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樓市的 「脈搏」越來越弱


聊城樓市的 「脈搏」越來越弱

城市的生命週期就是房地產的生命週期。

房地產能有今天的地位,都是城鎮化給的,但我們的城鎮化有點特殊,一部分是經濟發展的必然,人口、資金、信息這些資源的市場調節,另一部分是被動城鎮化,給錢收地搞基建,揪著耳朵,把你從村裡拎出來,扔進回遷樓裡去。

這,就是前十年城市“均衡式”發展思路下,三四線城鎮化最真實的寫照,通過對大城市規模“限高”,來達到“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目的。

這是一個計劃和市場的掰手腕的過程,由於一部分鄉村至城鎮的人口流動,實現部分三四線城鎮化,但是現在發現,越來越不好使了,人逐漸往大城市及周邊輻射城市跑,最後還是市場力氣大,幹掉了計劃。

所以,前段時間的土地審核權開始逐漸下放,在基本農田向城鎮建設用地的審批上,給四大城市群更大的自由,把限高的杆子拿掉了。

像聊城這樣的城市,搞均衡發展的時候算是雨露均霑,再往下就是拔苗助長了。

聊城樓市的 「脈搏」越來越弱

最近,聲勢浩大的基建又來了,但改變不了聊城城鎮化速度放緩的事實,因為現在的城鎮化跟以往不同了。

鄉村至城鎮的流動人口逐年下降,而城鎮到城鎮之間的人口流動趨勢越來越強,保利房地產白皮書統計,2010年鄉村至城鎮的流動人口,佔到全國的63%,隨後年均減少2.9%,而城鎮至城鎮的人口流動每年增加3.3%。

雖然我們聊城農村人口比較多,耐“減少”,但相比濟南,隨著城市吸引力的此消彼長,會越來越乏力,另一個要面臨的問題是,現有聊城城鎮居民,向其他城市流動會越來越多。

我不是指在聊城有穩定工作的人,他們可能很難會動了,而是現有這些人的孩子,受到了更好的教育,未來的城市選擇上,會越來越偏向一二線城市,

現在的城鎮化段位開始逐漸提高,除了人口流動上的變化,還有舉家遷徙的傾向,要走也不是一個人走了,而是老婆孩子一走。

你可能最近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很多城市的落戶政策和人才引進越來越猛,這部分落戶的人將帶動城市的消費、投資、生產,而遷徙二代,在城鎮受到更好的教育,繼續反哺所在的城市。

聊城樓市的 「脈搏」越來越弱

今年聊城的土地市場,孟達梅開二度,無論是1月份的起拍5600每平米,還是昨天的6660每平米,越來越讓人感到擔憂。

因為聊城陷入了一個新政策下的困境裡,這是三四線城市接下來都會面臨的問題,地便宜了沒錢,基建跟不上,高新區發展會很緩慢。

地價上去了,房價對居民收入有一定的要求,高收入群體也主要是國企、公務員、事業單位,這些單位也是納稅扛把子,偏偏又是趕上混改,該賣的賣,該減的減。

濟南新區一補貼跟聊城房價差不多,省會政策大力扶持,就業前景好,收入也高,在這樣的環境下,聊城的人才真的經不起“吸”。所以,聊城這樣的三四線城市脈搏越來越弱,房地產自然也是。

聊城最好的前途就是抱緊濟南的大腿,做最好的跟班。畢竟,城鎮化下半場的幸福,都要靠大哥多多臨幸啊。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聊城樓市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