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一心一意抱大腿的张作霖为何逐渐和日本撕破脸皮?

只是默默为你伤心


张作霖哪有一心一意啊。他跟日本人也是相互利用。

今天脑洞老师来八一八张作霖。

张作霖,东北那疙瘩的,他本人有个外号就叫老疙瘩。当然,脑洞老师要是当面这样叫,他肯定不会打死我。其实他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

张作霖出生于1875年,上个世纪的七零后,天生的苦命人。出生地是辽宁大洼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太多了记不住是不是?那就当他是马栏山的吧。

其实,老马祖上是河北人,当年他的曾祖张永贵闯关东到东北无非为了一口饭,那知道后人竟然当上了东北王。另外,暴个料。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很多都是闯关东的后人。为啥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外来的嘛,为了生存,敢打敢拼!

张作霖因为投胎技术欠佳,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十三岁那年,父亲被一个赌鬼打死,这小子脑子一热,就拿了把鸟统去报杀父之仇。结果枪走火,打死了打酱油的围观群众。

这下,连老家也呆不住了。

张作霖就开启了道路是黑暗的,前途是光明的这一老套路的前半部分。

张作霖创过很多业,比如卖过包子

当过木匠

要过饭

非友情客窜过兽医

吃过皇粮,当过哨长

落草干过土匪

组织过保险队,注意这个保险不是平安保险的保险, 就是治保会的意思。就是你交钱,我保你有惊没险。

当过雇佣兵,一会帮俄国人打日本人,一会帮日本人打俄国人,谁给钱谁就是老板。

反正手里有枪,张作霖又敢打敢拼,够义气,心思活。一步一步,张作霖就成为了东北王。最牛的时候,杀出东三省,横扫北方。当上了北洋政府最后一位元首。

张作霖是一个传奇人物,他身上的故事很多。乡亲们知道的肯定比我还多。

脑洞老师现在要说的是张作霖跟日本人的一些事。

张作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反日的好汉。不跟日本人合作,结果被炸死了。这个基本上没错,但其实一开始,张作霖跟日本人可是好朋友。早在张作霖搞那个保险队时,就跟日本人就是哥俩好了。张作霖收日本人的钱,给日本人打探消息,当然,同时,张作霖也是俄国人的耳目。通俗点说,张作霖是一位双面间谍。

后来,张作霖做大之后,又主动联系日本人,表示以后大家在东北多多合作啥的。张作曾经发表一些亲日言论,比如“我愿当个日本人,也不愿意投降革命党”。

有趣的是,对于张作霖的媚眼,日本人竟然不敢相信,怕又是一位东北大忽悠。日本政府专门发文件,给在东北的外交人员打招呼,要他们谨慎一点,不要被张作霖给骗了。

当然,因为日本人的确需要一个在东北的亲日军阀。所以最后还是相信了张作霖,给张作霖送了不少东西。

这一相信,那就上当啦。

日本人渐渐发现,羽翼渐丰的张作霖很不合作啊。口上说的特别好听,但私底下小动作很多,完全不配合。

比如,以前北洋政府跟日本谈了一个《民四条约》。日本人可以到东北租地经商种田。但是日本人来了后,发现根本租不到田,原来北洋政府也是大忽悠啊, 私下禁止东北人租田给日本人。

日本人很捉急啊。

正好有一回张作霖来求救,原来他的部下郭松龄叛变,张作霖马上就要被火并掉了。老张说,帮我一把,租地的事我帮你解决。日本的关东军就屁颠屁颠去了,干完活,正要租地呢。张作霖送了几百万日元过来。

“日本人帮我,我付钱感谢他,但是至于国家利益,我是绝对不会出卖的!”

这是把日本兵当雇佣兵啊。

又有一次,张作霖去见溥仪,出来时,发现一个日本鬼子穿着马甲在门口鬼鬼崇崇,这是在监视溥仪呢。张作霖马上故意大声说道:“要是日本小鬼子欺侮你,你告诉我,我治他们!”

还有一次,张作霖带了几个日本军事顾问去视察讲武堂。这是张作霖开办的军事学校。张作霖发表演讲,第一句就是:“大家好好学习本领,将来跟我打日本鬼子”

老张,能不能不要这么直接,日本顾问就在旁边哪。

总而言之,张作霖对日本人是能利用就利用,且调戏就调戏。对了,还没说张作霖说日语的事情。

事情是这样的,张作霖经常跟日本人打交道,不会二句日语就不太好交流。张作霖只读过三个月的书,考日语四级是没指望了,就主要自学了三句。

一句是雅蠛蝶.

