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之變反映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加速回歸常態

在廣州南站,近幾日開行的高鐵越來越多,車站裡也逐漸開始恢復往日的熙攘;在松山湖園區,夜晚燈火通明,一批批貨品正準備出倉,工人忙碌的身影在進進出出……而數據也對應了這些熱鬧的景象,廣東全省用電量基本恢復至春節前水平、鐵路客流持續增長、企業復工率和員工返崗率雙雙超過九成……

數據之變反映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加速回歸常態

3月24日,在深圳市的坂銀通道上,工作人員正在加緊施工。南方日報記者 朱洪波 攝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春節後,南方電網負荷增長基本停滯,全天大部分時段用電需求量較低。南網總調專家稱,疫情發生以來,南方區域用電負荷發生結構性變化,全網日用電量曾一度只有去年同期的七成左右。鐵路客流同樣如此,一度往返廣東的高鐵上乘客寥寥,平時熱鬧的廣州南站空空蕩蕩。

廣東全面復工月餘,從“持續低位”到“陡然上躥”,數據之變反映了隨著抗擊疫情形勢好轉,企業復工復產進程加快,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正加速回歸常態。

鐵路:珠三角客流持續增長

節後春運以來,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各地務工人員返崗復工的出行需求日益增長,廣鐵集團管內客流呈現持續上揚態勢。3月23日,廣鐵集團發送旅客48萬人,較前一日增加3.8萬人,到達旅客50.5萬人,較前一日增加3.4萬人,其中廣東地區到達34.4萬人,較前一日增加1.9萬人。據廣鐵集團客運部相關負責人介紹,3月24日和25日,廣鐵集團安排開行旅客列車709.5對,其中加開、恢復開行、重聯運行61趟。

“企業復工了,我們大家心裡都很高興,又可以回來上班了。”談起返工的感受,24日抵達廣州南站的彭先生告訴記者,他已經在廣州某電子企業工作4年了,早上坐G6148次從婁底到廣州,“高鐵不僅方便快捷,而且防疫措施也很嚴密,讓人放心。”

保證路通、人通,就是財通。

廣鐵集團客運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各地“開足馬力”抓生產,人員流動將有所增加,接下來旅客到髮量都將呈現持續上揚態勢。鐵路方面將密切關注各地復工復產情況,根據客流態勢復開或增開旅客列車,動態調整運行圖,通過開行專列、動車組重聯等方式,精準安排運力滿座需求。

鐵路部門在科學安排運力的同時,全力做好車站和列車消毒、通風工作,對所有進站、出站旅客嚴格進行體溫測量,旅客分散就座,分散出站,保持安全間隔距離,為旅客提供安全出行環境。

記者昨日在廣州南站也看到,車站在防疫方面並未放鬆,車站進出站口仍然架設有紅外線無干擾測溫系統,旅客隨到隨測,隨測隨走,減少等候時間;消毒保潔力度也很大,洗手間、電梯、茶水間等重點區域的消殺頻次很高;安檢口和檢票口也開了很多個,便於控制人流速度,降低人員密集程度。

用電量:基本恢復至節前水平

工廠開工,機器忙個不停,用電量也跟著一路上揚。

記者從廣東電網瞭解到,截至3月22日,廣東今年全省全社會累計用電量967.1億千瓦時。復工第六週(3月16-22日),全省累計用電量100.0億千瓦時,環比上週增長5.3%。

2月24日起,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好轉,珠三角大批工廠陸續復工,直接拉動廣東乃至南方電網負荷、電量的回升。3月13日,廣東全網負荷、電量基本恢復至春節前水平,釋放經濟回暖信號。

廣東瑞谷光網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用於光傳輸信息通信設備的核心零部件,是5G產業鏈最上游企業。“5G現在發展得如火如荼,再加上部分地區因受疫情影響還沒有復產,大批量訂單轉移到瑞谷,本月的訂單比去年增加20%以上,5G新項目擴產提上日程。”該企業總經理助理肖華平說。東莞長安供電局客戶經理瞭解到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後,主動上門為企業全方位“體檢”,瞭解用電需求,指導用戶做好設備運維,並24小時一對一服務跟進用電情況,全力點燃企業發展的硬核電力引擎。

