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不讲课,让学生讲合理吗?

冬日1999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提问。

其实不知道你的这个提问是指老师一直都不讲课,都由学生来讲,还是某一节某一桥段老师安排给学生来讲,一个是经常性的,一个是偶尔的,那么性质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是某一桥段由学生来讲,我觉得就很合理,因为现在很多老师都会用这样的方法来带动学生。

针对桥段,我来说下由学生讲的主要几个目的和初衷:

第一,带动学生的参与度

传统教育的模式一直都是老师作为传输者,学生作为接受者,但在现在发现现在学生的注意力越来越难集中,对学习的热情与参与度也大大下降,传统一味的理论课觉得课程的枯燥无味,所以很多老师为了能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程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老师会选择某一章节或某一知识点来作为学生发挥的课程,让学生来讲解,以此带动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中。

第二,加强学生的动手及表达能力

让学生来讲课,一是能鼓励学生能自己查找资料、总结资料的能力,二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去网络、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然后用PPT的方式将其理论内容展示出来,这些都是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了解所学的科目内容,因为自己弄出来讲出来的东西,必须要熟悉,才能清楚的表达出来,所以这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锻炼。


第三 也是为了增加学生上课的一种紧张感

毕竟课堂的时间有限,不可能让每个人都上来讲一个内容,所以我们只能在班级中选取个例,这个个例的选择方案就有很多,比如上课期间一直表现不好的,或者经常调皮的,那么在抽取这些人的时候,内心都会有波澜,怕自己被抽中,所以也会刻意的去表现好自己,所以也是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所以只要不是一直都是由学生来讲,针对性的课程内容,让学生来发挥,其实对学生能力也是一种提高,也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加熟悉自己学习的内容。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谢谢。


爬梯上的BIMer


关于这个问题,我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在我读高中的时候,我们最喜欢的老师是语文老师,他有很多其他老师所没有的教学办法。例如讲到话剧戏剧章节时,会直接让我们分组选择片段进行话剧表演;讲作文时,会选择几个写得好以及不好的同学来分享自己的写作。我记得有一次,班上有一个同学,就作文中标点的使用就大谈了半节课,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排名一直在年级数一数二。



举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说明老师不讲课,让学生讲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至少在我看来,老师绝不会仅仅是因为自己懒,才会让学生去讲课,这是一个基本的职业道德的问题。)


现在有很多新兴的教育模式,而且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实践落地。比如翻转课堂,实践教学等,这种模式很大地转变了一种传统教育的观念,就是将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老师在课程中是引导角色。


注明的金字塔学习原理显示:主动学习的效果是被动学习的5倍以上。

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老师让学生讲课,对学生个人来讲,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他所吸收和理解的远比听老师简单传授来得深刻。对于自己不足之处也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对于老师来说,能更加了解学生和发掘学生的潜力。


总之,学生讲课是一种正面的教学方式,对学生锻炼和老师教育来说意义挺大的。


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浅薄看法,不足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正。欢迎大家一起沟通交流。


优鸿利分享


这种授课的方式,叫做翻转课堂。

正巧我的班也是用的这种教学模式,那么就用我的实际经验来谈谈吧。

好处:第一,我将我的班分成了八个教学小组,每个组里面有一个总组长(组内成绩最好的)有七个副组长分别是七科的教学小老师。你会发现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小老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一份责任在其中,也就是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教学之中,这样相比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能够更大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我在小老师讲课之前会吧这节课要讲的重点集中统一的教授给小老师,也就是我会提前给小老师上一节简单的课(利用课余或者自习时间)而在教学组讲课的时候我会在班上进行走听,随时监督小老师讲授的情况,做出及时的应对。第二,这样可以极大的方便老师的管理,实际上作为班主任只需要管理好八个总组长就可以了,再由他们去具体的管理其他七个组员,而总组长一般都是听话认真的,并且学生和学生之间有他们特有的交流方式,很多时候比我们老师管理起来更管用。所以这样一来班级管理就起来了。第三,每个组之间又相互竞争,因为我采用的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奖惩手法,所以每个组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有竞争那当然就会有进步了。那想要有竞争力总组长肯定就得照顾到差生不能让他们托后腿,所以经常会遇到总组长把组内差生留着单独讲学的情况。那这样一来班上的学习氛围和班级纪律就会有一个显著的提升,那何愁学生学不好呢?

