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準備好了嗎?惠州旅遊景點陸續恢復開放 惠報記者先行探營

  隨著疫情防控態勢向好,沉寂已久的旅遊市場開始按下“重啟鍵”。日前,為積極穩妥推進旅遊景區疫情防控和有序開放,市文廣旅體局編制出臺了《惠州市A級旅遊景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以下簡稱“防疫指南”),為景區復工復產提供科學指引。記者瞭解到,全市各旅遊景點近日陸續恢復開放。消毒防護、智慧引導、科學分流、“無接觸”購票等舉措為景區的安全運營保駕護航。那麼,目前我市景區的現狀如何?惠報記者近日赴多個景區,瞭解相關情況。

  同時,記者也從市旅遊行業協會了解到,為重振遭受疫情影響的惠州旅遊市場,增強消費信心,減輕旅遊企業負擔,恢復市場活力,壯大產業發展,不僅有市文廣局制定的“防疫指南”,還有行業協會全力支持企業渡過難關。

你準備好了嗎?惠州旅遊景點陸續恢復開放 惠報記者先行探營

惠州景區期待復甦。 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周楠 攝

  市場

  季節性景區損失較大

  市旅遊協會專職副會長李好介紹,受疫情影響,我市旅遊業全線停滯,損失巨大。從目前各旅遊企業的反饋和全年的營收情況來看,在整個行業按下“暫停鍵”兩個多月的時間裡,保守估計損失達20%-35%。一些對環境、季節嚴重依賴的景區如花海等,恰逢春季,加上春節期間的損失則高達70%;而溫泉類景區的損失也較大,春、冬兩季原本是溫泉景區旺季,目前保守估計損失也達30%左右。“目前,雖然旅遊業重啟復甦之路,但依舊面臨著新的挑戰。”李好告訴記者,景區是否復甦取決於旅遊消費的心理,只要市場消費行為有10%的猶豫因素都會影響景區的“重啟”。他預測,旅遊市場在短期內還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原計劃“五一”小長假可能有一波反彈,但由於廣東地理位置特殊,出入境流量大,如今受境外疫情影響,加之開學時間未定、消費者經濟條件受影響等因素,消費觀望期可能延長,五一小長假的市場表現也可能難言樂觀。

  “這也意味著往年暑假等旺季也會受到衝擊,尤其是濱海旅遊,業內保守估計全年損失至少50%。一來是孩子開學的時間不確定,開學後可能利用週末、暑期完成學業,二來家長的經濟條件受影響。種種條件制約下,報復性旅遊出現的可能性也不大,即便短期內或許會出現旅遊消費的小高峰,但市場也不一定會一直在峰頂徘徊。”李好說道。

  同時,由於境外疫情的爆發,業內預計,出境遊的復甦會更緩慢。最新數據顯示,國外已經有180多個國家發生疫情。未來,國內遊像西藏、青海、西北、貴州等低風險區域有可能是旅遊的首選區域。

  產品

  提升產品迭代能力很重要

  據悉,雖然目前景區客流仍然處於低位,但這段特殊時期也為景區未來發展提供了思考的契機,拓寬思路、更新完善,如何用更好的狀態迎接遊客,尋找文旅產業的更大發展空間。“這次疫情也讓旅遊業被迫進行了重新洗牌。退潮後,誰的產品抗風險能力強也高低立現。”李好表示,業務單一、創新不足是景區行業較為普遍的一個問題,也是制約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

  他指出,經此一“疫”,未來市場會更青睞休閒度假的康養類型景區,近年來較熱門的研學類產品今年預計會受到衝擊。“產品迭代能力很重要。近年來農家樂、花海類的產品同質化嚴重,抗風險能力不強。以往景區運營風險最多就考慮到自然災害的影響,此次疫情也是突出了行業的短板。”

  此次疫情對景區行業是一次大考,具備在線服務能力、擁有在線銷售體系、產業和服務相對多元的景區,能利用其渠道優勢發展電商等業務,從而彌補主營業務的收入損失。由於沒有切斷與客戶的聯繫,在疫情解除後,將佔據率先恢復的先機。

  李好建議旅遊企業,要考慮結合線上大數據完善產品配套,投入的方向更要考慮是否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目前,擁有線上服務配套的旅遊企業在惠州較少見到,多依託於外圍。“企業考慮一個區域內的產品協同發展,如加油站附近有便利店、洗車店、公寓等,大家在同一產業鏈條上協同發展。”他認為,文化賦能的旅遊購物也是未來行業的重點發展方向,購物是旅遊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景區

  提振信心儘快恢復運營

  記者瞭解到,目前多數景區逐漸恢復運營。以羅浮山景區為例,戶外景區已開放。景區管理嚴格管控自身工作人員,限定景區遊客流量及最大承載量,每日要定時定點進行消毒消殺,對遊客採取體溫檢測等措施。在提振遊客信心方面,多數景區實施優惠折扣政策,比如景區門票的優惠或是對於醫護人員、警察、志願者等一線工作人員的優待免票政策,這些措施都能夠給旅遊行業帶來較好的激勵。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之下,仍然需要謹慎行事,部分旅遊景區已實施了線上預約、自助取票功能,通過預約來控制每日的參觀人數,避免取票人群聚集情況發生,非常便捷。

  業內人士認為,當下景區在營銷推廣方面,直播“帶貨”將是一個發展方向。旅遊企業通過此次疫情,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培養直播習慣,而不僅僅是依賴於某位網紅或專業直播人員,可從內部培養有直播潛質的人員,通過技術力量對景區進行推廣。儘管旅遊是線下體驗,但不妨礙它線上推廣的直觀性與感官性。

採寫:記者黃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