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報到”為防疫工作提速,“雲監督”讓居家隔離足不出戶

“雲報到”為防疫工作提速,“雲監督”讓居家隔離足不出戶

3月26日上午11時30分許,從境外返滬的留學生小凡乘坐大巴到達浦東聯洋國際社區的居住地。

社區民警和社區工作人員早已等在門口,幾分鐘後,量體溫、籤居家隔離告知書、核實返滬信息等“規定動作”一個不落地完成後,小凡正式開始居家隔離。

在外籍人士聚居的浦東新區聯洋國際社區,一款“雲報到”的小程序,讓每位境外返滬旅客從海關到居家隔離的時間縮短了約2小時。

“雲報到”,讓防疫管理更有底數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及親戚朋友現旅居境外,且近期有返滬計劃,請您掃碼‘歡迎回家雲報到’小程序進行登記。”在浦東公安分局花木派出所和聯洋國際社區的聯合推動下,境外返滬人員的信息收集“前置”了——境外入滬人員還在國門外,社區工作人員就已經提前收集好居民的入境時間、居住地址、轉機途經國家等信息。

“云报到”为防疫工作提速,“云监督”让居家隔离足不出户

據估算,該項舉措可讓每位境外返滬的旅客從出海關到居家隔離的時間縮短約2小時。

3月21日下午4點,從土耳其返滬的居民Sudak抵達浦東國際機場信息登記點,發現登記表上已有他的相關信息。

他很快反應過來,是之前居委幹部讓他在“雲報到”小程序上填寫的信息起了作用。

經過現場浦東新區登記點工作人員的簡單詢問,他簽完字登上大巴,緊接著便前往核酸篩檢點。

當Sudak在返回小區的路上時,花木派出所民警已與社區衛生中心醫生、居委幹部趕往小區門口等候。

Sudak到達小區後,社區醫生上前對其測溫,民警和居委幹部對其事先通過“雲報到”小程序填好的信息再次核對,Sudak一家簽署了《承諾書》後,便回到了自己的居家隔離點。

在此之前,大巴接送到小區後,我們還需要逐一詢問其各類入境信息,再次填表,這一步往往花費很多時間。”

通過“雲報到”提前填寫入境信息,社區民警又將信息反饋給在機場的浦東出入境辦公室民警,確保機場前端也能提前完成信息備份。

“云报到”为防疫工作提速,“云监督”让居家隔离足不出户

不僅縮短了境外人員的登記時間,也方便社區民警提前掌握回滬境外人員信息。”

花木派出所聯洋社區警長陳毓玲介紹,“雲報到”上線前,入境人員在機場完成登記後,民警和社區工作人員還要上門核查旅客是否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現在這一步也可以提前。

據花木街道聯洋社區涉外社工金韻介紹,聯洋涉外社區目前居家隔離626人,3月18日至今已有227位準備從境外返滬的人員提前在線上“雲報到”。

“雲監督”,讓居家隔離足不出戶

“雲報到”讓社區管理人員對境外返滬人員的回家路有了底數,那麼他們到家後,如何確保他們能嚴格按照隔離規定“足不出戶”呢?

2月底,閔行區開始嘗試啟用智能門磁,利用“技防+網絡”的方式進行“雲端督查”居家隔離人員的自我隔離情況。警方協同街鎮村(居)委利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實時瞭解居家隔離人員進出情況,至今全區共安裝了450套感知設備。

“云报到”为防疫工作提速,“云监督”让居家隔离足不出户

開門關門的數據都會實時通過傳感器上傳系統,綜合執法民警及居委幹部可以通過移動終端第一時間掌握報警,管理者可以通過微信群、電話來核實和勸導,門磁本身並不會發出警報影響周邊鄰居。”

上海市公安局閔行分局虹橋龍柏派出所副所長唐凱斌說,自我隔離的居民應當嚴格按照隔離規定“足不出戶”。

家住虹橋的楊女士丈夫是奧地利人,3月16日,她的丈夫A先生從德國慕尼黑飛往泰國曼谷轉機,於月17日抵達上海。

經核酸檢測等一系列程序後,A先生選擇居家隔離,雖然妻子楊女士未曾離滬,但因為兩人住在一起,因此必須同時進行居家隔離。

承諾書籤字確認後,楊女士對居委會的門磁管理表示不理解。

為了打消疑慮,居委會主任陳秋華耐心解釋說:“門磁不是鐵柵欄,自覺居家隔離不僅是對自己,也是對別人健康權的維護。”

閔行虹橋龍柏派出所綜合執法民警也上門告知:“門磁系統只是讓大家更加自覺,不具備錄音、錄像功能,結束隔離便會立即拆除”。

最終,楊女士對此表示同意與支持。

據統計,截至3月24日,虹橋鎮共安裝門磁感應報警系統152套,後臺“疫情防控平臺”24小時投入使用,居家隔離的居民都非常配合,沒有一人私自外出、逗留。

只有一次,半夜1點鐘報警了,我們夜班民警趕緊核查情況,原來是住戶背靠著門抽菸,觸發了警報。”

唐凱斌副所長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