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动体育报导:甩开Youtube直追抖音将成社群媒体「危险」战场?

近日休赛的日子以来,许多球员不断使用抖音短影片记录自己的日常,新一波的社群媒体使用习惯改变,或许已经来到...。


乐动体育报导:甩开Youtube直追抖音将成社群媒体「危险」战场?


NBA例行赛虽因疫情中断,球员们因此暂离赛场以及相关团队训练,突然临到的空闲时间,使得球员们频频使用社群媒体秀出自己在赛事中断时的生活状态,以及如何打发时间。如Trae Young在推特发起#InHouseChallenge、以及Zach Lavine和被确诊的Donovan Mitchell在IG发起的#quarantinedunkcontest等等。

另一方面,更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这两周有许多NBA球员使用TikTok(抖音)透露自己在休赛时的生活样貌,例如LeBron James、Shai Gilgeous-Alexander 、Paul Milsap 、Tacko fall、Jayson Tatum、 Darius Bazley、Mattisse Thybulle……不论是使用自己的账号或是他人的账号,皆会把自己的「舞步」或是生活小趣事上传到TikTok。

如同2017-2018这两年抖音在中国刮起的短影片旋风,现在也正席卷NBA球员,甚至是NFL等其他北美职业运动选手。当然,部分NBA球员并非最近才开始使用TikTok,而是早已开始使用,且有个人账号。

抖音超过了Youtube?

乐动体育报导:甩开Youtube直追抖音将成社群媒体「危险」战场?


这里谈到的超过,所指的对象为现役球员,先来盘点一下目前现役球员开设Youtube频道的状况。现役NBA球员中,仅有7名球员频道订阅数超过10万。

Stephen Curry频道于2011年成立;订阅数111万、共51片,有频道验证徽章,目前持续更新。

Kevin Durant频道于2017年成立;订阅数79万、共103部片,有频道验证徽章,目前持续更新 。

Jimmy Butler频道于2018年成立;订阅数43.6万、共29部片,有频道验证徽章,封关后曾上影片。

De'Aaron Fox频道于2017年成立;订阅数 26.7万、共42部片,无频道验证徽章,目前持续更新,堪称游戏类与对抗类型影片翘楚。

Serge Ibaka频道于2011年成立;订阅数24.5万、共80部片,有频道验证徽章,持续更新,「你有多饿(How Hungry Are You)」系列节目有许多猎奇食材...。

Damian Lillard频道于2012年成立;订阅数18万、共49片,有频道验证徽章,持续更新,饶舌歌曲自产自销。

Victor Oladipo频道于2017年成立;订阅数10.4万、共44片,有频道验证徽章,持续更新,俨然是个歌曲频道。

乐动体育报导:甩开Youtube直追抖音将成社群媒体「危险」战场?


此外,10万订阅以下还有Carmelo Anthony、Karl-Anthony Towns 、Paul George、Iman Shumpert、Evan Fournier、Kristaps Porzingis、JaVale McGee、Ben Simmons、Lonzo Ball、Andre Drummond、Matthew Delly、Jaylen Brown等具有频道验证徽章的频道,以及如Isaiah Thomas此种虽未被认证,但最近半年仍有更新的频道。

从上述不负责任统计我们可以看到,开创频道的球员,有大约八成都是进入明星赛多次、现役各队头号或二号球员、或是曾经的球星,但也不是每个球星都会开通频道,火箭后场双枪Harden和Westbrook便没有挟着在其他社群媒体的高人气来尝试经营Youtube。此外,像是几年前偶尔会用快艇队频道拍影片的Tobias Harris和 Boban Marjanovic,两人也没有趁势推出个人频道。

在经营频道的取材上,vlog、访谈、活动记录这些影片不意外地属于大宗,其他则看个人特色发挥,如Oladipo与Lillard的歌喉与饶舌、Ibaka的创意厨房、Fox展现的游戏对抗等等。

