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下大家,疫情之後什麼產業或產品會迎來大爆發呢?

楠木橋渡


你好我是小賤,很高興由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就疫情之後什麼產業會迎來大爆發這個問題我發表一下我個人觀點!

2020是網絡信息化和5G的到來!意思就是這是一場大改革,疫情爆發期間外賣配送 微信群賣貨 孩子直播上課 自媒體 等等!這種衝擊絕對是2020主打力量,只要有上進心的現在一定在家裡研究這個事情!網絡的飛速發展給人民和國家帶來了非常的便利,國家也會扶持這些東西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青島小賤


新型冠狀病毒成了2020年飛出來的一隻黑天鵝!但是,一切偶然的背後都是必然!哪裡越有危險,哪裡就越有機會,有危就有機!

舉個例子:像2003年的非典,由於大家都不敢出門,劉強東把中關村的實體店鋪搬到了線上,創立了京東;馬雲看到了C端購物的需求,順勢創立了淘寶!

所以,每一次大波折,都會倒下一批人,新站起來一批人!這是歷史的鐵律

我認為疫情結束後可能會加速辦法的幾大行業,僅供參考:

1.“新網紅經濟”的大批量爆發

2.“線上辦公”對“線下辦公”的加速

3. 線上學習➕服務平臺的崛起

4.“線上購物”對“線下購物”的加速

5.“體驗店”對“實體店”的替代

6. 醫療健康行業(互聯網就診、醫藥電商)

7.“精神需求”對“物質需求”的加速

8.“新生活方式”對“舊生活方式”的替代

決定一個人最終高度的,往往並非起點,而是拐點,機遇都在拐點!

所以,疫情期是一個機會,需要深度思考自身企業的未來。



Dr陳建朋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有以下幾個產業會大爆發的!

(1)互聯網醫療!在線醫藥健康,養生保健行業繼續保持高昂的增長勢頭,人們掙得錢更多的用於購買健康,包括身體和心理健康。疫情期間暴露出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於是互聯網在線醫療快速發展,平安好醫生、好大夫在線、丁香醫生等在線問診量猛增,是平時的3倍。疫情期間,丁香醫生、微醫、阿里健康等平臺,都推出在線義診,幫助用戶篩選普通感冒與新型肺炎,一方面緩解了線下就醫壓力,節省了資源,也讓無數消費者體驗了互聯網醫療的便利。而且,整個醫療過程能夠實現閉環。比如阿里健康,就通過淘寶App上線了“買藥不出門”服務,線上問診之後,在線醫生開方,藥品直接給配送到家。對於一些常規藥,消費者將從叮噹快藥、京東醫藥,甚至是美團、餓了麼等平臺購買。因此醫藥電商的O2O平臺會迎來一場大爆發,並且在一定時間內,還會衍生出大量獨具區域特色的O2O平臺。

(2)新媒體行業

在鍾南山院士號召下,這次疫情又是全民宅家一動不動,線上經濟迎來新增量,互聯網下沉已成趨勢。大趨勢面前,除了圖文、視頻、短視頻、直播帶貨,線上平臺的玩法會越來越多,越來越精,倒逼從業者創造出更具價值的內容,吸引更多的客戶。線上獲客能力,將受更多企業追捧。所以,抖音、快手繼續坐享流量盛宴,王者榮耀除夕當晚營收氣吞萬里,直接突破20億元。“新網紅經濟”引起大批量短視頻的爆發,催生一大批新晉網紅,形成一場新網紅經濟。

(3)網上購物

春節期間人們足不出戶,需要依賴互聯網渠道來滿足自己的居家服務,值得注意的是生鮮電商,將成為新的亮點。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生鮮蔬菜,既能讓閒在家裡的人們有事可做,也能讓人們吃的更健康,同時也能客觀上緩解諸多城市“買菜難”的困境。統計京東到家日活突破了100萬,盒馬等突破了40萬,這一數據呈快速增長。生鮮電商走進了千家萬戶,一旦用戶形成了生鮮電商的消費習慣,未來生鮮電商大有發展前景。

(4)在線教育

重在實用性、強調“即插即用”的知識付費成為了利器。重大疫情來臨,學生則是那個不容忽視的群體,他們的假期延長,對傳統教育本身就是一個衝擊,特別是對線下培訓、補習班影響最大,知識付費、在線教育的優勢在於普惠,將會迎來快速增長期。據統計,新東方在線、學而思網校、猿輔導等在線教育平臺,在延遲開學通知發出後一週,平均日活量增長了10倍,超了1000萬,這是很大的數據。

