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神鵰俠侶》中獨孤求敗的四柄劍

金庸筆下的獨孤求敗——歷輪迴,至入神

獨孤求敗的武學修為,在金庸筆下分成了截然不同的兩路:一是《神鵰俠侶》中楊過學得的“重劍無鋒、大巧不工”;二是《笑傲江湖》中風清揚所授的“尋敵破綻、以攻代守、無招勝有招”。

分析《神鵰俠侶》中獨孤求敗的四柄劍

影視作品中的楊過、小龍女及玄鐵重劍

這兩路武功唯一的共同點是——使劍。那麼獨孤求敗的武學是否僅限劍術、兩位傳人展現的武功路數全然不同是否暗有所指、獨孤求敗的武學修為到底多高?書中並沒有正面描寫,我們只能從書中有限的文字中窺其一斑。

可以參考《神鵰俠侶》中楊過在劍冢的見聞:

但見神鵰雙爪起落不停,不多時便搬開冢上石塊,露出並列著的三柄長劍,在第一、第二兩把劍之間,另有一塊長條石片。三柄劍和石片並列於一塊大青石之上。

此處展示了獨孤求敗生平不同階段所使的四柄劍,按時間排序分別為:青光寶劍、紫薇軟劍(因誤傷義士被獨孤求敗棄之深谷,故而此處以石片代替)、玄鐵重劍、木劍。我覺得這四柄劍所象徵的,是獨孤求敗對武學參悟的五個境界,分別為:至剛、至柔、至慢、至樸、物我不分。

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不祥,乃棄之深谷;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

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

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至剛”的青光寶劍

“凌厲剛猛”、“無堅不摧”的神兵利器自然是學武之人最喜歡的兵刃類型,在其光環加持下可以提升傷害和功力。句中“河朔”泛指黃河以北的地區,年僅二十歲即在黃河北地爭雄,生當如斯,夫復何求。此乃獨孤求敗武學的起點。

“至柔”的紫薇軟劍

“柔”的極致是無形,此時的獨孤求敗武學修為已經從“無招勝有招”上升到“無形勝有形”的境界。“無形”才是變化無方、神鬼莫測的開始,若說“無招”時敵人無招可破、不得不守,那麼“無形”時敵人則是無招可守、守不可守。

令狐沖曾問風清揚:

何以這種種變化,盡是進手招數,只攻不防?

風清揚當時回答道:

獨孤九劍,有進無退!招招都是進攻,攻敵之不得不守,自己當然不用守了。

此時看來,風清揚還未臻獨孤九劍入神坐照之境。此套劍法若由獨孤求敗本人施展開來,不是自己不用防,而是對手無可守,進招之時,勝負已分。

“至慢”的玄鐵重劍

“慢”與武學的要旨相悖,在不少影視作品中常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至輕則至快、至快則至變,相反的是至重則至慢、至慢則無變。

分析《神鵰俠侶》中獨孤求敗的四柄劍

《笑傲江湖》中風清揚向令狐沖口傳第三劍“破刀式”時曾言道:

這第三招“破刀式”講究以輕御重,以快制慢。田伯光那廝的快刀是快的很了,你卻要比他更快。

可見在“獨孤九劍”中也是強調快的。

而此時獨孤求敗的由輕至重、由快至慢,不僅是看透了武功的“招”、“形”、“變”,而是在本質上參透了劍法奧秘與內在規律,超凡入聖,此時快與慢已不再重要——無論你如何變化,內在的規律和本質不會改變。縱覽金庸武俠,能對這一境界有所初探的,也僅一代宗師張三丰一人而已。

“至樸”的木劍

孤獨求敗自稱此時的他“草木竹石均可為劍”,心之所至,物皆為劍。其武學修為已然返璞歸真,有招至無招、有形至無形、變化至無變、至剛至無力,世間萬物不矜於懷、世間萬物為我所用,宛若回到從沒劍術根基的懵懂狀態,一切清零、從頭復始一般。若說之前的獨孤求敗超凡入聖,此時的他已然由聖至凡,按佛理來看,就是一次武學生命的輪迴。

分析《神鵰俠侶》中獨孤求敗的四柄劍

至此,孤獨求敗完成了“我”和“招(事)劍(物)”的交流。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曾論述參禪的三層境界:

老僧三十年前來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體歇處,依然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分析《神鵰俠侶》中獨孤求敗的四柄劍

在獨孤求敗眼中劍已非劍、物已非物,已至第二層。那麼他是否窺見青原行思大師的第三層境界,進入下一個輪迴呢?


無劍

在劍冢石刻中,獨孤求敗留下的最後一行字是:無劍勝有劍之境——這才是獨孤求敗武學境界的至高點。上述四個境界的輪迴,始終在“我”和事(招)物(劍)的溝通上不斷演進,而此時的獨孤求敗手中無劍卻勝於有劍,我即是劍(人非人)、劍即是我(物非物)——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人、事、物具為一體,皆為自然的一部分而已——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的: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如果四柄劍代表了一次武學生命的輪迴,那麼“無劍勝有劍”可以看做跳出武學生命輪迴的一種超脫境界。至此,我們大概勾勒出獨孤求敗武學修為的版圖,其深度和廣度均不曾被楊過、風清揚窺得全貌。楊過曾花六年時間接近過,但終於沒有到達。

劍至此,人生亦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