脑洞老师!

别闹了!

不好意思,搞错了,是阿里嘎多,巴格牙鲁,沙要那拉。大家天天看日本爱情动作片,应该懂的吧,这三句就是谢谢,混蛋以及再见的意思。

说话,日本关东军的一位军官来张作霖家吃饭。刚进门,张作霖很热情地迎上去,就二句:沙要那拉,沙要那拉!

小日本当场就怒了,刚进门,就要再见!

翻译连忙拉住,说这是张大帅日语没过四级,原谅原谅。

那就接着吃饭吧,吃到一半,副官上菜,不小心把菜汤洒在了日本人身上。张作霖马上大骂副官:阿里嘎多!阿里嘎多!

副官:不谢,不谢,举手之劳。

到了真要再见的时候,张作霖热情挥手:八格牙鲁!八格牙鲁!以后再来啊。

还来?打死也不来了!这是脑洞老师在网上看的,不知道是编的段子还是真有其事,亲们教我。

被耍了这么久,日本人终于发现张作霖是个大忽悠了。证据就是张作霖一直不肯签《满蒙新五路协议》

这个协议主要就是同意日本在东北修几条铁路。日本人以前就在东北修过铁路,这也是张作霖同意了的。日本人为了修铁路,给张作霖送了不少东西。那知道张作霖很滑头。日本人修了铁路之后,他就搞了一个“包围满铁”。就是在日本人修的铁路线旁边也修铁路,还搞倾销,弄得日本人的铁路线生意惨淡,差点破产。

所以,日本人很恼火,特地要求跟张作霖签一个协议。再修数条铁路,而且要张作霖保证以后不来抢生意。

张作霖当然知道修铁路是日本人控制东北的重要手段,所以他一直不同意。最后日本人威胁他,你不同意,我们就帮蒋介石打你。

老张没办法,就在上面签了一个“阅”

意思是,我看了。同不同意,再说吧。

这算什么协议?日本最后才明白 ,自己一直在被老张当猴耍,当然,猴急了也是危险动物。日本人就在皇姑屯埋了炸弹,将张作霖炸死。

再说一个事情。有一次,日本人请张作霖写字。老张的书法跟狗扒的差不多,但让他写,他就敢写。最后还署名“张作霖手黑”。

手黑?啥意思?难道没洗手?这不应该是手墨吗!

副官提醒他,张作霖答道:我张作霖就是不愿意把‘土’送给日本人!

再说张作霖的一个贡献。

现在我们聊起东北,有一个说法,说东北是清朝入关的嫁妆,因为清朝,东三省才划入中国的正式管辖。

这个其实是不太正确的,因为从秦汉起,东北就是中国的地盘,就是明朝时,那里也是大明帝国的地盘,只是努尔哈赤在那里搞了一个反政府武装而已。怎么能说这是清朝入关的嫁妆呢?

事实上,正是清朝一个管理策略上的失误,导致了东北大片土地的丢失。

这个策略就是柳条边。

从清朝皇太极开始就在东三省的边界地方用一些柳条篱笆设立隔绝线,还设有关卡。这个柳条边搞了数代用了四五十年,一直到乾隆前期还在建。共修了一千多里长。比长城还执着。

清朝为什么修这个柳条边呢?一来,东北是清国的龙兴之地,清国怕大量的人进去后,破坏了龙脉。二来,东北封闭之后,成为八旗子弟的训练基地,三来,这里也是一个大自然保护区,里面的特产成为满清贵族的私有物。

那么,这个柳条边起到什么作用呢?

可以说,除了保护了一点环境之外,柳条边基本就是一个负能量。

一来,造成了隔绝,不让人进去开发这一片肥沃的土地。东北的发展基本停止。二来,造成了重大的国防隐患。

原本清国是在东北的,他们自己有十万骑兵,现在清兵入关了,又不许别人去,东北自然成了人口的薄弱地带。

一片国土,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口去居住,又是那么适宜居住的地方,很容易引起小偷的窥视。第一个小偷就是沙俄。

早在清初,一直想东扩的沙俄就盯上了东三省这一块地皮,派人过来抢地盘。因为当地的人口极少,官员也不足,管理很稀松。像外兴安岭,清朝的巡边官员很少去,俄国人在那里设了岗哨,清国还不知道。

后面,就打了一场雅克萨之战,中国是胜利了,但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在领土上做了让步。