坏处:第一,有一些教学难点学生讲授不清楚,不过这个时候老师就很重要了,得善于发现。第二,如果一个总组长出问题可能会带偏一个组的成员,所以老师对于总组长的选拔和思想引导很关键。其他的坏处暂时还比较少,还有待于发现。

总的来说,这种教法得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如果不考虑学生基础盲目的去这样做那肯定会得不偿失的。


洛天


就这个问题我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吧。

我是一名初中数学老师,现在正在带毕业班,还有两个月,我的孩子们就要参加中考了。“老师不讲,学生讲”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我们班来说,是正在进行时。不卖关子,效果非常好。

参加过教学模式的各种培训,接受并尝试过各种教学形式,总结出来就一条“教要有法,贵在得法,并无定法”。教学模式与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要根据学情、教学内容等进行不断的调整。至于怎么调整要看教者的经验和能力了。

七年级,学习内容比较简单,但是大多是数学基本功和数学学习方法的渗透,我就让孩子多练习,各种练,我就是一个“陪练”的。课堂上集中练,学生轮番板书,基本上都会把每一种典型题让每一个孩子板书过!课下练,作业中对学生书写格式严格要求,堂堂考,及时发现学生的各种小问题。人教版七下开始接触几何证明题,刚开始孩子们叙述有困难,毕竟以前没接触过数学语言。我就要求孩子们被几个典型例题的解题过程,单个过关式检查,虽然老师辛苦点,但对之后的几何证明的叙述开了个好头。

八年级数学知识变难,对于三角形,四边形,以及一次函数的学习,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并不完善,所以课堂中我说的就比较多,但我主要和孩子们分享我的思考过程,并不把具体的解题过程做为重点。

九年级的中考总复习时,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我说的时候又少了,大部分的困难都由孩子们自然组成的学习小组进行组内处理,对于共性问题,我会占用几分钟的时间简要叙述思考过程,具体解题过程由孩子们自己整理。对于作业或练习中出现的难题,如果班内有同学能进行解答,我就让这位“老师”代我讲这道题,我会做一名问题多多的学生,引导“老师”把问题讲透彻。孩子们都非常积极主动,表现也都非常棒!

我经常和孩子们说“学历固然重要,那是你以后的敲门砖,但说话更重要。人是社会性动物,如果不能与人正确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交流沟通就会出问题,你的生活工作就会出大问题了”

总之,“学生讲”是一种教学形式,对学生的锻炼更全面。

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感悟,不足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正,海涵!


昊南侃数学


我觉得这个问题有些引战的意思。当然,如果说一个学期都是学生讲课的话,那么干脆给讲课的学生开工资直接聘用算了。但是这如果只是作为一种实践的教学活动,我认为还是值得积极的提倡的。我在大一,大二期间基本上每个专业课程都会讲一次课,当然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课题分组要讲。由于大部分同学都不愿意,因此我总是被“给予厚望”。我觉得这样的机会还是很难得,至少让老师对你有所了解。不知道怎么回事,到了大三之后大家都不让我讲了,自己争先恐后的去讲。


发现一只胖哥


很有意思的题目,合不合理我们要从源头和目的来分析,我简单说下自己的看法:

实际案例,哈佛大学是如何上课的?

