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40新闻与传播专业郑州大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全套]2021年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全套资料


1.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 [电子书+打印版]全国名校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含人大、北大等)
  • [电子书+打印版]全国名校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含复旦、武大等)
  • [电子书+打印版]全国名校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含暨大、川大等)

2.新闻与传播硕士考试专用教材

  • [电子书+打印版]202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试专用教材

3.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题库

  • [电子书+打印版]202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下)
  • [电子书+打印版]202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上)

4.参考教材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电子书+打印版]蔡雯《新闻编辑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含新闻编辑专题视频讲解]
  • [电子书+图书]蓝鸿文《新闻采访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含新闻采访专题视频讲解]
  • [电子书+打印版]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电子书+图书]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5.参考教材配套题库

  • [电子书+打印版]蔡雯《新闻编辑学》(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电子书+打印版]蓝鸿文《新闻采访学》(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电子书+打印版]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电子书+打印版]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第5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6.相关教材笔记、习题

  • [电子书+打印版]张子让《新闻编辑教程》(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电子书+打印版]吴飞《新闻编辑学教程》笔记和典型题详解
  • [电子书+打印版]刘海贵《新闻采访教程》(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电子书+打印版]刘海贵《新闻采访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电子书+打印版]周胜林《当代新闻写作》(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详解
  • [电子书+打印版]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电子书+打印版]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7.新闻传播学笔记与考研真题详解

  • [电子书+打印版]新闻传播学笔记与考研真题(含复试)详解[视频讲解]


2021年440新闻与传播专业郑州大学考研真题及详解_才聪学习网


考研真题及详解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伊里县调查提出了“意见领袖”的概念,简述这个概念对当时传播理论的影响。

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差异。

3.社会化媒体对新闻生产的影响。

二、论述题(每题45分,共90分)

1.材料《爸爸去哪儿》取得成功,谈谈你对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看法。

2.传统媒体产业面临的问题和前景。

参考答案:


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伊里县调查提出了“意见领袖”的概念,简述这个概念对当时传播理论的影响。

答:(1)伊里县调查

1940年5月至11月的半年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以总统选举为课题,在伊里县进行了大规模的连续性调查,主要研究大选期间影响选民投票意向的因素。该项研究的结果显示:大多数人早在竞选之初就已经作出了怎样投票的决定,投票意向受传播媒介影响的人不到百分之五,即使是这不到百分之五的人,也主要受他们周围的人(领导、同事、家庭成员)的影响。由此可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决定人们投票意向的,主要不是传播媒介的影响力,而是人际传播的影响力。1948年,该项研究的成果汇集出版,即《人民的选择》。

(2)意见领袖概念及影响

拉扎斯菲尔德及其助手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还提出了“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的概念。意见领袖是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传播进程并扩大了传播信息的影响。其特点是:①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②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③其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④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由此,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即讯息和影响先由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给意见领袖,然后,再由意见领袖扩散给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是间接的,并且会受到社会基层舆论领袖的影响而削弱。该理论一方面使研究者深入认识到传播环节中的众多因素;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传播学的研究,特别是传播过程的研究。后来的学者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多级传播理论”。这项研究对于否定“子弹论”起了直接的作用,同时也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传统。

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差异。

答:(1)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是探索性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定性研究的结果回答“为什么”“如何”“可能的答案有哪些”这样的研究问题。定性研究的特点包括:对特定问题的研究具有相当的深度;信息更真实、生动、详尽,尤其是人们主观性的信息;可以发现和界定未知或模糊的问题和现象。

(2)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又称量化研究或实证研究,在占有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逻辑推论与相关分析,提出理论观点。定量研究能回答“多少”“比例”“哪个因素是最重要的”等形式的问题。定量研究一定要在获得了确切的规律性的东西后,在理论指导下,通过编制量表、问卷和实验程序等,要么对某个人群进行测查,从样本向总体推论,要么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干预,把经过实验证实的有效干预措施向更大的范围推论。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差异(见表1)