(5)線上辦公

這次疫情對各行各業的線上辦公都是一次認知教育,也促進了中國企業服務市場的發展。對中國的企業協同軟件來說,也是一次非常大的增長機會,不管是單一的解決方案產品還是平臺產品,在這個階段都在快速地產品迭代,讓產品更貼近用戶,試圖解決多場景下的企業遠程辦公問題。如果一個平臺產品能夠一站式解決儘可能多的辦公協作問題,也是在形態上的突破。

(6)人工智能

2020年疫情後,生活服務領域又將發生新的變革,最明顯表現將是無人化業態:機器人、智能製造、人工智能成必然趨勢。在語音交互、人臉識別、自動定位導航等人工智能技術與機器人融合不斷深化下,全球智能機器人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份額佔比將從20%提升至60%。如移動機器人、微機器人、餐飲服務員機器人、水下機器人、醫療機器人、養老機器人、教育機器人、娛樂機器人等。

(7)大數據

在智慧城市的現代化智能管理中,交通、物流、應急儲備、信息溯源等都將數據化呈現,每個人的行蹤將被精準追蹤,讓管理更加有序,這是國家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整個社會管理水平的提高。









人醒夢亦碎


大家好我是ax

我是動漫領域的 但是被官方邀請來答題

我整理了下我能整理的來回答下吧

一、醫療健康

此次疫情中,最直接的需求要屬醫療健康行業,除了一些專業醫療用品之外,大眾層面的健康衛生需求將得到進一步激發。

  1、互聯網醫療平臺邁上發展新臺階

  疫情期間,丁香醫生、平安好醫生、春雨等互聯網醫療平臺,紛紛推出在線義診,通過APP或是小程序就可實現線上診療、在線醫生開藥等流程,一方面緩解了當下線下醫療機構的壓力,另一方面則提高了互聯網醫療用戶的整體規模和滲透率。

  疫情背景下,人們的就醫需求從線下向線上的轉移,訪問量、用戶數量、問診次數的激增,都為互聯網醫療平臺的發展孕育著新的商業機會。但在疫情後,如何讓用戶流量長期存留,並持續變現,將成為各大互聯網醫療平臺最大的挑戰。

  與此同時,在一些常規藥品的購買上,或將衍生出一批諸如叮噹快藥、1號藥網等新的醫藥電商平臺。

  2、增加免疫力類的保健品將成為新的需求

  因為疫情,人們對健康的關注程度又再次升級。疫情過後,會有越來越多人願意在保健品上進行投資,而一些增強身體免疫力,提高提抗力的保健品,在成為暢銷品。

  3、消毒用品將迎來消費增長期

  在疫情之下,人們養成的勤洗手、定期消毒等好習慣將會得到保留,如免洗洗手液、免洗手消毒液、便攜消毒劑等消毒產品,不管是現階段還是在疫情結束後的一段時間內,消毒液需求都會呈現增長趨勢。

二、雲遊戲

  春節期間,出門娛樂的項目被取消,在線遊戲成為人們消遣的一大娛樂項目。《和平精英》一度因為用戶量暴增服務器奔潰衝上微博熱搜,有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和平精英》的峰值DAU在0.8-1.0億之間,創下歷史新高。此外,在春節後的第一個交易日,三五互聯、崑崙萬維、電魂網絡多支遊戲股表現堅定,一路上漲。國內A股眾多股票跌停的時候,除了醫藥股版塊,遊戲板塊中仍有幾支個股表現堅挺,三五互聯漲停,崑崙萬維漲超5%,電魂網絡上漲3.07%。由此可見疫情影響帶給遊戲行業的商機。

  從長遠來看,此次疫情的爆發將加速雲遊戲產業鏈的落地,此外,在5G商用加速落地的背景下,雲遊戲作為重要細分應用領域,也將成為2020年多方廠商拓展增量市場的重要賽道。

三、短視頻、直播

  疫情期間,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成為新京報、央視新聞等傳統媒體的第一發布渠道,為各大短視頻平臺帶來大量新增用戶及流量,推動了短視頻行業的加速普及,也將進一步推動2020年網紅經濟、流量經濟的發展。

