不是胡说的,是有道理的,一下是我的一些理论:一、六耳猕猴和孙悟空一模一样,谁也看不出来,就算如来骗大家说六耳猕猴就是真的悟空,而这个谎言,也只有如来知道真相,真正的孙悟空,他只是个哑巴吃黄连。

  二、六耳猕猴很有可能是如来安排的一个托儿,大家都知道,孙悟空是个叛逆者,而如来是西天的最高统治者,哪个统治者会允许一个叛逆者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再加上,大家都知道的,孙悟空一向不敬重如来。所以如来会想方设法消灭孙悟空。当然不能明白着把孙悟空直接杀了,所以才出现一个一模一样的悟空,杀孙悟空于无形。而这个也是有证据的。

  1:比如在地府里面,经“谛听”听过之后,“谛听”明知道真假,却不敢说,其想法肯定不是怕两个悟空大闹地府,而是这个六耳猕猴有很强大的后台,那就是如来。所以,“谛听”自然不敢说出真相。

  2:其次,可以证明“谛听”不是真正的怕二猴大闹地府的原因还有一个,大家都知道,当时在场的还有一个法力很强的人,当然,不是阎罗,阎罗和这人比,是天壤之别,这人就是“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何许人啊,是佛教四大菩萨之首,与观音、文殊、普贤齐名,可见此人厉害。既然有这么厉害的佛门中人在此,难道“谛听”还担心这两泼猴会闹了地府不成?

  三、大家都知道,孙悟空的师傅是“菩提祖师”,“菩提祖师”何许人?《封神榜》上有个线索,就是“混鲲祖师”的徒弟,而恰巧,“混鲲祖师”弟子无数,而让他最得意的两大弟子,便是如来(又名“接引道人“)和菩提祖师(又名“准提道人“)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两位圣人是同门师兄,且《封神榜》中曾经略提到过,说二弟子准提道人(也就是说菩提祖师),其间不知与接引道人(如来)间发生了什么变故,却神秘消失,从此再不闻踪迹。这是一个很有力度的线索,证明二人之间有矛盾。  然后再回到孙悟空,而孙悟空又恰巧是菩提祖师的徒弟,如来见到昔日仇人的徒弟,又有翻天覆地之本领,不想方设法除之更待何时?

  四、西游记上讲述了孙悟空在菩提祖师处学了一身法术之后神通广大。而恰巧,和冒充孙悟空的六耳猕猴却也拥有和孙悟空一模一样的法术,甚至连长相声音装的都完全一样?这是巧合吗?大家都知道孙悟空只学个72变和筋斗云都学了几年,六耳猕猴不可能不学就天生就有这本领吧?肯定有和孙悟空同门出处的高人指点,自然菩提祖师不会在此之列,因为老人家既然有了孙悟空这样有情有义的徒弟,难道还要在造出一个六耳猕猴来和孙悟空对着干吗?所以,指点六耳猕猴来和孙悟空对着干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菩提祖师的同门师兄,如来。

  五、再回到《西游记》第五十八回,话说,二猴打闹到如来这里要如来辩个真假……如来却对众佛说:“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经如来这么一说,众佛知道了,原来天下众生中还有这么一个叫“六耳猕猴”,而西游记的读者们却忽略了如来的这一句话里的一个线索:如来说的意思是,此猴和孙悟空不同,孙悟空是“灵明石猴”,同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而六耳猕猴是“知前后,万物皆明”。很厉害吧,竟然知道过去和未来发生的一切事。这是一个很大的破绽!!!既然六耳猕猴知道他的未来将要被如来制服,被孙悟空一棒打死,他为什么还要和孙悟空到如来处辩真假,那不是自讨苦吃吗?所以只有一个可能,如来早都把事情安排的妥当,在他的说明下,让众佛都以为六耳猕猴就是“真悟空”,而真正的悟空,却被当成了“六耳猕猴”被如来制服,然后被一棒打死。  而当“六耳猕猴”被打死之后,一向慈悲为怀的如来却没一点怪罪之意,只是合并双手,道了句:“善哉,善哉!”大家都知道,以如来的本领,当“孙悟空”想要一棒子打死“六耳猕猴”的话,如来想要出手相救,是何等的容易,可见,如来本意就是想让他死。而“六耳猕猴”本无太大的罪过,也就是和孙悟空大闹了下,一向慈悲的如来何必要让他死呢,想当年孙悟空闹了龙宫,闹了地府,闹了天宫,如来都还没让他死呢,怎么“六耳猕猴”这么一个小小的错误就要必须死呢?这里面肯定有隐情。所以那个隐情就是,如来是真正想处死的是孙悟空,而被一棒子打死的,却恰好是真正的孙悟空。

