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的兒子35歲,啥也不幹就啃老,每月還要一萬生活費,合理嗎?

成說陳事


啃老,就是雖然成年了,但是依靠父母養活自己。啃老的人,明明已經成年,可以靠自己養活自己,但是他們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不願意出去賺錢,生活的主要經濟來源是父母。

35歲,啥也不幹就啃老,每月還要1萬元生活費,這樣的“啃老族”其實是存在的,而且不是特例。那麼我們先來看一下,這些人為什麼要啃老?

啃老其實也分為主動啃老和被動啃老,主動啃老是因為他們其實是有養活自己的能力,而且有些還是高學歷人群,但是他們不願意去面對社會的壓力,選擇逃避這種壓力,於是主動在家靠父母來養活。

曾經報道過的一個日本男子啃老30年,後來父母雙亡,56歲的男子餓死家中。多門不可思議,這名男子因為年少求學失利、找工作碰壁,長期以為在家。不想出去面對就業的壓力,於是就在家靠父母生活。後來父母過世,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竟然活活餓死。

被動啃老,這些人其實是有想出去依靠自己的能力生存的,但是因為家裡有錢或者有勢,不願意讓孩子出去吃苦受累。於是給孩子足夠的零花錢,要什麼給什麼,這樣的父母覺得不讓孩子受苦就是愛。

身邊的一個親戚,今年60多了,已經當爺爺了。年輕的時候這個親戚也想自己奮鬥,但是家裡人覺得太辛苦了,讓他在家裡玩就可以了。忘記說了,這個親戚家真的有錢,他們說只要孩子開開心心生活就可以了,不出去做違法的事情,養活他們不是問題。

確實,娶妻生子,這位爺爺每天就是出去溜溜彎,和鄰居們聊天,沒幹過一天活。他的運氣不錯,父母過世了,留下不少錢,兒子又生爭氣,每個月也給這位爺爺足夠的生活費。所以這位爺爺,樂呵呵地過了一輩子,啃老啃兒子,都是家人要求他啃的。

啃老的人,也分很多種情況:

  • 有的人是沒有自信,受過挫折不願再面對打擊,所以在家啃老;
  • 有的人是為了追求理想,在家積蓄能量,覺得不成功就不出山,所以在家啃老;
  • 有的是家人溺愛,不願意孩子受苦,所以在家啃老。

面對不同的人,如果不想讓他繼續啃老得話,就要先找對方法,對症下藥,才能夠解決啃老問題:

  • 沒有自信的人,當然首要的解決方法就是想辦法讓他找回自信。可以試著讓他從小事情上取得成功,肯定自己的能力,然後一步步地邁出養活自己的步伐。
  • 如果是為了追求理想,首先應該讓他明白,這個理想有沒有實現的可能,不是空想。如果沒有實現的可能,可以溝通是否可以把理想分階段,先設立一個比較低的理想,分步完成。
  • 如果是家人溺愛,那麼請家人學著放手,因為作為父母,不可能陪孩子一輩子,總要讓他們學習獨立,學習自己養活自己。

因此,啃老是不合理的,人總要學會自己面對問題。也希望家長為了孩子的以後著想,不要溺愛孩子,要讓孩子學會生存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給孩子再多的錢,不如讓他學會養活自己的能力!


靜待花開成景


我三男二女,38歲前,在老家六間瓦房,都留給母親,姐姐,侄子,愛人帶著五個孩子進城,一無所有,

八五年,110元死工資,愛人29元的臨時工,一直到96年清退。我自己苦。沒有苦孩子。

我同事,他家在本市,效區房賣了2700元,89年大兒結婚,花費三千七百元,我們倆大兒都在一起上班,第一月工資,11元買雙球鞋,剩餘上交,第二月,同事兒買只吉他,53元,我兒也要買,我說,行。如果你能靠音樂吃飯,買鋼琴都行,六千元我拿,你去住宿舍,自己掙錢自己花,工種,住房,結婚我也不管,結婚時,我帶一萬元去喝喜酒。

同事聽了,驚呀,三個兒子,兩個女兒也要花錢,八十年代,萬元戶的不多,同事兒媳婦,農村,無城市戶口無工作,花費小。

90年,大兒結婚,總共花了一萬五千元,大兒上繳的1l00元,買集資房,我墊付1800元,也沒還,

我和大兒岳母閒聊,大兒媳彩禮,她家未說要多少,當年標準,66O元,1000元,1660元,三檔,我給一千元。兩年後,大女兒結婚,彩禮660元,親家重複一遍,660元?以為聽錯了。到小兒媳,彩禮6萬另一百元。

老伴農村來的,不識字,無工作,三個兒媳都是正式工,國企工,護士,教師。左鄰右舍看老伴的眼光也變了。

早晨上班,我騎自行車,帶老伴去礦內掃地。多年如此,正常走東邊,人多,從街西走,鄰居看稀奇,跑出來確認,老頭騎車帶老伴。

後面的兒女結婚,標準都低了,我也只能達到標準,小兒花費最多,低於本地最低線,小兒進入獨生子女這一年齡段,雙職工,一個孩子,我的積蓄都花光了,另四個兒女,每人借兩萬,打工,一年還清。

兒女都能自立。我掙錢也不辛苦,2012年後,不掙了。

我給孫輩的禮錢,還是按正常標準不多也不少。都是省吃儉用攢的,我在網上說了,子女都反對,別吹了。

我就這點退休金,老伴更少,1500元,比大兒媳半數還少200元,我們也不敲她竹槓,她們也不會啃老。

我一學弟工程科長,收入比我高,退休當監理,主井施工,零下18度,盯現場,兒媳漂亮,都不工作。吃喝都是老頭花消,開家庭會鬥地主,耍求老斗把存款拿出來,分了。省得死後分配不均,弄得家庭不和。事例多著呢,老頭也是高工,生前這點事還想不到??