这个应该给康熙提个醒了,你没有足量的人口在东三省这一带,就无法有效的控制这片土地。结果康熙因为跟俄国签订了条约,觉得这一片的事情已经搞掂了,更加放手去修柳条边。

人家俄国确实也很长时间不来,但等再来时,你同样没有足够的人口,俄国再一搞,就签了《中俄瑷珲条约》,外兴安岭的名字就此在中国疆域版图上消失。

而在乾隆时,开始有人闯关东,后面陆陆续续去了一些人开发东北。充实了东北的人口,到咸丰十年(1860年),终于正式废弃了柳条边。

但是,这个时候东北的人口依然是不多的。1860年,柳条边废除的那一年,东三省总人口才三百多万。什么概念呢,中国当时人口是四亿,东三省加起,连百分之一都不到。

咸丰是中国最后一个有实权的皇帝,大家知道,他的老婆是慈禧,他的儿子是同治。后面的朝政就为慈禧所把持了。

到了1908年,东北人口暴涨到一千八百万。我们知道,1908年,是慈禧去世的这一年,这其间,基本是慈禧在主政,可以说,在慈禧的主政期间,中国有大量的民众移居到东北,使东北不再成为人口稀少的地方。

所以,慈禧还是一个比较有能力的人,至少这一点,她是做对了,因为东北人口的增长,才使后来的日俄没办法吞并我们的东三省。

接下来,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另一个人为东北的人口增长做出了努力 。这个人就是张作霖。

张作霖在东北的主政期间,用火车运了大量的国人到东北去。

当然,张作霖一是延续了清末以来大开发东北的趋势,二来,他也希望自己的地盘人口更多,更利于他争霸,但他确实为东北的人口大增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现在还有很多东北人提起张作霖还是比较感激的。他们就是在张作霖执政东北时,从山东或者其它地方迁到了东北。

因为东北人口的大增长,为中国稳定东北这片领土起了重大作用。试想一下,如果东北在抗战时,还保持着1860年的三百万,那就很危险了。因为二战后,日本不算军人,光移民就移了三十万,这还是计划的一部分,日本总计划是移民五百万。这样一来,要不是开放柳条边,东北的中国人就比日本人还要少了。

所以,不管怎么说,慈禧跟张作霖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顺便说一句,因为各种原因,现在东北的人口呈现流出的趋势,在十年间就流出了二百万人口。现在全国各地都有东北人的身影。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脑洞历史观,我是脑洞老师,打开脑洞看历史。


脑洞历史观


张作霖从来就没“一心一意”抱日本人的大腿,他只是利用日本人而已。

军阀张作霖,从来也不甘居人下。他自私,营造自己的势力,这不假,但他从来没想过卖国。对于日本人,只是因为急图不得,而采取拖延战术、缓兵之计,表面上与日本人交好,实质上却仅仅是利用日本人为自己谋得好处。

与其说张作霖是与日本人撕破脸,还不如说,他在日本人面前一直戴着面具。

张作霖虽在东北统治期间公开亲日,但日本人并没有获得太多实质性的利益,多数情况都是张作霖给日本人画的饼,饼越画越大,日本人也越来越“消化不良”。

1925年,郭松龄起兵反奉,张作霖曾借日本关东军之力镇压郭松龄,当时许给日本在东北增筑吉会等7条铁路、获得商租权等利益,但事后张作霖死不认账,仅仅给了日本人一些钱。这种事,张作霖常干。

据说,这也是张作霖皇姑屯被炸的导火索。

张作霖虽然一介草莽出身,但在一定程度上存有爱国之心,并且深知日本人的阴谋,所以其实他是阳奉阴违的,不然的话,也不会经营兵工厂和矿产资源了,为的就是在将来彻底撕破脸时跟日本人狠狠干上一仗。

只可惜,身丧皇姑屯,与日本人决战的情况没能出现。倘若他继续活下去,这场大战是很有可能打起来的,至少,东三省不会像后来那么轻易落入日本人手中。


纯钧LHGR


张作霖早年确实依靠日本力量才统一的东北,成为东北最大的军阀,并且他野心不小,还想统治全国,但是最后没有成功。纵观他的所作所为,可以了解到。虽然他借助了日本人的力量,但绝不是汉奸,他没有同意任何日本方面的不平等条约。并且他还教育儿子们,要维护祖国统一。

张作霖在十多岁的时候游手好闲,整天也没啥事,比较讲究义气,小伙伴们都喜欢和他玩。

他本身非常聪慧。求知欲强。他在闲暇的时候看见私塾的老师正在上课,他十分羡慕,私塾的老师上完课出来叫住了他,问他是否愿意读书识字。张作霖说自己承担不了学费。

杨景镇先生看见这个小男孩在如此世道还渴望读书,就心软的收下了他。当时的私塾不是交学费,有钱的交钱,没钱的到老师家就要拿一些吃的。但是张作霖家里一贫如洗,所以也没给先生带过什么。但是先生从来没有因此苛责。张作霖感激在心。后来他成事了以后,把这个先生接到家来,杨景镇先生也是张作霖儿子张学良的先生。这样知恩图报的人又怎会把自己国家的利益拱手让给日本人?

