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和董明珠在手机方面能否擦出火花?

泰山二把刀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这两个人从某种程度上说有相似性。这个相似都是靠嘴震慑人,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人。再有两个人都是营销高手,都有一个实业梦。但是过去董明珠做手机,那是彻底的失败,基本是还没面市,就胎死腹中。这说明董明珠对于手机这种超越摩尔定律的产品,把握不是那么的准确。而且目前投资的银隆汽车,也是鸡勒,笨重,续航里程短。这说明术业有专攻,这也代表不是你能把空调做好,就能把电动汽车和手机做好。

而罗永浩虽然创造出“锤子”手机品牌。但是最后在忽悠了成都市政府6个亿的投资之后“跑路”,按四川话来说,这真的有点锤子。这说明商业不能仅仅依靠嘴的功夫,实业更不是依靠嘴就能发展的事实。虽然他的锤子手机也红极一时,锤粉也有数千万。但是商业不相信眼泪,以结果论英雄,以存在论钱途。最近据说他进军直播带货领域,一个连自己产品都卖不出去的人,去为别人直播带货,我们只能佩服其忽悠能力,不知道是谁又该倒霉了。

从董明珠和罗永浩两个人做的事情来看,董明珠更务实,而罗永浩相对更务虚一点。董明珠能落得下去,而罗永浩因为是主持人出身,因此很难落到具体的实施细节上和市场研究上,这也是罗永浩锤子失败的原因,因为他认为有了粉丝可以掌控一切,但事实不然。所以董明珠和罗永浩这两个人如果就手机而言,我想说,可能他们互相看不起对方,互相在这方面都载了跟头,可能只有跟头后擦地的火花了。不然两个人现在肯定依然在做手机,哈哈。


谢青


不看好罗永浩和董明珠能擦出火花

从趋势上讲,手机现在在加速向头部手机厂商和头部品牌聚集,强者恒强,老罗的锤子手机和董小姐的格力手机在手机领域都没形成强势的产品品牌,属于弱弱联合,整合的难度非常大,很难形成优势互补。

另外,两人都个性鲜明,两家公司文化差别大,这也是很要命的。


一碟哥


我不是专业人士,不敢妄加评论,但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家茫目地扩大企业规模,进入并不擅长的领域,最后倒得一塌糊涂。


用户8195668399103


老罗对产品的“苛求”与董明珠对产品的“苛求”应该能擦出火花;两人个性的强势,更能擦出火花!


Alexander的世界


我们先不说罗永浩和董明珠有没有合作的可能,做手机就那么容易吗?

就如罗永浩曾经说过的,其实现在国内做手机的,基本上都是解决方案整合商,供应商就是那些,大家都一样,黑科技也都不是自己研发的,所以也做不出什么太多的花出来。

既然大家都一样,那么自然需要走出一点不寻常的道路,不然就如格力曾经做手机一样,最终并不能得到市场的接受。

我们看看现在的国产手机市场,占了中国市场半壁江山的自然是华为,而华为就显然和罗永浩所说的有些出入。华为的基带芯片和CPU都是来自于自家的海思,加上现在华为的鸿蒙系统与生态,华为已经慢慢的走向和苹果类似的道路了。

正因为华为手机的这么多与众不同,加上其民族品牌的标签,华为成为了中国手机品牌中的一面旗帜。

而小米是靠着小米的系统作为卖点,通过互联网的营销手段,加上loT战略和极致的性价比,让小米一直走到了今天。OV手机走的路就比较传统了,主要是线下扩张,加上设计上的亮点。在这个看脸的时代,OV确实还是满足了不少人的消费心理。说真的,我买手机并不太看脸,但是当时Find X上市的时候,我还是有一种想要购买的冲动的。

锤子手机呢?

说实话,锤子手机的脸还不错,系统也不错,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更多的问题还是在品控和供应链上。原材料供应、产能问题、良品率还有售后都是锤子的问题。乍一看,好像锤子手机的问题,都是格力品牌的优点。那罗永浩和董明珠的结合,能够做出一款被市场认可的手机吗?