  與此同時,隨著湖南、河南等鄉村硬核防疫方式在小紅書、抖音等平臺的轉發並贏得大量關注,收到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三四線城以及廣大農村地區的普通人生活出現在短視頻內容中,這也意味著在疫情推動下,短視頻對下沉市場的滲透速度明顯加快。

  此外,火起來的還有慢直播的概念。在央視上線武漢火神山、雷神山建設過程的慢視頻直播的首日,“雲監工”人數突破5000萬。此前,“慢直播”早已應用在會澤黑頸鶴、廣州塔、青海湖景區等景區,而今的慢直播“造醫院”,又提供了新的應用場景,未來隨著5G直播技術的成熟,將能在更多特定的場景發揮出宣傳作用。

四、保險

  突如其來的疫情,不管是國家,還是企業、個人,無一不受到了負面影響,而在疫情之下,也會喚醒居民和企業的保險意識。對於個人來說,會有更多人增加健康險、商業保險等相關險種的支出,以減免類似突發意外造成的傷害。而一些中小企業也會增加財產保險、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等來增加自身抗風險的能力,以保證企業能正常持續經營。

 五、健身器材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健身環一躍成為疫情隔離期的居家健身設備,在各大電商平臺上的報價接連上漲。而KEEP、小喬科技等健身APP免費開放各類健身課程以及各類網上體育課的上線,為人們拉開了“網絡健身時代”的序幕。

  或許,疫情期間出現的“網絡健身”將成為健身行業的新戰場,而居家健身器材有望迎來爆發機遇。

六、家禽消費市場

  在新型冠狀病毒、豬瘟、禽流感的多重刺激下,消費者將會更加重視禽肉的來源及品質,在此背景下,家禽養殖業的轉型升級步伐將會加快,標準化養殖、集中屠宰等將成為家禽養殖業轉型的重點。

  與此同時,疫情也將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人們的生鮮食品消費結構,冷凍、冰鮮禽肉產品的需求將會被激發,為最大程度降低食品的流通腐損率、減少物流環節的消耗,將帶動冷鏈物流的快速發展。

六、物流

  疫情期間,出行受限,使得線上購物需求激增,快遞攬收率大幅上漲。據國家郵政局披露,2020年1月24日至29日的全國郵政業攬收包裹8,125萬件,同比增長76.6%。

  而由於部分小區限制出入,導致快遞無法送貨上門,驛站、智能快遞櫃、無人配送車等發揮了巨大效用。相信疫情過後,隨著消費者逐步養成自取快件的習慣以及順豐、美團、蘇寧、京東等龍頭企業相繼佈局“無接觸配送”業務,智能快遞快櫃、無人配送車等“無接觸配送”有望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快遞新常態。

非領域專業回答 答的不好見諒


野良愛動漫


1.疫情過後,國民應該會更注重健康。我覺得健身房會迎來一個發展的高潮期。

2.現在健身的人以年輕人為主,希望這次疫情過後,老年人也能參與進來。英雄終南山也是堅持健身的,而且堅持健身真的會增加體質。

3.在選擇健身房時,要注意不要盲目跟風,個人覺得還是選擇一些老店,交錢之前一定去實地看看,下班後看一下里面的人流量,健身器材,衛生管理,工作人員態度等。這些都能看出這個店是否規範,甚至能不能長久開下去。

4.決定購卡後,要加會籍主管,銷售經理這些人的聯繫方式,日後有問題能及時溝通聯繫。本人經驗,這些人還是很願意為你解決問題的,因為他們也希望你能夠宣傳,帶新會員加入。

5.之後,就是要堅持健身了,不能購卡了,不來,那就相當於白白浪費錢,一星期來3-4次,每次最少1個小時。除了平時的操課,也可以跑步機,上器械。一開始最好先做固定器械,一定要注意動作的規範標註,否則容易受傷。偷偷地告訴你們,遇到有私教給別人上課時,你可以悄悄聽聽怎麼用器械。

最後堅持最難但堅持就是勝利✌!