张作霖年幼时正处乱世,他的父亲被打死。他和二哥都是有血性的汉子,相约一起去报仇。

他俩如愿的杀掉了仇人,可是也因此杀人犯法。他二哥十分疼爱这个弟弟,在最后他二哥被捕,张作霖逃走了。张作霖和母亲等兄弟姐们一起逃回了娘家,开始学习木匠和兽医。

因为张作霖识字,悟性也高,竟然慢慢的医术被乡亲百姓传扬称赞。但是他不满足温饱的日子,他觉得自己应该干点什么,乱世出英雄,他选择了参加甲午中日战争。

后来他回到家乡,开始组建军队,占地称王。他虽然依靠日本人统一了日本,但是他为人非常圆滑,从来不答应日本人条件。

有一天,一个日本人来到了他家,这个日本人听说张作霖识字不多,就让他写一副字,“张作霖手墨”这几个字。

结果张作霖果然写错了,他写成了“张作霖手黑”

日本人哈哈大笑,属下提醒张作霖写错字了,张作霖说,对付日本人就是要手黑一些!


品经典国学


起初5张作霖是借助日本人的势力,在东北扩充自己的实力。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抱大腿时期。从1915年开始。张作霖冯德麟合伙把把袁世凯的心腹段芝贵从北东北赶走以后。张作霖实际上已经掌握了东北的实权。1917年又弄走冯德麟,东北再无对手。这时候的东北已经成了张作霖自己的天下,他怎么能容忍日本人在东北这个地盘上作威作福呢?张作霖既然不想当儿皇帝,那么就很多事情上就要维护自己的利益,把日本人想办法从东北赶出去。


从这个时候开始张作霖和日本人的关系就开始渐行渐远。1924年第2次直奉战争以奉系的获胜而告终。吴佩孚被迫南逃。整个北洋政府落入张作霖的手中。整个天下都成了自己的。张作霖当然要维护这个天下的利益。但是日本人这时候在东北的野心已经膨胀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谁阻挡他们前进,他们就杀谁。于是1928年张作霖被炸死。

所以张作霖和日本人的关系一直都是一个利益。当这个利益没有了的时候,那么就一拍两散了。张作霖可能到死都没有想到日本人这么快对他下狠手吧。


三七配红花


张作霖,字,雨亭。他出身绿林,心系草莽。性格刚烈,善使权谋。他羽翼未丰之时的确是依附日本人在东北的势力快速上位的,那你要认为他就是个傀儡,却大错特错了。在东北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张作霖“手黑”的故事:一天日本外交官来帅府向张作霖求字,他十分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挥毫泼墨,最后落款写下“张作霖手黑”,日本人见状心里暗笑,这个没文化的土匪头子,手墨写成手黑了,没有看出端倪的日本人走了,这下也迷惑了他的贴身待卫,忙向大帅进言:大帅您刚才写错字了,手墨写成手黑了,少了一个土。他听罢仰天大笑,对!老子就少写一个土,老张就是寸土不让。此事足见其对日本的态度。

张作霖对虎视眈眈日本人表面上既言语附合,暗地地里我行我素。用老百姓的话就是"翻脸麻子变脸坑”。“事前说的好好的,事后属耗子的撂爪就忘”。用打太极的方试,与日本人周旋多年

就拿郭松龄反奉一事来说。郭军大军压境,兵锋直指奉天城下,张作霖芨芨可危,此时日本人看到从中获利的机会来了,随即找到张作霖让他签份协议,让日本在东北享有更大霸权,同时也把这份协议送给郭松龄签,被其段然拒绝,日本人给他俩的选择就是,谁卖国我帮谁!郭松龄拒签,老张可不是一根筋的人,眼看身家性命不保,妈了个巴子的,老子先签了再说,于是他在协议上按上了自己的私人印章。(他可没签子啊),结果在日军的炮火干预下,郭松龄兵败身亡。

