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平凡的世界》

疫情像龙卷风一般,像西伯利亚寒流一般,像冰雹狂泄一般,像《西游记》中的妖怪施法一般,无情的横扫华夏大地,千年魔怪舞翩跹,不,不是千年,只一年,一个月,也足以让人难以承受之重。

我的祖国和人民在与疫魔博弈中,此起彼伏,艰难前行,靠着巨大的付出和代价,用“雷锋塔”把妖魔压在了“雷神山”和“火神山”下,我们打赢了战役,赢得了胜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当我们欣喜的看到复工复产的号令吹响时,感动,欣喜,兴奋,莫名的感觉在心头涌动,我们终于可以走出家门了,哪怕戴着口罩,人与人之间保持着距离,但起码我们已经迈向正常生活的第一步。

之所以赘述这些,是因为蜗居的日子太久了,像鸟儿关进笼子,像孔雀束住了翅膀,像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动弹不得。但什么事都是相对的,几个月的时间,有些人就这么在等待中过去了,但有些人却利用这大好的空闲机会,读书,学习,研究,以无形为有形,以不变应万变,在静心中收获满满,在孤寂中学有所成,把一段灰色的日子过得别有一种风景。

如我,和孙少安对话,和孙少平交流,和润叶聊天,和田晓霞畅想人生,一部《平凡的世界》,带我度过无助的疫情,让我走进新的世界,去参悟小说人物所经历的平凡而又跌宕的人生。

小说从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写起,也是一个春天的故事。故事持续到改革的春风刮起而结束,迎来了一个更加崭新的春天。主人公孙少平和孙少安都是那种极能吃苦的刚强铁汉,家庭的艰难和社会的落后,让他们在泥泞中挣扎,在世俗中困惑,在社会的最底层抗争。一部轰轰烈烈、扣人心弦、心潮涌动、催人泪下、过目难忘的平凡的世界,在这平淡的序幕中开场了……

作家路遥,为了写好这部小说,把生命融入了平凡的世界,和他笔下的主人公一起走了……路遥为了写好这部巨著,足足准备了三年多的时间,为了真正了解那段历史的变迁,翻阅了大量的报纸,曾经翻阅报纸,把手指都磨破了,可想而知,路遥为此付出了多么大的精力和代价。

路遥先生把自己的生命完全融入了创作之中,他和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对话,从双水河到哭咽河,从双水村到原西县,从原西县到黄原市,从少平,少安,到田福堂,孙玉厚,从田润叶,到田晓霞,再到少平的众多女同学,从村长,公社干部,到县委书记,行署专员,地委书记,省委书记等等,他把每一个人物都刻画的那么传神,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所以,贾平凹曾经评价路遥,他不仅仅是一个作家 ,而且还是一个历史学家,政治家,心理学家。

特别是,路遥对田晓霞的描写,其实田晓霞的身上都透着路遥的身影 ,干练,同情,浪漫主义,强烈的好奇心等。当田晓霞和孙少平在黄原的相遇,以及两个人在地位上的巨大悬殊,以及两个人的情投意合,都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冲撞,假如两人相爱结婚,那么这本书就会黯然失色,路遥肯定是不能这么写的,所以最后,写田晓霞在抗洪抢险中牺牲了。当写到田晓霞的死,路遥嚎啕大哭,甚至从外地把自己的堂弟叫来,哭着说:“田晓霞死了,他的弟弟莫名其妙……”

这就是一个作家,一个作者,一个普通的写书人,一个伟大的创造家,他那细腻的心理活动,他那高瞻远瞩的领导风范,他那桀骜不驯的傲骨气质,他那春风化雨的流畅笔调,他那富涵哲理的苍劲语言 ,他那透着陕北风格的地理图片,无已不显示出文学巨著的光芒和辉煌,无愧矛盾文学奖上,那个皇冠上的明珠。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它犹如一部长卷的史诗,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前后的社会深刻变革,人们产生的巨大心理反差,以及各界各层次人们之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描写的入木三分,读后让人无限感慨和留恋。

可惜,路遥先生走了,带着他那《平凡的世界》,到另一个世界去写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