表1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差异

研究目的研究者研究程序资料处理获得理论定性 研究理解整个过程观察——参与;事实与价值不能分离资料收集——分析定性资料——辅助分析——分析程序(分析归纳、建立理论)——得出定性研究报告描述方法理论是在研究过程中形成(归纳法)定量 研究确定结果(关系、影响、原因)研究者不介入;事实与价值分离确立研究假设——确定研究方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统计方法以理论为基础开展研究(演绎法)

3.社会化媒体对新闻生产的影响。

答:(1)社会化媒体是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社会化媒体的主要特征有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内容生产与社交的结合。也就是说,社会关系与内容生产两者间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社会关系的需求促进了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内容生产,反过来,这些平台上的内容也成为连结人们关系的纽带。这些内容并非全都具有公共价值,但社会化媒体平台的传播机制可以很快地在无数的信息碎片中将有公共价值的内容筛选出来。

二是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因此,论坛、游戏、即时通信、博客、视频分享、问答、维基、SNS、微博、LBS,甚至电子商务,都是社会化媒体应用。换一个角度看,今天互联网上的应用,除了各类基于Web模式的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外,其他几乎所有的应用都或多或少具有社会化媒体的属性。

社会化媒体可以有不同的偏向,例如,即时通信、SNS等是偏社交的,而博客、微博是偏媒体的。但无论最终表现出哪个方向的偏向,社交与媒体二者的逻辑关系却是清楚的:社交及社会关系是基础,而媒体的功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如果认为偏媒体的平台是以媒体属性为基础,再将社交嫁接在这个之上,那么这仍然是传统媒体时代的思维。在这种思维之下,恐怕难以真正理解与运用好社会化媒体。

(2)社会化媒体影响下的新闻生产模式——公民新闻与专业媒体平分秋色。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公民新闻活动的繁荣。对于公民新闻活动的认识,不能仅限于新闻的发布或传播这个层面,而应该把公民的各种新闻信息生产行为综合在一起考察,包括新闻的采集、发布、整合、传播,也应包括与之相关的评论和其他活动。

社会化媒体时代,公民新闻的力量必然不断上升,最终与专业媒体相抗衡。这将使得未来传

媒业的生产模式发生质的变化。公民新闻主要用以下方式影响着新闻的生产:

①原创性生产:一些具有一定新闻素质的网民,有意识地参与到网络新闻生产中,他们有时所提供的是完整的新闻报道或新闻评论。在博客、微博等平台中这样的原创性新闻生产越来越多。这些内容与专业机构的新闻生产的结合也越来越密切,其中图片报道、视频报道被专业媒体接纳得更多。

②启动性生产:网民有意或无意地向媒体提供的新闻线索,是帮助媒体寻找报道题材、启动报道的一种方式。

③资源性生产:网民参与各种形式的网络调查,为新闻报道提供了一定的报道素材与背景。网民的微博、博客以及BBS的各种帖子,也都可能为网络新闻报道提供丰富的资源。

④增值性生产:网民通常会通过论坛、博客、微博等转发自己认为好的或是有意思的新闻。这种方式虽然并不直接生产新的新闻,但是,它使新闻扩散,从而实现新闻的增值。在更多的时候,即使网民不直接传播、扩散新闻,但是,他们在各种网络空间中发表的与新闻有关的评论,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事件或新闻的关注度。这是对新闻价值的另一种提升。

⑤互动性生产:有些新闻的生产过程,本身就需要受众的参与,例如,网民与新闻事件当事人或嘉宾的在线交流。

⑥整合性生产:很多网民不直接进行原创性新闻生产,但是,他们对媒体的新闻进行筛选、整合,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进行重新编排,从而为其他网民提供有序的新闻资源。在博客中,这样的生产行为是大量存在的。微博中一些用户的转发,也是这样一种新闻的选择与整合。


考生首选官网,请收藏才聪学习网,可获取更多相关考试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