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沟扶贫进行时

刘沟扶贫进行时

“周天生能行,魏英华也可以。”

“还有刘振奇,他去年在县城一家公司看大门,人家说他岁数大,今年不让去了,这藤蔑编织的活应该能干。”

星期一上午9点,刘沟村支部书记李俊和村责任组组长老曹在村部会议室对全村33户贫困户逐户分析,看哪家有合适的劳动力能到村藤篾编织车间就业。

新冠肺炎疫情缓和后,刘沟村藤蔑编制车间开始试生产。这是去年在镇党委书记张书盈倡议下发展起来的村扶贫产业。贫困户刘明华年前到县城编织总厂进行培训学习,掌握了藤蔑编制的全流程工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村培训车间迟迟没能开工。昨天刘明华才带着5个人进行藤蔑编织试生产。

藤蔑车间设在村部院内的两间空房内。编制是个细致活,地上铺着红毯子,一台气泵安放在墙角,刘明华手把手对几位新手认真地教导。

通过分析斟酌,全村贫困户中除去已经外出务工的,还有15人可能胜任编制手艺。李支书与老曹商量准备近几天动员他们入厂学习编织。商量好事情,李支书赶紧拿起手机,刚才手机提示收到几条信息。打开手机,看到全镇钉钉工作群发有镇党委张书记的图片,再一看是在刘沟村贫困户徐玉德家,看来张书记直接来刘沟入户了。

两人走出会议室,准备到徐玉德家看看。还没有走出村部大门,一辆黑色轿驶进来,张书记从车上下来。

“听说你们的藤蔑加工车间开工了,过来看看。”张书记笑着说。

“你咋可知道了?我们昨天才开工。”李支书疑惑地问。

“刚才在徐玉德家,他说也要来编织厂试试。”

几人边说边走进院内西边的加工车间。

“只是试生产,先培训出几个熟练工,再组织人扩大规模。”李俊介绍说。

“这样做对,刚开始上马,要稳步推进。”张书记赞同道。

刘沟扶贫进行时

刘明华正在给几个人示范编织,张书记俯下身仔细观看。

只见刘明华手法娴熟,藤条在藤框间穿插,他还不时停下指导身边三个“学徒”,墙角的气泵不时发出哒哒哒哒的响声。

张书记对刘明华非常熟悉,刘明华身患残疾,小时患小儿麻痹留下后遗症,走路有点跛。这是一个刚强的汉子,先前在家编制箩筐等竹器,每天收入10多元钱,生活比较清苦。在张书记的关注下刘明华申报了低保,享受了残疾人补贴,并住进了新建的安居工程房中。在去年全村脱贫大会上,张书记被邀请参加,会上脱贫户都激情发言,刘明华更是向张书记深深地鞠了一躬,他说这一躬是感谢共产党,感谢张书记和所有干部对他的帮扶,他曾一度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刘明华个性憨厚,平时话不多,见人总是未语先笑,是个很能吃苦的人。去年他主动要求去学习藤蔑编织,说自己有基础学得快,学会能带动更多人参加到这一行业。

刘明华编织比较熟练,一天能编织藤框近20个,每个加工费2.5元,每天收入四五十元,这比他以前编竹器挣得多了。

走出编织车间,张书记笑着说:“这刘明华、徐玉德两家我算是放心了。”

刘明华有编织手艺,家中还养有10只羊,收入有保障。

徐玉德一家是张书记最为挂念的,每次到刘沟村都要到徐玉德家去看看。2017年刚进贫困户时,徐玉德一家住的是三间漏雨土坯老房。徐玉德有肢体残疾,走路需要拄着拐杖。由于家境贫寒,儿子近三十岁还没有成家,这在农村属于大龄青年。当张书记走访到他家时也为他们发愁。张书记了解到徐玉德儿子大宝在一家汽车装饰店做学徒,且手艺不错,就动员徐玉德让他儿子大宝自己开一门店。徐玉德很为难,他也想让儿子开店,可手中没钱,再说家中破烂土房也急需重建,这都需要钱,他恨自己窝囊耽误了儿子婚事。按徐玉德的想法是先借钱建房,有房子显摆着,儿子婚事就好说了。张书记开导他先开门店,孩子门店做起来,自然有姑娘找上们来。张书记还说开门店钱不够他可以想办法,建房问题民政上有救助政策可以解决一些。徐玉德认为书记说的有道理,全力支持儿子创业。徐玉德有几家好亲戚,几经筹措,凑钱在山西开起了汽车装饰门店。家中房屋也同时动工建设了,镇民政救助一些,又借了一点,一个多月时间一座新平房就竣工了。

