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三月,太湖畔拈花灣,邂逅一場充滿禪意的粉色櫻花雨

煙花三月,卻是屬於櫻花的季節。一朵櫻花從開放到凋謝大約為7天,從含苞待放到花開滿樹再到飄落凋零,櫻花的每一個動作都是這個春天裡最浪漫的風景,也被賦予了更多的期許和憐愛。提到江蘇的賞櫻勝地,想到的必然是太湖畔,而太湖畔的粉色櫻花並不只屬於黿頭渚。要說到最富有禪意,最適合拍美照的,那一定屬於同在太湖畔的拈花灣了。

煙花三月,太湖畔拈花灣,邂逅一場充滿禪意的粉色櫻花雨


煙花三月,太湖畔拈花灣,邂逅一場充滿禪意的粉色櫻花雨


煙花三月,太湖畔拈花灣,邂逅一場充滿禪意的粉色櫻花雨


陽光、櫻花、流水、禪意……厭倦了扎堆的人流,厭倦了城市的喧囂,在拈花灣的櫻花樹下,感受著春日獨有的靜謐和美好。隨著氣溫的上升,粉白色的櫻花點綴在清泉、白沙、木廊和禪意十足的籬笆牆之中,讓人彷彿置身於盛世大唐。

許多人會將櫻花歸於日本,就像將拈花灣的唐風認定為是日式。其實,櫻花既不是日本的國花,也不是起源於日本。最初時的櫻花被稱為山櫻花,起源於喜馬拉雅山脈,後來因為花型美觀,極富欣賞價值,才被人們移植到了內陸。據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人在庭院之中種植櫻花。

煙花三月,太湖畔拈花灣,邂逅一場充滿禪意的粉色櫻花雨


煙花三月,太湖畔拈花灣,邂逅一場充滿禪意的粉色櫻花雨


煙花三月,太湖畔拈花灣,邂逅一場充滿禪意的粉色櫻花雨


賞櫻花真正成為春日的一大樂事,還真要追溯到大唐盛世。那時,從宮苑廊廡到民舍田間,隨處可見絢爛綻放的櫻花。“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櫻桃千葉枝,照耀如雪天”……絢爛美麗的櫻花自然也成為許多文人雅士所吟誦的對象,唐詩宋詞中對於櫻花的描寫數不勝數。所以,拈花灣的唐風建築搭配上絢爛的櫻花,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從指月巷的芬芳明媚到雲樹帆影的絢爛唯美,溫情的淡粉色、蟬羽輕飄的花瓣點綴成拈花灣三月裡最美的風景線。盛放到極致便凋零,在唐風古韻的建築陪伴下,空靈迷人的櫻花在默默地告訴你,別辜負這大好的春日時光,尤其在疫情消散之後。

煙花三月,太湖畔拈花灣,邂逅一場充滿禪意的粉色櫻花雨


煙花三月,太湖畔拈花灣,邂逅一場充滿禪意的粉色櫻花雨


煙花三月,太湖畔拈花灣,邂逅一場充滿禪意的粉色櫻花雨


這裡最美的櫻花,綻放在遠離喧囂的鹿鳴谷之中。日光下的櫻花,輕盈透亮,帶著柔軟的情懷。不管是入口處大片綠地上星羅棋佈分佈的櫻花林,還是道路兩旁盛開的櫻花樹,都讓人彷彿墜入到童話的世界。近看,似盛裝少女,翩躚起舞;遠望,如點點明火,照亮山谷。時不時的一輛粉色的小火車經過,帶走了些許樹梢的粉白,不知開往何處。或許,這就是通往春日的火車吧?

煙花三月,太湖畔拈花灣,邂逅一場充滿禪意的粉色櫻花雨


煙花三月,太湖畔拈花灣,邂逅一場充滿禪意的粉色櫻花雨


煙花三月,太湖畔拈花灣,邂逅一場充滿禪意的粉色櫻花雨


夜幕降臨,朦朧的月色下,原本浪漫的櫻花則多了幾分神秘與詩意。原本平日裡粉嫩的花朵被柔和的燈光照射成了五顏六色,交織成一片流光溢彩的“夜櫻”盛景。水的靈動,花的嬌羞,微風吹過樹梢,五彩的樹枝伴隨著滿樹的浪漫在風中搖動,恰似一場唯美夢境。

這裡的民宿也都是一棟棟別具特色的小院子,院子裡也大多有櫻花點綴。累了一天,回到房間,看著窗外晃動的櫻花的影子,或許,這裡的夢都充滿著櫻花飄落的浪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