本人是做国际教育的,简单说个案例,哈佛大学是全球最出名的学府,他们的课堂很有意思,就是用题目中的方法来让学生自己讲课,具体如下:

  1. 课后布置的作业以预习下节课内容为主,但是你会发现,下节课需要讲差不多40多页,也就是说你如果要预习的话,需要查询大量的文献资料,否则根本完不成这样的作业(这也是国外和中国不同的地方);

  2. 随机挑一名学生上台讲课,教授在下面听课,如果教授可以在关键地方指点学生,但是如果发现该学生错误很多,则会对作业进行扣分,会影响整体的学分(美国4年要修个学分,学分不仅仅是在考试成绩中,而且会结合上课表现,作业完成度等);

哈佛大学用这种上课方式,严格把握教学关。但这种方式令很多中国学生受不了,因为在中国老师是一定的权威,上课的肯定是老师,学生哪怕是再优秀最多就是分享一下解题的技巧,至于传授知识方面肯定还是要老师。

可见这种方式对学生本身是有好处的,否则哈佛大学也不会采取这种教学方法。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能考上哈佛大学的学生(除特殊现象),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非常强,而且听课学生的吸收能力也是非常棒。再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有说错的地方,其他同学也会及时的提出来(因为他们也认真预习了,谁知道是不是他们自己上台讲课),集思广益。

这种上课方式在中国的实际应用。

中国有个别学校也会采取这种方式,但是比例也超级小,对讲课的学生要求很高,甚至会超过老师,主要有以下几点:

  • 学生本身很优秀,且已经自学了后面的很多章节,甚至跳级学习;

  • 人际关系很好,防止上台讲课后其他学生不服气,控制不住场面;

  • 要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且口齿伶俐,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道理很简单,中国不能像上面的哈佛一样,随机找学生上来上课,因为上面已经说过,哈佛的学生水平都很高,放在中国,每一个都可以三好学生,讲个课反而可以多方面锻炼孩子。

我们只需要保证该学生能像老师一样对知识点理解,并且能给其他同学讲清楚就好。否则就会出现以下弊端:

  1. 底下学生不认可该学生,不愿意听课,给该学生造成严重的打击;

  2. 没有讲完上课内容,反而还需要老师重新找时间补漏(时间控制不好);

  3. 讲完了知识,但是只有他自己懂,其他学生大多在听天书(基础不一样)

可见,这个上课方式也有自己的弊端。至于该用哪种教育方式,这个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了。

总结,题目中学生讲课,老师不讲课,这种现象也是有的,但是在中国甚至国外都只是小众教学方式且适合稍微大一点的孩子,任何教学方式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弊端,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辩证的方法来看待问题。

我是知高,每天分享教育相关的内容,如果您需要可以【关注】我!如果你您有不同意见,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知高出品,必是精品!


知高


合理

第一,对讲课的学生来说

老师要求学生讲课,学生的心理素质会得到锻炼,学生对所讲的内容记忆会更加深刻。在讲课时,当然会有其他同学提问,这就要求讲课学生对讲课内容理解深刻。而且在黑板上,和座位上,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就比如,你听老师课时,可能会打瞌睡。但讲课时,却完全不会。


第二、对老师来说

让某个学生讲课,老师可能在刻意培养、锻炼学生的能力。老师可以在在学生讲课时观察学生,改进教学。老师讲课时,学生多少都会有些压力,学生听课可能放不开。比如一些底子非常差的学生,对一些简单的提其实也不会,但他们却不敢提问。因为这个题目可能是老师讲过很多遍的,而换作学生讲课,课堂氛围可能更加轻松,这些同学可能就会提问,老师可以借此观察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调整。


第三、以我自己举例

高中我是数学课代表,高三后没大多数时间我们都以刷题为主。而我属于数学比较好的那种,老师就经常让我讲题,难题留下给他讲。我讲题时他不会出现在课堂上,因为他知道一些学生不敢问问题。但我将的时候,多简单的题目他们都敢问。而我在很多次在黑板上讲题,画图,写答案后,对一些知识自然而然就巩固了,并且还有了一点课堂经验。


流星雨的流体变化


你说的“老师不讲课让学生讲”,我不太清楚是什么具体情形,但提倡学生讲课,主张老师少讲,却正是近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导向。

