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桂花的花期是秋季农历八月十五左右,何来“春山”?

先生创业呐


王维穿越而来会说你们现代人太矫情了,让你体会整首诗的意境,感觉到美和静就足矣。没必要逐字逐句解释。王维一直在摇头,幸亏未出生在现代,奔跑在挣钱的路上,会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来。奢侈品什么的,太物质了,追求高品质生活,但是离自然越来越远了。




太行云筱


王维《鸟鸣涧》

王维《鸟鸣涧》中写到:“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前总听到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飘呀飘起来”,但生活中并没有真正接触过桂花,因此桂花开放在农历八月的印象扎根在脑子里。长大后到了另一个地方,路旁到处都种植着桂花,一到中秋节前后,树上就簇满了一丛丛一堆堆的小黄花,整条街都香透了。是啊,这不就是“八月桂花遍地开”的真实写照吗?

诗人写“人闲桂花落”,整个情景还反复突出了“春”,与我的生活经验不符啊,是作者犯了一个明显的错误吗?但想想,不对呀,古人写诗,往往都是抒写自己生活中所见所闻所历,都很纪实,一般不凭空想象虚构(除非生活或自然中本不存在的,比如“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况且古人对生活、自然事物的认知比我们现代人更直接一些,也就是古人更多从实际的接触、实践中来认知事物和生活,不像现在的人,很多都是从小在父母长辈的呵护中成长,有多少跟自然的接触和对生活的参与,年长一点都在书本里活着(现在还应加上游戏和娱乐APP),对于他们来说,自然和生活显得多么空洞啊所以这里就不能妄下断章了。

这让我想起了王安石和苏东坡的一个典故。

一次,苏轼去拜访王安石,主人正好不在。见桌上有一首《咏菊》诗,只写了“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两句,苏轼暗笑王安石连基本常识都不懂,因为菊花花瓣只会枯干不会飘落。

于是,苏轼就在诗后面续写了“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于诗人仔细吟”两句暗讽。

后来苏轼因政治事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到了秋天菊花开放季节,一日起了大风,苏东坡想起后园的菊花,看看究竟怎么样了,只见纷纷落叶,满地铺金。这时他想到给王安石续诗的事来,不禁目瞪口呆,恍然明白自己错了。

庄子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世间万事万物纷繁复杂,本身就是一部无尽的宝藏,对这些事物进行认识和解说的各种知识也是卷帙浩繁。所以“生”的有涯和“知”的无涯是永恒的矛盾,当我们仅仅凭借自己那么一丁点的知识、经验就去对大千世界妄加评判,指手画脚,往往会闹出大笑话。

所以,这里的“桂花”肯定不是一个简单之物。原来,以花期而言,

桂花有八月桂、四季桂、月月桂之分。


我们见到的大多是八月桂。再看月月桂,“月桂,又名月月桂,是桂花的一种,每个月开花,但花香淡,花朵小。”(百度词条)

王维诗里写的可能不是月月桂,因为每月都开,就不能突出“春”这个意思。

再看看四季桂:“一年开花四次,大概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开花,花香一般。”在春天开花的桂花就是“春桂”吧,这正符合王维的诗意。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在这个春天,空旷悠远的山林,寂静的夜晚,桂花轻轻坠落,那声音虽然平常无法听到,但是因为环境“空”、“静”得出奇,所以哪怕有那么一丁点儿的声音,作者都应该感受得到吧。况且,作者是“闲”着的,他的内心应该毫无所挂,干净明澈,所以无论是看到桂花坠落的情形(一般不会是看到,一是在夜里,二是作者不会“故烧高烛照红妆”去守着看,不合这里的诗意),还是听到桂花的坠落,只有作者内心静若止水,哪怕一丝丝的颤动,才可以在他的湖面引起反应,荡起波纹。

作者正是通过这个细小的桂花,刻画出了一种极端的心境,真是微妙之极。

作者完全没有胡编乱造,反而写得无比真实传神。

后来我也在一直路过的一座桥边看到一排溜的桂树,大冬天的,长得枝叶繁茂,翠绿无比,路过时一阵清香,仔细看,原来枝叶掩映中漏着好些处细小的黄色花粒,其他地方那么多桂树没见开花呀,我一度怀疑是不是这块地里有什么神奇之物。

现在我终于懂了。


水泽杨柳春


春山,不是指春天的山,是一种意境。

这首诗里的这座山,不是夏山,太繁茂;不是秋山,太箫瑟;不是冬山,太冷寂;

而是作者要的春山,有绿色有希望有韵味的春山。


山边人字


我们小区有很多桂花树,春天的是四季桂,顾名思义,就是四季都开,只有温度合适确实是春天也开的,不过自己感觉不如秋天的桂花香。


胖妹妹要逆袭


水落石出


昭奚弥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