第二產業對廣東用電量拉動明顯。按產業劃分,從廣東復工第六週用電量數據來看,廣東全省累計用電量100.0億千瓦時,環比前一週增長5.3%。其中,第一產業用電量2.2億千瓦時,環比上週增長3.6%,同比去年增長6.1%。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分別環比上週增長6.5%、5.0%。

分行業來看,拉動廣東用電量強勢增長的也是第二產業。其中,各類製品業、電器機械和器材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用電環比增長較快,成為拉動省內用電增長的主導力量。

3月18日,深圳市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用電量同比增長42.02%,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0.69%。

從廣州供電局上週的數據來看,工業平均日用電量環比復工第一週上升84.2%,恢復至春節前水平(1月上旬)的97.86%,而第三產業上升35.81%,相當於春節前八成的量。廣州供電局市場部相關負責人分析,在目前全市復工復產的環境下,各行各業電量逐周穩步提升,其中工業電量提升的狀況最好。

復工率:復工企業返崗率超九成

“終於回到廣東,心裡踏實了。”3月19日,全國首趟湖北始發返崗專列G4368順利抵達廣州南站,551名湖北籍務工人員再次踏上廣東的土地,開啟新一年的打拼。這趟標誌性返崗專列的開行也意味著,全面復工復產邁出了最關鍵一步。

對於務工人員來說,回到崗位,有了收入,生活就有了保障;而對於面臨用口缺口的企業來說,人回來了,機器就能更快速地運轉起來。根據省人社廳統計,截至3月22日,1.5萬家監測企業復工率95.9%,已復工企業的員工返崗率達92.1%。

復工,不能缺人。復工返崗率均超過九成的背後,是春節後廣東各地相繼發出返崗專列、專車,在今年這場特殊的“搶人潮”中把全國各地尤其是湖北地區的務工人員點對點精準輸送到崗,打通了家門口到車門口再到企業門口的最後一公里。

G4368返崗專列之後,在3月21日晚,又有211名湖北老鄉搭乘高鐵回到佛山。他們將回到美的集團、溢達紡織、新寶電器、博智林機器人、伊戈爾電氣、群志光電、華昌鋁廠等多家企業工作,為佛山企業復工復產、增產達產“加把勁”。

3月22日15時13分,載著500多名湖北籍務工人員的G4318次返粵復工專列從荊州站開出,於當日22時54分抵達深圳北站。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鐵開行的第70趟務工人員復工專列,目前,廣鐵已開行的復工專列,主要方向為湖南、廣西、貴州、四川、雲南、河南、陝西等省份的主要務工輸出城市至廣東珠三角,下一步,鐵路部門還將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優化調整運力安排,持續安排復工專列開行。

同樣在22日當天,肇慶6輛“點對點”員工接送專車分三路連夜奔赴湖北荊州、黃岡、宜昌等地,接回122名務工人員。“本次派出包車免費接回的湖北籍務工人員,主要是持有綠卡健康證的高新區企業員工。返肇後會一視同仁,直接送到所在企業。”肇慶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說。

3月23日,首批20多輛返崗直通車將來自湖北12個疫情低風險區域的500多名重點崗位急需人才接回廣州。而在潮州,企業派出市外包車接回工人復產,還能獲得數千元到一萬元不等的補貼。

“政府組織的返崗專列讓我一路暢通回到珠海,很快就找好了工作。”約一個月前搭乘返崗專列回到珠海的雲南傈僳族少年茶平李說,最近他在珠海偉創力公司找到一份新工作。“廣東這邊收入不錯,工作壓力不算太大。新的一年希望可以自學編程,提升能力,爭取更高的收入。”茶平李說。


來源丨南方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