但是我覺得啃老沒有自由,甚至在同齡人中聊天也沒有尊嚴。所以我是那種爸媽讓我啃我也不啃的人。

很小的時候我就意識到,父母的錢不是白花的,是需要拿我的順從換來的。我是有很多自己想法的人,不喜歡被老一輩的落後觀念牽著走,更不喜歡他們在我身邊嘮叨,對我的朋友指指點點,對我喜歡的人喜歡的事指指點點....

等等很多讓我煩的事情。在我不花他們的錢不求他們幫忙了之後,我感覺活得很自在很愉快,再也不擔心被父母嘮叨,也再也不用跟他們吵架,他們過得健康自在我也健康自在…

如今我可以隨意交喜歡的朋友,做自己喜歡的事,不用再和他們一一稟報。因為只有賺錢最多的人在家庭裡才有首要的發言權,這都是靠個人努力換來的權力和自由。


豆大的豆豆


非常合理的。從小就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已經都習慣了。沒有合理不合理的討論必要。老子有兒子伸手這個正常,因為他的世界觀就是從小行成的。父親的教育就是老子兒子都高人一等,別人買5元的東西了,我兒子要買10元的,別人孩子有零花錢,或者沒有零花錢,我兒子不但要有而且要多,沒有了老子這有!不能到現在自己老了快沒有能力支付兒子伸手的費用了,再來談合理不合理的問題了。難聽的說就是咎由自取!當年的父不教現在來談子之過?我認為這個是不合理的。而給兒子錢是合理的。祖先說的好啊:子不教父之過。溺愛傷子誤孫!


新來的書童


現在什麼人都有,合理不合理先不說,主要是作為父母能維持兒子多久?我看過日本的一個新聞,60年代的子女有很多宅男宅女,靠父母養,因為60年代的那批人經商賺了錢,那時候覺得養兒沒問題,就一直供養著,沒想到一直到30多歲還一直這樣,有一個特殊案例,兒子變本加厲對父母索取,有時候拳腳相向,忍無可忍的父親親手殺害了自己的兒子……

當然不得不說跟父母教育絕對有關係的,事到如此,已經養成好吃懶做、依靠父母的行為,作為父母無可奈何,也沒有辦法,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因為他們已經沒有管教兒子的能力了


塗在空中的樣子


孩子長不大都是父母寵的,父母願意寵兒子願意被寵都是合理的,不用拼搏都可以舒服,這就是贏在起跑線上了!再者他父母有那個能力寵,只要不違法犯法都是合理, 只是別人的生活方式。我認識一個人,兒子讀大學了,20歲的小夥子,還要媽媽搓背洗澡,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疫情期間要吃什麼,媽媽出去各種材料買回來,我覺得不可思議,是病態,人家覺得是愛,所以不要管別人的事。


o靜夜思


我是一個寶媽,感覺現在如果沒有一個副業就好像過不下去是的,

自從懷了孩子到生下孩子一直到現在,做過的副業實在太多了,當然被騙過的時候也很多,但是就是不長記性,還是一直嘗試,我感覺作為一個女人,尤其是結過婚的更要有經濟獨立的能力,這樣才有安全感,

雖然被騙過很多次,但是總算是找到了一份對我來說還算不錯的,聊天員,聊天嗎只能女孩做,就是去跟別人聊天,別人只要回覆你 跟你聊,你就可以賺到錢,一句一算,當時我也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做,因為畢竟這個工作非常簡單,非常自由 ,自己在家有手機就可以,所以就去嘗試一下,然後就去入職,學習,想象都是美好的,做兩天就不想做了,感覺賺不到錢,因為我不太會聊天,本來想退出,但是看別的小姐姐每天收入都是幾百 上千的,心裡受不了,為什麼別人可以,我不可以?這樣我就每天堅持,每天都到凌晨才睡,事實證明,努力的人都不會白費,現在每個月輕鬆也有六千的收入,雖然還是跟很多小姐姐不能比,但是最起碼我自己滿足了。所以不管你無論做什麼只要堅持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


用戶16631976797


父母做的孽,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就是講的這類父母,從小慣壞了,養了一個寄生蟲,有老兩口罪受的,這樣的孩子指望老了養你有點難,有人給錢誰想去工作?我有個客戶女兒在國外上學零花錢給1-2百萬,比國外一家人花的還多,回國幾年了也無所事事,現在一年零花錢一百多萬,好在她家有錢慢慢花吧!我是沒這能力給孩子,我給孩子說:我只負責你到大學畢業🎓,兒子說大學畢業也行了!目前兒子👦挺自立啥事都自己做不依靠我們。


健康天使—馨宜


那是父母慣的,如果是家庭狀況貧困,不會35歲的人什麼都不幹,做父母的應該放棄給他生活費,讓他自食其力,不應該再這樣繼續供養下去了,如果是真沒有生活能力,另當其說,即然父母都這樣慣了別人無可非議,繼續下去會是個敗家之子。


環球87112306


他父母那麼有錢他不花,誰花,睡在錢堆裡想怎麼花就怎麼花,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無錢兒子就要苦幹加實幹。

父母有錢對孩子不一定是好事,讓孩子吃點苦,對他(她)在人生的道路有好處,能經受風雨,人,一生沒有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麻煩,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