刘沟扶贫进行时

房屋竣工那天,张书记特意过来祝贺,送上500元贺礼。徐玉德说啥都不要,他认为书记已经帮他很多了,接钱心中过意不去。

张书记打趣道:“你是嫌钱少?那我再添添。”

徐玉德不好再说什么,接过贺礼。

好事成双,大宝聪明能干,装饰店生意一天比一天好,2018年与一姑娘喜结良缘,如今女儿满周岁了。

“大宝夫妇俩昨天去山西门店了,听说他家欠的外账都还完了,准备买车哩。”张书记高兴地说。

“他们要买车?”老曹很惊奇,这个大宝太能干了。老曹也很惭愧,张书记说的这些他都不知道,这个责任组长有点不称职。

“我再转几户。”张书记走出村部大门。李支书和老曹执意陪同着,说是也想入户走走。

“老刘不知道回来没有?”张书记问李支书。

“你是说刘敬国,他在侄女家过年一直没回来。”

“看来他是要长期在那住了。”

村部向东路边是贫困户刘敬国的房屋。刘敬国80多岁,年青时由于家庭成分不好(解放前地主家庭)一直没有成家。张书记曾多次入户探望,每次都不忘带点生活用品。去年冬季看到老人家中没有取暖设备,张书记买了电热毯送来,并详细讲解电热毯的用法。老人平时喜欢在路边坐着,每次看到张书记到来,远远地站起来迎接。老人的侄女是本镇草场吴村的,多次接他去住。我曾听老人说张书记到他侄女家看望过三次。

刘沟扶贫进行时

张书记看了看老人紧锁的院门问李支书:“你们村像刘敬国这样年岁高不能务工的还有几户?这些贫困户怎样增加收入?”

“5户吧,他们都由本家侄子或亲戚照护着,生活没有问题。”李支书迟疑一下说,对于无劳力户的增收问题他还没有深入研究过。

“你看这样行不行,你们村建有光伏发电,每户每年都有3000元的光伏分红,动员他们拿出一半资金入股村合作社,年终又能增加点分红收入。”张书记接着说:“入股镇红薯种植合作社也行。”

老曹知道,为了群众增收,在镇政府的主导下成立了晁陂镇红薯种植合作社。该合作社整合全镇红薯种植户,采取农民以土地入股,统一供苗、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模式进行。张书记为晁陂产业发展操碎了心,去年他亲自种植了10亩红薯,验证红薯种植的收益,被人们传颂为“红薯书记”。

“入股镇合作社吧,我得先与这几户商量一下。”李支书思考了一下说:“争取动员村里贫困户都入股红薯合作社。”

李支书认为村种植合作社规模小,群众入股收益少,不如选择入股镇合作社,提高收入。

张书记点头表示同意。他说自己想一个人再随意走几户。

全村贫困户张书记都跑遍了,有些户的家庭情况他比李支书都清楚,贫困户的冷暖始终放在他心上。

“张书记一定会到李小女家看看。”老曹对李支书说。

大刘沟自然村李小女家情况特殊,李小女和孙女周丽两人相依为命。周丽母亲早亡,父亲也在前年去世。张书记走访到这一情况后表示自己要资助周丽上学。周丽这个女孩品学兼优,聪明好学,不负期望,去年考入一所本科院校。张书记十分高兴,又送去1000元钱的生活费。

刘沟扶贫进行时

周丽在校享受着助学金,前年办理了“小五保”,家中房屋内外重新粉刷一遍,院内铺了水泥地平。家中没有后顾之忧,周丽在校也能安心学习。

望着张书记向东走去,李支书对老曹说:“张书记真辛苦,要是我真做不到这些。”

老曹笑了笑,两人向村部走去。

曹虎 ,河南镇平人,曾在多家网络媒体发表作品,在《消费日报》发表《谁是最可爱的人——抗疫小故事见证镇村干部的大责任大担当》、《南阳日报》发表文章《青年干部要用正确成长观武装头脑》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