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奇故事,太上老君家在哪裡?周口鹿邑人有話說

周口鹿邑老君臺上十三發啞彈的故事

王明見

河南省周口市老子故里鹿邑縣老君臺下面有一根白色的方柱,方柱四面分別用日文、簡體中文、繁體中文、英文刻寫著這樣一句話:“我們祝願世界人類的和平。“方柱為前侵華日軍炮手梅川太郎所立。梅川太郎為什麼在這裡立下方柱,還得從日本侵略中國說起。

民間傳奇故事,太上老君家在哪裡?周口鹿邑人有話說

1938年初夏,農曆五月四日,侵華日軍進軍鹿邑。日軍不瞭解縣城裡的守備情況,就在離城牆3華里的地方停了下來。瞭望鹿邑縣城,發現有兩個高大的建築。他們當然不知

道,左側是縣城城牆的東南角樓——奎星樓,右側是老子講學的高臺老君臺。日軍指揮官舉起軍刀,下令先攻擊這兩個高大的目標。梅川太郎受命發炮,第一炮擊中了左側的奎星樓,整個奎星樓被炸得粉碎,引起日軍一陣歡呼。

梅川太郎開始掉轉炮口,對準右側那個更為高大的建築,一炮打了出去,沒有聽到爆炸聲;兩炮打了出去,還是沒有動靜。連打了12發炮彈,一顆都沒有爆炸。進軍中國以來,梅川太郎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現象,身邊的日軍個個感到納悶。指揮官更是氣急敗壞,一腳把梅川太郎踹倒在地,自己操起炮筒,對準那個高臺發射了第十三發炮彈,還是一點動靜都沒有。日軍炮兵個個驚得目瞪口呆,停止了炮擊。

日軍進城後,第一件事就是讓翻譯找當地百姓打探那個高臺是什麼工事,當得知是太上老君的昇仙臺時,整個日軍隊伍譁然,梅川太郎更是張大了嘴巴,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全體進城日軍來到老君臺下,匍匐在地,磕頭作揖求老君爺饒恕。

民間傳奇故事,太上老君家在哪裡?周口鹿邑人有話說

後日軍戰敗,梅川太郎返回了日本。1980年,梅川太郎和他的部分戰友曾到鹿邑老君臺,再一次向老子低下了罪惡的頭顱。此後的幾年間,梅川太郎成為鹿邑縣的常客,時不時來到老君臺為老子上幾炷香,叩幾個頭。

1997年9月19日,梅川太郎最後一次來到鹿邑,和他的戰友把從日本帶來的白色方柱恭恭敬敬地立在老君臺前,這次回國後不久,梅川太郎就病逝了。

抗日戰爭期間,鹿邑縣城曾三次淪陷,日軍炮彈發發皆響,唯有炮擊老君臺的13發炮彈一發沒炸,給老君臺平添了幾分神秘色彩。鹿邑百姓說:日軍當年向老君臺開炮齊啞,是老君爺顯靈了。老君臺上那龍枝虯幹、蒼鬱蔥蘢的13株唐柏,是老君爺身邊13個站班童子的化身,他們護衛著仙台,是仙童淹滅了炸彈之火。也有人說是因為日本國內工人厭戰,故意把炮彈做成了“啞彈”“臭彈”,所以這13發炮彈都未響。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能解釋出這其中的原因,留下了一個難解之謎。

民間傳奇故事,太上老君家在哪裡?周口鹿邑人有話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