事后日方找到张作霖,让他兑现承诺。他言道:这上边只按了我的私人印章,只代表我个人,并不代表国民政府,这么大的事你们还是找他们吧!日方代表气的拂袖而去。向来自负严谨的日本那能容忍这种奇耻大辱,也为后来“皇姑屯事件”埋下伏笔。

果然1928年6月4日,随着皇姑屯车站一声巨响,张大帅陨命三洞桥。一代枭雄张作霖戎马一生,苦心经营东北,斡旋于日俄之间,对当时的东北经济.教育.军工都做出过贡献。用不妥协的外交政策,赢得了百姓支持。他若不死,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一定会产生影响,然而这一切都是无法改变的,历史己成定局。

张氏帅府现今由在,希望来沈阳的朋友走进去,了解一下这一代枭雄传奇的人生。





白玉汤1975


抱大腿是有的,但一心一意是没有的。因为张作霖的处世作风注定了他不可能一心一意的只抱一条大腿。



一、张作霖的性格

张作霖是一种枭雄式的性格,他把自己的利益看得最重要。日本人能给他利益,他就抱日本人的大腿;日本伤害了他的利益,他扯各种理由借口,跟日本各种不合作。用张作霖自己的话说:

“什么是外交?一只手拿着枪,一只手与外国人握手,这就是外交。”

所以,张作霖并不领日本人的“情”,并不领沙俄人的“情”,也不领袁世凯的“情”。他认为自己坐拥东三省是因为自己有本事,别人扶持,他自然要回馈,但这并不表明他就要做别人的傀儡。

二、张作霖和日本的关系

张作霖和日本人的关系,要从清末的变局开始说起。

1905年,日本击败沙俄,获得了关东州的租借权和南满铁路的所有权。随后,日本开始在东北寻找代理人,企图通过代理人,逐步控制整个东北。



当时的张作霖只是奉天巡防营的管带(相当于营长),级别不高,还入不了日本人的法眼。

不过,别看当时张作霖级别不高,他的野心是很大的。他有一天跟汤玉麟喝酒时,两人喝着喝着,酒劲就上来,开始吹牛皮:当今满洲无主,我等不应安居一方,而应将各股势力合并在一起,形成强大势力,而后称霸整个满洲。

汤玉麟估计也是喝多了,也随声附和道:我也有这种想法。

后来汤玉麟用事实证明,他是真喝多了,说的都是酒话。但张作霖用事实证明,他没喝多。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干的。


从1906—1912年,张作霖通过镇压土匪,镇压同盟会,拍袁世凯马屁,从营团级的管带跻身成为中将师长。

身份提高了,利用价值大了,日本的重要人物自然就找上了门,开始提出扶持他成为东三省领袖的意向。

此后,张作霖在日本扶持下,借反对袁世凯复辟为由,先驱逐了奉天巡按使段芝贵,以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接着他又借府院之争,给结义兄弟冯德麟下套,一跃为东三省巡阅使,成为了奉、吉、黑三省的军政长官。

日本人一看张作霖这么有本事,就加大了对他的扶持力度。比如直奉战争期间,张作霖的很多军费和装备便都是日本提供的。

不过,日本对张作霖的扶持是有限度的,即张作霖不能把手伸的太长,脱离日本对他的控制。

比如,日本政府在1921年5月17日还专门制定了《关于对张作霖态度的文件》。

在这份文件里,日本高层强调:张作霖期望在满洲维持和确保实际权力,进而向中央政界伸张其权势,这几乎不容置疑。最近,张对我文武官员表示,需要武器及其它物质援助,对此人今后之活动,帝国需要最为慎重考虑。大体而言,对张在满洲整顿充实内政及军备,在当地确立其牢固势力,帝国应给予直接或间接的援助,但其为了在中央政界实现野心而要求帝国帮助时,以不采取进一步帮助的态度为适宜之对策。

也就说是说,日本人希望把张作霖圈死在东三省范围内。

但是,日本的这种战略,显然跟张作霖的利益是相冲突的。他的目标哪里仅仅是做一个东北王而已?