木瓢


疫情結束後,我認為以下幾個行業會持續爆發式增長:

1、網絡產業:包括電商、短視頻和直播、網絡遊戲、在線影視等,人們在這兩三個月,待在家的時間更多,除了和家人一起相聚外,上網也花費了大量時間,不出門就可以買東西,人人都是自媒體,每個創作者都可以有自己的聲音,以前大家統一看的都是幾大電視臺提供的節目,而現在由眾多創作者原創的作品,也越來越受到歡迎,比較更真實,更貼近生活,同時互動性也更強;網絡遊戲也會大幅增長,隨時隨地來一局,已經成為現代人娛樂新方式;而家庭影院越來越普及,大部分電影都不用再去電影院看了,在家看更方便更安全更溫馨;

2、健康產業:健康產業,特別是體育運動產業,是大家比較注重的,俗話說:不讀書是忽視靈魂,不鍛鍊是忽視健康,跑步、騎行、球類、舞蹈和瑜伽等,將會成為大家保持健康身體的首選方式,參加各種培訓班,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鍛鍊,會有更多樂趣,同時也更容易堅持哦;

3、物流產業:現代人的時間都比較寶貴,快遞、閃送、外賣等將會再上一個臺階,為客戶節省更多時間,去做有創造力的事情和個人愛好


琪琪琪琪琪啊


疫情之後,餐飲行業、服裝行業、兒童娛樂場所、電影等商業綜合體以及建材等相關行業,這些都會爆發!原本覺得疫情過後人們還是會非常謹慎的注意外出。

大家一方面對國家的管控,治療比較有信心,另外一方面喜歡自由的天性是不變的!

所以疫情過後,大家會注意自身形象的管理,相關行業會被帶動起來,另外對美食的渴望,他們也會有勇氣走出來享受美食,美景!

另外建材類也會非常火爆,很多項目停工很久,或保守施工,疫情期間因為運輸等很多方面問題,本來的需求也延後了。因此建材行業也會明顯增長!


寧味情書


這場全國疫情,給無數中國企業帶來困難:企業遲遲不能開工,造成很多線下商業歇業。然而,越是危機,越是最考驗人的時候。考驗人怎麼樣在不確定的環境下確定自己的理想、願景和追求,這是非常重要的。

疫情過後 哪些行業將迎來大爆發?

這場註定載入史冊的疫情,改變的是中國現存的商業模式,更改變的是中國整體商業格局。

疫情過後,有哪些行業將成為新的時代寵兒?

一、醫療健康產業

此次疫情中,最直接的需求就是醫療健康領域,除了一線醫護人員的專業醫療用品之外,最主要的是大眾層面的健康衛生需求將爆發。

疫情也是對全國大眾的一場衛生健康普及教育。尤其是,疫情中人們發現:身體健康、抵抗力好的人往往能夠被治癒;而那些有其它併發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現危險。

從供需關係角度分析,一方面隨著社會老齡化進一步加劇,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提升,對健康的需求得以充分釋放;另一方面,醫藥科技、生物科技、智能化等技術的發展,推動健康產業供給側產品及服務大幅增加,使更多的健康需求得以滿足。

受人口增長、居民收入增加、老齡化等因素影響,國內醫療健康需求日益增長,醫療健康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投資與產業融合也在不斷加速。

在醫療健康行業細分領域中,從融資數量看,醫療服務佔比最高,達30%,醫藥領域、醫療器械佔比也在20%以上;從融資金額看,醫藥領域遙遙領先,佔比高達46%。

所以說,醫療健康行業將從3個方面爆發:

生物醫藥

生物醫藥產業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近年來我國在生物醫藥行業的新政層出不窮,所帶來的行業機遇前所未有。在仿製藥一致性評價、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CFDA(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正式加入ICH(人用藥物註冊技術要求國際協調會議)等一系列新政的推動之下,許多投資機會湧現。受益於老齡化、消費升級、供給側改革的影響,預計市場規模會保持增長趨勢。

醫療服務

中國已進入老齡化階段。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2018年我國65週歲及以上人口為16658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11.9%。老齡化帶來的影響之一就是患病率的迅速攀升。老年人口在醫療、照料、護理、康復等各方面的需求快速增長,給衛生資源和服務資源帶來嚴峻的挑戰,如看病難、床位緊張。雖然國家持續增加醫療服務投入及要素供給,但現階段醫療服務供給增量仍無法滿足過快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這給醫療服務行業帶來巨大的增長空間。

醫療器械

近年來,我國醫療器械企業技術不斷進步,帶動配套產業鏈發展,在醫改、分級診療、扶持國產設備等政策推動下,我國醫療器械行業有望迎來高速發展期。根據《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報告(2017)》,截至2016年底,我國醫療器械和藥品人均消費額的比例僅為0.35:1,遠低於0.7:1的全球平均水平,更低於發達國家0.98:1的水平,因此增量空間可期。