还有一点,球员彼此之间并不会相互推荐频道,这应与所属经纪公司以及背后代言厂商因素有关。从这些统计也可看出,经营Youtube频道的NBA球员寥寥可数,就算加上未有频道认证者,大约不超过30位。可以说是有一定程度的使用门坎。因此,球员大多会透过所属球队的Youtube频道中曝光(联盟三十队皆有频道)。

看完Youtube后,抖音呢?NBA球员使用抖音的状况又是如何?然而,区区在下不才笔者本人,目前仍未受到此款来自中国的平台入侵,因此并未有进一步的球员使用量化统计。但诚如文章前段所点名的一些球员,稍微可稍微看出一种现象,在抖音的使用上,使用门坎并没有Youtube来得那么高,潜在人数应当是比Youtube来得多。

抖音和Youtube对于球员的使用效果差异在哪?


乐动体育报导:甩开Youtube直追抖音将成社群媒体「危险」战场?


Youtube这几年来狂暴式的成长,痛击了传统电视媒体,甚至是网络媒体,随着用户习惯的改变,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媒体纷纷跟上,仿造Youtube自媒体运作的方式,不论是自己操作,或是利用旗下子媒体,街访、与政治人物直接面对面的轻松访谈等等样样来,一改过往向大众呈现的报导样貌,但对于没有团队的个人使用者来说,Youtube并不会是一个方便的平台。

换个角度,我们先以新闻模式为例,电视媒体或网络媒体实时新闻的产出量,因为素材容易取得,想当然尔远远超过深度报导,最终呈现的流量与点阅率亦然。以政治人物或政论名嘴的嘴炮大战作为素材改写的内容为例,纯论吸引读者眼球为目的来说,远比关注「当代社会现象」的文章来得直接、暴力、轻松、成本低,点阅率大多都来得更好。

再拉回到抖音与Youtube的使用操作上,抖音就如同实时新闻,对于球员「个人」来说,操作性易、无须用脑、传播速度快、得到的传统媒体反馈可能也快,且以增加曝光度的CP值来说,也是个低成本、不耗时的选项。

乐动体育报导:甩开Youtube直追抖音将成社群媒体「危险」战场?


另一方面,阅听人也仍然是那些阅听人,虽然有点堪虑,但喜欢且习惯浏览快速、轻松、软性题材的人还是占了多数,在社群媒体使用选择上或多或少也会有迎合这些人的选项油然而生。

就球员的使用惯性来说,Youtube对上抖音时,反而无法将痛击传统媒体的「自主性」、「实时性」优势拿出来,因对于个人使用者体验而言,操作性易的重要性显然远大于精致呈现,随手发个短影片能扩及数十万或数百万人,谁还想要自己拍摄或是仰赖团队操刀的影片制作?

看完上述的状况,当一名球员或球员背后的团队选择开创自己全新的社群媒体,Youtube虽然目前还能看到Tiktok的车尾灯,但长影片的性质的确不会是TikTok的对手。

那么Instagram呢?

乐动体育报导:甩开Youtube直追抖音将成社群媒体「危险」战场?


目前球员的Instagram使用频率应仍大于抖音,限时动态发出,短影片的效果其实也与TikTok相近,看似上还是最受欢迎的平台,但若考虑到受众与商业行为?球员在一开始使用时或许并不会有远见想到这一点,然而当这样的平台在球员之间使用率不断拉高,所有商业行为必然牵扯进来,衍生出背后各种盘根错节的效应与交相影响也随之增加。

然而,我们知道抖音与IG各自代表的商业势力以及国家终究不同,抖音及其来自中国的背后势力,确实很难保证球员在进入使用更频繁、且更加商业的状况下,能否保持现在的自主性而不被箝制。

举个例子,NIKE或Adidas签约球员,时常在IG贴出公司最新出的鞋款,或是球星本人战靴,假设中美贸易战持续进行的情况下,中国要对美国以及美企投以最大程度反击,禁止品牌或相关商标在抖音露出诚然是一个有可能的做法。

前段提到,现在多数的阅听人对于「现象」观察与深入了解意愿并不太高(请脱离同温层来看),因此,这一次NBA球员可能迎来的自媒体使用习惯改变浪潮,如此现象确实值得观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