所以,张作霖对日本的扶持很谨慎。他觉得日本扶持自己是假,吞并自己是真。他既要拿日本的好处,也但防着日本。

在与日本打交道的过程中,张作霖的一贯处事原则是:小权小利可以让,好商量。但有关国家命脉或地方安全的,尤其是会损害他利益的事情,他一概不让。


比如,当时日本向北洋政府大量借款,其中有很多条款涉及东北权益,如“吉会铁路筹备借款”、“吉黑两省农矿借款”、“满蒙四路筹备借款”等。日本要求张作霖履行条款,但张作霖一概不认。

日本人看张作霖只想“吃”,不想“吐”,就频频向他施压,提出苛刻要求。张作霖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每次都会先口头答应,但如果对方想索取书面保证时,他就假装自己是文盲,以自己不通文墨为由直接拒绝。

当然了,张作霖也不是只会耍小心机,他很清楚自己的处境,所以他在“只吃不吐”的同时,还嘱咐杨宇霆建立东北的战备公路和军工企业,想以此跟日本人周旋。(主要是威胁日本人,让日本不敢小瞧他)

另外,张作霖还引入英美势力,利用英美制衡日本。比如修筑吉海、呼海铁路所用建筑材料及车辆,就主要从美国购买;还比如葫芦岛港的建设,张作霖也是与美英荷三国银行团借的钱。

同时,他还抵制“中日合办事业”,创办民族企业,发展地方实业,收回关税主权,实行二五课税,严禁土地商租与日人。

总之就是,张作霖在坐稳东北后,并没有在一条绳上把自己吊死。

三、日本人为什么要炸死张作霖

炸死张作霖,其实不是日本政府的意思,而是关东军一群中下层军官搞出来的。

↓皇姑屯事变策划者河本大作

事情的起因是1925年的郭松龄反奉事件。由于当时张作霖节节败退,英美势力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于是张作霖就开始求助于日本帮助,签订了一份日本提出的非常苛刻的条约。

这份条约大致有九点:

一、 割让海城以南各县;

二、 承认二十一条中关于满蒙的部分;

三、 让与鸭、浑两江航行权;

四、 东三省之铁路、矿山均为中日办;

五、 日人人在东北三省及东部蒙古有自由居住权、土地所有权、设置警察权;

六、日本臣民在东三省和东部蒙古,均享有商租权,即和当地居民一样有居住和经营工商业的权利;

七、间岛地区行政权的移让;

八、吉敦铁路的延长,并与图们江以东的朝鲜铁路接轨和联运;

九、洮昌铁路所属各线均准许日本人开设领事馆;

很显然,这九条的卖国尺度远远超过了当初日本逼迫袁世凯接受的《二十一条》,是万万不能签的,否则东北就姓“日”了。然而张作霖当时要打郭松龄,顾不得这些,就非常直接的是签了字。

后来,郭松龄被击败,日本就开始催促张作霖履行条约。但是张作霖明白,这要是履行条约了,东北还是他张作霖的?所以他就扯各自理由拖延。然后他就大举入关,暴揍冯玉祥,以北洋政府老大自居,拿大半个中国跟日本对抗。仿佛是在跟日本叫板——有本事你就来打我呀。

张作霖赖账,日本高层不想跟他翻脸,只能忍耐。但是日本高层能忍,日本关东军的中下层军官不能忍。在关东军中下层军官的眼里,张作霖就是个无赖。不除掉他,日本在东北的利益就得不到保证。


时间到了1928年,北伐军直抵保定,张作霖迫于无奈,再次对日本低头,他希望自己退回东北后,日本能再次支持他。

但是,关东军的军官们有了郭松龄之事的教训后,认为张作霖一旦回东北坐稳屁股,必然会再次赖账。实事求是的说,炸死张作霖的河本大作这帮人的判断是很准的,张作霖回去肯定赖,这是他的做人准则。

所以,河本大作这帮关东军就在不经日本高层的同意下,炸死了张作霖。


Mer86




张作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东北王”,大军阀之一,手下有30万东北军。他与日本人相处的若即若离,最终被不再信任他的日本人炸死。说张作霖一心一意抱日本人大腿,也不全是,张作霖是想借用日本人之力成长的快一些。

01

成为“东北王”之前的张作霖。

早年的张作霖生活并不富裕,他父亲是个赌徒,欠钱多了被同赌的人打死,13岁的张作霖开始了流浪生活。他参过军,当过土匪,从那时起他就一步步发展壮大,没落的清朝政府早已无力剿灭他,所以只好将张作霖招安。清朝灭亡之后,张作霖实际控制了整个东北,成为著名军阀之一。

02

张作霖为什么跟日本人走的近?