  六、大家会以为,孙悟空不是已经被生死薄删除了名字,又吃了那么多蟠桃和仙丹,早都可以长生不老,也有了金刚不坏之躯,怎么能这么容易就给打死了呢。这个也许就只有如来自己知道了,  大家可以想象,如来既然当年有能力把孙悟空压打五行山,现在虽然杀不了孙悟空,当然也肯定有办法让孙悟空永远消失的活着。

  七、又回到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这。西游记里曾经记载,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之后,惹了一大堆麻烦只好跟着唐僧西天取经,遇到困难又回去找他师傅“菩提祖师”的时候,“菩提祖师”早已不见踪影,只是和孙悟空隔空说话,并不见面。这是为什么呢?想必孙悟空用“菩提祖师”所教的本领大脑天宫之后,如来必有察觉,肯定会发现此七十二变和筋斗云正是同门法术。刚才我也说过了,菩提祖师和如来曾经因为一些矛盾,后来菩提祖师隐居了。如果如来看到孙悟空的本领后,肯定便知此本领肯定是菩提祖师所受,自然要追寻这个消失已久的仇人。所以,菩提祖师得知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为防止不必要的麻烦,也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而话又说回来了,菩提祖师本领并不亚于如来,这个可以从《西游记》第八回看出,其中有一段,如来说:“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大家注意了,如来说,“西牛贺州,虽无上真”,这恰恰说明,菩提在西牛贺洲传道能逃过如来法眼,说明菩提不比如来差。

  八、大家发现没,在真假美猴王事出之前,孙悟空并不完全都听唐僧的话,甚至有时候,还闹个小矛盾,导致唐僧只好念紧箍咒,典型的一个 叛逆者形象。可自从真假美猴王事出之后,孙悟空从此保护唐僧安安分分。而以此事可以看出,孙悟空前后可判若两人。不排除,孙悟空已被如来利用六耳猕猴一战中,安安静静、无人知晓的收服了。  编后语:原来这才是历史的真相!我们的童年都被如来佛祖这位高深莫测的仙家欺骗了!伤不起啊!哈哈,纯属开玩笑,西游记的粉丝们不要介意~~





格林斯徐


真假孙悟空 【二心】假的孙悟空是孙悟空的心魔,就是说根本不存在假的一说,可以分析下原因

【原因一:】孙悟空的初衷就是不想去取西经,但是受到观音菩萨的施压和紧箍咒的压力,所以孙悟空在去取的西经,初衷是被逼迫的。

【原因二】:孙悟空一路上被唐僧冤枉念紧箍咒,甚至赶走,再加上孙悟空心魔未定,于是心理因素就慢慢的不满,

【原因三】: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500年,受尽了太多委屈,一路上在加上猪八戒的挑拨离间唐僧的无知,限制了他的本能的自由,在加上前面两个原因,最终心魔战胜了本性。

如来佛祖也说过【看那边二心的打过来了】说的就是孙悟空的心魔,不服气这样分析的网友可以参考下【如果非要说一个事真一个是假 那么问题来了,观世音菩萨这种等级的大仙为什么也看不出来?】照妖镜也看不出来?真假美猴王中根本没有真假,更加没有说如来佛祖打死的孙悟空是真悟空,原因就是孙悟空不听话,看到有人这样分析总觉得是个傻屌一样,真相只有一个 那就是假的就是孙悟空的心魔,说来说去都是孙悟空自己,不接受反驳


