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我們才發現那麼多年齡小的孩子出國留學,對此你怎麼看?

單眼皮哥哥


小留學生不是好現象。家長要改為觀念,多方綜合考慮,世界變化很大,提前佈局,十年後移民?這是網友分析,中國基礎教育很好,英國乘法口訣都不會,中國中小學負擔太重,壓力大,競爭激烈,外國培養天性,不約束,事實證明是失敗了,這是兩個極端,我認為都要改變,國內早就在改革,教材已經改革。國家也得為精英富人著想,為他們孩子創造更優越的生活環境。給外國送錢,不如送給國內,義務教育,精英教育,貴族學校,也可請外教,多種選擇,一年40萬元,能解決6個就業崗位,家長放心,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雙贏,都好。



每天都報道這樣的事情,中國有這麼多的未成年人在國外留學,光英國就有1.5萬,還有其他國家留學的呢?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除了這些孩子的家裡有錢,在國內的教育方面是不是有什麼不完善的地方?如何能留住這些有錢人的孩子在國內讀書?


放飛4305


最近隨著疫情在海外的蔓延和嚴重。海外的中國留學生這個群體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點。一些網友發出“那麼小就送到國外讀書,家長們當時是怎麼想的?”這樣的提問。不可否認的是留學生人數大量增加了也是因為中國的經濟好了,老百姓比較有錢了,才會有“把孩子送出國讀書”這樣的想法。下面我編造兩個家庭的對話來告訴大家孩子送出國讀書時家長的考慮。。。.。。。

以下是我編造的兩個家庭A家和B家在考慮孩子出國讀書時的對話。

A爸: 小A他媽,這幾年咱家收入不錯,過上了小康的生活。這些都是幾代人的艱苦努力得來的。我們怎麼回報中國?回報整個中國社會?將來我們的小A一定要對國家做出巨大的貢獻才對得起前輩們的努力啊!

A媽: 小A爸,是啊!我也這麼想。但現在是和平年代。沒有戰爭,沒有硝煙。人們都是靠自己的知識和頭腦建設國家的。我多麼希望我們的小A能成為錢學森式的人物啊!A爸,別逗了,咱家小A成不了錢學森!

A媽,怎麼沒可能呢?你不要小看小A。沒準他以後真的能給中華民族帶來巨大的成果(注:每個家長都對孩子有說希望)。

A爸,嗯~ ,沒準小A真的可以。以前咱家沒錢,想把小A培養成錢學森之類的人也辦不到。現在有錢了,我們應該回饋社會。好吧,明天我去中介那看看能辦到嗎?

A媽,但我還是不放心。如果小A出去了,我就很長時間見不到他了。多想孩子啊!

A爸,就去幾年時間,咱們就算為了中華民族的崛起付出了。忍幾年就行了!要看到局。反正過幾年小A一回來咱們一家人又可以在一起了。

A媽,。。。。好吧!

B媽,小B八,這幾年咱家收入不錯,過上了小康的生活。我可不想讓我的孩子再為上大學拼命讀書,這太苦了。而且即使大學畢業也不一定能找到高收入的工作。國內的競爭太激烈了。

B爸,是啊,你看看清華北大都是些怎樣的學霸才能考進得去的。咱們小B根本沒戲。

B媽,別說清華北大了,我看一般得大學都困難。要不就別考慮上大學得事情了?

B爸,那這麼行啊?我作為公司的董事長,我的孩子怎麼能不上大學呢?以後就當個工人,每天流汗辛苦的工作?太給我丟人了。我們不能這樣對孩子,既然生了小B就應該給他最好的。

B媽,那就只有出國讀書這一條路了。聽說國外的大學比較容易進也相對比較好學一點。但我擔心小B以後不回來這麼辦啊?

B爸,不要緊,我聽過說在國外只要住到一定的時間就可以拿到外國人的綠卡了。到時候咱家小B畢業了已經是拿到綠卡了,也有了工作。咱們可以去小B那兒和他一起過。還可以幫他照顧他的孩子。這樣不是很好嗎?這些我都想好了,只是沒和你說!

B媽,那就好,但是要在國外住幾年才能達到要求啊?

B爸,這不用擔心,現在小B還在讀小學,如果現在去了。到大學畢業時間應該足夠條件了。我再去中介那兒詳細問問。

B媽,好,咱家不差錢。只要花錢能辦到的事情為了孩子的將來我們都願意出。

於是我們在國外的某個學校裡看到了同班的小A和小B同學。在疫情爆發之時也看到了小A和小B。

以上兩段對話充分反應出家長在送孩子出國讀書前的想法。供大家思考。


人在獅城2019


低齡留學涉嫌違反《義務教育法》,縱容與默認的態度不可取!