日本早就对中国虎视眈眈了,想通过控制东北,进而进入到中原。日本想控制东北的一大目的就是为了以战养战,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对于资源匮乏的日本来说简直是聚宝盆,让他们垂涎三尺。

刚开始他们与北洋政府合作,但是北洋政府中有些老人是曾经和日本人打过仗的,他们讨厌日本人。所以日本人只能在东北重新寻找合作对象,他们见张作霖比较对缘,便主动跟他联系上了。




张作霖从一个绿林土匪,一步步走上“东北王”的地位,其中少不了日本人的帮助。张作霖是个枭雄,他想控制东北,必须要利用日本人的帮忙,日本人急于在东北扶持合作人,愿意主动帮他,他自然也不拒绝,再给日本一些的好处,双方是互利共赢的状态。

当张作霖成为东北王之后,日本人的野心更大了,他们希望获得中国东北的铁路、矿藏、资源的开发权,张作霖虽曾跟日本多次合作,但在原则问题上,还是有底线的,始终没有答应日本的要求。 张作霖敢得罪日本人,也得益于东北的资源,让张作霖有非常强大的军事武装,他不怕日本人。

由于张作霖对日本的要求不鸟,日本人怀恨在心,觉得张作霖在欺骗他们,事实上张作霖就没有真心和日本结交,只是为了自己迅速壮大而利用了日本一把。

最终日本人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直接把张作霖炸死了,但他在临死前让张学良立马接管30万东北军,同时要防止日本人的阴谋,看起来张作霖一点都不糊涂。




03

张作霖是枭雄。

“孙中山曾评价说:‘雨亭(张作霖)把东三省治理得很好,不过有日本的干预,他的处境也难’。”所以有时他不得不与日本合作,但至少在民族大义上不亏。

张作霖曾是绿林土匪,自身带有匪气,带领的部队有些绿林气息,军纪相对涣散,有扰民现象。也曾给当地人民带来诸多苦难。张作霖作为大军阀,反对民主主义,还害死李大钊等人。

张作霖一生最大的亮点就是没把东北的主权出卖给日本人,这也是现代人对他的评价褒多于贬的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张学良,作为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的抗日精神也淡化了张作霖的一些负面做法。



04

张作霖之死有了新说法。

据人民网披露:“俄罗斯历史学家普罗霍罗夫撰写的《张作霖元帅之死档案》一文中却说,张作霖之死系苏联特工所为。”原因是苏联在东北修的铁路全被张作霖控制了,他还逮捕了苏联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伊万诺夫。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日本政府否认参与了暗杀张作霖行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俄罗斯历史学家沃尔科戈诺夫无意中发现了张作霖被苏军情报局暗杀的史实材料,从而使这桩既成的历史铁案在70年后又有了新的说法”。

总之,关于张作霖到底是怎么死的,由史学家们去探究吧,张作霖虽跟日本人有过合作,但是民族大义没有丢弃,国人还是比较认同的。


妖百慧1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心一意倒谈不上,作为执掌东北将近二十年的张大帅,之前他对日本人的态度是带有敷衍性的,用现在话来说,顶多是合作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所以说张作霖一心一意抱日本人的大腿,完全是子虚乌有。且不说他手上有三十万奉军,如果张作霖真的抱日本人大腿,那么为何后来还会有“皇姑屯事件”呢?有人就说,这也许是张作霖与日本人撕破了脸皮,双方之间不欢而散,这才引起了日本人的杀机。

不过我想说的是,与其说张作霖与日本人撕破脸皮,倒不如说是日本人主动和张作霖撕破脸皮了。这主次之分大有玄机!

在张作霖崛起之前,也就是1904年到1905年,这段时期的日俄战争。这场战争最终胜利者是日本,至于俄国被赶出了东北。可是按道理,那时东北已经是日本人的囊中之物了,可是没想到,日本人要想彻底征服东北,就没那么容易!于是乎,日本人准备在东北寻找代言人,正巧张作霖腾空而起!



张作霖起先在东北并不是一家独大,因为东北还有日本人的势力,至于其他军阀,那倒还好解决,就日本人这个事情,就有点麻烦了,这才是张作霖的心头之患。因此张作霖既要在东北经营自己的地盘和势力,又要与日本人周旋,不容易。

日本人这边呢?当然是不死心了。日本人数次想拉拢这个东北王,却没有成功。为此在日本人的眼里,这个张作霖逐渐成为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因此他们知道这个张作霖是明摆着不想当他们日本人的走狗,不仅不买日本人的账,还处处与日本作对。所以日本人一直想搞掉一个张大帅,另外再扶持一个听他们日本人话的大帅。