二、現代製造業

疫情期間,一些傳統企業正思考業務模式。在危機中,對業務結構做加減法,讓公司具有更有效的動態應對不確定性的業務能力。

此次疫情之後,將加速中國企業向著更先進的現代製造領域邁進。

隨著產業高級化程度不斷提高,中國工業在世界分工中的地位將不斷提升,將由"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新能源、新材料和以海洋資源為代表的新資源構成的"三新"產業,在我國未來產業高級化過程中將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智能製造是中國製造業發展的前進方向——根據《世界智能製造中心發展趨勢報告(2019)》顯示,包括帶有“智能製造”名稱的所有產業園區,目前中國總共有537個,分佈在全國27個省市。

可以想見,疫情之後製造業的發展趨勢是:結合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進一步改變產品配置、生產計劃和實時決策,從而優化企業的盈利能力。

三、財富管理行業

疫情期間由於不能面對面,很多投資人開始在線上學習投資知識,瞭解經濟趨勢,關注投資發展。疫情過後,投資諮詢服務必然將因這些投資人的需求帶來爆發式增長,基於此,財富管理行業也將同步發展。

投資諮詢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必然。現代科技高度發展,社會投資規模越來越大,單憑一個部門、地區或單位領導者的認識,要對其投資目標作出正確決策,可能性極小。因此,就有賴於專門的投資諮詢機構組織各方面的專家和技術人員。運用現代投資手段,滿足投資人需求。

從2018年資管新規出臺開始,對於整個金融行業的溯本清源工作就陸續開展,期間還出臺了許多配套的政策法規。隨著法規逐步落地,一個法律健全的行業將為投資人提供更好的服務,也給投資人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這將更進一步促使投資諮詢行業的發展。

疫情帶來的危機,危機也伴隨著機遇,對於有頭腦的人,對於有準備的人,很可能是一種機會。

隨著疫情對中國經濟走勢的深刻影響,中國經濟發展方向也將做出調整。屆時,又將迎來各行業的深度洗牌,那些時代的順風者必將借勢而上,成為新寵兒。

希望能幫到您


80後小花媽媽


健康產品應該成為未來消費的主流。一次大疫過後,人的心裡會有極大的變化,最少在半年內會有超長變化,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這次疫情,更凸現了人在災難面前的無奈,雖然有大量醫護人員的無私付出,但總有人解決不了的,現代醫學需要繼續探索和進一步研究的事項。因此,疫情過後,人們會更加珍視生命,更加註重健康產品的投入。


北京老漢


1.醫療衛生產業。

筆者個人認為疫情雖然會在近段時間結束,但普通老百姓對健康的渴求和對病毒的畏懼情緒不會減弱,同時對醫療、衛生用品需求會有一個較明顯的增長。醫療衛生產業或將成為今年經濟的一匹大黑馬。

2.線上教育產業。

線上教育產業包括線上教育平臺(提供教學的平臺)和線上教育機構兩方面。教學平臺作為線上電子產業在2020年本就是剛需,今年的疫情或許更大程度強化了這種需求,筆者認為,IT行業依舊是今年的大贏家。

說到線上教育機構,筆者曾經做過培訓機構的專職老師,今年在家聯繫了之前的同事,瞭解到線下機構紛紛開啟了線上教學課程,並樂觀判斷,即使疫情結束,今年也很可能會代替一部分線下教育資源。同時,筆者瞭解到,新某方,心某花開,學某思等培訓機構,今年的線上教育課程開得非常好。

線上培訓教育,未來很可能成為培訓機構的主流形式。

3.5G行業。

2019年6月6日,B站的一位up主何同學(老師好我叫何同學)發佈了一個播放量達到近2000萬的視頻:《有多快?5G在日常使用中的真實體驗》,從播放量看,咱們中國民眾對新興產業的興趣是非常大的。另一方面,疫情帶來的後續影響必定是人們更多地使用線上產品,5G會在這個期間有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

4.影視娛樂行業。

疫情帶給普通民眾的傷害比較大,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民眾需要影視產品、文化產品來“療傷”,度過這段非常艱難的心理創傷期。

當然,影視娛樂今年本身形式也比較好,小說改編成電視劇、電影的大ip作品更容易受到民眾喜歡。

5.網絡文學產業

同上。

另一方面,影視的發展在如今的中國,也必定會帶領網絡文學的發展,相互促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