一、《義務教育法》具有強制性,是所有的中國公民都必須要遵守的,無一例外!


《義務教育法》規定,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法具有強制性,讓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是學校、家長和社會的義務。誰違反這個義務,誰就要受到法律的規範。家長不送學生上學,家長要承擔責任;學校不接受適齡兒童、少年上學,學校要承擔責任;政府不提供相應的條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規範。


既然是中國的《義務教育法》那肯定是接受中國的義務教育,不可能說只要是教育都可以接受吧,那豈不是亂套了!既然是強制性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是因為你有錢就可以違背法律背後的公平正義,所以我認為高中以前的學生出國留學肯定是與義務教育法相違背的!

二、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義務教育具有奠基性作用,被視為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基石,因此不是說你想學啥就學啥,你想去哪裡學就去哪裡學!


2019年6月23日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基本要求做了以下明確表述:


堅持德育為先,教育引導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堅持全面發展,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堅持面向全體,辦好每所學校、教好每名學生;堅持知行合一,讓學生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


那我想請問,有哪個西方國家會教育我們的孩子愛我們的黨和國家?又有哪個西方國家會強調讓我們的孩子愛人民愛社會主義呢?如果我們的孩子達不到這樣的要求,那我們如何能夠保證他能夠成為未來的合格的接班人呢?如果不合格,誰來負責?家長,還是當地允許這些未成年孩子出國留學的職能部門呢?

三、強迫未成年人接受國外的教育,是與國家的義務教育指導思想相違背的,是與國家根本大法背道而馳的,不能接受!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第16條,加強課程教材建設當中明確提到:


嚴禁用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取代國家課程,嚴禁使用未經審定的教材。義務教育學校不得引進境外課程、使用境外教材。完善義務教育裝備基本標準,有條件的地方可建設創新實驗室、綜合實驗室。


義務教育學校不得引進境外課程,使用境外教材,換句話說,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當然也就不能擅自學習境外的課程和教材,那孩子這麼小就被允許出國,這不是與法律背道而馳嗎?

對於這些年齡小的孩子出國留學,絕不是有錢就可以任性的,義務教育一定是有目的性的,一定是為了未來國家建設的考量,培養思想上和能力上都過硬的建設者,我們怎麼能指望國外的教育能幫我們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呢?


葛老師教育新智匯


如果不是這次疫情,我們只知道有不少的孩子在國外留學,但我們可能並不知道,到底有多少?

這幾天,1.5萬名未成年人在英國學的消息但許多國人感到吃驚!如果不是家長聯名,要求國家包機接回他們,我們根本都不知道有這麼多孩子,從小接受外國的教育。

毫無疑問,把孩子從小就送到國外去接受教育的家庭,非富即貴,一年幾十萬的學費生活費對普通人來說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每個人都有選擇接受怎樣的教育的權利,對此我們無話可說,人家有這個條件,咱們也不應該阻止人家。

但是,孩子很小,就送到國外去讀書生活,在國外的環境中長大,他們對於中國究竟有多少的認同感歸屬感?他們接受了西方的那一套價值觀和評價體系,長大之後,他們會用怎樣的一種眼光來看待中國呢?

這裡我們不用祖國這個詞,因為很顯然,這當中有很多孩子,是一定會改變自己的國籍的,中國對於他們來說,是地地道道的外國,而不是祖國。

有人說我們應該要胸懷博大,不應該這麼民粹主義,這話說的是不錯的,但是,我們可以敞開胸懷的接納西方的文化,卻不能數典忘祖,連自己是一箇中國人,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都不願接受。

有人說這是誇大其詞,孩子們留學結束後不仍然會回到國家嗎?難道這就可以判定他們們對國家沒有感情了嗎?