就拿我们学校推行的教学模式来说,要求每节课由学生展示讲解、质疑补充、主动回答、小组讨论等自主活动,推行时还规定了各项活动的具体人数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效果如何呢?这项改革已经推行了十多年,而且还在深化中,十年中高考总人数、达线率、优生率都在全省前列。这就充分说明这种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不意味着老师要退出,没事干了。老师的负担反而更重了,他得最充分地了解学情,设计课堂,为保证课堂效率,得在课前辅导学生。这样的准备,由原来的“备教材”,增加了“备学生”和“备学情”,难度大了,任务重了。展示讲解的学生在思路上、方法上与老师准备好的有所不同,就出现了“生成问题”,老师就得及时处理。展示学生的讲解出现错误和不足,老师还得及时补位。鼓励学生质疑、补充,就是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到了高三,学生自主活动还在加强,尤其是习题课,只要学生能讲的,老师就不讲。不仅如此,不讲学生也能学会的东西,学生都不需要讲。

所以,你问的“老师不讲课让学生讲,合理吗?”,如果是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改革,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如果是老师为了清闲,把任务分配给学生,自己无所事事,那就纯属偷懒,完全不可取了。


胸怀宽广


①老师讲课,最早的是老师单打独斗,一个人承包整节课,引经据典,滔滔不绝,这叫满堂灌。学生只是竖起耳朵听课,埋头笔记。师生之间少有交流。只是老师讲完,时不时的问一句:听懂没有?或者老师停下,发问,抽取学生回答。

②老师讲课,因为以前学过的,昨天又备课的,所以烂熟于心,讲课头头是道,由浅入深,层次分明,逐渐递进。学生非常容易理解,教学时间也短,效率高。这叫精讲。

省下的时间可以供练习,努力做到课堂上理解,运用,进一步理解和暴露薄弱环节。这叫多练。练习暴露的问题,供师生一起讨论,解除疑惑。

这就是精讲多练,也是比较新的一种好办法。

③上节课,老师布置预习作业,说明下节课由学生讲解回答。一个学生视野有限,又是新课,答案自然不能让全班满意。意见纷纷,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比较深刻,复杂的问题,引发的讨论越多,越剧烈。根据学生要求,老师可以插话,或者最后的讲评。

问题较浅,不复杂的,基本由学生完成。

否则,学生只能形成争论,没有谁有更高的权威,则由老师总结提高,完成课业。

这种形式,适合中学生。初中生的讨论不容易深入,则学生占时少一点。学生程度好,或者高中生,理解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也流畅了,但是课程内容更难更深,要想达到理解,掌握的效果,必须深入的讨论,一节课讨论的不宜太多,太深,适当的收缩完成。下一节课继续深入,每节课都有任务,都得到充分展开,问题明了,理解面更宽广,理解更深入,即使智力较弱的,也能基本上掌握,能跟上全班进度达到这个程度,既完成了课程任务,也照顾好大多数,师生应该都满意的,可以接受的。

如果大学,课题更难,发动学生讨论的方法,效果更好。


青山不掩


这是一种教学方法,也就是把原来教师讲课的内容让学生来讲。可以指定学生讲,也可以让学生轮流讲。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

实际上,这种方法过去一直有老师使用。我自己上大学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个教法了。也就是说至少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老师使用这个教法了。

学生讲课,优点和缺点同时存在。所以虽然一直有老师采用,但是并没有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而主要的教学方法一直都是讲授法,现在把这个方法称为“传统教法”,实际上传统教法也是多样化的。

学生讲课当然有优点了,最大的优点就是感染带动力强。因为是学生讲课,其他的学生自然就关注起来了,精力集中起来了。所以不管那个学生讲得好不好,其他学生都会很关注。而这个时候老师可以更多地关注课堂组织和课堂效果了。

当然和老师讲课比起来,学生讲课存在天然的不足,就是学生的学识不够和专业的把握能力太差,这是必然的,这样一来就会影响教学的深度了。这也是学生讲课通常是作为教学的辅助方法而使用的原因。

可见,作为家长来说,应该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教师怎么教学,应该让教师去把握(除非你确实懂教学),尊重老师的教学活动,这样可能才是明智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