我认为不可能。有时候,强强联合不一定就是好的,也许两个难兄难弟更能够有所建树。罗永浩和董明珠是不同风格的人,而且两个人都是强势的人。罗永浩在把锤子手机卖掉以后,还会吐槽锤子手机的设计,就能够看出罗永浩对做自己做出的手机有多强的控制欲了。而董明珠就更不说了,什么人的账都不买,就算是投资人就怼回去。

这样的两个人,可能会相互的认同对方的理念,合作一款手机吗?不会的。假如两个人摩擦摩擦,最后出来的火花不一定是什么好东西。

现在,董小姐也明白,做手机不是拼拼凑凑,格力手机也没有再出现什么动静了,罗永浩卖掉锤子手机,也应该不会再去做什么手机了,现在把目光放在了电商直播上。所以,这两个人也不可能在手机上出现什么交集了。


会技术的葛大爷


强者恒强,技术为王!注定他们二位在手机业务上,步履艰辛,亦或一败涂地!

华为,苹果,小米等绝尘而去。他们越做越大。华为苹果更是携手机全方面各类专利数量全副武装。

妄自揣摩,各自安好!


yibiaochang


我个人认为擦出火花的可能性不大。虽然手机和空调同属消费类电子产品,但毕竟在两个不同的产品细分领域。那就首先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两位。

罗永浩于2001年开始在俞敏洪的“新东方学校”从事的教育培训工作,一直到2006年6月辞职。在2006年7月,罗永浩自己就创建了“牛博网”,“牛博网”在2009年1月被关闭。但在2008年6月的时候罗永浩就另外又创办了“老罗和他的朋友们教育有限公司”,2008年7月罗永浩的英语培训学校“至圣嘉德培训学校”开始营业。罗永浩在教育培训行业一直做到2012年5月创办“锤子科技”,至今一直在通讯产品领域发展。

董明珠早在1990年就进入了“格力电器”,至今30年一直在这个领域工作和发展。

罗永浩注重的是“情怀事业”,而董明珠注重的是实干闯未来。她最看中的应该还是自己的格力主打产品,最看不起的就是“舶来品”,董明珠和雷军对垒也足以说明了这一点。从某些方面看,董明珠和罗永浩在这些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化。

罗永浩除了教育培训之外,就一直在从事手机产品。如果叫他去做别的产品估计一时半会也难以介入,而且自己再没有其它强有力的主导产品和行业经验。而董明珠不同,董明珠从事手机领域估计也是出于一时之义。何况,格力如完全介入到手机领域,也缺乏忠实的用户群体;因为,忠实的用户是需要长期积累的,就像格力空调的忠实用户,是几十年积累来的,董明珠应该清楚这一点。

所以,介于以上所述分析,他们两个应该是很难擦出火花的,当然也无法完全否定。

以上仅个人观点。




竹球大叔


我觉得格力做手机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格力做了汽车,可是销售还是不行,格力做的家电空调,质量也一般!如果锤子科技真的做得好,或许超过格力!


餐饮人男人帮


罗永浩锤子科技已被收购,董明珠跨界做手机,估计悬!


乡村红哥


除非合并,董罗携手。不然,他俩人擦出火花,没这个可能!

罗永浩的手机不说一败涂地,至少没什么市场份额。在今日科技实力大比拼的时代,翻身很难。再说董明珠的“格力”手机,单手机起这个名就不会有购欲望。董明珠在定下向手机行业进军时,就注定要失败!企业家不是靠喉咙。“格力”空调靠的是市场,是前任打下的基础!

就算罗永浩放不下他的手机,就算董明珠心有不甘,罗董联手没这个可能。弱弱组合,也难逃失败!

大家心里清楚,罗永浩不会把格力当对手。董明珠也不会把罗永浩冤家。他们心里各有对手、冤家!别看董明珠在各场合叫板雷军。若把董的手机这块并入小米,估计董会半夜笑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