這裡引用一句話,回答這些人: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劍客談教育


這次疫情,才知道有那麼多的年齡小的孩子留學在外,我也是從一位留英小學生媽媽,提出要政府包機接英國留學的小孩子回家的事件中,中國駐英大使的回應,才知道留學英國的小學生有1.5萬之多,這還是一個國家的數據,估計其它國家的留學小學生也不會少。

也是這次疫情應該讓那些留學小學生父母意識到兩個問題。

1,小學生留學在他國,遇到突發大事件,是無法獨自處理的,相對於孩子的學習和未來,意識到孩子的生命和健康最重要。

這些小留學生都是藉助在他國寄宿家庭,一旦借宿的家庭出事,這麼小的孩子很難自保,這次疫情也跟那些留學生父母提了一個醒,孩子還太小,留學還是有很大的風險。

小學生是培養價值觀最重要的時候,不讓孩子呆在父母身邊,寄宿在他國別人家庭,還沒有是非分辨能力的孩子,很容易學壞。孩子遇到事情也很難得到父母的幫助,對孩子心理也有影響。

2,這次疫情也讓小留學生父母意識到了祖國的強大。

留學生父母讓孩子那麼小出國,這次疫情也讓她們看到了,危難時刻,還是祖國強大。

這次疫情中國不管是抗疫速度和抗疫取得的效果都是值得稱讚的,比起他國對疫情的消極態度,真的是不比不會知道差距。

駐英大使的回應也體現了中國的人文關懷,此刻為祖國的強大感到驕傲。

國泰民安,做父母的首先自己要有正確的價值觀,才能更好引導孩子去成長和學習。


遇見曉C


英國反華您把孩子從小送英國去,連九年義務教育都不參加,愛國教育缺失,您這孩子骨子裡還是中國人嗎?歐洲連續居留十年自動獲得國籍,您目的不是讓您孩子變成外國人嗎?作貢獻你不在,投毒你就是中國人了?歐洲各國對防疫品都是禁止出口的,很多愛國人士只能自己帶回來,如果您家真愛國早就帶著口罩防護服回到了國內。如果您家前期中國困難時參加或組織過對國內捐贈,我們歡迎您回來,至少您還有點民族之情愛國之心,如果您家既不愛國又想移民,對不起了,中國14億人民已經太苦了,沒有一個民族在這場疫情中有中國人民付出多,我們已經全民隔離了60天,希望您向英國政府求救,而不是禍害中國人,歐洲各國都閉關了,中國不是淨土,中國人民付出巨大代價才獲得暫時安全,另外你們這些富貴人回來還喜歡搞特殊,杭州同班同學有關係可以回家,沒關係必須集中。民族命運完全被你們玩弄。我要吃飯,祖國真正的花朵都沒開學,全民要關瘋了,如果再發生一次後果不堪設想,請您為國家安全和民族考慮一下!最後請把武漢和全湖北孩子都接出疫區,這才是祖國的花朵和未來!


一路發發發發發發發


中國1.5萬名低齡留學生在英國上學(寄宿制)!1.5萬名未成年留學生集中在一個小小的國家,相對來說,這是一個龐大的數量!其實他們現在還需要祖輩的寵愛👄以及父母的監護,強大祖國的保護!外國的月亮🌙真的能比中國圓??目前我們可以理直氣壯的說,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唯有中國最安全,從這次中國湖北武漢爆發的新冠肺疫情來看,我們偉大的祖國眾志成城,黨中央一聲號令全國各地集中優秀的醫療資源迅速馳援,令人振奮令人感動!另外,國外還有許多未知的風險你們考慮過嗎?這不是危言聳聽,萬一遇上了,哭都沒有地方哭!個人認為,他們都是為了將來的移民作前期準備(文學作品中說的叫埋下伏筆,鋪墊),別指望他們學成回國,報效祖國,也許他們(她們)中會有許多愛國者,學有所成榮耀歸來!起碼那是十年後的事,甚至更久!我並沒有仇官仇富心理,更不會嫉妒他們!!也祝他們(她們)在異國他鄉平安健康,萬事吉祥!


花甲有六


說句不好聽的,是孩子的父母以是個不合格的中國人,即然那麼小,就出了國,何談報效祖國呢?請問?當下,又有什麼資格馬煩祖國呢?


天空25491


我認為這不是一件好事:

第一、這與愛國教育從娃娃抓起背道而馳,這是在做忘記祖宗的事,說直接點這是從小就培養孩子做亡國奴的事,這應該引起有關部門重視了!

第二、我們在鼓勵生二孩,但是生的孩子不愛國,接受國外的教育,是不是有些象歷史上的“帝國之嬰”計劃?這是對國家的不負責任!

第三、這樣的孩子怎麼會有愛國心,他們除了有家庭的優越感和所謂的見識多廣以外,還有什麼?

以上是個人瞭解,僅供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