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心中不曾住著一個少年維特

墾利圖書館

也許你沒有聽說過“狂飆突進運動”,但你一定知道歌德和他的那部經典作品《少年維特的煩惱》。


聽書 | 誰的心中不曾住著一個少年維特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於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德國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學家,也是世界文學領域一個出類拔萃的光輝人物。代表作有《少年維特的煩惱》,《浮士德》等。


解放與自由

人類永遠的追求


1760年代晚期到1780年代早期,德國新興資產階級城市青年,發動了一次名為“狂飆突進運動”的文學解放運動,矛頭直指封建等級觀念和封建制度對婚姻、對個性的束縛,是德國的進步青年對封建專制制度的一次激烈反抗。

聽書 | 誰的心中不曾住著一個少年維特

他們崇尚自然,追求主觀情感的抒發;他們要求個性解放,思想自由,採取多種形式對社會醜惡現象進行抨擊和揭露;他們歌頌生命,歌頌自由,讚美愛情。《少年維特的煩惱》正是誕生於這一背景下,極具時代性。


誰的心中

不曾住著一個少年維特


他重視我的智慧和才華遠遠大於重視我的心靈,我的心才是我獨一無二的驕傲,唯有它才是一切的源泉,一切的力量,一切的幸福,一切苦惱的源泉。唉,我所學的,別人也能學到 —— 唯有我的心為我獨有。

——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


維特的煩惱,一半來源於求而不得的愛情,他喜歡一位少女,對方卻已經訂婚,他只能帶著深情悄然離去。

另一半則來源於屢受打擊的事業,他努力工作,但貴族等級森嚴的社會使他飽受白眼,最後憤而辭職。回到曾經熟悉的地方,卻發現早已物是人非,在深深地絕望中,維特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結束了自己的煩惱。


在痛苦中反思

是結束煩惱的最好方式


少年維特的煩惱,是一個時代的煩惱。而身處快節奏生活中的我們,何嘗不是承受著我們這個時代的各種煩惱?

我們埋頭於手中的事物,汲汲營營於眼前的得失,軀體忙碌不堪,靈魂卻無暇思考。理想、信仰、精神,這些字眼越來越空洞……

聽書 | 誰的心中不曾住著一個少年維特

但平庸不是生活的本質,痛苦也不是我們的軟肋。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直面自己內心的恐懼,也從別人的痛苦中反思自省,才是結束煩惱最好的方式。


《少年維特的煩惱》

聽書 | 誰的心中不曾住著一個少年維特


歌德一生寫了數以千計的詩歌,十數部戲劇,數量眾多的長短篇,以及大量的散文,書信以及日記等。《少年維特的煩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作品。

主人公維特對綠蒂的愛情是故事的主線。歌德以書信體的形式,描寫了維特跌宕起伏的感情波瀾,在抒情和議論中真切、詳盡地展現了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變化。他將維特的愛情與生活放置於當時的社會背景中,揭露和批判了陳舊的封建階級制度,熱情地宣揚了個性解放和感情自由。


聽書 | 誰的心中不曾住著一個少年維特

(識別二維碼聽書)

聽書 | 誰的心中不曾住著一個少年維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