你应该知道你是那样美


那个假孙悟空本来就是真孙悟空的执念化身出来的,是他身上的一根毫毛,如来点化了悟空,他的执念消失了,孙悟空还是原来的孙悟空,没有假的代替一说,都是他自己。


菱美吕


故事的楔子在于有人说,真假美猴王就是一个掉包计。干掉真悟空,留下听话的假悟空。

原先我以为悟空打破盘中暗谜后,三更夜访菩提老祖,说“此处无六耳”说的是反语。

现在想想,源头还要从更早的悟空取名说起。

悟空的姓来自“长得像个猢狲”。古月为老,不可化育。故取字姓孙。悟空的名来自“鸿蒙初辟本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这姓,也是指性。不是性别的性,而是指脾性,尽性知命的性。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悟空的性是什么呢?原文中已经说了。

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什么?”猴王又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祖师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什么?”猴王道:“我也无父母。”

这时候的悟空无性,也无姓(原文用的猴王),属于善恶的混沌期,没有善恶美丑之分,也是所谓的“如婴儿之未孩”。按王阳明的四句教,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而一旦有了名字,就有了名利心,有了你我之分(名字就是为了将我和其他人区分开来)。之后的悟空就像是吃了夏娃的苹果,有了善恶之心,有了美丑好恶,也有了凡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悟空学了变化之术后在同道面前卖弄本领就是一证。)

别了此师父,悟空在两界山拜完唐僧后的一章(第十四回)叫做“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心猿指的自然是悟空,意马就是后来的白龙马。(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收服悟空之后,不是收服二师兄八戒,而是白龙马。说明心猿意马是一起的。)

说完心猿,我们来看看六贼。

那人道:“你是不知,我说与你听: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悟空笑道:“原来是六个毛贼!你却不认得我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你倒来挡路。把那打劫的珍宝拿出来,我与你作七分儿均分,饶了你罢!”

这六个盗贼叫做张三李四,我能理解。叫做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我就不能想是不是包含着其他的意味。

般若波罗蜜多有言: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六贼就是指人的六种感官,六种欲望。所以上文中,孙悟空对六个盗贼说,我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我是我的欲望的主人公。

儒家有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眼睛喜欢看好色,耳朵喜欢听好音,鼻子喜欢闻好香,舌头喜欢尝好味,意念喜欢得其所欲,身体喜欢无忧无虑,这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生的动力。但是,如果这些欲望超过了界限,就是魔障。

孙悟空在第一个师父菩提,有了六欲;在第二个师父唐僧那,去了六贼。心猿归正,六贼无踪。这六贼去了哪?谁也不知道。也许是比克大魔王,也许是恶人布欧,也许是黄发兰奇。

孙悟空和六耳猕猴从天庭达到地狱,在去往西天。如来说了一句话:你看那二心争斗而来。

说的不是二人,也不是二猴,而是二心。

心,在西游记中有特别的意味。

比如说,菩提老祖的福地叫做“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指的是人的心,斜月三星,指的也是人的心。

所以这二心争斗而来,其实只是一个孙悟空,一个是正心诚意的悟空,一个是六贼蒙蔽的顽空。而后孙悟空打死了六耳猕猴,就说明孙悟空真正去除了六贼,修成了正果。孙悟空已经得道成佛了。

鸿蒙初辟本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打死六耳猕猴的,只能是孙悟空。

后来师徒四人一马,只有两人成佛了。一个是唐僧,一个是悟空。

那么,唐僧是什么时候成佛的呢?

在西游记第九十八回,坐无底船一段。

那佛祖轻轻用力撑开,只见上溜头泱下一个死尸。长老见了大惊,行者笑道:“师父莫怕,那个原来是你。”八戒也道:“是你,是你!”沙僧拍着手也道:“是你,是你!”那撑船的打着号子也说:“那是你!可贺可贺!”

心为形役。肉身一死,金身不灭。

有人问,如此说来,孙悟空得道成佛倒还在他师父唐僧前面。

是的。西游记中,孙悟空曾两次给唐僧讲解经书。

讲的就是《心经》。心中有佛,灵山就在脚下。

八戒对沙僧说:凭他也会讲经。

唐僧说,悟空讲的是真经。


一条狗的一生


所谓《真假美猴王》,三界唯有如来一个人能辩认!

所以,佛说真,不真也真!佛说假,不假也假!

假作真时真亦假!

,真作假时假亦真!

如果想知道真假难辩,须将如来拘来!施行老虎凳,灌孟婆汤……极尽人间刑罚,让他招供!

唯有如此,岂有它哉!!!




主天安


太有道理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