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爆發石油大戰,俄羅斯、沙特、美國混戰,這一切背後有何玄機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國際石油價格戰,其爭端要從3月6日,俄羅斯斷然拒絕了沙特為首的OPEC的深化減產計劃說起。俄羅斯深知美國暗地慫恿沙特聯合俄羅斯減產,就是為了搶奪俄、沙兩個資源大國的國際石油市場份額。俄羅斯的強硬激怒了沙特及其背後的美國,一場前所未有的國際石油價格戰拉開序幕。受油價暴跌和疫情蔓延雙重打擊,國際資本市場斷崖式狂跌,美股3月9日開盤後全線暴跌,最終在10天內連續熔斷4次,連經歷過美國大蕭條的“股神”巴菲特都驚呼此次災難“前所未有”。

OPEC成立於1960年,主要成員國為中東產油大國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等,以及南美的委內瑞拉,OPEC目的是大家協商確定各自產量,避免產量過高而壓低了油價,在石油市場扮演重要角色。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OPEC就對在阿以衝突中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國家實施禁運,以石油供應為武器打擊了西方,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國際關係格局,告訴西方“自己不是好惹的”。

俄羅斯和美國則是OPEC組織之外的重要產油國,美國因為近年來頁岩油開採技術革命的成果,在去年實現開採量超過沙特,躍居世界第一。俄羅斯則依靠極豐富的油氣資源和更為廉價的開採成本,位居世界第二大產油國。

美、俄雖然都與沙特存在一定競爭關係,但從國家立場和國際市場看,沙特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盟友,在國防、經濟方面走得很近,油價戰背後更是有美國的支持;而沙特和俄羅斯則在近年來不斷加強合作,特別是在2016年共同簽署《全球石油減產協議》。形成“OPEC+”聯盟,應對新興產油巨頭美國的挑戰,雙邊同步“減產、提價”。可以說沙特是美、俄在石油市場相互較量、制衡而都在爭取的籌碼。

而在“OPEC+”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會談中,沙特意圖拉攏俄羅斯限制石油產量,以保住國際市場的石油價格。但國際油價下跌必將觸及俄羅斯在疫情打擊下的經濟命脈,俄羅斯始終不同意。在商討無果後,沙特阿美進一步擺出脅迫的姿態,一方面準備在4月原本的減產協議到期後,增產至1200萬桶/日;另一方面通知客戶石油價格即將下降,意在與俄羅斯搶奪其傳統的石油市場份額。俄羅斯毫不妥協,認為在現行形式下財政還能維持6年。

在沙、俄較量之際,美國還未採取明確措施,直到上週國際油價跌至20美元大關時,3月21日特朗普終於宣佈,將適時參與到沙、俄石油價格戰中。隨後《華爾街日報》稱,美國準備揮舞外交手段和制裁威脅兩根大棒,要求沙特和俄羅斯減少石油生產,這個消息可不是巧合。 

受此消息,同時受到美國能源部將購買3000萬桶戰略原油儲備以支持國內石油產業的影響,國際油價在連跌三日之後的3月19日暴漲,WTI原油價格上漲23.81%,報收25.22美元/桶,創下了自WTI期貨合約創始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收復了上週“史上第三大單日跌幅”的失地;Brent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4.43%,報收28.47美元/桶,但仍在30美元/桶的水平之下。

 美國的發力讓世人認識到“一頓操作猛如虎,漲跌全看特朗普”,俄議員莫佐夫甚至認為美國的激進措施會“引爆整個世界”。

短期來看,美國的舉措因為減少了石油市場的國內外供給,油價呈上漲趨勢。雖然美國的舉措可能持續刺激油價上漲,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強烈衝擊石油需求面前,減產這一招只是杯水車薪。除非沙特和俄羅斯達成和解,否則油價反彈將只是曇花一現。

而美國國內同樣面臨隱患,WPX能源、卡隆石油數十家美國油氣生產商連日下跌,面臨破產。不久前,特朗普政府奉行的“能源主導權”政策才推動了頁岩氣產業繁榮,《華盛頓郵報》認為,沙、俄的油價戰不單純是兩個產油大國之間的較勁,還是試圖打擊美國頁岩氣產業的一次“陰謀”。

撰稿人:馮俊益

世界爆發石油大戰,俄羅斯、沙特、美國混戰,這一切背後有何玄機

Trump


世界爆發石油大戰,俄羅斯、沙特、美國混戰,這一切背後有何玄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