就这样,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就这样发生了。作为一代枭雄,张作霖没能逃过此劫,最终伤势过重身亡。

我是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青史回声,欢迎关注我。

青史回声


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回答。

第一个方面,张作霖亲日,只是利用日本人,从未想过给日本人当傀儡。

张作霖出身草莽,处事手段十分灵活。他知道,日本人对中国东北有野心,而他张作霖也想做东北王。

于是,在成为东北王的过程中,张作霖借助了日本人的帮助。

日本人的想法是,在军阀混战中,培植一个傀儡,帮他们控制东北;而张作霖的想法是,阳奉阴违,先拿了日本人的好处再说。

做了东北王之后,张作霖的翅膀越来越硬。他知道,东北有两大势力,一是苏联,二是日本。只要他周旋在苏联和日本中间,跟谁也不翻脸,那么苏联和日本都得倚重他。

张作霖的这个策略是非常正确的,世界上的很多小国,正是靠这个策略为自己赢得生存空间。

但是,郭松龄反奉,打乱了张作霖的计划。

在郭松龄叛军的攻击下,眼看着老窝奉天就要不保,张作霖有点慌乱了。这时,日本人趁火打劫,以帮助张作霖打郭松龄为筹码,对他提出了很多要求,并且白纸黑字签了合约。

后来打败了郭松龄,张作霖喘过那口气之后,又不认账了。正是因为如此,日本人才对张作霖痛下了杀手。

第二个方面,张作霖有了统一全国的志向,开始有意摆脱日本。

做东北王时,张作霖的心目中只有地盘和利益,整个国家的事情不需要他考虑,因此可以灵活地与日本人交往。

但是,随着奉系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张作霖的野心已经不止是做东北王了。他曾经告诉自己的儿子张学良:我做李渊,你做李世民。

尤其是当奉系占据了大半个中国,而张作霖在北京当上了北洋陆海军大元帅(实际上的国家元首)后,张作霖统一全国的志向就更加坚定了。

当张作霖开始考虑整个国家的利益时,他自然不愿受日本人摆布。


趣谈国史


网络卡通剧《那年那兔那些事》里有句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没有签过的纸就是厕所的屎!”这话什么意思想必不用小编多解释。而张作霖恐怕比这还要夸张得多,签过的纸他也可以当成厕所的屎!这恐怕就是张作霖最终被日本人炸死在皇姑屯的原因。



提问者说张作霖一心一意抱日本人大腿恐怕站不住脚,张作霖从来就没有一心一意抱过谁的大腿!张作霖作为一代枭雄,他的性格注定了他不会真愿意做谁的走狗。一个兽医,能够最终成为中华民国的国家元首,张作霖靠的就是借力打力、政治投机。挤走段芝贵、逼退冯德麟……张作霖一步步控制了整个东北。但是,张作霖的胃口可不只是一个“东北王”,他惦记的是全天下!为了和直系、皖系等北洋派系争天下,张作霖一边在直皖之间摇摆,同时又和日本人打得火热。张作霖对日本人的态度其实非常明确,就两个字——利用!实际上,这也是北洋大佬们对东西方列强的共同态度。



为了向列强要枪、要炮、要票子,什么要求都可以先应下来,甚至签下白纸黑字也没什么,先把东西骗到手再说。等列强要这要那时,先用点小利搪塞,接着各种推搪、各种拖延……说不定哪天我都下台了,你爱找谁找谁去!包括袁世凯签的《二十一条》,实际上最后真正兑现的也没多少……



为了争夺北洋中央政府的控制权,直奉之间爆发了两次直奉大战。张作霖为了寻求日本的支持,私下给了日本人不少政治许诺,甚至还签订了一些白纸黑字的东西。在张作霖如愿以偿入主北京城、当上中华民国的国家元首之后,日本人认为分红的时候到来了,开始提出各种政治、经济要求。可这时候张作霖却跟日本人打起了太极,许多当初给日本人的许诺根本不予兑现。最后,日本人恼羞成怒,在皇姑屯炸死了张作霖,企图重新培植新的代理人。



说到底,日本人玩的是国与国之间的那一套,完全是国家利层面的东西。而张作霖却把人与人之间的那一套用在了国与国之间,双方从来就没真正聊到一起去……在日本人看来,我对你进行援助自然是要获得政治、经济利益回报的。但在张作霖看来,我就是利用利用你们小日本子,用不着你们时,我他妈了个巴子的还认个屁的账!这就注定了张作霖不可能完全兑现对日本人的承诺,与日本人撕破脸只是时间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