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兩個歷史特點鮮明的王朝,哪個對中華民族的進步意義更大

中國古代的皇權相權之爭,就像拔河一樣,此消彼長的關係,而皇權在朱元璋之前是處於不斷削弱的趨勢。

到了明朝這裡,老朱精力旺盛,大事小情一把抓,撤了宰相,等他一死,他兒子朱老四沒有那麼強的精力,開始設內閣。

明清兩個歷史特點鮮明的王朝,哪個對中華民族的進步意義更大

這個剛提拔起來的部門,原本不過是個秘書性質的辦事機構,但在明朝中後期所行使的權力已經不僅僅是相權那麼簡單。

張居正拔河力氣大,皇帝太后力氣小,於是張老師說我行的不是宰相的權利其實是攝政,當然他也得和內廷的馮保勾結,所以才能把一條鞭法順利地推行下去,這點上,他比王安石要成功許多。

明朝中後期國家的大事小情,很多具體都是由內閣處理,皇帝只需要批准或者否決就可以了,但如果大臣們一致的意見被否決的話,皇帝就要面臨被罵作昏君或者暴君的危險,而後不得不批准,除非大臣們意見相左才需要皇帝出來做個裁判,也只有這時候皇帝說話才頂事。

明清兩個歷史特點鮮明的王朝,哪個對中華民族的進步意義更大

如果皇帝不出來同樣有被罵作昏君的危險,甚至言官們吃飽了撐的,看見皇帝走路姿勢有點不正就馬上會說陛下你現在這個樣子完全是沉迷於酒色財氣所致,皇帝也只有忍著發個詔書自我辯解說這是因為腳上患疾所致,而事實也的確是這樣。

明代五品以下京官,四品以下地方官的任免根本不需要皇帝同意。

明朝大臣們的奏摺都是一式兩份,一份直接呈給皇帝,另外一份則公佈天下 ,任人評論,這是古往今來任何國家任何朝代所沒有過的事情,所以明代才會出現這樣的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雖然社會反響不錯,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很多情節是按照清朝的社會背景描寫的,比如在劇中很多大臣面對嘉靖時自稱奴才,口口主子奴才那時滿清才有的事情,明朝大臣稱呼皇帝為陛下,清朝才稱呼皇上,君主稱呼大臣為卿,大臣們是自稱臣。

明清兩個歷史特點鮮明的王朝,哪個對中華民族的進步意義更大

豈止如此,現在很多以漢唐為背景的歷史劇也都是一口一個“主子”,一口一個“奴才”,聽來很是讓人心寒,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很重視“禮儀”,明朝滅亡之前,讀書人大多都很重視氣節!

雖然現在社會上有些讀書人在利益面前丟掉了尊嚴和脊樑,大概是和後來滿清三百年專制高壓統治息息有關。

明朝的言官,可以隨便罵皇帝,但極少獲罪,許多還會以罵皇帝受到懲處為榮,比如在嘉靖大禮儀事件中,帶頭大哥楊慎領著一幫朝臣到左順門抗議大哭,嘉靖很生氣,命錦衣衛過來統計鬧事者的時候大臣們表現得喜不自勝,爭先恐後搶著簽名。

這類現象在明朝史書中很常見,所以海瑞可以上疏:“嘉靖嘉靖,家家乾淨,”朱厚熜雖然十分痛恨,但也拿海瑞沒辦法,清朝顧炎武的甥孫徐駿寫了:“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結果被抄家處死。

清朝經過數次文字獄,史官和臣僚已經成了皇權下的奴才,這兩個王朝一個把皇帝關在籠子裡,一個把大臣和知識分子關在籠子裡,最後產生的結果,也是迥然不同。

明清兩個歷史特點鮮明的王朝,哪個對中華民族的進步意義更大


明清兩個歷史特點鮮明的王朝,哪個對中華民族的進步意義更大

明朝時皇帝如果想去皇家狩獵場打獵,需要向大臣們申請一年多才被同意去玩一天,想下江南遊玩怎麼申請就算動手打人也出不去,直到江南叛亂才以御駕親征的名義出去,半路上聽說叛亂已經被平定,馬上封鎖消息生怕大臣們知道,清朝時皇帝下江南就下江南。

清朝皇帝想去狩獵就去狩獵,康熙據說聖明英武,弓馬嫻熟,喜歡狩獵,《清實錄》記載他一生中打死一百五十三隻虎,十二隻熊,二十五隻豹,狼九十六隻狼,一百三十三隻野豬,還有一次在一天中打死了三百一十八隻兔子。

對此本人深表懷疑,主要考慮以下因素,在陽光充足,視線好的條件下,一天算8個小時,那麼318除去8等於39.75,就算39吧,每小時射死39只兔子,如此計算那應該是平均每隔1.5分鐘殺死1只兔子。

全天8小時,不休息,不喝水,不吃食物,每隔1.5分鐘開一次弓,手臂不痠麻嗎?還是因為康熙大帝超凡入聖,天賦異稟。

明清兩個歷史特點鮮明的王朝,哪個對中華民族的進步意義更大

明朝皇帝親自組織國家力量翻譯西方先進科技不遺餘力,上至大臣,下至士子,均以積極開放的胸懷歡迎和吸收西方先進文化,清朝不許跟西方人交流,排斥許多先進的科學技術。

《天工開物》、《物理小識》、《武備志》《明將軍傳》,這些記錄中國明朝科學成就的書籍也被清朝列為禁書,吳三桂的《反滿檄文》、《揚州十日記》、《嘉定屠城記略》,在中華本土消失了二百多年後,才從日本又找出來。

明清兩個歷史特點鮮明的王朝,哪個對中華民族的進步意義更大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乾隆後期英國特使馬戛尼在出使中國後的日記中寫道:

“自從北方或滿洲韃靼征服以來,中國至少在過去150年裡,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確切地說反而倒退了,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在變成半野蠻人”。

明清兩個歷史特點鮮明的王朝,哪個對中華民族的進步意義更大

所謂康乾“盛世”中人均GDP的最高時期,卻處於明末時“中產之家”的水平,鐵和布匹這兩項指標性的總產量也始終未能恢復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中國工業產量僅為全世界的6%,無論是總產量還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

明清兩個歷史特點鮮明的王朝,哪個對中華民族的進步意義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